APP下载

九世纪中叶一个牛党中层官员的仕进之路
——卢就墓志考析

2022-05-09王兰兰

唐都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墓志秘书

王兰兰

(西安文理学院 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西安 710065)

《唐代墓志汇编》(下)收录有《唐故朝请大夫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范阳卢府君就墓志铭并序》[1],编号大中○六四,这是一个唐代中层文官范阳卢就(794—851)的墓志,志主成长于德宗、宪宗时期,主要活动于文宗、武宗、宣宗时期,虽未在新、旧两《唐书》列传留名,但也毕竟官至刑部郎中,跻身五品官员之列,这在牛李党争的时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其墓志中记载了他生命中的三个贵人,均是当时重要的历史人物,首先,他是牛党主要成员李珏的外甥,李珏曾任文宗朝宰相;其次,他的从高祖兄卢弘宣亦为高官显宦,以太子太傅致仕;第三,懿宗朝宰相毕諴为其好友,同科进士,故借助墓志对此人及相关制度及史事进行深入研究颇有必要。

一、墓志录文

唐故朝请大夫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范阳卢府君就墓志铭并序

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守中书舍人上柱国毕諴撰

有唐刑部郎中卢君讳就,字子业,范阳人也。今淮南李公有盛名懿德,光耀当代,天下士大夫无华素皆出其门。公善品人才,无不壹尽其能。君即公之甥也。君自长庆、大和间,尝从李公左右,未曾一日异处。公曰:今朝廷选举虽根本两汉,以廉茂为事,而风俗不甚厚,不如两汉时。夫所谓廉茂者,吾尽阅之矣,贞质而不华,静专而无閟,资之以孝义,之以文章,无如吾甥也。君以是日知名,举进士联不中第,穷愁愤发,激成志业。卢氏自北魏著为望姓,从高祖曾祖诸父兄弟时所谓清名者,相继在朝,因缘表里,二台两掖,卢氏之亲过半。君力行苦学,常与后门诸生道义来往,慷慨有大志,以自致为乐。当是时,势利相联,翕为交友,车舆酒食,日与游戏。以君李氏甥族显朝列,又声名籍甚,皆欲契交分,借其资以为羽翼。君是非行止灼然,维困于事不易其操。大和六年进士及第,试正字,佐盐铁。府君少小通经术,壮年为文赋,未尝习吏事。及在职,剖析秋毫,如素学焉。开成初,自襄阳从事拜鄠县尉,校理中秘书,无几,居父丧去官。开成末,李公任宰相,以卢氏甥有嫌,不得为御史拾遗,旬月除广文馆博士。会昌初,刑部侍郎弘宣出为东川节度使,即君之从高祖兄也,奏假殿中侍御史,充支使。卢公移镇易、定,改侍御史,充观察判官,又转检校户部员外郎,充节度判官。未周岁,入为侍御史,推吴湘冤事甚直,迁比部员外,由比部为度支外郎。会天子赫怒党羌,未暇调食,卒徵天下兵屯于□上,君佐大计,理出入。大中五年正月,宰相□其能,请为刑部郎中。朝廷方用之,不幸有疾,四月六日,终于上都宣平里,年五十八。卢氏历两汉魏晋,轩冕相袭,至元魏以来,代居山东,号为名家。曾祖缅,终安定郡别驾;祖□,海州朐山县尉;父倕,检校著作郎兼同州司马赠司封郎中。君娶荥阳郑氏,先君而殁。有男一人曰扃,始成童;又别男四人,女三人。长曰乔,贤而有文学,始应进士,已知名,次曰宪,曰重,曰陵。长女嫁赵郡李义挹,寻终;两人皆小。以大中六年二月二十三日归葬洛阳县平阴乡成村。余与君早始交友之分,又同时登第,乔以为尽父之道无如余也,遂请铭其事于墓云:

