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音乐核心素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2022-05-09李路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华核心传统

李路

一、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践行音乐课标新理念

中小学音乐教育使学生获得基础的音乐知识和实践音乐的能力,作为一种灵性的教育使得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完美。《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同时也向音乐教育发出新的挑战,步入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在当代中国的教育中,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大力提倡。“立德树人”作为各科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宏伟目标。各个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倡导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心。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音乐学科课程的学习形成的具有音乐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音乐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音乐学科确立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这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直接引导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要深入研究这三方面的内涵指向,准确的把握其在学生生活及音乐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更要善于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学生将来面对的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型社会,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音乐素养等同于音乐理解,而音乐素养是多维的有效理解,而后者在本质上是程序性的和处于情境中的。也可这样来表述,艺术性的音乐制作和专业的音乐聆听涉及一种多维的、相关的、连贯的、生产的、开放的和可教育的认识,这就是音乐素养”。音乐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心环节,在具体的音乐课堂中落到实处。小学基础音乐教学工作是音乐教育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它的好坏直接会关系到我国音乐艺术普及与质量的提高。因此,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必须重视它。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思维,从旧课堂中跳入新常规课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音乐实践,鼓励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强调音乐课程中的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并将三者交互融合。现代化音乐教育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和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教师不仅只是被要求教学生弹琴与歌唱,还需在课堂中贯彻和融入音乐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以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的高尚品格。

二、传承中华音乐文化,发展民族器乐教学

我国有着56个民族的璀璨音乐文化,这5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以不同的形态样式存在着。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对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普及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不忘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去欣赏、学习和深入了解我国的民族乐器和民族民间音乐,让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心也不由滋长。李岚清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说:“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1]。”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通过中华民族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凝聚团结的爱国力量。

著名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让“每一个孩子学会演奏一件民族乐器”,是基础音乐教育现在与未来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很多孩子心中的梦想。器乐和声乐是音乐表现的两个方面,器乐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声乐所不能代替的、更是无法企及的作用[2]。纵观古今中外,许多智力超常的伟人志士的成功都离不开音乐对其智慧的启迪作用。如我国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孔子精通音律,喜好古琴演奏;近代伟大的科学家李四光、钱伟长、梁思成精于小提琴的演奏,并且中国最早的小提琴作品《行路难》正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所作;现代社会中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同样喜好演奏小提琴。在国外,古希腊的柏拉图、英国的肖伯纳、印度的泰戈尔、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不少伟大哲学家、作家都认为音乐对他们的思考与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举一位典型的例子是关于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酷爱音乐,尤其是演奏小提琴。他能够通过在学习和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想象力、感知力、审美力。艺术与科学向来联系都十分的紧密,互相促进互相推动。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来的”。演奏乐器强调听觉、视觉、与运动觉的高度协调,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能对人的潜能开发起到独特作用。

三、中华小四弦进课堂的实践可行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弘扬民族文化。“中华小四弦”是根据十三五美育工作规划作导向,并针对于中国的音乐教育现状,课堂乐器普及等方面,为中国传统音乐定制的适合中小学生初学乐器演奏的民族乐器。中华小四弦的外形如琵琶、中阮的外形,坚持了对我国民族乐器改良的传承。音色和演奏技法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是传统弹拨乐器与现代弦乐器的完美结合。它体积小上手简单易于掌握,实现了快速让孩子掌握演奏一件民族乐器的教学目标。促进了核心素养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落实以及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中华小四弦适合孩子们边弹边唱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还可以用它弹唱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及戏曲作品。如若生长在荆楚一带的学生们,老师可以教他们弹唱有关荆楚文化湖北特色的曲目。例如著名的龙船调、催咚催、六口茶等曲目。不仅在庆祝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学生们可以进行展演,还能在学校有外来宾客来访时作为欢迎仪式进行演出。这样既彰显了学生们朝气蓬勃独树一帜的风貌,又完美的宣传了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特色。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传承了中华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中华小四弦在课堂中不仅可以作为一件独奏乐器演奏民族音乐,又能作为教师与学生学习民族传统音乐时作为伴奏乐器形式存在。在古代,如春秋时期若只弹琴不唱歌,就有点不可思议。从文献上能够找到这样的记载:“弦歌之声不绝”,“诗三百,子皆弦歌之”,即《诗经》的305篇,孔夫子每一篇都能弹琴来伴唱。中华弦歌、文人音乐和古诗词音乐都可作为弹唱的曲谱来源,中华小四弦传承了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弦歌雅韵中品味中华诗词的琴韵之美,凝聚了中华民族弹拨乐器的“形”与“魂”。在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的同时立足于中华传统音乐之传承,推向中华传统音乐走向世界,让民族之魂绽放光彩。

柯达伊认为,如果没有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所有的音乐教育就毫无意义,就只能是为外国音乐提供一个“容器”而已[3]。總之,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将核心素养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传递给祖国的花朵。既要注重学生的内在品质及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所培养的能力和品质能够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习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就像学习汉字一样那么根深蒂固。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热情以至于不会让我国的传统音乐之花凋谢和枯萎,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核心传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