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向度

2022-05-07汤荣光 李嘉霖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

汤荣光 李嘉霖

摘 要: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有机构成,承继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内核,聚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吸纳既往政治文明的经验教训,把握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脉络,最终形成本国政治文明的总体性以及本质性认识,引领政治文明理念创新与形态重塑。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体主义追求以及文明主体性为价值表达,于实践中证成其政治发展样态,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着力推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实现了对旧有政治文明形态的超越,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关键词:政治文明新形态;政治文明;人民民主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22)02-00039-08

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出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对内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实现理论凝聚,以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体主义追求以及文明主体性为价值表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对外则以胸怀天下的责任与态度,“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1],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形成发展合力,由此提出超越以往政治文明形态的全人类发展主张,推动构建新型国家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

一、价值根基:政治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形态化耦合

立足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研究视域,聚焦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中国式政治文明形态既是依托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也展现着人类文明内部政治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汇的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内政治文明的二重性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文明展现出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过程。早在1844年马克思拟定《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时,政治文明便作为与以往集权制相区分的文明形式出现。政治文明与集权制的权力执行的对立形式,彰显出法国大革命后人类政治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意味着人类文明形态的最新阶段。马克思的这一见解,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政治文明与人类文明演变过程的总体关系,主要体现了“现代国家”的出现使得政治从市民社会中剥离出来的实质,隐藏着政治领域的独立性超越以往人类文明形态的革新意义,凸显出民主取向。马克思在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国家的政治架构和经济体系后,建构起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治发展形态,最终指向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过程见之于马克思诸多文本之中,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总体勾勒出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由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概言之,首次出现的政治文明,展现的是人的依赖关系向物的依赖关系的转变,但隐藏在马克思文本发展历程之中的更是追求超越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人的解放的彻底实现。

从文明内部来看,政治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而存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序言中阐释人类文明内部体系,建构出物质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三个层面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指明人类生活包括物质的、政治的和精神的等一系列方面。其中,文明的发展建构在物质生产力的满足之上,文明形态的转变实质上是同生产力发展及其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有着本源性的关联,“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同生产方式对应不同的政治制度。然而,物质文明的基础作用并不意味着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完全从属于物质文明发展,三者共同充当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支撑即历史合力。就政治文明而言,阶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求得在物质上的占有并获取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依托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政治方向,引导精神领域向利于统治的方向发展,为其提供强力的政治保障。此外,一旦历史演进到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政治文明的变革又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变革的先导,通过政治革命推翻旧有的上层建筑并作为新生政权获取物质占有与精神统治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而存在。

(二)西方话语体系中政治文明的困境频生

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明是人的身份认知以及社会力量的显现形式。这种身份认知以及社会力量在政治领域以“政治人”的身份以及国家共同体出现,由此彰显出自由与民主的需求,但因其固有的矛盾最终则不可避免地陷入民主迷思。

西方政治文明指的是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文明。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由此映射到政治领域,展现为诸多政治文明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之间理论与现实的相悖所滋生的民主治理困境。具有鲜明阶级对立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上必然产生剥削与被剥削的实质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倡导主权在民,以法律赋予并保障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在实践中却展现出主体性的丧失,资本逻辑捆绑甚至主宰了政治民主进程。在代议制民主下,资产阶级依托选举、参政等方式对政治进程加以控制,以制度政策间接保障自身阶级利益,其背后是剥削关系的隐蔽化下阶级矛盾的调节,从而成功维系本阶级的合法统治,即便“自由市場经济的天然对等物是不安全的政治体制”[3]。这种模式的民主沦为资产阶级作秀工具存在,加之对公众媒介传播的掌握,巧妙引导了民众政治诉求与利益欲望,形成刻板的“政治景观”,认定资本主义政治的完满性,实际上却导致“民主国家对不起自己的公民”[4]。资本统治下,基于人民难以发现的政治欺瞒以及民主制度无法攻击自身本质的无能,西方政治文明最终陷入程序性民主与精英民主的假象,对国家治理产生灾难式影响。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学者涌动着一股试图寻觅资产阶级政治文明正义性和普世性的希望与冲动,以启蒙理性构筑其框架,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最终形成西方中心论与历史终结的认知,“走向自由民主的普世的和有方向性的历史”[5]。这种思想模式孕育出西方在政治领域的欧美中心主义思想,以轻视的眼光和野蛮化的文明划分对待西方以外的社会文明,从而日渐丧失其政治开放性与包容性,呈现区域封闭的政治特征。这种政治领域先天性缺陷,必然会导致西方在世界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谓主导性地位的坍塌,而“美国优先”等战略更是折射出西方内部立场的分歧与彼此间文明认同的危机,西方的普世性反而造成了西方的没落。面对“体系性”危机,少数学者对资本主义本身予以学术上的批判反思,以卢卡奇、阿尔多诺、马尔库塞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尝试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读,强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对人的压迫,由政治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导向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批判。在资本肆虐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诉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导致的严峻问题甚于以往,奥康纳、福斯特等人则企望赋予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经济运行和生态环境等维度更大的解释力和批判力。