气根于元,精泊于玄,寄形曰灵,不久而旋。复精惟天,复形惟泉,洛水之东,嵩山之西。改邑为野,圯原为川,于以志之,永千万年。

长男孤子乔泣血书。

二、卢就的仕宦经历

卢就生于德宗贞元十年(794),卒于大中五年(851),享年五十八岁。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在此后的二十年间,他始终在努力进取,最终仕至从五品的刑部郎中。唐制“五品以上之官是为通贵”[2],五品是唐代官员品级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跻身五品官意味着可以享受门荫等诸多特权,所以卢就的仕途虽不算飞黄腾达,但总体呈现上升状态,基本可以算是仕途平顺。现根据墓志记载将其从政履历做一整理(见表1):

表1 卢就仕宦经历一览表

(备注:官员品级判定参考《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通典》《唐六典》等;有个别时间、官职、品级,墓志所述比较笼统,只能视情况分析而定,会在下文中予以说明。)

表中所列时间中,首先,武宗会昌中三个年份需作说明。墓志仅言会昌初卢就在卢弘宣幕府,卢弘宣任职东川、易定的时间分别在会昌三年至四年、会昌五年至六年[3]1006,据此和墓志综合分析,推断出卢就任职东川、易定的具体年份。其次,宣宗大中元年也需要说明一下。墓志称卢就在侍御史任上,参与推案吴湘案,这是唐后期政坛上的一个重要案件,史学界的相关研究很多(1)参见李文才《关于吴湘案的几点考释》,载于《扬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4期;黄会奇《试析“吴湘之案”》,载于《东南文化》2004年第5期;陈磊《吴湘案的“物议”、复推及其影响》,载于《史林》2011年第6期;严正道《唐宣宗与吴湘案考论》,载于《兰台世界》2015年第9期;夏威《吴湘案与宣宗朝大中政局的构建》,载于《巢湖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王炎平《牛李党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黄楼《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简言之,根据两《唐书》《资治通鉴》等的记载(2)参见《旧唐书·李绅传》《新唐书·李绅传》《新唐书·李德裕传》《资治通鉴》卷248。,武宗会昌五年,淮南节度使李绅奏江都尉吴湘贪赃及强娶,论罪当诛,上奏朝廷后,李德裕不顾物议纷纷,不采纳御史复核意见,仍采纳了李绅的意见,宣宗即位后,大中元年(847)九月,吴湘堂兄吴汝纳为其喊冤,朝廷重审此案[4]618,最终否定原判,将李德裕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李绅已卒,追夺三任官告[4]620。这里暂不讨论案件的是非曲直,仅就宣宗大中二年(848)二月吴湘案审核结案[4]619,推测卢就入朝任侍御史当早于此时,因墓志记载不详,暂定为大中元年。

表中所列官名中,有四处需要说明,可分两类:

首先是卢就在使府所担任的三个官职分别为(试)正字、(假)殿中侍御史、(检校)户部员外郎,均非实际任职,单论正字、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都是正式职官名称,其中正字一职,秘书省、弘文馆、集贤院等地都有,这里暂且按照常见的秘书省正字处理。但在这些官名前加上“试”“假”“检校”等字眼后,意义就发生了变化。“试”表明所任并非正员官,而是试任或幕职所带朝衔;“假”指假借官资,墓志在称卢就假殿中侍御史后,改侍御史,充观察判官,则这里的侍御史也非实任,也应是假官;“检校”在唐前期有代理、临时差遣之意,后期常以台省官衔作为中央及地方使府各级成员的本官或加官,并不实任其职。

其次,对开成初卢就校理中秘书的分析。唐朝并无叫作中秘书的机构,“中秘书”一词产生在汉代,“成帝河平三年刘向校中秘书,谒者陈农使使求遗书于天下”[5],唐人爱用汉代典故,在唐诗唐文中亦有中秘书一词,如权徳舆作《秘书郎壁记》,解释了汉朝中秘书如何转化为唐朝秘书省的过程,他说:“按《六典》,秘书郎四人,从六品,常分掌四部书,以甲乙丙丁为之目,昔武帝聚天下文籍于广内,谓之中秘书,魏晋之际,秘书与中书或分或合,故云。”[6]白居易喜爱张籍的诗歌,称“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7]4654。同时,集贤院也在唐人笔下被称为中秘书,如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曰:“穆穆上清居,沉沉中秘书。金铺深内殿,石甃净寒渠。”[7]2858集贤院同样是藏书、修书之所,故也被称为中秘书,秘书省无校理一职,集贤院有校理官,但“并无常员,以官人兼之”[4]1852,故可理解为卢就以鄠县尉的身份在集贤院担任校理,官品仍为正九品下。唐史中类似的记载不少,如令狐滈、郑瀚都曾以县尉身份担任集贤校理,《旧唐书》卷19上记载 “十一月,长安县尉、集贤校理令狐滈为左拾遗”,《旧唐书》卷158记载郑瀚“自秘书省校书郎迁洛阳尉,充集贤院修撰,改长安尉、集贤校理”,均可印证卢就此时以县尉身份在集贤院从事校理工作。

