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2022-05-09张信春
摘要: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党报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党报的行动自觉。如何更有效地加快党报深度融合?本文以重庆日报为例,探析党报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面的一些做法,以期共同研讨党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重庆日报;融合传播;创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21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097-03
近年来,重庆日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打造新时代精品党报,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坚持移动优先,在平台建设、内容生产等方面创新发力,形成了“三微”(重庆日报微博、重庆日报微信、两江观察)、“一端”(重庆日报客户端)、“一网”(重庆日报网)的媒体格局,打通了包括头条、抖音、微视、快手、知乎、B站在内的新媒体平台,建构起拥有2300多万用户的新媒体矩阵,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一、平台建设:抓重点,突出效果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新闻媒体的生产、传播和受众的阅读习惯带来了广泛且深刻的影响。从实践出发,积极转型,建设新媒体平台,走融合发展之路,已成为党报等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巩固舆论主阵地,寻求发展突破的必由之路[1]。2021年,重庆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平台建设,各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持续发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一)做大做强客户端
重庆日报客户端是重庆日报融媒体目前容量最大的平台,也是党报在网上舆论场的主阵地之一。近年来,重庆日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购买技术服务对重庆日报客户端进行了6次迭代升级,在APP名称、栏目设置、页面设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升级,开通了“理论头条”“乡村振兴”“学党史”等特色频道,并探索实施部门负责运营机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报道和重大事件众多。重庆日报客户端全年共推送稿件6.5万篇,其中重庆日报记者稿件1.6万篇,平均每天推送稿件近 190篇。并且,全年阅读量过万的稿件超280篇,阅读量最高的超80万次,传播有效,反响强烈。
一是全面覆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重点报道。2021年,重庆日报客户端共开设临时性专题60余个,包括《千秋伟业 百年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寻访红色印记——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型全媒体报道》《“时代楷模”王红旭》等。通过集纳报道的方式,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两会、智博会等重大时政新闻进行了报道;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红岩精神等热点理论进行了持续深入的阐释;对袁隆平院士去世、“时代楷模”王红旭等热点进行了报道。
二是重点突出,权威发声,引领本地舆论场。重庆日报客户端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先后推送稿件和产品1447篇(件),阅读量过万的稿件近百篇,多篇稿件被市委网信办全网推送传播。比如,全年推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主题报道815篇,多篇稿件为重庆日报原创,其中35篇稿件阅读量近5万次,引发全网广泛转发和关注,为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二)做优做精“三微”平台
2021年,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共推出441篇原创报道,全国两会召开前后12天内共发稿12篇,其中《解读!从政府工作报告看重庆新机遇》获中宣部表扬。
重庆日报微信粉丝量已超26万,以每年1万人的速度递增。据统计,这些粉丝中超过14万人为重庆本地人,在其他排名前列的城市中,成都约5000人,广州约4000人,且粉丝主要为年轻群体,活跃度越来越高。
重庆日报微博粉丝量约607万,通过增强互动、加强评论、提升发稿量等措施,进一步扩大粉丝群体。
(三)做实拓宽第三方平台
2021年,重庆日报继续大力加强第三方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截至目前,已构建起抖音、头条、知乎、微视、视频号、B站、头条号、百家号等13个平台的传播矩阵,新增粉丝200多万,第三方平台的覆盖用户达1000万以上,有效提升了党报的影响力。
