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县级种子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5-09李长军

种子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县级

李长军

摘    要: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领域发展速度加快,各地区重视种子技术推广工作成效,确保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再加上现代化农业的全面打造,通过种子技术推广及合理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农户综合能力。遵循“因地制宜”推广原则,根据各地区农业发展实况,制订完善的推广方案与计划,借助多媒体拓展推广渠道、扩大影响范畴,全面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为县级农业发展高效服务,保证农户切身利益,推动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县级;种子技术;推广问题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5-012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1 种子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1.1 保护农户经济效益

从现代化农业发展角度分析,各县级农业部门均加大了种子技术推广力度,以全面性开展方式为主,在实践中引导农户深入探究种子技术中的培植技术、品种选育技术等,与现代化农业技术手段充分融合,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

优质种子改良会影响我国农业产能,应始终以农业生产需求为核心,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性,最大化地保护农户经济效益。在此情况下,引起了县级农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以“粮草未动,兵马先行”为推广理念,在实践中重点突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种子是农业“芯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凸显种子重要性。通过开展种子技术推广工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更新种子技术,重视新品种试验,详细记录各环节中的试验数据,为后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打造优质粮产业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等,有效推动及提升了县级农业工作成效,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打造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

加大种子技术推广力度,能带动我国县级领域农业的良好发展。把种子技术落实在实践中,引起农户关注与应用,创造更高的综合效益。随着我国种子技术推广工作逐渐规范,各县级农业部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贯彻落实各项出台政策,在实践阶段带动农户参与试验、规范操作等,有利于打造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满足县级农业创新发展需求,强调农产品供给侧改革重要性[1]。同时组建专业化工作队伍,为农户们细致化地讲解从选育种子到品种培育,再到种子生产、种子筛选等各个阶段的相关知识及种植技术的优势,优化粮食产业链的同时,得到了众多农户的重视与认可,促进现代化农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3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开展“技术上门”指导服务工作,能在实践中帮助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常规问题,制订完善的农资销售政策计划。依据县级种子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效益、种植结构等实况,把工作要点落实在县级农业发展形势方面。同时随着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引导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积极参与,针对县级农业生产现状相互交流、协作,共同解决县级农业生产问题,为种子技术推广工作全面性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逐渐提升我国农业技术、经济水平等,从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2]。

2 种子技术推广的现状

当前,在县乡种子技术推广工作实施中,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占主导地位,是基层经销商与农资厂家协作的重要“纽带”,能依据农业创新发展实况深度探究,并以种子技术推广为核心要点,制订完善的销售方案、管理机制等,也是保证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职责发挥作用的基础与前提,是种子销售、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有较强的实质性、引导性、激励性[3]。

在实践阶段往往会因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过于重视利益关系,忽视种子技术推广的真实意义,使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在实践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重要价值与作用,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种子技术的多元化需求,也是目前各县级种子技术推广中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与此同时,销售方案的编制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缺乏依据性、标准性,会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或引发众多问题,直接影响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竞争力、发展力等。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应明确自身主导作用,从长远发展角度认真探析,保证每项工作均能具备约束依据与基础条件,在实践中获得良好成效。

3 当前种子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与需求不对称

当前,县级种子技术推广成效与新时期新农村对种子技术多元化的需求不对称,无法突出种子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在实践階段面临的影响因素众多,增加了农业管理、技术推广以及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等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实践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而引发此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县级地区所选择的工作方式较传统、单一,实践阶段考虑的影响范畴较窄,无法全面掌握种子技术推广工作进度与成效,盲目推广,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成效不佳。

3.2 忽视“因地制宜”推广原则

分析种子技术推广所包括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实践成效,盲目开展种子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县级农业生产实况,未明确种子技术推广核心要点,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因地制宜”推广原则,使优质种子在不适合地区种植,影响农产品质量与产量,无法突出种子技术推广优势与价值[4]。同时,农户在农业生产阶段投入大量成本,因生产效益不理想,在思想上无法正确引导农户,加大种子技术推广难度。

3.3 推广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地区开展种子技术推广工作,仍采用传统的推广理念及模式,只针对单个项目实施,无法充分凸显种子技术推广及种植优势。其他项目开展时间相差较大,各项目间缺乏联系,导致种子技术在农业生产阶段缺乏延续性,导致研究及推广工作遇到阻碍。

虽然部分地区也创建了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但因部分县级经济条件限制,服务站中所具备的基础设施待完善、机械设备待更新、组织结构待优化等,对各项工作开展均造成阻碍,甚至会打消服务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种子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推广工作缺乏持续性

部分县级区域开展种子技术推广工作,只制订了短期计划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只考虑当下情况。由于种子技术推广工作在持续更新与变化,多数示范项目中并没有做出改变,缺乏持续性,使种子技术推广工作在实践中遇到限制条件,尤其是立项较晚的种子技术推广项目,其推广效果影响程度更严重。

4 对策

4.1 创新工作方式,突出种子技术推广重要性

基于现代化农业发展背景下,种子技术推广不仅依靠科技力量,还需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种子技术推广力度,合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种子技术推广属于一項复杂、系统的工作,为突出其应用价值并发挥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的主导作用,需全面分析工作模式,可以采用“联办共建”方式,引导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企业、种田大户等种植业主参与到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项目中,增强广大种植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等的体验感,也有助于加快种子技术推广工作进度[5]。例如,鼓励县级种子公司注重创新,在种子技术推广、经营、宣传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政府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全面打造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同时,加强种子技术推广能力,在实践中深度探究县级农业整体发展实况,遵循“因地制宜”推广原则,贯彻落实销售政策及各项机制,与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相互交流、协作,为推广服务体系内容进一步完善提供有利条件。龙头企业还应发挥职责作用,提出及开展“科技培训中心”建设工作,从多个渠道聘请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实施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利益保障,吸引更多人参与,组建专业化推广队伍、技术队伍等,全面开展实践培训工作,有效提升农户综合能力。全面掌握种子技术推广意义、农业生产政策等,借助种子技术推广工作,在实践中为农户进行专业化指导,对新技术、新品种最先推广,提倡科技示范户,推进种子技术推广工作良好发展,带领农民走向致富道路。

