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贤于”教师

2022-05-07贲友林

关键词:胸襟教师发展智慧

摘要:让学生“贤于”教师,应成为一种教学追求。对此,教师需要胸襟、智慧与修炼。教师的胸襟,是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可能“贤于”自己的现实。教师的智慧,是在学生面前不维护自身“完人”的形象,始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修炼,是永不满足已有的“一桶水”,善于学习,会学习,让自己真正成为持续的学习者。

关键词:教师发展;胸襟;智慧;修炼

这是我上的一节数学课中的一道题目:

如图1,像这样摆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这道题,我预设学生可能会呈现3种解法:

解法1:第1个三角形由3根小棒构成,后面的9个三角形都由2根小棒构成,需要的小棒根数为3+9×2=21(根)。

解法2:把第1个三角形最左边的1根小棒先“搁置”不算,把每个三角形都看成由2根小棒构成,需要的小棒根数为10×2+1=21(根)。

解法3:把每个三角形都假设成由3根小棒构成,这样有9个三角形要各增加1根小棒,即多算了9根小棒,需要的小棒根数为10×3-9=21(根)。

不过,课堂中,在交流了“10×2+1=21(根)”这种解法之后,有一位学生分享了他的不同想法:“刚才他是先不看第1根小棒,这样有10个2,然后加上1根小棒;我们也可以在左边增加1根小棒,这样就有11个2,然后再去掉一根小棒,11×2-1=21(根)。”我让他在黑板上同时用圈画的方式将想法表示出来。他很麻利地画好了(如图2所示)。

我和全班学生都看懂了也听明白了他的想法。坦率地说,课前,我没有想到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想。听课教师课后也纷纷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上述片段,出自2019年举办的“求真悟道”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活动中我上的一节数学课《找规律》华应龙,贲友林,张齐华,等.深度学习的模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187204。。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位学生“贤于”我的表现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像这样学生“贤于”教师的情形常有发生,该如何处置这样的教学“遭遇”?通常,教师会掩饰自己不足的地方。原因很简单,不能有损自己的面子。这其实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顾虑。但我们关注了自己,是否又关注了学生呢?对学生而言,当发现自己或同伴的想法、表现比老师优秀时,会有什么感受?

分享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天,高斯的老师给全班布置了一道很长的计算题:1+2+3+…+99+100。高斯很快得到了答案“5050”,老师非常吃惊,因为他不能这么快地得出答案。

高斯的这则故事,为何流传至今?我觉得,有一个原因是,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学生成了“英雄”,他的智力表现胜过了教师。这是很多学生的期盼,也是家长的希冀。

让学生“贤于”教师,让学生超越教师,不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一种教学追求,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样态,激励学生有更优异的表现。我们能否让高斯的童年荣耀经历在更多的学生身上发生?如此,教师需要胸襟、智慧与修炼。

教师的胸襟,是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可能“贤于”自己的现实。教师需要卸下包袱,远离伪装,真实地面对问题,坦诚地面对学生。

记得我刚做教师时,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第一小问是“滨海村养虾专业组用人工养对虾,去年的产量是6857千克,今年的产量达到8325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多少千克?”,第二小问是把第一小问改编成加法应用题。

一次教学中,学生展示了两种改编方法:

方法1:滨海村养虾专业组用人工养对虾,去年的产量是6857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1468千克,今年的产量达到多少千克?

方法2:滨海村养虾专业组用人工养对虾,去年的产量是6857千克,今年的产量达到8325千克,今年和去年的产量一共是多少千克?

这两种改编方法都是对的吗?当时的我在课堂中说不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来探讨。”这句话,是搪塞,是敷衍,是给自己救场。下课之后,我在查阅教学用书以及请教他人都无果的情况下,自己琢磨了许久,认为只有第一种改编方法符合题目要求。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当年在课堂中没有坦诚告诉学生“说不清楚”的场景。

