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读《大学之道》中的“大学之道”

2022-05-09孙晓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亲民品德大学

尽管古代的“大学”跟今天的“大学”含义有所不同,但是今人在读到“大学之道”时,依然会将其与现代意义的大学理解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形之下,没有必要刻意回避这样的联系,相反却可以带着古今融通的思路,去重新解读《大学之道》,或许会有新的理解与收获。

在古文的视角里,大学之道实际上就是指大学的宗旨。而所谓大学,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大”是“博大”的意思,因此“大学”就是指博学;其二,“大”是相对于小而言的,其是指古人在15岁之后,所开始学习政治、伦理、哲学的学习阶段。在15岁所学的称之为“小学”。其实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一解释与当下的大学也有所相同,只不过具体的时段划分不一样而已。于异中求同,原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解读视角。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中的“大学之道”深深影响了传统中国社会,对社会及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用之一,就是其对国民人文素质的影响,体现为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独特的积极作用。[1]解读《大学之道》,解读传统文化在时代的流传中如何积淀、并对当下的“大学之道”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是本文的一个重要思路。

一、《大学之道》初读

初读《大学之道》,要从其基本含义与历史背景角度来看。今天读《大学之道》,会感觉其中的每一句都是经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今天稍有古文修养的人来说几乎是耳熟能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则就是今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源头。由文中的这些经典阐述,人们知道了“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学习这些品德和并在生活中予以实践,只有这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同时也知道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就必须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必须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就必须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这样的一个解读文本并获得意义的过程,其实就是获得传统文化思想熏陶的过程。很显然,这里所需要的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强调让解读者(因为对文本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过程,也因此解读者就是学习者)知晓其这些经典思想的形成背景。《大学之道》选自于我国传统哲学经典文献的《礼记》中的《大学》篇(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大学之道》,则选自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的版本)。今人看来,以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炼阐发树立了中国传统实践哲学的一个思想丰碑,深刻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范。其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很好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将个人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且能够表征合理关系与人生追求的内在想法。这种想法借助于这样的阐述一直流传,其实也就表征着传统文化在一直流传。

客观的讲,《大学》阐发的“大学之道”固然存在着某些历史局限性,比如说作为世界上封建史最长的国家,一方面使得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裹足不前,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延续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独特的思想品格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即使与西方现代实践哲学相比也仍然显示出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魅力,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指导当代人走出自我异化信仰困境的现实意义。[2]

二、“大学之道”再解

在当下的视角之下读《大学之道》,所需要的不只是对其原有精神的机械接受,而应当结合实际赋予其时代意义。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将文本中的阐述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经典文化的意义与当下的事实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目的是为了用传统文化驱动当下的实践。

众所周知,《大学》通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圣外王”之道。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这一点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传统文化的经典阐述当中,不少是与个人修身相关的,且认为一个个体只有自身的品德是完善的,其才具有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行。而为了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今天解读《大学之道》,当取其对“修身”的解读,尤其是面向中学生解读这一篇课文,更加需要为学生培植“修身”的理念。

带着这样的思路再去解读课文,就可以发现哪怕是同样的一句,也会有新的理解。譬如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修身”的意义就在于:明德与亲民,尽是道德修炼的目标,同时也是途径。所谓明德,应当是明自己能够修得的光明正大的道德;所谓亲民,应当是亲自己能够学得且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品德认知。以此映照当下的生活,当我们国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道德体系的主要概括时,也应当认识到如果要用“大学”来描述学生的成长,那就更应当取其“博学”的含义,要知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实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且也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去感悟这一个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的内涵。

譬如富强,就是富和强的结合,同时两者之间又辩证依存:共富才能使国家更强,国家强大才能保障自己富裕的生活。这样的认识建立,可以深化对“治国”的理解,而认同这一观点,本身又是“修身”的应有内涵。如此,将“大學之道”中的相关阐述延伸到当下的生活,既是对原有文本内涵的丰富,同时也符合“在于亲民”的理念。

三、“大学之道”感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历来重视对“道”的追求。“道”原本是指道路,后被引申为规则、原则。追求道实际上就是追求万物的本源,“大学之道”所阐述的,其实就是“道”。今天将其放入高中语文课本,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道”的传授,更多的在于让学生在体悟当中,获得对大学之道的认识。

像《大学之道》这样的经典文本,需要追求常读常新的效果,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需要将文本最初的含义,与一个真实的时代结合起来,只有寻找到经典文本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力时,文本的经典地位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说到底,经典文本的价值正在于对人的启发,在于今人能够从前人的阐述中获得智慧,能够将前人的智慧在新的情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心境中再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可以知道其既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三纲”意义,亦可以有三项基本原则这样的认识:弘扬光明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如果能够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那就可以达到最完善的境界。[4]

其实,“修齐治平”在《大学之道》中还有更多的阐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此处,“心”“意”“知”“物”亦是影响“道”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当下的生活中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还有着更多的拓宽、挖掘空间。

参考文献:

[1]孙金玲.儒家经典《大学》之“大学之道”探释[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3):48-52.

[2]张敏,雷龙乾.《大学》之“大学之道”的实践哲学意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30-135.

[3]王杰.大学之道:构建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J].中国文化研究,2001(11):68-73.

[4]刘健.《大学》与大学之道[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1(5):15-15.

孙晓真,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亲民品德大学
最亲民的海王 静态体验玛莎拉蒂Grecale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廉价亲民黑鸟单车BB10 GPS码表评测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