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气象灾害防御与栽培技术

2022-05-09杜南海

种子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水稻种植

杜南海

摘    要: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年总产量和成品质量不仅对我国国民基本需求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水稻的栽培种植会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会在一定时期频发低温冻害、大风、暴雨、洪涝、高温等气象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安徽、广西等地的水稻生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水稻种植的气象条件出发,探讨了水稻种植会遇到的相关气象灾害及相应的防御栽培技术,提出了防御水稻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种植;气象灾害防御;水稻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5-002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B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农作物栽培技术打破了过去陈旧的操作模式,开始朝着新型农业技术的方向发展。气象灾害预防是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及质量的重要保障。各地农业部门必须在结合当地实际的前提下,做好各种天气预防监测工作,如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气象基本指标状况、气象灾害涉及范畴等,同时要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防御策略、补救水稻生产的栽培技术建议,最大程度地减少或者避免气象灾害给水稻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损失[1]。

1 水稻种植的气象环境及基本条件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除了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及完善的栽培技术和设备外,气象条件对水稻种植影响也很大。从气象环境角度出发,种植水稻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1 气温

种植水稻的最佳气温是长期稳定在10 ℃。安徽地区3—5月的平均气温为12~15 ℃,此时正好是水稻育苗的最佳时期。从6月上旬开始到9 —10月,整体的气温走势从15 ℃逐步提升至35 ℃,这个温度范畴也正好对上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成长时期、移栽时期、生长繁殖期、分蘖期、灌浆成熟期以及乳熟期等多个生长阶段,为水稻早期的生长和成熟后的质量都提供了相应的环境保障。倘若在期间出现低温或者高温的气象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2]。

1.2 水分

之所以大部分水稻会在我国南方生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在水稻生长期间,超过80%的生长因素就是水分。相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且相对缺水的环境,南方地区是我国生产水稻的“主战场”[3]。

2 不同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体系产生的影响及相应的防御栽培技术

2.1 低温阴雨冷害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低温阴雨冷害是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低温冷害带来的最直观影响就是导致水稻的生产周期变长,收获时间推迟,严重的冷害甚至会导致水稻不育,从而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及质量。在面对低温阴雨冷害时,采取相应的气象灾害防御栽培技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根据实际气温环境状况,在水稻种植的初期就要挑选适应当地环境且抗寒性比较高的优良水稻品种。

2) 总结当地低温阴雨冷害周期的规律,适当调整水稻播种的时间,从而保证水稻最为关键的生长时期能够有效避开当地的低温冷害周期,保证水稻顺利生长。此外,也可以采取旱育秧加薄膜覆盖的水稻栽培技术,对幼苗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帮助其成功度过冷害期。

3) 播种前期做好种子处理工作。为了保证水稻种子能够更好地面对低温冷害,农户可以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浸泡和晾晒,并且做好相关的杀毒措施,在保证种子健康的同时,提升种子的免疫能力。

4) 推行新型水稻栽培技术。面对低温阴雨冷害,农户要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保证水稻在面对气象灾害时能够顺利生长。例如,采取多种育秧技术,即在稻田中实施旱育秧技术、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以及壮秧剂育秧技术。这些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不仅能够让水稻秧苗更好地对抗低温冷害,还能够让水稻强根促叶,延长秧龄弹性,促进立苗回青,促使水稻生长进入最佳状态[4]。

5) 在低温冷害来临之前,农户可以提前在稻田内注入大量水,让水面淹過水稻,以只露出叶尖为最佳。其目的是通过水温来保持稻田温度,维系水稻正常生长。待到气温转暖后再将多余的水分排除出稻田。需要注意的是,倘若遇到的低温天气是持续性较长的阴雨冷害,农户需要勤换水,一般换水周期为2~3 d。换水的目的是补充氧气,提高水稻的存活率。

2.2 干旱灾害

在农业生产当中,干旱是指某地某一时段内因水分的收与支或供与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持续水分短缺现象,主要表现为降水量不足、土壤水分缺乏或江河湖泊水位偏低等。在安徽地区的一些局部区域,干旱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水稻带来的影响是灾难级的。轻微的干旱会导致水稻缺失水分补给,延缓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导致土地干涸开裂,水稻秧苗干枯死亡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对水稻生长所带来的危害,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干旱气候频发,代表当地的生态循环系统出了问题,很大概率是因为当地的绿化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干旱灾害频发的问题,就要加强当地植被的恢复。退耕还林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退耕还林不仅能缓解干旱灾害,防止水土流失,还能改善生态系统,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一举多得的措施[5]。