尽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一个班级的学生,其想法的丰富程度一定是超越教师一个人的。学生“贤于”教师,是帮助教师在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两方面填补空白。具体来说,一是在学科知识方面,学生的想法比教师巧妙、新颖、独到,如前面案例中学生的算法“11×2-1”,以及高斯的快速算法;二是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学生的想法超过教师已有的教学预设,甚至大相径庭,如学生在课堂中呈现了应用题的两种改编方法。这对教师丰富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完善学科教学知识等具有支持作用。比起“掩饰”的处理方式,一定有更好的教学可能,这就是改进教学、完善学科教学知识的具体的着力点。

教师的智慧,是在学生面前不维护自身“完人”的形象,而始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无论是学生比教师想得好,还是学生比教师想得多,教师都应将学生之“贤”转化成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学生“贤于”教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信,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思考。如果现在遇到学生改编应用题出现两种改编方法的情况,我会当场告诉学生:“我这会儿也不知道哪种改编方法是对的,大家和我一起想一想,我们后续再交流。”教师坦言“此时不知”,会调动全班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以往教师一个人的思考转变为全班更多的人一起思考。

学生“贤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学习与领悟精彩想法产生的过程。如,学生呈现“11×2-1”之后,教師可引导学生与之前的算法“10×2+1”联系起来,体会“假设”的思想方法。如此,学生“贤于”教师,就不是停留于欣赏层面,而是能够激活全体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变得更有价值。

前段时间,我在课堂中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侧面积是75.3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求圆柱的体积。这道题,常规思路是先求圆柱的底面周长,再求圆柱的高,然后用圆柱底面积和圆柱的高相乘,得到圆柱的体积。我的教学意图是,在学生交流常规思路之后,引导学生画出圆柱沿直径切拼成长方体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发现巧妙的解法:圆柱的侧面积除以2,得到的相当于拼成的长方体的“前面”的面积,然后乘半径,可得到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即圆柱的体积。这个过程,既巩固了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又让学生感悟到了画图的策略。

课上,学生独立解答,我在巡视。不出所料,绝大部分学生用的是常规思路。不过,当我走到刘同学身边时,发现她是这样列式的:75.36÷2×3。之后,全班交流,我先请一位学生交流了常规思路,接着邀请刘同学分享她的想法。在她讲完之后,我补充画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巧妙算法。我在课堂中坦言:“刘同学真厉害,我也没想到。”我说的是实话,这道题我会巧妙算法,是因为我会画图巧解这个问题。我是有备而来的,而刘同学怎么想到的呢?因为时间关系,课上我没有问刘同学是怎么想到的(这其实也是一种教学疏漏。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是怎样想的,其实我们还要关注他是怎么想到的)。课后,我补问了刘同学。她说:想圆柱侧面积和体积两个公式,圆柱侧面积=底面半径×2×圆周率×高,圆柱体积=底面半径2×圆周率×高,两个公式中相同的是“底面半径×圆周率×高”,故圆柱体积=圆柱侧面积÷2×底面半径。再上课时,我和全班分享了刘同学是怎样想到这种解法的,并且“放大”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指导学生可以学习这样“联系”的思考方法。如此,学生不仅学会了巧妙解法,发现了数学思考的乐趣,还感悟到了能够产生新想法的问题思考方法。

教師的修炼,是永不满足已有的“一桶水”,善于学习,会学习,让自己真正成为持续的学习者。

学生可以“贤于”教师,但教师不能一直“不贤”。教师要善于学习,这其中包括向学生学习。教师要向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做“目中有人的教育”,教师要学习学生是怎样想的、有哪些想法,向学生学习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信息和可能已经固化的思维方式;教师还要学习如何教才能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发展;等等。我们应构建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的课堂,师生互教互学,齐驱并进,共同促成学生“贤于”教师的样态。

让学生“贤于”教师,从最初出自本能的拒绝,到接纳,到拥抱,到追求,这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方式从“你赢我输”或“我赢你输”的二元对立走向了“共生共赢”的新格局。我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做让学生崇拜的教师,培养出让自己崇拜的学生。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为教师,就要勇于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巨人”。当学生“贤于”教师时,恰恰是教师教育教学成功的体现;当学生“贤于”教师时,恰恰是教师“更贤”的彰显。

猜你喜欢

胸襟教师发展智慧
新的开始
海的高度
宽阔的胸襟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有智慧的羊
海的高度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