4.2 良种必须配良法,彰显良种优良性能

联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建共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培训中心成立能展现出较强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研发优势等,无论是种子技术推广,还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项工作,均可在培训中心规范开展,主要是为农业部门与农户建立起沟通桥梁,经网络渠道、下行宣传渠道加大种子技术推广力度,引起农户关注,再加上专业化工作队伍在实践中的指导,能为农户解决各类生产问题。随着实施成效不断得到农户的认可,在此基础上,龙头企业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向县级区域大力推广,为各县级地区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开展全面性督查工作,重点考虑种子技术推广的实效性,突出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主导作用。把各项工作落实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经销商政策以及各项机制等,保证县级农业生产相关工作真正地深入基层,拉近县、乡两级农资经销商与农户们的距离,以阶段性销售掌握销售政策执行效果,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及改进问题,从而在创新中取得良好成效。认真分析农户生产、种植等方面,突出种子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在县级农业领域发展中创造良好效益。

提高农业部门、龙头企业的服务意识与能力,新品种的引进与生产影响各县级地区种子技术推广工作成效,在实践中应有依据性、目的性地开展相关工作,以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实现预期发展目标[6]。对此,在创新及推广工作中,应重视农业部门及龙头企业的综合能力,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县级地区农田实况,熟练应用现代化监测技术与配套设备,精准监测数据,才能为种子技术应用情况精准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意见、指导方案等[7]。

依据全年的关键生产节点,建议每年都能开展3~4次科技下乡活动(可依据各地区发展实况合理制订活动项目及次数),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在新品种研发阶段掌握病虫害类型、特点、发生期等,采用现代化监测技术全程化管控与防治,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保证农作物良好生长,提升农产品质量与产量;推广阶段也需要对现代化农机设备进行宣传,考虑农户经济条件,由龙头企业或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独立或共同负责农机设备采购工作,以租赁或合作社的方式使用农机设备,利用技术与设备取代人工劳作,减少此方面的人力投资成本,并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彰显种子的优良性能[8]。

4.3 建立与完善推广体系,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

种子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所涉及的部门、人员、领域等较多,为保证各类资源能合理配置,必须具备完善的推广体系。

随着种子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在实践中应细化各部门工作内容与职责,各环节中均具备相应负责人,在县级农业管理部门全面性的带领下,保证农户能自主参与到试验示范领域中。同时通过详细观察、认真分析、自主提出问题等,从对种子技术推广各项内容的片面化理解到全面掌握,并拓展到农业生产领域中[9]。

与此同时,各部门应增强协作意识,制订短期、长期推广计划,把工作重心放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研发等方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保证种子技术推广工作有序、长效发展。

某地区农业部门在种子技术推广方面做出科学调整,把种子技术推广看作整体后细化成3部分,分别是产前、产中、产后。依据计划有效实施,突出要点内容,选择适合的工作模式,调动农户们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体现种子技术推广专业化、规模化特点,始终都控制其基调为“公益性”,为我国县级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综合成效也能在实践中最大化突出,吸引了更多机构主动合作,扩大了种子技术推广队伍规模,在各类资源合理利用、互相协作条件下,我国县级种子技术推广成效更明显。

4.4 明确核心目标,维护农户切身利益

明确服务主体,制订完善的监管、监督体系,主要是在种子技术推广工作实践阶段进行跟踪管控,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创建智能化管理平台。每项工作均在平台内有独立模块,一边开展一边汇集信息数据,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再加上技术队伍的组建与培训,在监测体系实施下全程化跟踪,及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种子技术推广良好成效。

农户们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不断强化自身综合能力、技术水平,可通过参与培训中心开设的多项培训活动,学习新技术手段并扎实掌握新品种特点、性质、种植要求、产量、效益等。根据农田条件、区域条件、生产条件等主动种植新品种,此阶段专业化工作队伍会全程参与,在各个环节为农户解决生产难题,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10-11]。

5 结束语

县级种子技术推广在我国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需引起各地区农业管理部门重视,并依据各地区农业发展实况深度分析,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管理模式、优质种子等,配置完善的农机设备,组建专业化工作队伍,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维护农户切身利益,在实践中突出新技术、新品种的影响性,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与产量,有效实现高产、高效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廷宇.种子管理与推广的要点分析[J].新农业,2020,32(23):53-54.

[2]郑述东,史志明,曹亮,等.小粒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2(11):56,64.

[3]王海洋,李旭輝,宋发军.试论如何做好种子经营中的技术服务[J].种业导刊,2019,3(11):25-26.

[4]诸早生.浅析基层种子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J].种子科技,2019,37(14):28,31.

[5]温铁,臧凤林,刘涛,等.种子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68(10):166.

[6]郭安文.种子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种子科技,2018,36(10):22,26.

[7]马协然.种子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6):95-96.

[8]王云青.浅谈种子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种子科技,2019,37(4):29.

[9]臧凤林,刘涛,王忠胜,等.种子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9):149.

[10]吴亚洲,杜番红.种子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5,35(2):122-123.

[11]蔡俊年.种子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北京农业,2013(24):23.

猜你喜欢

县级
县级供电企业变电运行维护
县域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盱眙经验”
县级区域雨量站观测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加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
浅谈县级电视台如何创收
县级社区教育的发展创新研究
提高县级环境监测站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