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城沿海地区发展羊角椒产业金融服务问题研究

2022-05-09吴春遇宝林梅燚徐国禾邓晔郑佳秋王美玲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吴春 遇宝林 梅燚 徐国禾 邓晔 郑佳秋 王美玲

摘要:江苏盐城沿海地区羊角椒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服务支撑。目前,金融服务特色产业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针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不多,资金支持的力度弱,服务能力、动力不强以及产业经营主体管理不规范、担保缺位、风险不可控、惠农政策缺乏、金融生态欠佳等方面,金融服务乡村农业特色产业的效能不高,促进作用不明显。调研分析研究认为,必须完善配套政策,不断创新适合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通过制定政策提高金融机构资金助农的积极性,使政府、金融、保险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多渠道解决羊角椒产业资金难题,不断完善信贷担保与保险协同服务机制,使羊角椒特色产业金融服务环境不断优化,以此解决羊角椒产业发展中金融服务的短板。

关键词:羊角椒;金融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2)07-0248-05

收稿日期:2021-11-04

基金项目:江苏省盐城市自然科学软课题(编号:yckxfkt2021-16)。

作者简介:吴 春(1969—),男,江苏建湖人,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研管理、农业经济与信息、宏观农业等方面的研究。E-mail:13705103930@163.com。

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是有效途径之一。特色产业发展必然面临基础设施、种植与加工机械、农田水利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产业发展的原料收购、贮运加工、临时性生产资料采购等都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发文提出,加强农业产业化政策与金融信贷政策有效衔接,引导金融机构发挥基层网点多的优势,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在助推乡村振兴的功能作用[1]。

近年来,盐城东部亭湖区、大丰区、射阳县等沿海地区羊角椒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步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种植模式创新、农民增收的主要作物,仅盐东镇种植面积就达 1 333.33 hm2 以上,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称号,已成为继棉花、西瓜后又一重要经济作物。但该地区羊角椒作为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种植起步晚,规模小,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呈现自由发展、管理无序状态[2]。作为江苏羊角椒生产的主产区,要提高效益,使羊角椒产业成为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必须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这是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但羊角椒产业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目前,盐城东部沿海地区羊角椒产业的相关企业规模都较小,发展起步迟,大都处于初创阶段,管理和运营粗犷,抗风险能力弱,加上羊角椒生产资金要求具有“少、频、快”且季节性强等特点,“融资难”一直是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和各级金融部门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但成效较慢。

1 盐城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产业金融配套服务问题分析

盐城沿海地区羊角椒产业发展步伐较慢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有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技术储备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政府组织不力、财政投入不足和金融机构未发挥助农兴农的作用等原因有关。金融行业有逐利性,他们更愿意资金流向回报率更高地方,而羊角椒等农业特色产业是一个回报小、周期长、风险大的产业,融资比较难,而当农业生产上运转资金缺乏时,又常常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发展速度下降,间接对地区经济环境和运转产生不利影响。

1.1 金融机构服务产业模式创新不足,支持力度弱

近10多年,基层农业银行在乡村业务范围虽有一定拓宽,但相比仍然非常有限,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地位没有彰显,配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而创新金融信贷作用的工作不突出,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必须的资金投入。从盐城东部沿海农业的调查来看,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给的只是一些小额、短期的贷款,种类单一,助力作用发挥不强;贷款以提供流动性资金为主,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羊角椒种植户的小额短期资金需求,一旦涉及到大额投入,如土地的长期租赁、设施栽培棚架、深加工设备、采收贮运硬件等方面的资金需求,现有的金融体系就很难服务[3]。如以家庭农场形式发展羊角椒种植,往往要求信贷资金成本较低、期限稍长,邮储银行、信用社等机构现有信贷政策是他們较难接受的。其他银行适应羊角椒家庭农场生产的信贷产品也不多,无论是数额、期限和利率等方面都难符合羊角椒小规模生产需求。

羊角椒产区农户一般更愿意去农商行、农合社、农村信用社寻求金融服务,虽然这些机构存在取款、转账等服务不如城里便捷,但办理方式上比较贴近农民,门槛不高。总体来看,农村存贷比是逐年在上升的,农村金融机构更主要的是吸收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者存款,支农服务较少,贷款服务可得性较低,农村资金净流失加快。因农业产业风险大,大多数商业性银行不愿意涉足,支农意愿较低。受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和规避风险等因素影响,在乡村吸收的大量的存款并未用于农村产业,而是流向其他领域。目前,农村信用社仍为支农的主力军,但他们资金有效供给少,贷款也是以小额生产性流动资金为主,农村信用社作用的发挥还面临诸多困难。“中央一号”文件每年都提到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但是实质落地性的举措并不多。农村金融机构在许多方面,包括硬件设施、业务种类、金融人才、功能拓展等,仍需要加大投入,才能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1.2 产业经营主体管理不规范,信贷融资条件难具备

