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

2022-05-09代玥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策略

代玥

摘要: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反而会影响其学习效率的提高。数学是现在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其知识点相对来讲比较抽象和复杂,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都会遇到困难。所以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展开研究,情境创设也是当前教育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进而减轻教师授课压力,且保障其数学学习成绩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策略

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科目教学,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学科知识,更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模式,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结合问题情境在各学科的使用情况发现,有效创建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数学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1.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比较低下,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致使整个教学进度受到影响。本身数学就不同于其他文学类学科,知识点相对来讲比较抽象和复杂,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会丧失原有的学习兴趣,这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教育者并没有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在课堂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反而会对后续教育活动的发展造成阻碍。此外,鉴于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也会影响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看法,不能掌握此学科的奥妙之处,无形之中也会对教育工作造成阻碍,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1.2教学氛围不够理想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提高学习成绩,特别是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教学氛围不够理想,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良好教学氛围是推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但是实际上由于部分教育者忽视教学氛围的营造,致使学生在一个枯燥且有压力的环境下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成绩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1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内驱动力

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师需从新课导入环节着手,运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主题,激活学生的内驱动力,使其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充满期待与渴望。例如,在集合的概念教学实践中,教师先出示一些实例:正整数1,2,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2018年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水浒传》中梁山108好汉;《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等。据此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这些实例中的对象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共同点?吸引学生主动思考与交流,过渡:在这里,集合是常用的一个词语,大家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所以引出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接着,教师给出集合的概念,提出问题:上述几个实例能构成集合吗?假如是集合,元素分别是什么?引领学生继续分析实例,发现均为集合,指导他们指出各个集合的元素,发现元素与集合是从属关系。

2.2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学生快速理解知识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虽然高中数学知识抽象难懂,但是和实际生活仍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仅教材中蕴含着不少生活化元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更是有着广泛的运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时,应当努力寻求所授内容同现实生活之间的结合点,将一些生活化现象引入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化环境中主动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辅助他们快速理解新知识。比如,在讲授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先列举一组生活中的例子,如体育彩票摇奖时,将10个质地和大小完全相同,分别标号0,1,2,…,9的球放入摇奖器中,充分搅拌后摇出一个球,观察这个球的号码;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观察落地时哪面朝上;在一批灯管中任意抽取一只测试寿命等。引出问题,这三个随机试验具有哪些共同点?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使其得出共同点: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所有可能结果明确可知,且不止一个;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在这些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但事先不能确定。之后,教师追问:你们能写出这些随机试验中所有可能的结果吗?引导学生用集合的方式来表示所有结果,让他们深入学习、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

2.3营造直观问题情境,增强学生认知水平

高中数学知识有着显著的抽象性特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实物道具转变知识的呈现形式,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与形象化,从而激起学生的感性思维,强烈刺激他们的视觉感官,使其认知水平得以增强。在这里,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为例,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个“海上升明月”的动画,从中截取三幅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分别是月亮从海平面升起一部分、刚好完全升起、全部升起。由此营造直观化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将海平面抽象成直线,月亮抽象成圆。设置问题:直线與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类?使其认真观察图形,启发他们从中获取与判断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获得直观认知。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在初中,大家是怎么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如何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来判断?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从几何视角及通过直线与圆的方程说明判断的方法,训练他们抽象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路与方法,强化认知水平。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阶段,有效构建问题情境可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针对这一优势,教师须在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中数学资源来为学生构建起更合理与科学的问题情境,保证学生思维能力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彩.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家长,2020(33).

[2]刘武.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7(4).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