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鲁艺歌曲文化传播追溯分析

2022-05-09刘威

艺术评鉴 2022年4期
关键词:歌曲影响因素

刘威

摘要:延安鲁艺歌曲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当前已经成为红色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基地,始终为我国文化事业以及革命事业发展而服务,对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出重大贡献。其中的《黄河大合唱》等歌曲至今仍然被广泛传唱,起到鼓舞民族士气、提升文化自信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延安鲁艺歌曲的文化历史进行溯源,并指出延安鲁艺歌曲的影响因素,最后做出历史评价。

关键词:延安鲁艺  歌曲  文化追溯  影响因素  历史评价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4-0001-03

从音乐文化艺术来看,延安鲁艺歌曲是一种文化信仰和革命精神,抗战时期成为乐坛上最具成就的艺术载体。随着岁月的积累以及历史的沉淀,延安鲁艺逐渐淡出,虽然它始终屹立于红色的土地上,但是了解它的人却越来越少。很少有人知道它是怎么在艰苦的条件下生长和生存的,是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育出一朵音乐艺术的奇葩。从延安鲁艺歌曲的发展来看,它并非是神化的艺术,而是一种平凡的艺术形式,甚至与当前的歌曲艺术包装对比显得过于“土气”。但是从它的发展历史来看,迂回曲折道路上的举步维艰使它的生命更加坚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光彩。

一、延安鲁艺歌曲的文化追溯

延安鲁艺是抗战时期中國共产党在延安地区创办的革命文艺学院,经过“七七事变”后延安鲁艺地区的所有文艺青年都成为鲁艺学员。因此延安鲁艺不仅是文艺的发展摇篮,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战士的活动场所。延安鲁艺创造了很多文艺音乐作品,使得延安鲁艺歌曲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浓郁政治、文化的歌曲类型,同时延安鲁艺歌曲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形式。

(一)延安鲁艺歌曲的根据地历史文化

1927年我国各地区都开始建设革命根据地,并建立苏维埃政府,带动革命文艺活动的开展,建立了大量的学校、剧团和剧社。比如高尔基戏剧学院、工农剧社等,这个阶段创编的歌曲主要以宣传根据地革命思想为主,展现出革命根据地的革命领袖精神、日常生活以及军民鱼水情等,歌曲中主要内容都是对党的纲领以及思想的传扬。随着革命歌曲在社会上的传播,延安地区也开始萌芽了最初的革命歌曲形式,延安革命根据地成为工农革命歌曲的重要创造和传播地区,为延安鲁艺歌曲发展奠定基础,后来在根据地文艺等多元化因素的引导下,延安鲁艺的歌曲文艺内涵不断深化。

(二)延安鲁艺歌曲的抗日救亡历史文化

1931年到1935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打响,人民群众纷纷加入到抗日战争中,并在“七七事变”中达到高潮,而后抗战逐渐进入胶着状态,这个阶段延安鲁艺歌曲开始向抗日救亡方面发展和引导,成为抗日救亡中的重要文化内容。受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延安鲁艺发展得到党和人民的支持,因此在歌曲中也融入了大量党的政治思想。其中延安鲁艺的一部《血祭上海》戏剧演出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突出抗战文艺在思想上的影响作用。结合我国当时的文艺发展情况来看,为了推动抗日救亡文艺发展,激发人民的抗战热情,挽救中国革命,加强对抗日救亡思想的宣传,制定了党的抗日救国策略,并正式成立延安鲁艺。延安鲁艺在歌曲的创作方面强调以调动人民群众的抗战情绪为基础,提升中华民族的抗战意识,因此在曲风的创作中形成一种明朗、雄壮以及坚强的风格。延安鲁艺的歌曲主要都是以抗日救亡为基础内容,体现出浓厚的民族主义精神。

(三)延安鲁艺歌曲的国立音专历史文化

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专,为中国音乐艺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并培养了诸多优秀的音乐和表演人才,为中国音乐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对延安鲁艺歌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延安鲁艺音乐专业的师生大部分都来自于国立音专,比如冼星海、向隅、贺绿汀等,这些人都具有国立音专的学习背景,为延安鲁艺的音乐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从延安鲁艺歌曲的发展来看,国立音专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延安鲁艺成立初期阶段,音乐创作的难度比较大,环境艰苦,缺乏教材,关于音乐教学的资料稀缺。向隅是当时延安鲁艺歌曲创作的骨干教师,他先后在国立音专以及武昌艺专学习作曲理论,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在带第一届学生时,他结合教学要求和需要编写了延安鲁艺第一本《作曲法》讲义,并严格按照这本《作曲法》的讲义进行教学。获得一定的成绩后,《作曲法》讲义被油印,并在后来的音乐教学中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后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指导。

