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5-08王晓刚王云华吴志雄
王晓刚 王云华 吴志雄
【摘要】目的 对比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手术方式不同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骨科的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A组行内固定术治疗,B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术后7d时,B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内固定术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下,髋部骨折发生率不断升高,大大降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治疗髋部骨折的方法有手术与非手术两类,其中非手术方式虽可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二次创伤,但要长期卧床休养,不仅可能造成骨折愈合效果不佳,且还会增加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对髋部骨折患者均有显著疗效。为了对比上述术式治疗髋部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了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展开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抽签法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骨科的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3例。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自愿参与本研究。A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68.94±4.55)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B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68.83±4.79)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两组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CT、X线等检查确诊为髋部骨折;②年龄≥60岁;③有相关手术适应证。(2)排除标准:①有精神或意识障碍者;②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有语言沟通障碍者。
1.3 方法
A组行内固定术治疗:首先帮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全身麻醉后,将髋关节外展牵引并内收内旋10°-15°进行闭合复位处理,在C臂机透视下检查复位效果,确保复位满意后保持牵引复位状态,在大转子上方进行纵行切口(长度保持在5cm左右),再于大转子正中开口部位置入导丝到达髓腔内,然后把主钉置入其中直至股骨颈中下方大约1/3位置,接着在导向器的引导下把螺旋刀片置入股骨头内,并于C臂机透视下确认置入位置满意后再给予锁定处理,用瞄准器将远端导针打入,确认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后对切口进行反复冲洗,最后进行常规引流,并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处理。B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首先帮助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并在其髋部下方铺一个软垫,全身麻醉后,在髋关节后外侧进行纵行切口(长度保持在15cm),对肌群进行分离并将髋关节囊切开,尽可能将连接骨折块的筋膜保留下来,对大小转子进行复位后使用钢丝进行固定处理,然后在小转子上方1cm左右位置截骨获取股骨头,并对髋臼做好处理,放置好臼杯后做好扩髓工作,接着放入股骨柄和股骨头假体,安装结束后复位好髋关节并测试髋关节松紧度、检查活动性出血情况,在确保满意后对切口进行反复冲洗,最后进行常规引流,并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处理。
1.4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程度:术后1d、7d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范围0-10分,评分高代表疼痛严重。(2)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6个月时视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评分不低于90分评优,评分80-89分评良,评分70-79分评中,70分以下评差,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VAS评分以 ±s表示,采用t检验;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程度 术后1d时,两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时,B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衰退,同时多伴骨质疏松、髋关节周边肌群退行性改变等症状,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骨折的风险较高。而股骨颈骨折会致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造成患者发生血运障碍,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将会增加骨折愈合难度,诱发股骨头坏死等诸多严重并发症。
目前,保守治疗是临床治疗髋部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患者卧床时间较长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早行手术治疗,从而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髋部骨折的常用术式,均有着一定疗效。内固定术有微创、操作便捷等特点,主要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通过旋转法置入螺钉,从而有助于提升螺钉与股骨头的契合度,增强其抗旋转作用。另外,内固定术可让患者的股骨头于垂直剪力及轴向压力的作用下进行良好的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有积极作用。但其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老年患者的股骨颈血管解剖结构相对特殊,通过内固定术治疗可能会出现内固定松动、断端不稳等情况,导致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愈合畸形等不良现象。而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更为合适,主要是由于其术中无需切断髓关节肌肉,可尽可能地避免对骨骼肌、韧带等造成损伤,不但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骨折延遲愈合、愈合畸形等,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d时,B组VAS评分低于A组;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A组,提示和内固定术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王长青.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疗装备,2018,31(14):87-88.
[2]郑佐慧,谭志伟,冯经旺,等.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及经济性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1841-1843.
[3]李向春,周宜文.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对比[J].饮食保健,2018,5(39):43-44.
[4]孙玉波,杨津先.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99-100.
作者简介:王云华,男,出生于1969年2月,汉族,大学本科,籍贯:云南 昆明,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骨科工作25多年,擅长骨关节疾病,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