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促德

2022-05-09陈诗琦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初中美术德育

陈诗琦

摘要:初中美术是一门美育学科,鉴于当前的教育要求,新时代的美术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还要发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眼界的育人作用,以此契合全员德育的理念,使学生达到爱党爱国的境界。基于此,本文立足德育视角,以“以美促德”为导向,对如何运用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探究,以期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德育;全面发展

在教育整体向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靠拢的宏观背景下,美术学科应自觉发挥自身的艺术教育优势,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主动向学科融合靠拢、向德育教育贴合,在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合成更大的育人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优化学生的三观,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为党、为国事业宣传服务的作用。

一、在美术作品中渗透德育

为了提升美术教育的高度,教师应有意识的带领学生欣赏有内涵、有深度的作品,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在鉴赏中开展德育,使学生不仅对作品形成理性认识,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创作意图,丰富自身的美术知识储备,还能在感性认识中了解更多的美术人文资料,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1]。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传统纹饰·民族风格》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设备让学生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对同学分享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比如,“龙”是中华民族工艺品中常见的传统纹饰,也是中国特有的纹饰样式,为了表达其独特的美感,传递出其中丰盛的寓意,中國手工艺人对其进行了多次的改进、完善,时至今日,中国工艺品上的“龙”纹饰已经相当丰富和多样,通过各种形式向人们传递出吉祥如意、辟邪平安等美好祝福。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纹饰的特点,感受其中特有的民族风格,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信仰,是民族中特有的力量,能够传递给学生更多的内在能量。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很好地鉴赏美术作品,还能体会到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蕴含的强大力量,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

二、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深入美术学习,自然而然的从美育过渡到德育,然后进阶到更高的育人层次,使学生从爱美术、爱学习提升到爱党、爱国。从教育角度来说,情境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能够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处的更加融洽,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与道德素养[2]。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前积极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并凭借其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品格。

例如,在学习《个性鲜明的木刻人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鲁迅先生的作用,通过课前搜集的相关视频、资料的展示木刻人像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在人像的神态、姿态中体会人物的性格与特点,使学生自觉学习鲁迅先生的无私精神,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爱国、爱国的情感,激励学生树立战争时期为国战斗、和平时期为国奋斗的远大志向。

三、在绘画创作中渗透德育

绘画创作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点,创作的类型包括素描、国画、油画、写意画、水粉画等多种形式,其中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与绘画方式,教师可以以此为媒介渗透德育,让学生在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创新思维的同时提升思想品德水平[3]。

例如,水墨画是我国绘画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授学生绘画水墨画时,可以先对学生系统的介绍水墨画的历史文化,并让学生鉴赏水墨画代表作,然后再落实到水墨画创作中,使学生做到“下笔如有神”。鉴于“鸟语花香”是水墨画创作的常见对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赏校园里的牡丹、月季、菊花、翠竹、兰花等植物,并让学生搜集关于这些花的资料,使学生更加了解这些花的外貌特征及表达寓意,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聆听“鸟语”。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多重感官的冲击下对水墨画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学会欣赏水墨画的美,体会中国文人墨客特有的含蓄表达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生活、认真思考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生活、国家精粹中去,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道德觉悟。

四、在课外实践中渗透德育

初中美术教育的场所不受局限,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水平,还能在课外实践中将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教育落实到生活细节。为了助力学生将在美术教育中学到的知识、精神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特点实施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更多的情感元素,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

例如,在学习《装扮生活 吉祥如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当地,感受家乡的风俗文化与特色艺术,在舞龙舞狮表演中感受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祈福;带领学生参与竹编工艺品制作,在动手参与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动手制作个性化的竹编工艺品。要知道,在这种文化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对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会更有感触,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在民间艺术美中看到未来民族、国家发展的无限可能,进而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的教学使命已经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水平那么简单的要求了,为了促进其更好的发展,教师务必要发挥其更大的育人作用,将其与学科融合、德育乃至更高水平的教育理念相联系、挂钩,使其突破学校教学这个局限,在社会、民族乃至国家层次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成长为全方面均衡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人。

参考文献:

[1]赵丽君.同德携美,共享双赢——融德育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J].文理导航(上旬),2021(08):95-96.

[2]李准.融入德育内容,让初中美术课堂更精彩[J].吉林教育,2021(Z4):23-24.

[3]张继福.浅谈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措施[J].考试周刊,2021(30):13-14.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初中美术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