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高考模拟题解题教学设计研究
——突破“观念性疑难”与“技术性疑难”的视点

2022-05-08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35000李嘉扬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2022年5期
关键词:疑难技术性指令

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235000) 张 昆 李嘉扬

在文[1]中,笔者提出数学解题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疑难:“观念性疑难”与“技术性疑难”.众所周知,探究数学解题思路是一种有预谋的行为活动,任何一种有预谋的行为活动都需要在具体的观念指令下进行,因此,所谓“观念性疑难”就是解题主体在探究解题思路时,萌生不出合适的数学观念指令所导致的疑难;所谓“技术性疑难”,指的是当解题主体通过分析具体数学问题信息的特点,萌生出了合适的数学观念,形成了指导行为活动指令,但在使用这种行为活动指令操作具体的数学问题信息时,在某些具体的环节上,操作行为活动得不到具体的执行所出现的疑难,就是说,合适的数学观念不同通过执行操作性技术手段得以实现的疑难.

在对具有一定疑难的数学问题的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中,“观念性疑难”与“技术性疑难”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疑难.因此,数学教师应该依据具体数学问题的特点,找出这个具体问题的“观念性疑难”与“技术性疑难”,理解这两项疑难之间的关系,然后,以突破这两项不同性质的疑难为教学目标,帮助高三复习应考的学生突破这两项疑难.这里,举一个例子加以必要的说明.

(1)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在关于这道题的教学设计的教材分析(即探究证明不等式②尽可能多的思路)中,笔者经由较长时间的思考,猜想到不等式②的成立,可能无须依赖函数①这一条件,也就是说,这个不等式②可能是一个绝对不等式,解题主体能够找到相应的途径,证明不等式②成立.萌生这一猜想,就为探究证明不等式②的新思路打开了一扇窗.

下面的教学设计预案就是基于这种想法产生的,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设计预案时,笔者启发学生利用“对称美”审美意向所作成的心理内驱力,据此鼓励与启发学生萌生具体的数学观念指令,即“将不等式②的右边的一项打开成某个具体数列的前n项和的形式表达式的数学观念指令”.这项数学观念指令是不容易萌生出来的,这就是“观念性疑难”;然而,在这一数学观念指令下,操作数学问题的具体信息时,又出现了困难,这就是“技术性疑难”.因此,关于这道题的数学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应该分为两个关键性环节,这里实录笔者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设计环节一:突破“观念性疑难”

师:利用大家自己过去解题的经验,在一般的情况下,大家希望选择怎样的途径证明这个具体的不等式②?

生1:从过去解题经验中能够认识到要想证明不等式②成立,一般情况下要使用函数解析式①的条件,但是,通过探究发现,①②这两者联系仿佛有点远.目前,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

师:对于证明不等式②大家还产生了哪些想法?

生2:我想,依据不等式②的形式特点,证明不等式②无须使用条件①.由于这是一个与正整数n相关联的不等式,于是,考虑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但可惜的是,在寻找“传递步”这个环节的计算上,我没有得到清晰可行的具体运算操作步骤.

师:生2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想法,只要解决了计算上遇到的技术性问题环节,是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目的的,大家可以自己去完成数学归纳法这种方法的证明.现在的问题是,既然使用数学归纳法存在计算上的疑难,那么可否绕过数学归纳法这种证明方法呢?

注:通过这种设计活动过程,学生复习自己经验中已经积累了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但这两种方法的构造活动或计算活动都比较复杂,难以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清晰的思路.因此,在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中,笔者认识到,必须要启发学生萌生新的探究思路的方法.这是设计这一步的目的所在.

生3:不等式②左边为一个n项和的算式,其右边却只有一项,依据这样的特点,我想如果不等式②的左边通过计算得到一项,那么就容易与右边的一项进行比较了,遗憾的是,这是办不到的.

师:虽然生3的想法没有得到有效的结果,但是这种想法应该具有价值.这种想法的来源在于,不等式②中的不等号所连结的两边应该具有相似的形式结构,即不等式②的右边是一项,那么左边也应该是一项,这就萌生了将不等式②的左边这n项经由加法运算合并为一项的操作指令,经由试探,这是办不到的.同学们从生3的这种想法中能够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生4:由于不等式②中的不等号所连结的两边应该具有相似的形式结构,这种特点既可以形成将不等式②的左边的n项通过具体加法运算,合成为一项的指令,也可以形成将不等式②的右边的一项打开成某个具体数列的前n项和的形式表达式的指令,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具体步骤我没有想好.

