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损伤控制理念治疗急诊多发伤伴骨折的临床作用及价值

2022-05-08陈鸿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1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成功率发生率骨折

陈鸿(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1)

多发伤指的是患者经历高空摔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导致机体出现两处以上创伤,且创伤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几年来,交通事业不断发展,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使多发伤发生率日益升高,尤其是多发伤伴骨折患者。在受到暴力撞击时患者机体不同部位出现骨折,严重患者出现多功能气管综合征,引发器官功能衰竭,最终造成患者死亡[1]。因此,需要尽早救治多发伤伴骨折患者,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救治成功率提升。以往救治方式以常规救治为主,尽管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术后易出现诸多并发症。损伤控制理念指的是先为患者提供简单手术治疗,对原发性损伤进行有效处理,以加快生理机能恢复,最终实施手术治疗,促进抢救成功率提升[2]。本研究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多发伤伴骨折患者130例,分别予以常规救治与损伤控制理念救治,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多发伤伴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n=65)与试验组(n=65)。参照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8.54±4.17)岁,致伤原因:砸压伤17例,高处坠落伤23例,严重交通事故25例,骨折类型:脊柱骨折7例,骨盆骨折18例,股骨骨折23例,胫骨骨折17例,伴胸外伤8例,颅脑损伤5例,胸腹联合伤9例,盆腔脏器损伤5例。试验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8.71±4.38)岁,致伤原因:砸压伤18例,高处坠落伤20例,严重交通事故27例,骨折类型:脊柱骨折8例,骨盆骨折19例,股骨骨折26例,胫骨骨折12例,伴胸外伤10例,颅脑损伤6例,胸腹联合伤10例,盆腔脏器损伤4例。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提示多发伤;②有明确外伤史;③患者家属同意且知晓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证;②精神疾病;③脏器功能严重不全;④认知功能障碍。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实施急救复苏治疗,完成双静脉通道建立,并给予抗休克、输血、输液、留置导尿管、吸氧治疗。采取加压填塞或包扎方式予以临时止血,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实施手术治疗。

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损伤控制理念抢救治疗,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阶段,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简单手术处理,应用压迫、结扎及填塞方式处理大出血。为有效控制感染,应及时清理开创性伤口,充分考虑局部软组织具体状况闭合或开放伤口。血气胸患者应及时实施胸腔闭式引流,骨折患者应及时进行骨牵引或外固定架固定,尽可能使肢体力线与长度恢复。第二阶段,将患者转至ICU系统复苏,实施基础治疗,如维持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抗休克治疗等,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给予呼吸支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第三阶段,为患者提供有计划手术治疗,依据患者病情实际状况修复重建受损组织器官,如果是骨折患者则实施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如果是脏器受损患者则实施修补腹腔脏器手术治疗及重建局部软组织或覆盖局部软组织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患者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记录两组患者血液碱剩余(BE)恢复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乳酸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数据分析对比均应用统计学软件完成,主要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t用于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液碱剩余恢复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乳酸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检验,χ2检验用于两组患者血管内凝血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分析 与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比,试验组明显较少,与参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试验组明显较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者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对比分析 参照组患者血管内凝血发生率为26.15%,试验组为4.62%,试验组较参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75.38%,试验组为93.85%,试验组较参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与参照组患者血液碱剩余(BE)恢复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乳酸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试验组明显较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54%,试验组为13.85%,试验组较参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经典理论指出就严重多发伤患者而言,应尽早实施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以降低全身性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及死亡率。大多骨科医生认为早期完全治疗理念可有效治疗多发伤伴骨折患者[3]。所谓早期完全治疗理念指的是发病后充分考虑患者创伤部位实施确定性手术治疗[4]。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有研究指出,早期完全治疗并不适用于多发伤患者中,早期手术干预容易导致患者生理功能紊乱,加重其他系统损伤,更严重者导致患者出现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及低体温等症状,影响治疗效果[5]。

损伤控制理念指的是在早期对多发伤伴骨折患者实施简便、快速固定,以减轻患者损伤,挽救患者生命,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确定有效手术治疗方式[6]。1983年STONE等将损伤控制理念应用于腹部创伤后,在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及骨科等多个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7]。有研究指出,多发伤伴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内固定术治疗易造成患者死亡,在伤后48-120h内实施损伤控制理念治疗可有效降低多发伤伴骨折患者死亡率[8]。然而,就目前关于损伤控制理念适应范围而言,尚未形成统一标准[9]。诸多研究指出,酸中毒pH低于7.24,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超过60s或凝血酶原时间超过19s,体温<35℃[10]。但如何确定临界患者仍存在诸多问题,有研究指出,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救治多发伤伴骨折患者时,应充分考虑患者有无重要脏器复杂损伤,有无多发躯干穿透伤、高能量钝性损伤等[11]。疾病诊断期间,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差,应减少搬动,减少影像学检查时间[12]。

有研究指出,多发伤患者经损伤控制理念救治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术中指标[13]。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提示损伤控制理念在多发伤伴骨折患者中应用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血液碱剩余量指标能够对患者酸碱中毒情况进行判定,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能够判定患者内源性凝血正常情况[14-15]。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血液碱剩余(BE)恢复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乳酸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试验组较参照组短。提示损伤控制理念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管内凝血发生率较参照组短,抢救成功率较参照组高。

综上所述,损伤控制理念在多发伤伴骨折患者中应用,可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促进抢救成功率提升,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成功率发生率骨折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