(三)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凝聚

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是立足中国国情的民主发展道路。因各国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的差异,具体到每个国家,民主是作为多样性的存在,因而实现政治文明的道路自然有其特殊性。近代以来,中国对实现何种政治文明作出了各式各样的探索,总体呈现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两种路径。在两种路径的选择上,维新派掀起政治改革,在制度层面寻求可能性,但受制于封建思想局限最终失败。孙中山等人取法欧美,以西方政治文明重塑中国社会,因脱离群众加之忽略了当时中国最迫切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最终只是少数精英的自我慰藉。“全部中外历史经验都证明,历史周期率的作用,就是在人民逐渐积累的不满中完成它的周期的。”[6]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中国行不通,中國亟须新的思想引导。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立足中国人口多、基础弱、底子薄的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坚持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取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直至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在立足实践基础上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回答,既克服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弊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发展,又跳出“历史周期率”,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典范。

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范式转变。所谓“两个文明”指的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对于人类文明的简单二分。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对“两个文明”的重视程度体现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之中。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文明”的概念,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7]。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党的十六大被正式载入党章,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缘于三者的相互作用,逐步使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成为建立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构建起“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也就成了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首次阐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张,在这一构想之上,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展示出人类文明新的存在方式。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范式转变内藏着政治文明从隐形作用到显性展现的过程,政治文明优势逐步凸显,语义构建逐步完善,是党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时采取的一系列政治举措的经验总结,更是党把握时代规律并提升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

二、价值表达: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

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在初步探讨政治文明形态中引出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从而进一步回答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对旧有文明形态的超越。这种超越本质体现在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并由该理念出发扩展至人民民主全过程,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价值取向,最终整体构成“文明主体”重要特性。

(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中国民主的本质体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显现出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理念。

人民至上具有人的主体性规定。唯物史观将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把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揭露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但却导致了人的“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因而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下,首要的现实任务就在于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摆脱对人的剥削与压迫。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之上,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以政治制度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与根本利益,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得以行使国家权力,赋予人民监督政府的合法权利,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使得人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治理,切实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达成了现实意义上的主体。人民至上这一要求既合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发展规律,又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为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断创造新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人民既是实践主体,也是目的旨归,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得到人民的真心支持与拥护,一切活动都必须真正落实到人民生活之中。

人民至上具有保障民生的发展要求。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生活最为关心的问题,百年团结奋斗中,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民生福祉有了重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根本目的就在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至上意味着必须要在满足人民基本生存、生活的基础之上,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政策的出发点,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的显著提升,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收入、医疗、教育、住房、社保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以稳定性、长期性、连续性的原则做好民生工作。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成效如何,最终都要由人民来评判,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至上在于回应民生关切,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以人民满意为工作最高准绳,从而实现政通人和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主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认知,在全面剖析中外民主治理经验之上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论断,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鲜明的过程路径,中国民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并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是为了人民,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进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8]从中国政治文明体系的整体构造来看,在“政府文明、政党文明、法治文明以及公民文明”的四个范畴下,党和国家系统性地在政治意识、政治体制、政党建设、执政方式、社会治理、政治选举、决策咨议、监察监督、法律法规、公民权利、公务员制度、基层自治等各领域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分类细化建构,形成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和公民民主的交互联动、整体出发的民主制度链条,达到全面覆盖人民参与选举、决策、协商、管理以及监督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仅表征为政治程序的完满,更指向人民在其赖以存在的社会中各领域的可实践彰显,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政治民主在本质上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所谓的“自由民主”,以系统性超越间断性,以贯通性超越单一性,不断革除束缚人民参与政治治理的诸多限制,围绕人民的生存本质和现实需要这一前提,不断探索政治领域人民民主的种种可能。