表中所列品级,有两次出现下降的情况,亦有必要予以说明。

第一次在会昌初年,卢就从高祖兄卢弘宣出任东川节度使,奏卢就假从七品上的殿中侍御史,任节度支使,但在此之前的开成末年,卢就已经担任广文馆博士,此职始设于天宝九载(750),品级为正六品上[4]1892,乃参照太学博士而定[8]。表面看,殿中侍御史品级的确是低于此前的广文馆博士,但是墓志称“开成末,李公任宰相,以卢氏甥有嫌,不得为御史、拾遗,旬月除广文馆博士”,显然如果可能的话,李珏是想让自己的外甥任御史、拾遗的,故不能只按官品论官职的优劣,从权任上看,御史、拾遗优于没有实权的广文馆博士,故即使是假任,卢就也愿意站到御史队伍里来。

第二次在宣宗大中元年,宣宗初年卢就任侍御史,似乎比此前检校户部员外郎从六品上的品级低,检校户部员外郎时,卢就已经进入正员官行列数年,此时他担任易定节度使府判官,享受从六品上户部员外郎的待遇,不到一年时间,被召回京城,担任从六品下的侍御史,但由于是从幕职改任京官,且实任御史台官职,意味着进入朝廷要害部门,实际是升迁,故墓志称其“入为侍御史”,对此次改任持认可态度。总之,通过表格对卢就的履历加以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卢就的仕宦之路总体上呈连续上升态势,不能只以品级高低判断是否升迁。

三、卢就仕途上的三位贵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有一个著名论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卢就生活的时代,朋党之争激烈,相互援引,互为倚靠,唐文宗曾慨叹:“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10]7899,卢就墓志对当时的朋党相争局势有形象生动的描写:“当是时,势利相联,翕为交友,车舆酒食,日与游戏。以君李氏甥族显朝列,又声名籍甚,皆欲契交分,借其资以为羽翼。”墓志又称卢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是非行止灼然,维困于事不易其操”,为我们勾勒出卢就清雅脱俗的形象,身为李珏外甥成为众人希望攀附的对象是事实,但志主出淤泥而不染却恐是谀墓之词。墓志中还盛赞卢就自幼诵经书,青年时期为考进士钻研诗词文赋,“未尝习吏事。及在职,剖析秋毫,如素学焉”,似乎他不曾学习吏事,却达到了不学而能的水平,前者是事实,后者不免也有谀墓之嫌。而且从他举进士屡不中第和最终进士及第的年龄看,他也难称得上是一个鹤立鸡群的人才。他之所以仕途比较平顺,是因为他置身牛党,有三位贵人为他指点安排。

其一是李珏。墓志曰:“今淮南李公有盛名懿德,光耀当代,天下士大夫无华素皆出其门。公善品人才,无不壹尽其能。君即公之甥也。”墓志撰写时为大中六年(852),而李珏于大中三至六年任淮南节度使,故志文中的淮南李公当为李珏。李珏真正做到了“举贤不避亲”,甚至说:“夫所谓廉茂者,吾尽阅之矣,……无如吾甥也。”竟然称阅尽天下德才兼备的廉茂之才,没有比得上自己外甥的,对外如此夸赞自己的外甥,真是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这种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墓志称卢就“以是日知名”,而且他并不只是口头宣传外甥卢就,还带到身边亲自教导,志文称在长庆、大和间,卢就“从李公左右,未曾一日异处”,可谓关怀备至。

