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域三级教研体系构建策略的研究
2022-05-09赵晓杰
赵晓杰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科中心组与市域大教研活动的构建策略和行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SGH20Y0557。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研的组织形式、教研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原有单一的教研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本研究针对兴平市教育教学现状,通过行动研究等方法,探索市(县)域三级教研体系构建的策略和方法,促使市(县)教研机构、教育共同体、学校三级教研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促使教研活动不断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全市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一)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陕西省教育厅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市、县(区)级教研部门根据省级教研工作计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当地教研计划,重心下移,深入教学一线,指导学校、教师加强校本教研;开展区域教研、联片教研、专题教研活动,深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现场教研。文件对教研的方式、教研的组织形式做出了明确的指引,市(县)域内教研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
(二)教师对教研活动方式的需求调研
课题组在兴平市中、兴化学校两所学校的教师中做了随机问卷调查,共下发问卷300份,回收296份(其中兴平市中下发120份,收回118份;兴化学校下发180份,收回178份),形成样本资料,其中关于有效教研活动方式的调查结果如下。
兴平市中:就教学研究专题展开的听课、评课、研讨活动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名师、专家的讲座也有近一半的教师表示欢迎。这一结果表明教学实践层面的培训是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因此我们应抓好教研、专题研究、学术研讨等活动;同时理论层面的培训也是教师需要的。
兴化学校:要规范教研活动,并形成制度;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有针对性,要保证时间、空间,形式要多样化;要加强教研活动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每次教研活动之后,要有所收获,加以总结提炼;要加强集体研讨和个人学习的结合;从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入手开展研究;细化研究任务,每人都进行研究;要多走出去,请进来,博采众长,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可以开展教研活动的观摩、指导;要加强对课程开发和整合的研究;毕业年级要加强考试的研究,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从这些意见中可以看出,教研活动的开展迫切需要规范管理。
基于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的背景,结合我市教研工作实际,构建“市(县)级—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校”三级教研体系,成立各学段市(县)学科中心组指导教研活动,建立健全兴平市教科研工作新体系意义重大。
二 市(县)域教研体系构建策略
(一)组建中小学市学科中心组
1.市学科中心组设置
高、初中段:分年级各设九个市学科中心组,即语、数、英、物、化、政、史、地、生(初中段加设体音美信息组)。
小学段:分高低学段设语、数、英6个市学科中心组,道法、科学、体音美各设1个市学科中心组。
学前段:设立6个市学科中心组。
(注:本图中市学科中心组人数为2020-2021学年市学科中心组成员人数)
2.市学科中心组组成
(1)成员组成。①师德高尚,严谨笃学,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科研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组织、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學研究。②省市教学能手、名师、兴平学科专家,部分学校教研组长等。③学科中心组成员聘期三年。
(2)成员分工。①各组长统筹安排,人尽其才,各项工作均可大胆创新创造,论证后即可实施。②各成员服从组长安排,有建议及时交流沟通,保质保量完成组长安排的工作。③教研室整体设计,与组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各科长协调配合组长安排学科中心组成员工作,并实时记载各组工作量。
3.主要任务
市学科中心组是教研组职能的丰富与发展,以学科团队建设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内容,以新课改新高考(中考)为动力,以提高学科质量为核心,以市域大教研活动为平台,以规范运行机制为保障,主要任务是:中小学九年级和高三年级学科中心组分别致力于中考和高考教学、备考、试题等研究,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科教研活动。市学科中心组的具体职责为:
(1)根据学科教学特点,结合我市学情于开学初制订学科教学计划、进度表,毕业年级有复课方案。
(2)根据阶段教学重点,研究制订“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课型指导意见,有效指导全市的课堂教学。
(3)认真做好青年教师帮扶、指导和培养工作。
(4)精心筹划、组织“市级大教研”活动,认真做好听评课、交流发言、主题报告等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
(5)成员要积极承担上公开课、主题报告等教研任务,积极参与教研室安排的资料编写、试题命制、课程培训、听课调研等工作。
(二)构建市(县)域内三级教研体系
1.市(县)级大教研
市级大教研的建构、运行机制体现在市学科中心组建设中,具体组织实施要点为:
(1)以交流课、展示课、示范课、主题报告等为载体开展“市级联片大教研活动”。
(2)各市学科中心组每学期组织2-3次“市级大教研活动”,每次4课时,1、2课时为交流课或展示课,3、4课时为评课或主题微报告。
(3)市学科中心组活动由各学段本年级该学科全市(县)教师集中参与。
(4)市学科中心组大教研活动由教研室安排、协调,承办学校负责会场、讲课人及中心发言人等事项的安排,承办学校教学副校长安排2名讲课教师(小学、初中含共同体学校),整个大教研活动由学科中心组组长主持。
2.教育发展共同体区域教研
(1)组建:根据我市的学校分布、发展特点和城乡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全市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工作分为三个学段15个教育发展共同体,即兴平市中小学学科中心组机构中的基地学校。
(2)教育发展共同体牵头学校全面负责本共同体教研活动,定期召开业务领导会议,制订本区域内教研计划,确定教研专题,组织实施开展区域教研活动。
(3)教研活动每次4课时,2节交流课,2节评议会,按“确定主题—公开示范—听评研讨—点评总结”的模式进行。
(4)活动方式:主要探索“交流与研讨”“示范与观摩”“评课与反思”三种学科教研方式。
各教研共同体牵头学校要发挥龙头作用,进一步健全共同体教研制度,创新教研模式、载体和内容。各学校每学期要承担一次共同体内教学公开周活动。市学科中心组教研工作团队要加强与共同体教研的互促互动,指导共同体教研活动有效开展。
3.学校学科组教研
(1)组建:教研组设置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一般以学科为单位,若同一学科少于3名任课教师,可将相关学科合并设立为1个教研组;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任教的主要学科教研组;学校管理人员按带课情况和包抓教研組情况编入相应教研组。
