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小句关系理论,破解高考英语“七选五”

2022-05-07浙江夏晋芳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2年1期
关键词:七选五段落语篇

浙江 夏晋芳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应学习语篇知识,了解语篇成分(如:句子、句群、段落)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把握语篇的结构特征,从而提高理解语篇意义的能力。“七选五”题型,考查了学生语篇结构分析、上下文逻辑关系推断等能力,凸显了“突出语篇、强调运用、注重交际”的命题思路,较好地反映了课标的理念。然而在做题时,该题型对师生造成诸多困扰。一方面,教师在分析“七选五”时就题论题,无法从思路上给予学生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在解题时,有诸多困惑,一题出错便连环出错,得分率较低。本文试图从小句关系理论出发,以2018—2021 年部分高考英语卷“七选五”试题为例,阐述解答该题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为教师提供一点启示,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该项阅读任务。

一、小句关系理论阐述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E.Winter 在研究语篇组织规律的过程中提出了小句关系理论,认为它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语篇结构和语义单位间的意义关联。Hoey 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该理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小句不同于语法教学中的从句或分句,它关注的是语义而非形式。小句可以是简单句、复合句中的分句,也可以是句群、段落甚至整个语篇。下表归纳了主要的小句关系类型,合计为六种。

表1 主要小句关系类型表

其他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于小句关系给出了不同的划分,但总体上是对以上六种关系的进一步细分或整合。

小句关系是语篇中的一个小句或一组小句与另一个小句或另一组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在写作时,作者总是根据特定小句之间的关系来组织语言、形成语篇。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的连贯,语义的通顺和自然。由此可见,识别、分析小句关系的过程,也就是对语篇结构、句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与思考的过程,这也正是“七选五”题型所要考查的能力。因此,小句关系理论的利用,有益于突破该题型的难点。

二、小句关系理论在“七选五”中的运用

小句关系理论如何体现在“七选五”的解题过程当中?在解题中如何运用小句关系理论?下面笔者以2020 年全国卷Ⅰ“七选五”试题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要完成该项阅读任务,考生需厘清语篇的主旨,把握文本结构,分析出句间的逻辑关系。利用小句关系理论,先要从宏观上分析语篇的组成,提炼出语篇的组织结构;再从微观上入手,分析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还需借助小句标识手段,完成整个语篇的连贯衔接。

1.立足整个文本,分析小句关系,提炼语篇模式

语篇是由不同小句交错形成的一个关系网络系统。分析小句关系,目的是分析出语篇中的共有模式。常见的语篇模式有叙事模式,“一般—具体”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等。上题中,通过标题A Few Tips for Self-Acceptance 以及④,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是就如何接受自己提出建议,即“问题—解决”模式。该模式常采用“情景—问题—反应—结果—评价”的组织形式来呈现文章内容。语篇中,①②是对现实情景的呈现,④ —㉘是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反应和结果,因而③应提出“怎样接受自己,该怎样做,从何处着手”等问题,由此可知第36 题正确答案为B。

2.聚焦段落,梳理小句关系,把握语篇逻辑

语篇的宏观支架由段落组成,段落中相邻的小句是相互依存的,进而形成一个逻辑通顺、语义连贯的统一体。上题中,通过首段尾句、第三、四、五段首句,可以看出本文是按“总—分”的方式行文,第二段与之后的每一段形成并列关系,故作者在第二段应提出一项建议。分析第二段的小句关系时,不难看出这是“一般—个别”的关系。⑥—⑨是对⑤的支撑,从“不要盲从他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的角度详细叙述证实了“Stop comparing yourself with others.”,由此可知第37 题正确答案为F。