二、内容生产:抓策划,出新出彩
内容创新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根本。新媒体作品的内容创新,不仅包括选题的创新,还包括传播方式、内容表达和呈现形式的创新[2]。
2021年,重庆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策划报道上下功夫,年初推出“新聞日历”,着力抓好重大主题策划报道,高质量完成了全国两会、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相关报道。比如,在全国两会报道中,充分运用海报、长图、漫画、视频、直播、H5等各种形式生产大量原创爆款产品,其中多个产品被市委网信办全网转发。此外,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国两会期间的全网热词进行实时监测和梳理,形成了“全国两会实时热词直播”新媒体产品,受到广泛好评。
2021年新高考备受瞩目,重庆日报为此推出了“高考直播”和“关注新生入学”等多个融媒体产品,高考首日拍摄的短视频新闻《我就想第一个接受采访》成为全国爆款。此外,新生入学时推出的《新生寝室音乐会》,也是爆款短视频产品之一。该视频抖音播放量600余万,总播放量超千万,极大地提升了重庆日报的影响力,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传播了正能量。
在做好各项规定动作的同时,重庆日报创新推出原创短视频评论栏目“我们聊吧”,栏目结合社会热点,时效性强、以小见大、立意深刻;短视频评论栏目“青平乐”由大学生出镜评论,取材贴近现实,选题自由活泼,语言生动鲜活;“巴渝宝贝晒出来”“革命文物?红色记忆”等新媒体产品广受好评。
不仅如此,重庆日报还联动12345政务热线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接诉即办行动,在客户端“民生频道”开设“12345接诉即办在行动”专栏,报道群众投诉和办理的情况,引发强烈反响。据统计,2021年重庆日报生产图文8000余张,生产视频5000条以上,发布直播88场,有40件以上的新媒体产品阅读量破百万,9件产品阅读量破千万,1件产品突破1.5亿阅读量。
三、机制改革:抓项目,深化融合
(一)成立四大工作室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关键。2021年,重庆日报创新机制,重点打造了海豹工作室、海狮工作室、海螺工作室、海鳗工作室,围绕四大工作室策划了多个有影响力的产品,如武陵山峰会的四大媒体海报对对碰、川渝联席会议海报对对碰等。同时,狠抓直播,开设了“重庆探秘”直播栏目,以周播的形式寻访重庆变化,展示重庆新发展。目前,“重庆探秘”已播出40多期,覆盖全市26家区县媒体,全网传播量超2000万。此外,推行项目制,带动产品创新创优,如“区县一把手这周在忙啥”栏目,就是项目制带出的好产品。
(二)开发“视觉重庆”,搭建各区县专属图片总库
重庆日报运营视觉图库(重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重庆首套应用型线上图片库——“视觉重庆”,并为38个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搭建起专属图片总库。通过搭建重庆摄影师影像交流及图片交易平台,组建起1万人的“‘视觉重庆’拍客团”,签约了千名摄影师,成立了“‘视觉重庆’城市影像服务团”。目前,“视觉重庆”入库图片已达40余万张,有效凝聚了重庆影像的力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加强外联合作
2021年,重庆日报与四川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贵州日报、云南日报、解放日报等媒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模式,共同生产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产品,如川渝《偶像老师来了2》系列短视频、川渝年画大赛、与湖南日报合作的栏目《誓言无声》等。同时,加强了与本地各区县的外联合作,以优质产品绑定与区县的合作模式,探索更多可能性。例如,2021年推出的全新视频访谈栏目“重庆日报新闻会客厅·高端访谈”,栏目深耕政务服务,截至目前已录制播出70余期,60多位区县、委办局领导相继亮相直播间,极大地助推了重庆日报的品牌宣传效果。
四、活动开展:抓互动,借智吸粉
党报新媒体平台要吸引粉丝、增加热度,除推出爆款产品外,还需大力组织活动,与受众形成良好互动。近年来,重庆日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开展各种活动,拉近党报与受众的距离,既增加了受众黏性,又吸纳了不少新受众,还发掘出一批优秀的创作者,为开门办报办网办端、提升内容生产质量起到了良好作用。
2021年,重庆日报举办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收到70余所高校近千名学生的投稿,重庆日报和客户端累计刊登稿件近200篇,进一步提高了青年学生掌握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的能力。同时,组建了354人的大学生评论作者微信群和汇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近百所国内知名高校评论作者的队伍,为重庆日报储备了大量青年评论人才。