民主本质上作为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是通过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两种形式得以实现。这两种民主形式是否得以真正实现在于其能否真正作用到不同人群之间,表现为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特殊“供求关系”,即人民对民主的需求与政治资源的供给范围与作用力。仅将民主形式作为政治文明要求的抽象表达而未实际作用到人民,反映出当前西方民主政治在现实性方面的局限性。民主成为西方政治文明对外的装饰品,而最终背离了人民大众。资本操纵下的政治民主本意在于利用选举权等合法方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缓和并转移阶级矛盾,并不会从根本上为占据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作民主考虑,而建立在“金钱政治”“多党相争”之上的西方政治模式因其“向钱看”的目的,不可避免地忽视社会底層人员政治诉求甚至生存需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指向的是全体人民,既涵盖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也对少数群体、弱势群体予以关切,以基本教育、医疗、养老等不同形式存在于社会保障领域中,满足全体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健康权。

(三)个群关系的一体同构

中国式政治文明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基础上开辟的。这一形态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政治色彩,也在与当代世界现代化整体图景的交融互动中不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因而论及中国式政治文明形态,不可忽视的是古今中外关于集体与个人关系的不同论述,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中国式政治文明形态表征出“真正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真正的集体主义体现在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准则。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为完成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在道德上的一种必然要求,以此为原则导向社会各领域之中,集中展现了无产阶级的高尚品德。这种集体主义既区分于个人主义原则,又超越传统集体主义思想与西方抽象集体主义诉求。集体主义相对于个人主义而存在。西方传统以个人主义为主流,伴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不断壮大,形成诸如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意志主义等多种形式。在政治领域,以片面追求个人权利至上以及无权干预自由等方式体现民主诉求。在个人主义导向和视域内,个体与个体之间呈现出排他性和对立性,无视个人义务单方面寻觅个人权利的做法终究使其陷入利己主义。国家的正当性被消解,以乱序性、利己性反观政治,因而难以获得真正的政治民主,难以保障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自由发展。集体主义则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服从于主体的原则。与个人主义一样,集体主义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路径和特有的思想样态,不同的集体主义思想之间存在着历史和阶级的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传统文化中对于百姓的整体看法以及对于社会秩序稳定的追求影响着中国国家治理。立足于无产阶级阶级立场之上的集体主义超出传统文化集体主义的专制色彩,建立在“现实的人”基础上的集体主义避免了“抽象的人”的空泛解读以及忽略人的社会性的虚假特质,最终表露出真正的集体主义追求,体现出社会主义性质。在政治领域,真正的集体主义指向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9],劳动者这一整体成为国家的价值主体,强调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真正的集体主义体现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否如同西方所言的强权政治和极权主义的同义词,归根到底还是要探寻个人与集体在社会主义下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下,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是非对立的可调和状态,崇尚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否定个人利益,反而只有在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下,个人利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不照搬西方现代化的前提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成功破除了现代话语体系中的西方中心主义,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经验在现代化发展中占主导和垄断地位的格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将其作为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也充分使发扬民主与正确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党内政治活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党的领导下集中人民智慧,为了共同的目标凝聚起中国人民集体的力量,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平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塑造出磅礴的精神伟力。

(四)文明主体的逻辑理路

“文明主体性”是当前中国政治文明形态的重要特性。作为最新的创造性概念,文明主体性说明了中国政治发展所展现出来的文明特质,也标识出中国政治的发展是不断强化国际认同并向人类文明整体复归的过程。

从“政治视野”到“文明视野”的视域转换。在文明发展的总体方位中锚定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方位,文明视野下的政治文明实际上是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综合形势中,对我国政治制度演变历史、政治实践过程、优势与不足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全领域的深刻把握,以更高的政治高度、更全面的视域观照我国政治领域的现实和未来。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后,政治建设一方面在本质上表征为当代中国政治延续社会主义政治的性质、方向,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一系列社会条件显著变化下中国政治建设的新样态。这些变化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单个领域的特有形式,而是相互勾连并初步呈现出人类文明的特征。作为整体的文明形态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某一具体领域勾勒出基础框架,政治建设此时便是作为人类文明的政治土壤,在已然发生深刻变化的文明内部呈现出独特的发展,并在总体的变化中予以不断明确。