2) 充分且合理地运用水资源。退耕还林是一个长远的计划,短期的效应不是很明显。在面对当前的干旱灾害时,农户需要合理运用好当地的水资源。水稻离不开水,所以相关部门要采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来对抗干旱气象灾害。

3) 人工降雨。安徽地区湿润的气候和大气环境是天然雨云形成的关键。鉴于这个特点,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对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人工降雨的频率,提升降水量来对抗干旱气象灾害所导致的农业损失[6]。7FCA4B55-7592-4EF3-B3F2-79BF872C8189

2.3 暴雨洪涝灾害

在安徽地区,频发暴雨洪涝灾害的时间一般集中在夏季。暴雨洪涝灾害是对水稻农田损害最大的灾情,即便是轻微的暴雨洪涝灾害,也会因为雨水浸泡使水稻枝叶受到严重损坏,降低水稻产量的同时还会引发病害发生。如果遇到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甚至会直接将整片的稻田淹没,导致颗粒无收,严重影响当地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因此,要想有效防御暴雨洪涝灾害给水稻田带来的危害,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 洪涝灾害虽然在南方地区频发,但是有一定的发生规律,即一般发生在立秋时节前夕。为了有效避开洪涝灾害,农户可以选择生长生育期较短的水稻品种,在洪涝灾害来临之前就结束收割[7]。

2) 在开春整理稻田,期间要完善田内的疏通排水系统,确保其在遇到洪涝灾害时能够及时减排稻田内的雨水,减少水稻植株在雨水中的浸泡时间。待到洪涝灾害退去之后,农户要及时冲洗稻田,将稻田周边和水稻枝叶上的泥沙洗掉,避免因叶面气孔阻塞而导致光合作用无法顺利进行。

3) 迅速补给肥料。在洪涝灾害过后,稻田内的土壤养分会受到损坏,土壤养分不足会直接影响水稻后期的生长趋势及整体质量。因此,农户要根据稻田受损情况,及时采取以氮肥为主,配以磷钾肥的一追一补施肥方法迅速补给肥料,不仅可以避免水稻植株因过早脱肥而衰败,还能尽快恢复土地及稻株的生长活力。

4) 及时施药,防控灾后病虫害。鉴于安徽地区温热属性的气象环境,很多蚊虫都会在这里衍生。水稻经历了洪涝灾害之后,土壤里的肥料和农药被冲刷受损,因而也是病虫害最易暴发的时期。农户需要在灾后迅速对稻田施药,提升土壤以及稻苗的免疫力,防止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趁虚而入”。此外,受雨水浸泡的水稻枝叶极其脆弱,为保证稻苗不被病虫影响,农户还要及时喷洒农药,使水稻提高抵抗力。

2.4 高温灾害

安徽地区整体虽然属于温热气候,但在局部地区也存在高温天气,尤其是在盛夏时节。一般当日的最高气温达到36 ℃及以上时,就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一定影响,轻则降低水稻在孕穗期的吸水量,重则影响水稻在抽穗扬花阶段的正常授粉,致使最终水稻出现空壳无果实的现象。因此,应从这几个方面加以防御。

1) 依據当地整体的温度实际情况,选取适合对抗当地高温的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从根本上对高温灾害加以防御。也可以调整耕作制度,即调整水稻播种时节,让后期抽穗扬花阶段能够避开高温天气。

2) 高温灾害会让水稻田间的水分迅速蒸发,影响水稻生长。农户可以在高温时节来临前夕采用灌深水或长流水的灌溉方法调节水稻田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对水稻进行长时间、高频率深灌,最好的灌溉方法就是早灌夜排,让水稻保持活力。条件允许的地区还可以安装喷水装置采取叶面喷水的灌溉方法,这样的栽培技术既能让水稻表面降温增湿,又能合理补充水稻根部水分,锁住土壤养分,更好地对抗高温气象灾害。