教导的同时,李珏也积极地为外甥的进步铺路奠基,卢就早期仕途的进展与李珏在文宗大和、开成年间的浮沉呈正相关状态。牛僧孺任武昌军节度使时,李珏曾为掌书记,文宗大和五年(831),李宗闵、牛僧孺为相,与李珏亲厚,以之为度支郎中知制诰,再入为翰林学士[4]1852;次年,屡试不中的卢就科举及第并以试正字的身份佐盐铁;大和九年(835),因为得罪了当时专权的郑注,李珏被贬为江州刺史;开成二年(837),李固言入相,复召李珏为户部侍郎。与之相应,墓志记载开成初卢就由襄阳从事拜为鄠县尉,鄠县为畿县,其县尉为正九品下,虽然看似品级没有变化,但其实不然,因为首先试官是不能与正员官相提并论的;其次唐代进士及第并不能马上授官,一般要守选一至三年,卢就最初是在盐铁转运使的使府担任使府幕职,后又在襄阳担任藩镇幕职,都不是唐代吏部管理的正员官,因此成为县尉标志着卢就政治生涯的一次质变,墓志笼统称时为开成初,应以李珏回京的开成二年计;开成三年(838),李珏以本官同平章事,墓志称出于避嫌,不能将卢就提拔为御史、拾遗这类比较重要的官职,遂授时以鄠县尉兼集贤校理的卢就为广文馆博士,使其品级有了较大提升。

卢就生命中的第二位贵人是他的从高祖兄卢弘宣。墓志称:“卢氏自北魏著为望姓,从高祖曾祖诸父兄弟时所谓清名者,相继在朝,因缘表里,二台两掖,卢氏之亲过半。”开成五年(840)二月,文宗驾崩,八月,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的李珏被出为桂州刺史,充桂管防御观察等使;会昌元年(841),再贬瑞州司马;三年,长流驩州。失去了李珏的关照,卢就也无法在朝中立足,他遂投奔了时任剑南东川节度使的卢弘宣[3]1006,卢弘宣提携这位兄弟,让他担任东川节度支使;会昌五年(845)正月,卢弘宣改官义武节度使时,卢就也随之前往易、定地区,并先后担任观察判官、节度判官,幕职不断升迁的同时,卢弘宣还积极向中央申报卢就加衔的提升,直至检校度支员外郎,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昌四年(844),卢弘宣一度回京担任秘书监,墓志没有介绍此事对卢就的影响,唐代史料中常见府主去官,幕职随罢的记载,推测此时卢就可能仕宦处于停滞状态。这也恰可反证卢弘宣对卢就的关照。在短暂回京后,卢弘宣再次外任易定节度使,马上就想到了卢就,又召其随行入幕,并担任高级僚佐,直至会昌六年(846)。卢弘宣的政治立场,史书中未见明确记载,武宗会昌年间,李党处于全盛时期,而卢弘宣长期外任节度使,并未受到重用,故不应是李党成员,应属牛党中的温和派。

卢就生命中的第三位贵人是毕諴。毕諴也是卢就墓志的撰写者,志文称自己与卢就早年相识成为至交,又同时科举登第,为进士同年。卢就之子卢乔认为只有毕諴才能真实全面地展现其父的生平事迹,故请他撰写墓志铭。毕諴与卢就同年登第,该年主考官为礼部侍郎贾餗,录取进士25名,另有诸科5名,其中可考者仅有李珪、许浑、毕諴、韦澳、杜、侯春时等寥寥数人[11],毕諴是这些学子中仕宦最成功的一个,他进士及第后,长期追随杜悰为官,先是进入杜悰的忠武节度使幕府任从事,又随杜悰回京任度支使府的巡官,杜悰外任淮南节度使,毕諴又入淮南幕,后杜悰回京,毕諴亦升至侍御史,武宗朝,杜悰被贬,毕諴也出为外州刺史,直到宣宗即位,毕諴归朝,任职方郎中,兼侍御史知杂[4]4609,侍御史知杂是御史台下设台院的台长,除管理本院诸侍御史外,还总管御史台内部事务。至此时,毕諴与卢就的仕宦轨迹第一次产生了交集,墓志所言卢就“入为侍御史”,也是在大中元年(847),则他当是毕諴的下属。侍御史为唐监察机构御史台的职官,《唐六典》称其职掌为“纠举百僚,推鞫狱讼”,虽官品不高,但权力很大,因此是唐人心中的清要之官,也是早在开成年间,李珏就想让卢就迁任却又因避嫌而无法安排他担当的美职。在宣宗大中初,牛党借为吴湘翻案,欲打击武宗朝宰相李德裕及李党,必重视对监察机构的掌控,卢就此时身担侍御史重任,可见被视为牛党的可靠成员,见证并参与了那段隐含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历史。