从“单一地域”到“和合共生”的全球表达。中国的政治建设是在学习借鉴、反思总结和实践摸索中发展起来的,既带有我国传统政治建设的印迹又包含国外政治建设的色彩。中国政治建设的探索历程展现出从简单临摹到独立发展的深刻转变。从建国初期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到吸纳西方优秀政治建设成果,中国的政治建设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摸索不断推进,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样式。以人类政治文明视角来看,中国的政治建设始终不曾脱离世界而存在。中国式政治文明并非与其他政治文明相区分,而是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一员,坚守本国实际与政治文明本质,在世界政治文明中产生新的共鸣与影响力。

三、价值证成: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的赓续发展

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创新,依托实践筑牢既有发展成果并不断推进新的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尊重多种样态的民主发展道路,既坚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也为世界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方案。

(一)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营造政治文明自主发展的和谐样态

中国式民主发展道路是按照中国社会实际来构造和运用的,本身既有着本国文化传统,又有全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经验借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政治文明不是机械式的教条理念而是行动的指南,其以现实发展为导向,立足于中国本土实际,从而彻底激发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潜力。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史。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便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摆脱原有的对西方政治文明一味模仿的态势,消解苏联式政治建设模式弊端。在百年奋斗的实践中,党充分把握历史主动,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大政治理论成果,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时代问题,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民主作为千百年来人类历史进程中不断追寻的政治诉求,为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来,有些新兴国家对于民主的追求却导致政权的动荡不安。欧美发达国家作为资产阶级民主的代表,近年来却总陷入民主危机。究问题根本,实则是西式民主范式失效的表现,进一步引申出政治文明所要解答的“民主应以何种方式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作为政治诉求,民主本身离不开一个国家的现实国情,盲目以他国经验套本国实际,无疑会弊端丛生。各国奉行何种样态的民主发展道路都应是适合本国需要的,不存在所谓的普世范式,自然也不应有所谓的“文明改造”。民主发展道路不是非此即彼的完全对立,而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和谐样态。

(二)持续推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考察基层治理时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10]。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全方位展开。新的历史方位下,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逐步深化国家体制机制改革,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以贯之的部署与执行。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与政府以及社会之间的内在契合与良性互动,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党内民主的价值理念、民主原则、制度建设与体系保障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整体水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然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以人民民主彰显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11]为回答如何切实做到真正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党和政府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给予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能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全面推进人民政治参与,积极回应各层次各领域人民群众呼声,在工作中不断回应人民期待,鼓励有序政治参与。党和政府秉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思想,借助互联网平台了解人民群众关心问题,便利人民问政,人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扩大,人民民主发展更加充分。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合格的政治文明呼唤依法治国的政治局面,主张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党的十八大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而后全面依法治国被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予以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只有抓住法治体系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包括政治领域在内的制度建设方才具有保障。政治建设的民主追求只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方才具有根本性。不论是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还是第二条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等,都充分彰显着人民民主的政治色彩。

(三)为世界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的政治文明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其发展离不开国际之间的协同交往。正是在国际交往领域不断的学习借鉴中得以发展成长,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形成发展合力,并由此提出超越以往政治文明形态的全人类发展主张。

面对世界政治局势的复杂多变,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12],主张以和平发展为主线来指导当前国际政治体系和政治关系的构建实践,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为增进全人类福祉、国际关系发展提供新理念。新型国际关系以相互尊重为理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行动准则,以合作共赢为发展目标,实质是要摆脱冷战思维影响下的零和博弈,告别过去威胁国际交流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走出一条美美与共、合作共赢的交往新路。在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切实加强国际政治交流与对话,加强同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力图打造全球范围的伙伴关系,让中国主张转变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转化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现实动力,彰显了未来政治文明形态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便与我国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互为支撑,以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谋求摆脱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的国际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既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新路径,又表现着超越以往的新价值取向。一起向未来,历史会镌刻下这一笔。我们坚信,世界将对中国道路会有全新的理解,对中国开创的政治文明新形态会有更为明确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8.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7.

[3] 约翰·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M].张敦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0.

[4] 本书编写组编.西式民主怎么了 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82.

[5]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81.

[6] 陈先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历史周期率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6.

[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55.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1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1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6.

[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45.

责任编辑:鲍跃华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
古代官德思想的当代启示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
西方女性政治家的柔性魅力
中西方党际监督比较研究及启示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与型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
官员网络素养、政府效能提升与政治文明建设
论城市居民自治的概念、发展与价值
陈豹隐政治学术思想的现代解读
邓小平的制度文明建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