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
2022-05-07孟鑫
孟鑫
【摘要】目的:探析呼吸内科治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与观察。方法:挑选本年度于我院呼吸内科中接受治疗的60例患呼吸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个组别。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比二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插管数、血流动力学指数和病人肺功指数。结果:二组病人的各种指数都有所提高,但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死亡率和插管量都较少,血流动力学指数和病人肺功指数都提高。结论:通过采取呼吸内科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肺部各项系统功能及内部血液循环,减少治疗时间和死亡率,提高治疗效率,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极大地辅助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内科;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2--01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或受限位特征的可以避免和治愈的病症,其表现主要是慢性咳嗽,气短和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等其他病变,给病人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1】。以往常规的治病方法效果都不堪理想,本次实验运用呼吸内科治疗的方法使患者的症状减轻,提高了治疗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中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个组别。研究组男女比例18:12,平均年龄(43.68±3.63)岁,平均病程为(11.22±1.35)年;对照组男女比例15:15,平均年龄(40.58±2.88)岁平均病程为(10.55±1.88)年,。其差异较小(P>0.05),可以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给氧,消炎针剂注射及雾化治疗等。研究组则为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疗法。首先采用了由美伟康BiPAP Harmony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呼吸机,通过调整呼吸器的氧气流量参数,并采取间歇通气的方法,并且氧气浓度为40个单位,潮气量=8.0~10.0 mL/kg,呼吸频率为16次/分,每天3次为宜,每次两小时左右。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调节,待患者有好转时,可解除呼吸机的使用。其次,患者应该配合药物治疗,一部分患者体内会出现炎症感染等,可为患者进行拔管处理,然后采取相应的雾化治疗,匹配雾化治疗的药物为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后期可根据医嘱适当调节药物剂量【2-3】。
1.3 判定标准
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比儿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插管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患者肺功能数值,对以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作为实验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0.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计均数±标准差,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计数数据运用百分率(%)代替,若两组对照结果表明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 结 果
(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插管率分别为,对照组(25.49±3.21)天、10%、33.3%,观察组(14.58±2.24)天、0、6%。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对照组PaO2:[前(63.71±6.45),后(72.32±5.26)],PaCO2:[前(73.59±4.85),后(57.95±3.23 )],pH:[前(7.32±0.28),后(7.51±0.21 )];研究組PaO2:[前(63.69±6.48 ),后(84.26±5.23)],PaCO2:[前(73.57±4.74),后(50.14±2.32 )],pH:[前(7.31±0.27),后(7.89±0.13)]。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对照组FEV1:[前(2.36±0.25),后(2.79±0.12)],FVC:[前(2.82±0.17),后(3.11±0.14)],FEV1/ FVC:[前(62.28±5.36 ),后(67.19±3.32 )];研究组FEV1:[前(2.35±0.26),后(3.13±0.10)],FVC:[前(2.81±0.18),后(3.86±0.10)],FEV1/ FVC:[前(62.30±5.23),后(73.76±2.14)]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体现在气道炎症,严重时会引发其他的疾病,且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会加重,使患者心肺功能受损,甚至死亡。通过实验得知,以往常规的治疗方式不能解患者的根本问题,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延长了住院治疗时间,长之以久给患者色身心带来了负担,同时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本次实验通过对患者进行呼吸内科治疗,使患者的死亡率、插管率、明显降低,同时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对比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患者的血液循环更通常,肺部器官炎症减弱,使气道功能恢复。通过给患者供氧,使得肺内二氧化碳减少,从而改善了了肺部各项功能,同时配合药物治疗,能够进一步使患者的症状减轻,从而有效的控制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4-5】。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可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周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21,19(26):124-125.
【2】王丽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J].智慧健康. 2021,7(18):43-45.
【3】谭贤明.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中国社区医师[J]. 2021,37(07):56-57.
【4】石传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7(48):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J].心理月刊. 2020,15(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