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农村社区衔接途径研究

2022-05-09何家理单林波王晓霞

唐都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易地社区

何家理 ,单林波,2,王晓霞

(1.安康学院 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2.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西安 710119)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重要的扶贫举措,对减贫、脱贫的贡献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新建了约3.5万个安置社区,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转入以“后续扶持”为中心的新阶段,发展目标从“搬得出”转向“稳得住、能致富”[1]。由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因而形成了一大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易地搬迁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批的人才去建设,为地方高校施展功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空间。地方高校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数靠地方财政提供资金,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新型农村社区是乡村振兴的试验田,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省级转型试点高校的安康学院,近年来以深化高等教育评价为抓手,扎根秦巴山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办学导向,积极探索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新模式,围绕地方主导特色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实现科研科技反哺教育教学,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2]。在看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尚存在提升服务质量的空间。

一、研究地方高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农村社区的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指贫困居民在政策推动或引导下主动、被动或半被动地集中迁入新居住地所形成的兼具城镇与农村特征,却又异于城镇与农村的城乡融合型社区[3]。由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兼具城镇和农村的双重特征,故学者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与新型农村社区相联系。广义的新型农村社区包含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定义为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在类型上主要表现为城郊型、集镇型和中心村型三种类型[4]。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特征主要表现在社区面貌与基础设施上,农村特征主要表现在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5]。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对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方法

课题组以《地方高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状况问卷调查》为主题,内容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对地方高校办学情况了解程度、需求程度、原因、对策四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

采用实地问卷与访谈结合的形式,调查样本采用分层限制性抽样,选取安康学院涉农教师和白河县、平利县、旬阳县3县7个新型农村社区共386人作为调研对象。其中,安康学院涉农教师74人(农学、林学、生物、环境、社工)、白河县3个新型农村社区142人(卡子镇陈庄社区、西营镇天逸社区、冷水镇三院社区)、平利县2个新型农村社区91人(老县镇锦屏社区、城关镇药妇沟社区)、旬阳县2个新型农村社区79人(城关镇丽都社区、城关镇老城社区)。这7个社区全部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所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为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1日来陕西亲自考察社区)。

3个样本县中人员结构为:政府办、教育局、农业局、林业局、民政局、扶贫局、茶叶局工作人员各1人,其余为3县新型农业主体负责人和新型社区的工作人员。样本结构比例为:地方高校涉农教师74人,占19.2%;3县相关7部门负责人21人,占5.4%,3县新型农业主体负责人及社区工作人员291人,占75.4%。

2020年7月8日—9月10日开展了调研活动。发放问卷386份全部收回,有效率为100%。

二、 地方高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农村社区存在脱节现象

(一)新型农村社区对地方高校的涉农专业设置情况缺乏了解

地方高校服务新型农村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资源优势和角色优势上:表现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培养的人力资源、拥有先进文化的教师资源、信息媒体资源、社区精神引领资源等方面[6]。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确立了“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构建了“1+1+N”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了紧密对接农村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调查发现:社区对地方高校涉农专业缺乏了解,说明平时互相沟通了解不够。在地方高校涉农专业的设置方面,调查中社区人员回答“很了解”的仅占11.1%,“一般了解”的占49.5%,“不了解”的占37%(见表1)。

表 1 了解地方高校涉及农学、林学、生物、环境、社会学专业设置情况

(二)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对新型农村社区的人才需求缺乏调研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新型农村社区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培养的人才应与社区的需求吻合,做到适销对路。调研发现,地方高校到社区调研的实际情况时回答“经常调研”的仅占22.8%,“偶尔调研”的占28.2%,“从未调研”的占15.8%,“不了解”的占33.2%(见表2)。

表2 地方高校开设专业时到县上调研了解人才需求情况

(三)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对新型农村社区的人才需求知识结构缺乏了解

在现实中,高校的专业设置因有教育部的具体专业建设标准约束,专业发展的趋势是划分越来越细,对具体专业知识要求进行量化设计,而调研中发现新型农村社区需要的人才都是涉及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综合型人才。“产业发展”需要回答占65.8%,“环境治理”占49%,“制度建设”占40.9%,“文化建设”占44.8%,“社区服务”占41.7%,可以看出单一知识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区人才需求(见表3)。

表3 所在县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需要知识指导情况

(四)地方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在新型农村社区中扎根缺乏政策支持

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培养了大批的新型农村社区工作人才,因农村社区不属于正规的城市社区(属于“编外社区”),要真正在新型农村社区就业扎根缺乏政策支持。一方面,在新型农村社区就业缺乏用人指标;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新型农村社区工作缺乏上升空间,“下不去,留不住”问题未得到解决。

三、 地方高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农村社区脱节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指导机构与新型农村社区脱节

