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下来,让学生充分经历思维过程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轴对称与平移变换》教学为例

2022-05-08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仓前中学311121王利庆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2022年5期
关键词:对称点直角坐标数形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仓前中学 (311121) 王利庆

近日,笔者听了杭州市余杭区八年级两位老师开设的二节同课异构公开课,课题为浙教版八年级上《4.3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1)》.本文就两位老师设计的三个片段谈些想法及处理意见.

甲教师片段1:在归纳出直角平面坐标系下任意一个点关于x轴及y轴的对称点关系后,老师设计了以下一个游戏:先由一位同学任说一个点坐标,再由老师规定关于哪条坐标轴对称,最后由知道答案的同学抢答,回答对的同学继续上述步骤,大概持续了2分钟.

老师设计这一环节意图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新知.

课后组织的老师评课中,多位老师对甲老师设计的上述环节表示肯定,认为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记住了点关于坐标轴对称关系,并能熟练运用.这样设计合理吗?教材为什么在这里安排直角坐标平面下的平移及轴对称变换?

教材中渗透了三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分别是特殊到一般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建系解决问题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二维背景下有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起始课.浙教版教材中七年级上第一章的《数轴》内容,利用绝对值几何意义解决了形如求x值,求形如多个绝对值之和最值等问题,且这些问题均可利用绝对值几何意义刻画解决,其形象、直观、易懂,符合初一学生认知水平及数学思维特征.

分析这位老师设计活动目标: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促使学生熟记对称点与已知点坐标之间关系,并能熟练输出.学生在回答结果过程中,思维路径是这样的:

这是从代数形式结构向代数形式结构转化过程,结果的输出是建立在熟记对称的点间的横纵坐标变化规律基础之上.但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恰恰忽略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基本路径.学生正确的思维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先判断它的位置,再找出它的对称点,然后读出对应的点坐标.也就是说,学生经历数形结合的路径是:数(建直角坐标系,找到它的位置)——形(对称后的位置)——数(读出对称点的位置).经历这样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先把数与其对应的形找到联系,然后提炼数的特征,能降低“数”的抽象性,增强“数”的直观性,减轻学生记忆负荷.并且笔者认为,作为二维背景下蕴含数形结合思想的起始课,老师有必要让学生充分感受 “有形助数出结果”完整的思维轨迹,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急于求成归纳、提炼,通过类似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记忆.这种慢下来经历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是一种数学思想内化为思考方法的路径之一,同时也为初等函数性质的研究奠定基础.

乙教师片段2:探究规律

探究1:如图1,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1,并写出它们的坐标,再任意找一组关于x轴的对称点,分别比较两组对称点的坐标,你发现什么规律?

图1

发现: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如图1,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2,并写出它们的坐标,再任意找一组关于y轴的对称点,分别比较两组对称点的坐标,你发现什么规律?

发现:________________.

坐标系背景下,通过特殊点的位置对称,归纳这些点的共性,并探究其内在规律,这个过程体现“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这是一种化归思想,为不完全归纳法.初中学习阶段,由“特殊到一般”这种方法获得的结论视为正确与可行的.但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体现“任意性”,使学生对得出结论的正确性增加“信度”,尝试慢下来,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会.

经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可改进设计如下:

问题1:在直角平面坐标系中,任取三个点,写出它的坐标.

问题2:分别作出它们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点,并写出对称点的坐标.

问题3:观察你所取点与对称点的坐标,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并尝试归纳.

问题1是开放的,学生任意取点,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思维优的孩子取的点会分布在不同象限;问题3小组内交流,互学,学习对象结果样本也具有任意的.学生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先独学深入思考,再互学相互比较、促进,最后尝试归纳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慢下来,经历慢过程,学生可充分体现“任意性”.这个慢经历,让学生有深入的思考,思维有充分暴露机会;这个慢经历,学生在在互学中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思维.经历慢过程,让学生对特殊情况得到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有充分的感悟和认可;经历慢过程,使学生对得到的结论有深度的信任.

甲教师片段3:一个零件的横截面如图2,请完成以下任务:

1.按合适的比例,建立直角坐标系.(图3中一小格表示1cm).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轮廓线各个转折点的坐标.在求这些点的坐标时,你运用了怎样的坐标变化规律?

图2

图3

3.与你的同伴比较,你们写出的各转折点的坐标相同吗?为什么?

这是教材“合作学习”的内容,这个例题旨在让学生体会图形位置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下定量研究,体会建立“坐标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例题还承载另外一个功能:让学生比较不同的建系方法,描述图形位置发生变化,在这个比较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最美观、描述点的位置最方便;建系的时候可以结合图形自身的对称性,通过对众对象比较之后做出判断,从而建立“建系优化思想”.这个优化提炼过程,也该慢下来,让学生充分比较,对“优化”有深刻体悟.只有这样,才能内化为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这节课承载的“解析思想”的起始课功能体现出来.

经研讨可改进设计如下:

一个零件的横截面如图2,请完成以下任务:

问题1:按合适的比例,建立直角坐标系.(图3中一小格表示1cm)比例尺:.

问题2:写出轮廓线各个转折点的坐标.你是怎么思考的?

问题3:你还有其他的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吗?尝试写出点D,点A的坐标(增加备用图)

问题4:与同桌交流各转折点的标,分享建立直角坐标系的经验.

改进设计后,以“问题链”形式呈现,可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尤其是第3问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结论具有多样性,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对建系过程中的“优化”思考就更显得水到渠成.事实上,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跨度为学生的多样思维与探索提供可能;同时为学生的数学思考提供隐形的脉络,把学生的思考逐渐引向深入,从而获得较高认知的数学水平.

猜你喜欢

对称点直角坐标数形
基于贪心策略的直角坐标机器人动态分拣规划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探求特殊四边形中线段和的最小值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考向分析
九点圆圆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的性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变出“精彩”
线性代数中矩阵特征值的解析方法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