二、延安鲁艺歌曲编制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延安鲁艺歌曲是结合当时的背景条件形成的,受到当时民族抗日救亡运动以及音乐发展条件的影响。随着抗日局势的发展,促进了延安鲁艺的发展,同时也使延安鲁艺的歌曲内涵更丰富,为延安鲁艺歌曲发展赋以政治色彩,成为见证中国革命史和共产党发展史的重要因素。延安鲁艺的发展符合抗战的形式要求,延安鲁艺受到不同阶段抗战情况的影响,歌曲的创作也服务于抗战需要。延安鲁艺歌曲的创作都是结合抗战工作开展的,歌曲的风格能够体现出战争中军民的战斗热情和生活态度。在歌曲的创作中,其内容大都来自于抗战以及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歌曲的体裁创作以民族歌曲、批判歌曲为主,其中具有积极的战斗意识和思想,兼具传播抗争政策的职能。延安地区军队从1938年开始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为抗战提供充足的补给,因此当时延安鲁艺歌曲中体现出浓厚的生产、生活内容,丰富了延安鲁艺歌曲的内涵。在当时的歌曲创编中,更强调地方性的内容,因为延安鲁艺的民间歌曲创作中结合各地方言和地域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歌曲形式。此外,党在延安地区提出抗日政治主张,是基于对中华民族利益的思考,具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受到群众的支持,建立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在生产自救中诞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因此这个阶段创作的歌曲也是以生产自救为主,歌曲的传唱度非常高,而且包含深刻的情感。70C52C8D-C4D9-4E02-BF51-318A176D9867

延安鲁艺的开设前期阶段明确提出了培养抗战文艺干部的目标和要求,但是随着延安鲁艺的发展,将发展目标转化为培养文学艺术理论创造的专业人才。从延安鲁艺歌曲的形式和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着鲜明的政治观,是一种围绕党的文艺政策纲领创作的音乐艺术模式,随着艺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伦理化和政治化的发展趋势。当时所有延安鲁艺的学生都可以独当一面成为自媒体人,他们对当时党的文艺政策了然于心,对抗战思想的宣传积极性高,对当时的抗战思想传播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抗战形势的影响下,青年们都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抗战工作增添一份力量,因此当时参与延安鲁艺的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对艺术的热爱,更多的是根据音乐艺术的发展,抒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号召更多人参与到抗战中。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延安鲁艺毕业后,都以坚守对党的承诺,完成党的任务为基础进行歌曲创作。将革命歌曲作为武器,对侵略者形成心理和精神上的打击。从党的文艺政策来看,延安鲁艺歌曲创作中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抗战任务,然后才是进行歌曲艺术创作,因此当时的延安鲁艺歌曲也被认为是为政治服务的。

(二)主观因素

延安鲁艺歌曲创作中需要通过音乐表达革命理想和情感,体现革命精神,同时也是与日寇对抗的武器,这与延安鲁艺发展的背景具有直接关系。延安鲁艺歌曲创作的本身也是革命的发展历程,从“九一八”日本侵华开始,在党带领下的人民开始积极加入到抗日活动中,而在共产党坚定的抗日行动中,人民也看到了摆脱压迫的希望。1937年后,延安地区被称为革命的圣地,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开始涌入延安,开展革命战争运动。统计当时到延安参与革命的知识分子达到40000余人,其中一些人被分配到延安鲁艺,成为利用音乐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武器。而延安鲁艺歌曲的精髓在于歌曲的创编都是用鲁艺工作者的心血锻造。

延安鲁艺歌曲的创作者在歌曲创编中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抗日热情的表达,同时也强调歌曲民族化、普及化思想的发展,要求创编的音乐具有节奏性、力量性,需要利用民族内容展现音乐的特点。延安鲁艺歌曲的创作中必须要基于一定的音乐条件,这是因为鲁艺音乐的创作是基于传统民间音乐,当时大部分师生都没有接触过西洋音乐体系,甚至没有见过西洋乐器。同时延安鲁艺创设的初期,教育资金非常匮乏,能够用来伴奏的乐器都是最传统的笛子、二胡、口琴,后来逐渐加入了手风琴、小提琴等乐器,成为当时延安鲁艺的重要音乐资源。1939年在向隅的争取下,印度援助医疗队第一次给中国带来了英文原版唱片、留声机和书籍,贝多芬交响曲等国外著名的曲目开始进入我国,同时促进了延安鲁艺音乐鉴赏课的开展。延安鲁艺的音乐教学也逐渐系统化,对抗日歌曲的热情成为他们的音乐发展动力,也成为歌曲创作的重要方向,展现出学生们坚强的救国意志,并形成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篇章,大大激发了延安群众的抗日热情。