当前盐城沿海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且实力较弱,这些企业往往是家族作坊式管理,如在财务管理上,有的企业只聘用1名会计代账,财会信息很不全面,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导致银行对企业的资信度下降。产业相关企业没有独立的项目评估和资信论证机构,使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认可较难[4]。从生产经营状况来看,大部分羊角椒企业的产品较单一,技术含量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不长,销售渠道不稳定,产业受市场影响较大,持续发展能力弱,且容易一哄而起,形成产品滞销。长期以来,政府部门未重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的融资没有信誉担保,种植农户和加工企业信用等级低,出现争议事项和违约风险情况时,银行通过法律渠道虽然能胜诉,但具体执行却非常困难,失信款项难以追讨。因此,相关金融服务部门出于规避风险需要,对农业企业贷款往往退避。羊角椒产业经纪人、合作社依附产业发展,他们得到融资的困难更大。

1.3 羊角椒生产主体担保缺位,融资风险不可控

金融机构为防范风险,在放贷前会对客户信用及贷款都进行严格评估,达不到其设定的条件和标准,不会发放信贷。总体看,相对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并没有更多的惠农放贷条款。对农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放贷通行的做法仍以抵押和担保贷款为主。出于执行国家行政部门政策法规需要,金融部门也出台了一些对“三农”工作信贷支持的措施。如对农业企业固定资产认定范围、信用评级、经济收益、贷款用途、担保方式等方面设定了相对宽松的条款,体现了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如在担保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只要求小型农业企业主(生产户)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如机关事业单位的固定工作者、有资信度的企业主等)即可放贷。银行部门认为,他们对放贷要求降低后,农业企业仍无合适担保者,客观上就认定该户对外信誉有问题,农商行就会谨慎放贷。从现行情况来看,抵押物少、抵押率低是农业产业主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土地和房产的抵押率仅50%左右,生产加工设备等其他资产用于抵押的比率则更低。农户在办理抵押贷款时,还面临着资产评估难、费用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农业效益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等的多重因素影响,非常不稳定,而在遭受损失后,无相关的风险补偿机制,农业相关保险又很少,经营风险还主要由农民自己承担。风险高、风险补偿制度缺位,使农业金融机构服务部门对产业主体的信贷更加谨慎。

1.4 羊角椒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缺乏,惠农补贴少

调查发现,盐城东部沿海羊角椒生产区政府支持特色小作物措施不多,相关县(区)没有具体规范性文件可执行,没有针对羊角椒产业发展的文件,相关资金支持和补贴也少。如资产评估登记方面,羊角椒生产者要办理该手续,须要跑到国土、房产、工商、税务等多部门,还要涉及相关税费交纳,种植户的成本也因此上升,有些企业或农户便望而却步。获得贷款困难度上升,这又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从有关涉农银行内部数据得知,“十四五”期间,区域内农业贷款增量不大,甚至是负增长。就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贷款的覆盖面、户均额度都呈现下降趋势。这其中有外部大的经济环境因素,也与银行存贷比考核相关,甚至出现涉农商业银行有存款贷不出去的现象。从根本上分析,政策导向、制度设计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5]。目前,农村可用于抵押资产大都为不可偿还的资产,要求金融機构抵押信贷,考虑后续的风险,他们压力就会很大,发放贷款意愿很低,能不投放就不投放。所以,特色产业的金融服务要提升,须从相关制度改革突破入手,克服相关瓶颈问题,同时,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围绕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主动对接农村商业银行,在能力范围内制定更宽松、更有效的配套政策措施,以自身改变来适应金融环境,从而争取特色产业发展的更多的金融服务。

1.5 农村地区金融生态欠佳,诚信执法难

信用体系建设是影响农业金融生态的重要因素。目前,整个国家诚信体系还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更脆弱,农户、农企与银行、金融机构未能有效搭建信用保障,政府政策担保也不到位,促进作用弱,使金融机构和货款户之间的问题难以解决。农村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虽有增强,但仍然跟不上金融服务的要求,恶意逃避借贷债务的事件时有发生,影响融资环境和金融信贷部门放贷积极性,造成了农业产业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的出现,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围绕信用建设问题,盐城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做了一些尝试,如采取在农村建立信用档案的方式,但这种形式也由于信息采集难、信息共享机制、信用评价机制未建立、信息覆盖面不广,使得信用档案数据库难以顺利建立。涉农银行都按自己的方式对信贷农户进行信用评级,且采集的数据不建数字档,不入数据库,再次信贷或其他银行发放贷款时,又要重新评信、授信,导致工作重复,增加成本,效率下降[6]。因此,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需要集多方力量,出台政策,完善征信体系和相关法规,打击逃废债的各类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秩序环境。