注:关于这种教学设计的意图,笔者经由很长时间的思考与实验,所形成的过程体现于下面的三方面:

1.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不等式的不等号(等号也一样)所连结的两边的形式表达式具有相似性,这种观念的最初来源于审美活动,它其实是解题主体的“对称美”审美意向所产生的心理内驱力的作用.生3就是在“对称美”审美意向心理内驱力作用下,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在技术处理上受到“求简”消极思维定势的作用,只知道将不等式②的左边进行化简变形,而没有实现其逆向的操作,即将不等式②的一项打开成一个数列的前n项的求和形式.更深入地探究,可以认识到,这种“求简”消极思维定势是如何干扰了思维活动的方向,它将主体的思维活动步入了固定的轨道,而蒙蔽了思维展开的其他可能更为有利的方向.

2.在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软化“求简”固化而产生的消极思维定势的结果,其途径之一,就是“悬置”学生“求简”思维定势.试想,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过去的代数式“求简”这种数学观念,那么,他们对于“将不等式②的左边的n项合并为一项”与对于“不等式②的右边的一项打开成某个具体数理的前n项和”的心理内驱力运动方向具有同等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求简”这一固定的方向.如此,在整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这种对于具体信息进行“求简”操作的“一边倒”的现象,部分学生会萌生出“将不等式②的右边的一项打开成某个具体数列的前n项和的表达式形式”这种数学观念指令,在这种数学观念指令下对于信息的操作行为活动,能够比较简便地探究出证明这个不等式的解题思路.

3.笔者针对学生思维所展现的心理内驱力所步入“求简”的消极定势方向,认识到必须要“悬置”这种“求简”数学观念指令及其操作活动,而不能把“不等式②的右边的一项打开成n项和”这样的数学观念指令,直接地奉送于学生.于是,帮助学生萌生这种的“操作信息的数学观念指令”,构成了笔者在教学设计时,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于是,通过设计相应的铺垫内容,启发学生萌生出将不等式②的右边打开成某个具体数列的前n项和形式,果然生4实现了目的.据此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心理环节的准确把握,和对于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到此发现,生4萌生出了这样的操作信息的数学观念指令后,剩下的问题就是经由计算验证这一指令的正确性了,这已经不再是“观念性疑难”,而只是“技术性疑难”了.

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重在帮助学生突破“观念性疑难”,笔者利用“对称美”的审美意向,帮助学生消除了“求简”的消极思维定势,从中萌生出了“将不等式②的右边的一项打开成某个具体数列的前n项和的形式表达式的数学观念指令”,帮助学生萌生这种数学观念成为关于这道题教学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二、教学设计环节二:突破“技术性疑难”

师:生4的“将不等式②的右边的一项打开成某个具体数列的前n项和的形式表达式的指令”,是一种非常好想法.我们试一试在这种指令下的操作活动,可否得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呢?

师:在“将不等式②的右边的一项打开成某个具体数列的前n项和的形式表达式的指令”下,生5做了一系列的技术性工作,可惜没有达到最终目的.怎么办?

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突破“技术性疑难”,尽管学生对于使用“放缩”途径证明不等式已经积累起来不少解题经验,但是对于这道题的特点,选择两次使用具体的“放缩”方法加强不等式,学生也会感到极其困难.正是在围绕这种学生在使用具体操作信息的技术上,如所知,这两次“放缩”,虽然只是“技术性疑难”,但是笔者也在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中,下足了功夫.

三、结束语

数学解题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诸如,巩固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开拓数学方法、萌生与定型相应的数学观念等.在解题主体面临具有相当难度的数学题(例如,数学高考压轴题)时,必须要突破两项不同性质的“观念性疑难”与“技术性疑难”,其中“观念性疑难”决定了“技术性疑难”,“技术性疑难”反作用于“观念性疑难”.数学教师在自己的解题教学设计中,要在这两项疑难及其相互关系中下足功夫.

猜你喜欢

疑难技术性指令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基于 Verilog HDL 的多周期 CPU 设计与实现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G90车外圆仿真》教案设计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台媒忧陆客“技术性”减少
中断与跳转操作对指令串的影响
MAC指令推动制冷剂行业发展
新目标九年级Units 13—14疑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