三、延安鲁艺歌曲的历史评价

延安鲁艺歌曲的创作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历史评价。

(一)延安鲁艺歌曲的历史地位分析

从1938年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关于鲁艺歌曲出版的刊物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达到56种,同时产生了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延安鲁艺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阵地,从1938年开始,我国抗日歌曲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延安等地,同时延安地区也非常注重对群众的组织,使群众的抗日歌曲创作和宣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但是从歌曲的价值分析来看,语言艺术方面仍然不够丰富,而且创作方式和技术过于单一。部分歌曲创作人员的音乐知识匮乏,缺乏创作经验,因此创作的歌曲旋律简单,容易传唱,当时延安地区虽然群众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歌曲学习和宣传速度比较快,即便是偏远地区也逐渐得到普及,并体现出明显的政治化作用。虽然延安鲁艺作品中创编了大量的抗战歌曲,但是并不表示延安鲁艺歌曲都是抗战歌曲,随着时间的发展,延安鲁艺的歌曲创作内容也逐渐向劳动方面发展,比如创设了《南泥湾》等歌曲。

(二)延安鲁艺歌曲的历史文化价值

延安鲁艺歌曲的创作对后期音乐创作以及抗战士气、延安地区群众的生活状态和抗战精神都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延安鲁艺歌曲不仅体现在艺术范围内,同时也表现在政治功能方面,有利于为新中国文化政策提供指导。

1.为延安鲁艺发展奠定基础

延安鲁艺是我国抗战阶段音乐人才培养的摇篮,培育了大量的音乐人才,为音乐教育开展提供更多的途径。随着延安鲁艺的发展,音乐创作中逐渐将音乐创作与技巧结合,构建起音乐与生活间的纽带,使音乐的艺术形式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延安鲁艺歌曲也从最开始的萌芽形成一种大众传唱的方式,体现出鲁艺的创作历程。

2.促进音乐的普及

20世纪初期,我国开始建立新式学堂,学堂的建设中也开始注重歌曲的渗透,其中新音乐成为学堂音乐发展中的重点,为我国音乐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但是从音乐的发展形势来看,影响的范围较小,能够接受新式音乐的人群主要是接受过教育的城市人口,农村群众对歌曲的传唱率仍然比较低。虽然在知识分子以及学生等群体的大力推崇下,革命歌曲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辐射,但是底层群众对革命歌曲的认知有限。随着延安鲁艺歌曲向大众化的发展,歌曲中融入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时创作方式更简单,转变传统音乐的“阳春白雪”形象,使各个阶层的人群都能够理解音乐的政治思想,促进中国新音乐在祖国大地的传唱,为延安鲁艺音乐的中国化发展奠定基础。

3.为新中国音乐发展提供人才

延安鲁艺音乐的发展激发了群众的革命情感,使更多人参与到革命中,这些音乐创作者不仅具有音乐艺术的才情,同时也包含革命热情,通过共产主义的革命思想熏染,这些人具有更强的共产主义意识,为新中国的音乐纲领制定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音乐纲领的确立为音乐人才提供了指导,延安鲁艺作为党员文艺干部培养的重要人员,成為新中国音乐发展的引路者。比如贺绿汀创作了《新民主主义进行曲》等革命歌曲,后期成为新中国解放战争胜利的战歌,同时贺绿汀本人也成为新中国音协副主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鲁艺歌曲创作的过程来看,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作用,为革命精神的宣传以及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符合革命化的发展要求。不仅是我国抗战歌曲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延安时期的文艺特征,用音乐的血肉造就革命的灵魂,发挥自身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张玉.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J].现代交际,2017(14):110.

[2]马莉.延安鲁艺歌曲的创作因素与历史评价研究[J].乐府新声,2018(03):28-34.

[3]姜玥.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延安鲁艺歌曲研究[J].音乐生活,2021(05):15-17.

[4]袁文静.延安鲁艺歌曲研究[J].戏剧之家,2018(02):56.

[5]李姣姣.浅析延安鲁艺音乐系[J].神州,2017(19):31-32.70C52C8D-C4D9-4E02-BF51-318A176D9867

猜你喜欢

歌曲影响因素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利用“兴趣”引导英语教学探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体态律动在音乐歌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