3) 在水稻种植早期要控制好氮肥施用量,避免在高温时节短时间内让水稻植株产生脱水倒伏的情况,这也可从另一方面加强水稻对高温气象灾害的抵抗能力。

2.5 大风灾害

大风天气会严重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也属于危害水稻的主要气象灾害。大风天气会直接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大风天气全年都可能出现,但是夏季比较严重。大风天气破坏性比较强,当大风天气出现在水稻育秧期,会直接导致秧苗受损。此外,大风天气一般不是单独出现的,往往还会有强降水和雷电天气出现,严重威胁水稻产量和质量。

2.6 倒春寒

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一些种植区可能会出现晚春寒冷天气,俗称倒春寒。这种天气的发生一般都会伴随大风或降水出现,导致日照时长减少,影响秧苗的移栽期,日照时长越短水稻秧苗的移栽期就越迟,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2.7 冰雹灾害

冰雹天气历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严重影响。冰雹会直接砸死水稻秧苗,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从灌浆期到成熟期,由于果穗重量增加,水稻植株很容易出现重心偏移。出现冰雹时往往会伴随狂风暴雨,使水稻大面积倒伏、稻粒被打落,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 有效防御水稻气象灾害的相关措施

3.1 加强稻田的管理,增强抗灾能力

气象部门在农户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应起到指导性作用,指导农户科学地管理稻田。

1) 采取合理的方法增强稻田的抗灾能力,例如改良土壤、平整土地、合理灌溉等方法。

2) 对水稻种植地的气象灾害规律和季节分布特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种植布局,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气象灾害对水稻产生的危害。

3) 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保证做好不同区域的防灾抗灾工作,并且保障水稻种植优质高产,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增强水稻的抗灾能力。

4) 在稻田周边种植防护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有效改善当地种植环境,防御低温、高温、干旱及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好灾害防护措施。

3.2 科学育秧,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农户可以通过大棚硬盘育秧的方式降低低温、高温、干旱以及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可以实行机械插秧,通过增大行距的方式让水稻植株通风透气,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够有效避免秧苗倒伏,也可以降低病虫害出现的概率。

此外,在育秧的阶段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例如药剂浸种、在秧苗移栽之前使用送嫁药等。这些方式都能够减少水稻在生长后期施用农药,甚至能够做到不施用农药,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对于提升水稻品质有重要作用。

3.3 积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气象部门应不断提升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的能力,持续拓宽偏远农村地区获取信息渠道,也要和信息传播部门做好紧密的协同工作,在工作上做好配合与互补,有效提升气象部门服务的综合水平。在进行气象服务工作时,一定要围绕农户的实际需求展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在保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的基础上,做好社会公众服务。要持续研发气象服务产品,真正让广大农户感受到气象服务工作的作用。应在传统的农业气象服务基础上要进行创新,尽量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气象服务工作。为了让广大农户可以及时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服务部门要积极与媒体沟通,增加气象服务的信息量。

3.4 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关部门要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力度,让水稻种植户都了解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政府在制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措施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保措施有效落地实施。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要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电视等方式进行宣传,拓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渠道,尽可能地让更多农户接触到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有效配合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4 结束语

低温阴雨、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都是对水稻种植带来极大危害的气象灾害,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效益以及粮食生产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相关部门应提供水稻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及防御设备,为农户普及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准确及时地提供气象预警能力,引导农户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及育秧,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气象灾害而带来的损失,也能进一步增加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经验,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和农户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贺彦.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97.

[2]池再香,白慧,罗顺祯,等.黔东南州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及对策[J].中国农业气象,2004,25(4):39-43.

[3]王钰.气象灾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302.

[4]蒋志光,王辉,李姿容,等.洞庭湖区水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对策[J].作物研究,2012,26(1):4-6.

[5]杨惠成.安徽水稻防灾避灾关键技术途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7):59-60.

[6]廖雪萍,李妍君,黄梅丽,等.1961—2016年广西双季稻低温冷害演变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9,40(4):41-45,112.

[7]张新民,熊世为,郁凌华.刍议天气预报对农业防灾减灾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2):28-29.7FCA4B55-7592-4EF3-B3F2-79BF872C8189

猜你喜欢

水稻种植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水稻盐碱地种植可行性初探
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探究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分析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区域自动观测站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分析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关于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研究
控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