(2)主要内容:①组织开展业务学习。根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以及校本研修计划,以集体学习、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教学理论、专业知识、课程标准等,明确本学科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②落实教学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根据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际,制订并实施教研工作计划,落实本学科课程教学目标和实施建议等。③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教研组活动要着重研究课标、学生、教材、教法、学法、课堂教学。倡导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县区级课题研究;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讲座);参加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创新课堂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评选活动;承担实训教师指导任务和省市“国培计划”“名师大篷车”等送教下乡任务。
(3)组织实施:①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流程。各校教研组原则上每周开展一次不少于1课时的教研活动;镇中心教研组每月应开展一次不少于2课时的活动;教育发展共同体中心教研组每月应开展一次不少于3课时的活动。规模较小的学校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镇中心教研组是对接教研室与学校的桥梁,每学期在乡镇范围内开展两次教学观摩及相关教科研活动。②教研组建设校长负总责,分管教学校长具体负责,校领导分工包组直接参与活动。学科教研员在不断提升自身教研指导能力的同时,有效指导各校学科教研组工作。教研室、各教育发展共同体牵头校、各镇中心教研组和各学校(园)对相应的学科教研组进行管理与指导。教师参加教研组活动的情况作为校本研修学时认定的重要依据。
三 教研实践活动在守正中不断创新
课题组在三级教研体系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科教学规划
两年来,课题组在每学期初策划并组织市学科中心组研讨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进度表,课题组成员再次修订、编制,下发全市中小学。该活动的开展很好地发挥了市学科中心组成员专业引领、指导服务的功能,有效指导了一线学科教学工作。
(二)市级大教研
市级大教研构建以来,中、小、幼学段举行的大教研活动累计近20次,在原有框架基础上逐步地完善、改进,积累了经验,引领、辐射、带动了全市教研活动的开展,深得参加教师的欢迎。
(三)说题大赛
课题组创新教研内容与形式,承担市局说题大赛的策划、行文、培训、组织、外聘专家等活动,于2020年11-12月举办了高中“校级-市级”说题大赛活动,于2021年3-4月举办了初中“校级-教育发展共同体-市级”说题大赛活动。在三级教研体系下,该项活动实现了“校内人人参与、共同体择优推荐、市级展示引领”的良好教研风气,创新了教研形式,又提高了教师研究试题、研究课标的意识和能力。
(四)思政课大练兵
课题组承担市局两年来思政课大练兵活动方案的制订、活动的组织,在三级教研体系指引下,实现了“校内初赛、共同体内复赛、市级观摩展示”的三级“大练兵”赛制,教师参与度高。“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改进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也丰富了思政课大教研的内涵。
(五)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校教研活动
2020年9月以来,兴化学校教育发展共同体组织开展了9次教研活动。活动从学校和教师的需要出发,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核心内容,深化校校联动、共同参与的合作管理机制,促进共同体学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兴平市中教育发展共同体组织开展了6次教研活动,在“赛中成长”成为市中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师的共识。
学校能够按照教研活动开展的要求,定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四 兴平市域三级教研体系实践探索的现实意义
兴平市教研机构通过市(县)域三级教研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在规划、指导、引领全市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广大教师实现了由“为教研而教研”向“为课堂而教研”的转变。“市(县)级大教研—教育共同体—学校”三级教研体系的构建,着眼“课堂—教师—学生”,从细处入手,在实处着力,调动一切业务能手力量,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市级大教研活动以交流课、展示课、示范课、主题报告等形式开展,不断创新发展,进而带动和引领全市中小学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的提升,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校学科教研活动在市大教研的引领、指导下有声有色地开展,推动了全市教育大发展。主要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整合了全市教研资源,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
三级教研体系建立后,通过市级大教研活动这个媒介,将各个教育共同体、各学校的优质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其作用得到了集中发挥。特别是教育共同体的教研工作,把共同体学校学科骨干教师组织起来,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缓解了农村学校优质教师相对短缺、优势学科不多、教学教研受制约的问题。
(二)调动了基层学校教研积极性,消除了教研盲区和死角
三级教研体系构建之前,农村部分学校因为各种原因,教研活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虽然市级教研机构不断加强检查,教研员经常下乡指导,但也不能每天都下去。三级教研体系建立后,学科中心组成员按照工作安排,定期到学校开展教研指导。三级教研体系发挥了牵头抓总的作用,也调动了农村学校的教研积极性,消除了教研盲区。
(三)彰显了专家名师优势,在教师专业成长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三级教研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市级大教研活动的开展,学科专家、学科领头人、省市级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专题讲座,使农村教师普遍接受先进教研理念和教学模式,解决了农村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少的问题,在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上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发挥了市级教研机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市级三级教研体系搭建了城乡教师交流的平台,激活了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教研热情,形成了层级管教研、校校抓教研、人人搞教研、个个出成果的浓厚教研氛围,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