3.利用标识手段,把握小句关系,完成连贯衔接

小句关系可以通过各种显性的词汇标记来识别。标记词包括主从连接词(if,when,before 等),并列连接词(and,but,so 等)以及实义词。上题中,②⑮中均出现了并列连接词but,提示读者句子的重点在but 部分呈现。㉑与㉒是通过上下文语义进行的推断,“Nothing is too small to celebrate.”中的实义词Nothing 是前句“You have a job,earned your degree,and you got out of bed today.”的标识。文本最后一段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句子,“Now”作为标识词,引导读者比较“翻到列举优势和成果的那页,觉得自己棒极了”与“之前翻到自己不完美清单页的感受”。两者在情绪上形成了“awesome”和“upset”的对照,比较的基础是“Turn to a page”,由此,可知第40 题答案为A。

4.通过设问,挖掘隐性联系

有些小句之间没有明显的标识词,有时需要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如⑫与⑬之间没有标识词,但通过设问“Why will you make mistakes time and time again?”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原因是你只是一个人,因而会不停犯错。这里是因果关系,由此可知第38 题正确答案是D。

三、小句关系在高考英语“七选五”中的应用分析

为了研究小句关系在高考英语“七选五”中应用的情况,笔者对2018—2021 年浙江省高考英语六套试卷“七选五”当中的每一小题都做了小句关系梳理,并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根据表2,历年“七选五”阅读都考查了1~ 4 种小句关系,其中因果关系考查的比重最大。笔者在研究试题时发现,这些小句同为因果关系,其难度因是否有显性标识词而异。有些选项标识词明显,如“thanks to,therefore,so,thus”,因而试题难度较低。当标识词为实义词时,则需要考生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加以区分。如2020 年1 月浙江卷“七选五”第35 题,通过“In this way”来实现与前文的回指,体现“手段与结果”的关系。把握这些标识词,可以有效帮助考生辨别前后逻辑,选出正确选项。需要注意的是,英文表达中为凸显重点信息,常常把“因果关系”中的“结果”放在前面,构成“结果+原因”的句际关系。如2021 年6 月浙江卷“七选五”第32 题“Paulo认为给他寄明信片的人减少没有关系”,这是后文“他已找到解决方式”的结果。当句间逻辑关系不明显时,还要借助设问的方式来辨别小句关系,如上文第4点“通过设问,挖掘隐性关系”的分析所示。

表2 2018 — 2021 年浙江省高考英语“七选五”各小句关系比例表

次序关系也是重点考查对象。在记叙文中,作者通常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组织语句,呈现故事情节。如2019 年浙江卷“七选五”文章第三段叙述了披头士乐队首次赴美演出时的经历,该题就是按照“赴美演出前—演出时—演出后”的时间次序来贯连语句的。作者也会根据人们的认知逻辑顺序对句子进行排列。如2020 年7 月浙江卷“七选五”文章第二段,作者展现了他爱上阅读的过程:母亲为“我”读—“我”喜欢书中的图片—“我”自己阅读—“我”朗读书中的故事。读者在“我”阅读能力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带给“我”的巨大影响。

“一般—个别”关系,往往体现在段落首句设空处。“一般”为小句的总起句,是段落意义的概述,它后面的部分是对前者的例证或详细说明,即先总述再分述。有时该关系也会体现为先详述再概括,如2021 年6 月浙江卷“七选五”第31 题,前个小句描述Paulo 喜欢收集有关风景名胜的明信片,继而总结出他喜欢各种明信片。

“假设—真实”关系常出现在论述文中,而在以说明文为主的“七选五”试题中未被涉及。“问题—解决”以及对照关系在“七选五”试题中也曾被涉及。根据以上数据,“七选五”突出考查语篇的内在联系,反拨教师,使教师把对语言知识的关注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上来。

借助小句关系理论开展“七选五”阅读,就是引导学生从语篇的视角进行文本阅读。在分析小句关系时,学生要把握语篇的结构,厘清作者的行文脉络,分析相邻句间的逻辑关系,达成对语篇的深入理解,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科素养。教师在开展语篇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对语篇知识的理解,并将其运用到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中。

猜你喜欢

七选五段落语篇
趣味•读写练 答案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探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
高考英语“七选五”任务型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