2 推进金融服务羊角椒产业发展的措施路径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金融服务机构应策应国家乡村振兴目标,加强产业特点研究,加快金融服务方式方法创新,改变服务模式,探索服务路径,改善金融环境,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产业,使金融服务羊角椒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2.1 创新适合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方式

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拓展新渠道,开源新通道,瞄准羊角椒产业化链条的核心企业,有效梳理羊角椒产业化经营上下流中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盯紧关键环节,加强沟通与理解,从核心龙头企业或采购商(加工企业)入手,做好上下游的金融服务。要根据羊角椒产业发展特点,了解各环节贷款个性化需求,包括种植过程中以地膜、种苗、化肥、农药等为主的农资销售环节,以农户、基地为主的初加工增值环节,以合作社为主的农产品收购、粗加工环节,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的深加工、销售环节等,通过靠前调研服务,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专项信贷等信贷产品方案,围绕“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企业+合作社+种植农户”“企业+担保机构+种植户农户”“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等不同的模式,探索与新型产业链相配套的金融服务模式,运用贴息贷、循环贷、无缝隙贷、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模式,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资金,并在融资、结算、理财、上下游客户账款等方面延伸服务[7]。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农村放贷抵押品范围,在政策范围内研究如何将土地、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大型农机具、承包地的经营权、农业保单融资等纳入可用于抵押或质押担保的范围,为特色产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可以采用部分商业银行的做法,开展授信服务,在授信限额和规定的条件下,一次核定,循环使用,简化办理贷款的成本和手续,降低办贷成本。对于分散小规模羊角椒生产户,也可依托核心龙头企业,建立信用体系,增加政策性融资的可得性,实现由支持单个农户向支持产业链条的转变。政府产业主管部门应加强金融创新产品的宣传,改善金融产品落地的软硬环境,推广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新型支付方式,为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提供便利[8]。

2.2 提高金融机构资金助农的积极性

推动羊角椒特色产业发展必须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制定并落实支持农业发展贷款奖励政策,使支农资金流向羊角椒产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行、邮储银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是为农服务的主力军,要回归本源,提升支农意愿,发挥各自优势,让资金投向农村羊角椒等特色产业的关键环节。要加大在农村布局金融网点,开办镇村银行、小额贷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创新金融机构,集聚农村闲散资金,增加金融服务供给能力。要通过推广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将各类物权纳入担保抵押范畴,实行“多权合一”组合信贷,增加信贷规模。金融管理部门要制定奖励政策和荣誉激励,对提供羊角椒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的各类机构,按放贷总额给予奖励,包括税收减免、信贷倾斜等扶持优惠,对支持羊角椒经营主体发展生产而产生不良贷款提高容忍率,通过各类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带动各类渠道资金转向羊角椒特色产业发展。对基层从事助农信贷工作人员,建立尽职免责、创新激励制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3 依靠政策多渠道解决羊角椒产业资金难题

羊角椒产业与其他农业产业一样,应该是受保护和支持的产业,需要发挥政府政策引导、扶持作用,推动金融机构、产业主体合力破解融资难题。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是發挥协调各方面的职责,广僻渠道,加强项目招引,龙头企业培育,引入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在财政、税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采取“财政补贴+信贷”等协同支持模式,引导多种类型资金进入羊角椒产业。通过政府协调,促成羊角椒生产经营主体与本地金融机构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政府财政可通过加大农业发展预算,补贴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降低羊角椒种植户的经济负担和风险。通过积极申报国家、省、市产业发展项目,实行项目捆绑、项目统筹、市(区)专项配套、企业农户自筹等多种途径,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政府通过出台政策,组织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参与羊角椒产业发展,鼓励生产大户、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投资羊角椒产业。

羊角椒产业发展初期,需要各类资金引导和扶持,通过建立发展基金,采用与市场接轨的方法,成立专门投资公司,运行管理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羊角椒种植户和加工企业,进行低息贷款,对他们从银行融资借贷进行利息补偿和风险担保。对于盐城东部沿海羊角椒种植区,重点扶持下以几个方面:(1)进行面积补助。鼓励羊角椒规模化种植,通过建立项目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区域内土地流,鼓励种植大户、合作组织、农业企业联合,牵头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对大户规模种植的按区级现代农业奖补政策进行扶持。(2)进行良种苗木补助。产业区内推进良种良法,统一提供羊角椒种子和种苗到村,由各村落实农户种植,对羊角椒育苗的基地予以补助,以实际为农户提供育苗的株量为补助标准,进一步降低农户种植成本。(3)对生产户补助。对有一定规模的羊角椒收购加工大户、合作社或加工企业,以镇为单位组织评选确定3~5户企业,以政府采购的形式,配套一定数量的羊角椒深加工设备和贮运设备,该资产由省补项目资金列支,属国有资产,使用人只享有使用权。(4)加大培训力度。每年冬季和春季对区域内农户进行培训和轮训,提升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和大局意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同时培训随技术资料定额发放667 m2地的羊角椒种子、无土苗(代订券)或防病药剂的实物补助。(5)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政府要切实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羊角椒产区农田水利、道路、电力、通信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硬件条件上提供保障,建立示范基地,推广机械化应用,提供各类信息等服务。

