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共情”来“共振”
2022-05-09陈铮
陈铮
一、课程设计背景
(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
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数和学生人数逐年攀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突出。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化水平,能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和扩大心理健康工作的渗透面。
(二)选择共情能力培养进行设计和实践的原因
心理委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班内同学对心理委员的认同感不高,真正向他们求助的同学不多;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心理委员也不知道怎样帮到他们。因此心理委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也慢慢降低。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最主要是:心理委员的专业化水平不够。
研究表明:在短时、高效的诉求下,中小学心理委员培训中咨询技能的选择上应首先考虑共情技能的培训,并重视共情在多种情境中的训练。
二、《心理委员共情能力培养》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和目标
本课程参考国内研究中已被证实对中小学生有效的共情培训方案,以我校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为培训素材,以团体为单位,以共情能力的提升为目标,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能力。作为课程主体的三大板块目标如下:
(一)认知共情训练
通过呈现与情绪有关的词汇、短篇作品、图片、音频、视频、无声视频、木偶等多种感觉通道材料培训参与者对情绪的觉察与辨别能力。
(二)情感共情训练
通过情绪体验活动、案例讨论等培训心理委员体验自身与他人在某种情境中可能的情绪、想法、观点、需要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尤应注意引导心理委员从他人视角进行共情。
(三)共情行为训练
通过情境讨论、角色扮演、心理剧等方式培训心理委员的共情式倾听能力以及共情表达能力等。
三、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内容
1、内容框架:本课程以学生中最常见的情绪事件为话题,以活动为载体,引导成员关注自身和他人的情绪情感,为他们创造学习体谅、理解他人的机会,学会从情绪的角度对自身、同学、家人做出反应,从实际出发理解他人。共分为四个阶段和九个专题。课程具体内容框架及活动安排如表1所示:
2、与培训内容相匹配的培训素材来源。为保证课程更有针对性,我们从两个层面收集归类学生的情绪事件。一是对六七年级学生问卷调查,请其回忆并填写自己在生活中出现的较大情绪波动的情境;二是心理辅导站的辅导个案。归类统计频次以后,我们确定亲子互动、父母的消极评价、课业压力等情绪场景作为培训中的典型案例素材。(见表2、表3)
(二)课程实施
1、培养对象:六七年级心理委员。
2、时间安排:学校统一的社团课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一、第二两节课。
3、教学方法:情境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游戏、作品评析、心理剧、讲授法等。
4、课程评价
共情能力培养校本课程的本质是某一主题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需遵循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与文化课程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实施前和实施后测试对比,看心理委员共情能力状况
通过《基本共情量表》问卷,对比心理委员参加课程前后的共情能力情况,了解在某些维度上是否有所改善。(见表4)
(2)从团体活动反馈表看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团体辅导活动反馈表是每一次团辅活动后成员的反馈,包括印象深刻的活动和本次团辅的收获两个内容。我们选取每次活动被提名最多的活动与收获,进行总结。(见表5)
(3)从“心理晴雨表”中分析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共情能力
①从晴雨表的上交频次、班级“需助学生”的推荐频次分析。
课程前期的心理委员平均每人上交1次/周;“需助学生”的推荐人次平均
3.33人次/人。而课程后期两项数据的情况是:上交频次0.9次/周、“需助学生”推荐1.95人次/人。我们发现参加该课程之前的心理委员上交班级心理晴雨表以及推荐需助学生频次皆比参加课程之后低。
②从晴雨表中的“本周班级心理状况”和“服务感想”的描述记录中分析。(见图1)
对比发现,课程前期的心理委员在晴雨表的记录中反映出他们一般将关注点放在事件的描述而非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上。心理相关服务多停留在道理层面(我应该……),少有行动(我做了……)。
课程后期的心理委员填写的晴雨表上有更多的情绪词汇出现,反映出他们更关注同学的情绪状态,观察力强且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工作积极性也高。如:“我帮一位很内向的同学预约了心理辅导”。
(4)从学生的共情行为分析
对心理委员共情行为的了解,一是通过心理老师的观察记录、二是设计访谈提纲,分别对心理委员和需助学生分别进行访谈。我们选取三个较为典型的共情行为作为质性分析资料。(见图2):
四、课程实施的效果
《心理委员共情能力培养》校本课程基于我校心理委员的实际,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事件为案例素材,以活动为载体,成员对参与课程有较高的积极性,合作度高,老师可以有效引导心理委员实践共情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兼具有趣性与有效性,参与成员有较为深刻的情绪体验
心理委员的团体活动反馈表说明,共情能力培训活动给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且具有互动性质的活动更容易给成员留下深刻印象。
(二)心理委员的共情能力、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得到提升
共情量表、班级心理晴雨表、共情行为等共同说明:课程后期的心理委员能够正确认识与遵守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观察与识别班级中具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大部分成员都能正确理解心理状况与一般事件的区别,观察力增强且可以有效的实践共情技能,对心理相关工作积极性高;小部分同学在参与课程活动后表现出较强观察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利用班会课、心理周等平台组织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班级内具有让人“信任”的个性特质,影响力扩大。
五、课程实践思考和展望
(一)《心理委员共情能力培养》校本课程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首先需要实时更新学习材料,增添新的内容和活动。其次,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来说,课程更需要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在培养目标和路径上设计和完善,形成有序列化和体系化的校本课程。
(二)助力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水平
1、该课程可以在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课中推广,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学习以共情的方式和他人相处,体验到关怀他人的美好感受,促进其自我成长。
2、共情能力培训可针对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展開。老师共情学生的过程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更加安全、信任的环境。上学期我校教师共读一本书《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之后展开“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子关系”大讨论,这些活动都是我校教师共情能力的校本培训实践。
3、培训活动方法多样、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团体内的情感支持,这些有效因素可供老师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借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