吴湘案大中二年二月结案,同年八月,毕諴拜刑部侍郎[4]621,毕諴在墓志中夸卢就推吴湘冤事甚直,并记载卢就因此迁刑部比部司员外郎,这是二人的第二次交集,毕諴又是卢就的上级,卢就此次迁官应是得到了毕諴的帮助。显然,为牛党立下功劳的这一御史台监察团队,受到了唐政府之褒奖,纷纷从监察机构官员升迁至司法行政机构任职,继续为牛党控制监察和司法服务。

卢就与毕諴的第三次交集与唐对党项的征讨相关。这一军事行动发生在大中四年(850),当时“党项为边患,发诸道兵讨之,连年无功,戍馈不已,……十一月壬寅,以翰林学士刘瑑为京西招讨党项行营宣慰使,……十二月,以凤翔节度使李业、河东节度使李拭并兼招讨党项使”[10]8043-8044,墓志记载卢就在战争期间“佐大计,理出入”,显然是从事军备保障工作。毕諴在墓志中称宰相对卢就的工作很满意,大中五年(851)正月“请为刑部郎中”, 此处的宰相应为牛党人物白敏中,大中五年三月,白敏中“为司空同平章事,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南北两路供军使兼邠宁节度使,敏中请用裴度故事,择廷臣为将佐,许之。”[10]8045说明正月白敏中还在相位。同为牛党,毕諴与白敏中关系颇佳,懿宗咸通三年(862),担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的毕諴曾为太傅白敏中撰写碑铭[12],卢就这次被提拔很可能是出于毕諴助力,否则他的成绩很难为宰相白敏中知晓,而且此时的毕諴还任刑部侍郎,卢就被任命为刑部郎中,既不会遭到刑部长官的异议,也便于后续在工作中关照。

孙国栋曾撰《从〈梦游录〉看唐代文人迁官的最优途径》,认为《梦游录》中的《樱桃青衣》一文,借助故事主人公卢生的梦境,展示了安史之乱后文官心目中最佳的迁转途径,具体如下:校书郎—畿县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礼部侍郎—河南尹—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平章事[13]。卢就生活在朋党之争最激烈的时代,但即便身处这样的政治环境,卢就并无仕途坎坷之忧,二十年中平稳升迁,终至五品的刑部郎中,基本正是沿着与《梦游录》中卢生梦想相似的轨迹发展。凭借其政治生涯里三位对他提携关照的贵人,卢就已经达到这条唐人心中的仕宦大道的中段,只是可惜因为身体原因戛然而止,未能继续攀登仕途的高峰。

综上所述,卢就是一位牛党官员,不仅因为他与牛党主要成员李珏的舅甥关系,与卢弘宣的从高祖兄弟关系,与毕諴的同年关系,也不仅仅因为他凭借这些人的帮助取得了仕途的发展,还因为他在牛党借为吴湘翻案,彻底打击李党的斗争中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得到了牛党的认可。9世纪中叶,正值中晚唐之交,党争激烈,卢就的一生,一方面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既凭借亲党与友朋的助力,得到了发展上升的空间,也势必经受了其他政治力量对本团体的攻击;另一方面,他也随时代而调整姿态,有时被动地与之共进退,有时也积极努力,主动回馈其所在的政治团体,特别是宣宗朝他主要从事与监察司法相关的工作,表现突出,使得这一时期成为其仕途上升的关键期,这也从侧面展示出在党争激烈的背景下,牛党重视对司法领域的控制力,并以之作为与李党斗争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墓志秘书
唐代诗人资料研究系统的更新与拓展
——评《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
秘书不在 等
可疑的秘书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浙江宋元墓志漫谈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隋唐墓志伪刻辨析
我的商务秘书 等
蛔虫秘书
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