除此之外,2021年重庆日报承办了“书香重庆全民阅读系列推荐活动”评选工作;组织了“全民阅读推广示范单位”“书香校园”等七项评选;与重庆文学院携手举办“名家相约魅力南川”采风活动,邀请了包括9位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12位知名作家走进南川,感受人文景观,探讨文旅融合;与南岸区图书馆、重庆文学院联合主办“重庆文学界年度盛宴”,邀请了包括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在内的20多位文学名家,围绕成渝双城互动这一主题分享创作经历和故事,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文学力量;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主办营商环境颁奖大会、重报培训产业园落成仪式等重要活动,均有效增强了党报的吸引力、影响力。
五、绩效考核:抓质量,移动优先
随着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党报等主流媒体的全媒体矩阵建设日益完善,对采编人员新媒体业务考核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如何设计新媒体绩效考核?各种新媒体平台如何设置权重?对此,重庆日报积极推动新媒体考评制度改革,一方面消除“吃大锅饭”现象,建立“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科学考评机制和分配机制;另一方面树立“移动优先、质量优先”原则,最大化体现移动优先战略发展思路,加大对采编人员在新媒体上稿、时效、流量、影响等方面的考核力度,加大对新媒体原创作品的考核力度,建立精品创作的激励机制,改变纸媒和新媒体存在的“两张皮”现象。
2021年,重庆日报新修订《重庆日报采编人员考核办法》,主要考核依据由原本以报纸考核为主、新媒体考核为辅转变为以重庆日报客户端发稿为主。比如,文字考核等级分为特等、一至八等,特等稿为5000分;图片(组)考核等级分为特等、一至八等,特等稿为2000分;视频作品考核等级分为一至八等,一等稿为1000分。稿件等级考核流程为:特等稿、一等稿、二等稿由考评办提出初步意见,再报总编辑确认,稿件等级打分情况当天公布。对记者工作量的考核规定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基本工作量为每月见端(重庆日报客户端)稿件评分达到2000分。文字记者每月须有六等稿以上(含六等稿)1条,或当日好稿(含优秀稿)1条;摄影记者须有三等稿以上(含三等稿)1条,或当日好稿(含优秀稿)1条。同时,鼓励并引导采编人员加强视频新闻制作。稿件生产流程方面,优化新媒体稿件“三审三校”流程,制订新媒体选稿用稿规范,在原有新媒体审校制度基础上,与考评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健全流程制度。此外,进一步完善每日、每周、每月好稿评选制度,以有效激发采编队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六、队伍转型:抓技能,外引内培
党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极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支撑。当下,一些党报在融媒体建设过程中面临缺乏技术人才、制作人才和运营人才的困难,开展的全媒体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全员转型效果不明显。在此方面,重庆日报做了以下应对。
一是通过举办“重报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采编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重点加强新媒体技能培訓,加快队伍转型。2021年,重庆日报共组织“政务、媒体抖音号的运营之道”“媒体融合背景下视频报道的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纪实影像创作”“大稿的守正创新”等多场较大规模的采编业务培训,参训人员上千名,从业人员的新媒体专业技能得以进一步提升。如今,重庆日报的很多记者不仅能写文字稿,还能拍照片、拍视频,甚至还能主持直播节目。
二是完善新媒体人才引进培育机制,通过校招、特招等形式引进新鲜血液,对特别优秀的专业人才打破条框束缚,施行人才引进的特殊优待政策。
三是在新入职年轻员工中开展“双师制”,帮助新入职人员更快适应岗位。各采编部门负责人利用每周的部务会,通过稿件对比、讲评等方式,提升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对重点选题稿件进行“传帮带”的具体指导。
七、结语
近年来,党报借力先进的技术手段,从线下走到线上,让受众打开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看党报。通过守正创新,党报的融合传播水平和影响力大幅提升。面向未来,党报需要坚定移动优先战略,在平台建设、内容生产、流程优化、人员培训等方面持续出新招、出实招,与时俱进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以创新融合不断巩固、壮大党报新闻舆论阵地,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向湘龙.党报新媒体平台建设创新探索[J].中国报业,2018(13):64-65.
[2] 许春雷.新媒体作品的内容创新与思想引领[J].新媒体研究,2020(8):109-111.
作者简介 张信春,硕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