目前,中国大学按“型”大致分类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等几类。由于大学类型的划分,应用型大学面临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如何处理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区别等问题。一方面,担心不强调科学研究社会就不认为自己是本科学校了,影响学校的发展定位;另一方面,强调应用型担心再度回到高职高专院校行列,升本后出现倒退。所以,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存在认识上的困惑。由此出现地方高校办学“对上不对下”的局面,关注上面要求,不关注地方需要,出现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指导机构与新型农村社区脱节的现实问题,没有社区人员进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方案的制定。

(二)地方高校人才方案重标准化要求导致知识碎片化与新型农村社区知识综合化的需求脱节

为了指导和规范本科高校教学工作,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对各专业课程的开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作为本科专业认证评估的标准。地方高校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理念对课程进行重组。各本科专业总课时由2 600学时缩减到2 200-2 400学时,第八学期除毕业论文外基本上没有教学任务安排,让出时间让学生提前实习就业,而课程门类由20世纪80年代的50门左右(文科生下午多在图书馆,理科生多在实验室,下午基本上无课)剧增到目前的70门以上(文理科下午基本上都排满了课),每门课程的平均课时由72学时锐减到平均32学时(许多课程只有8-16学时),形成了“拼盘式”课程方案,门数多,课时少。地方高校人才方案重标准化要求导致知识碎片化与新型农村社区知识综合化的需求脱节现象。所学知识门类多,啥都知道一点,却都不够系统,学无所长的现象比较普遍。调查中42.8%的受访对象认为高校人才方案重标准化要求导致知识碎片化(见表4)。

表4 造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脱节的主要原因

(三)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与新型农村社区的需求脱节

与地方高校人才方案重标准化要求导致知识碎片化倾向相对应的另一个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和缺乏涉农研究。调查中60.4%受访对象认为高校人才方案重理论轻实践,24.4%的受访对象认为缺乏涉农研究导致与社区脱节(见表4)。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开设有《社区工作》课程,可书中的“社区”是指城市社区,不是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内容尚未涉及。

(四)地方高校的人才就业去向与新型农村社区人才发展空间脱节

新型农村社区既缺乏大量社区建设人才,又因新型农村社区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社区”,整个编制处于编外之列,加之新型农业主体大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效益欠佳工资不高,故新型农村社区无法给所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就业困难又考不了公务员。受访对象中认为“就业困难”的占57.3%,“缺乏发展空间”的占40.4%,“城镇化趋势”影响的占40.7%,“缺乏研究团队”的占38.6%(见表5)。

表5 造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高校农、林、环、社专业大学生“下不去留不住”的主要原因

四、 地方高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农村社区衔接途径

(一)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成员参加的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指导机构

基于OBE理念构建新型农村社区人才培养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吸纳地方教育、民政、农村农业、新型农村社区等部门意见和建议,构建“多方协调领导小组”,构建多元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顶层设计时邀请地方和行业参与教学文件制定工作。

(二)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知识模块化地方高校人才方案

结合地方教育、民政、农村农业等部门意见和建议,调整课程结构、比例、顺序,制定适合易地扶贫搬迁区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的农学、食品、园林、茶学、环境工程、旅游管理、社会工作等涉农和社区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专业知识、实践知识、社区知识四大模块,进行知识整合,解决专业知识碎片化问题。通过开设社区建设与管理类校本选修课程,开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指导》《新型农村社区环境建设指导》《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指导》选修课。

(三)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地方高校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

邀请地方行业及社区建设专家参与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形成“多方参与人才方案制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多方参与教学过程(校内外教师上课)——多方参与实践环节(实践及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全程双导师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人才培养基地,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求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人员培训教材,联合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开展“农村教师能力培训”“农技人员技能培训”“农村康养护理人员培训”“农村公共文化人才业务技能培训”“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和家庭教育培训”“涉农产业技能培训”“送文化下乡”“精神扶贫宣讲”等系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人才能力提升培训。

(四)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柔性地方高校人才发展空间

教育部2019年1月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决定实施科学研究支撑行动、技术创新攻关行动、能力建设提升行动、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成果推广转化行动、脱贫攻坚助力行动及国际合作提升行动等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依托地域和学科专业优势,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提质行动与地方政府联合制定《新型农村社区人才培养提质方案》,以推动学校涉农专业及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青年学生扎根乡村、服务三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从而解决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脱节问题。一方面,本科教学实践课程开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对接,鼓励本科生到社区去实习锻炼;另一方面,通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鼓励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1-2年内到农村社区挂职锻炼,锻炼条件作为公务员录取的一个重要条件。建立“高校-社区”人才培训和人才输入渠道,社区工作人员可根据自己实际,自主选择相应的培训课程进行技能的提升;高校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相应的社区进行工作,为社区提供专业的人才,实现人才渠道的流通。只要社区和高校双向发力,才能保证人员的稳定。

总之,通过构建“多方协调领导小组—多方协商人才培养方案—多方参与实践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社区人才培养”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方可解决地方高校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脱节问题。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易地社区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影像社区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