2.4 完善信贷担保与保险协同服务机制

羊角椒特色产业效益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风险大,这是各类金融机构不愿放贷的主因之一。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银行类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形成财政补贴与税收、保险等多种政策联动,化解风险。

政府层面,加大财政支农方式的改革,灵活运用资金杠杆,改变资金直接拨付的方式,撬动信贷投入,落实各类奖补和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发展基金、融资担保基金等,激励保险机构进入羊角椒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也可以策划设立政策性非盈利性为主的保险机构,为种植户、企业、中介提供互助保险;政府可通过政府贴息、基金补偿、政策保险等机制,建立多种途径的风险保障补偿,增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承受能力,形成信贷风险共担机制。政府应不断加强羊角椒产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加强种植技能培训,提高产业的生产水平;加强市场预测信息通报,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加强宣传引导,增加种植户风险意识,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防止陷入因灾致贫陷阱。

保险机构应积极推动灾害损失保险品种建立,探索建立风险分担、分散机制,提升灾害应急和风险化解能力,从而降低涉农保险机构的投资风险。保险机构还要增强支农意愿,创新支农措施,尝试推出“政银保”贷款保证保险,建立发展羊角椒产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和产业链业主信用保证保险,通过保险公司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创新开发适合羊角椒产业链条中的各类保险品种,以低息、惠民的商业保险为商业银行支持羊角椒产业发展信贷再上一道保险锁,既破除信贷抵押担保难题,也促进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业务合作,丰富农业金融服务的范围方式,为羊角椒特色产业各类主体提供无抵押融资方面的支持。

注意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的联合,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发展羊角椒产业的信贷进行担保,帮助他们吸收社会投资;可为羊角椒产业链主体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开拓新的融资来源;保证资金供应的同时,合理有效地转移分担由金融机构单独承担的农信贷风险。以风险可控为前提,根据羊角椒特色产业的生产规模、效益、资产、诚信度等情况,评估他们的资信度和风险承受度,制定优惠政策,创新担保方式,灵活调整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开展个性化服务。

2.5 优化羊角椒特色产业金融服务的环境

发展羊角椒特色产业,需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1)要把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从信息收集共享平台建设入手,广泛开展农户、企业及家庭农场信用信息库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采集面和丰富信息的内容,建立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实现信用数据互联和共享,将信用记录与享受的各项政府惠农政策以及信贷支持挂钩,形成正向激励效应,加强农村从业人员违法失信的成本。对农村生产户,每年集中评议信用等级,信用良好的经营户集中提供免担保贷款,并以此推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促成良性循环。(2)要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加强金融法规宣传普及,增加农村从业人员的金融知识和诚信意识,通过违法违规案例宣传、警醒,可以不间断地公布金融失信名单,建立惩罚机制,如金融部门对信用等级高的业主,贷款可提高额度和利率上优惠,对失信或恶意欠贷的,加大执法力度,运用行政、法律、社会舆论等多种手段联合监督惩戒。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明确监管职责,加大处罚公示力度,让农民知晓违约失信的成本。合作社、农业协会等非正规金融机构,可以发挥行业协会功能,加大自我约束,维护行业信誉。(3)政府相关部门要引导羊角椒种植大户、加工企业、中介机构等主体加强财务辅导,可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从日常结算等基础项方面入手帮助规范账目,建立规范财务账册、报表,提升业主财务可信度。同时,要引导企业和规模种植户增强自身信用树立和维护,建立重履约、守信用的经营主体形象,为产业发展中争取金融信贷支持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2014-04-22)[2021-10-0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4/22/content_8771.htm.

[2]費月跃,顾闽峰,王伟义,等. 盐城市羊角椒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 现代园艺,2014(13):18.

[3]黄 鹂,胡 峰. 金融支持盐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 当代经济,2020(12):80-82.

[4]姚彦青.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及化解路径[J]. 中国国际财经,2017(13):257-258.

[5]冯 薇,季 健,李 瑶. 盐城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 时代金融,2018(30):44-45.

[6]黄庆庆,徐 芬. 盐城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J]. 当代经济,2016(29):76-77.

[7]满明俊.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比较与金融服务创新:基于重庆调研的经验与启示[J]. 农村金融研究,2011(7):24-29.

[8]刘银行,李 雨. 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9):105-111.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