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端人才助推山东省“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现存问题与优化路径

2022-05-07李辉高俊杰

科学与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钻石模型双一流建设

李辉 高俊杰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端人才;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

0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1]。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拉开了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序幕。同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该方案,将原“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纳入“双一流”建设中。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3]。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137所,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以及465个一流建设学科[4]。而后,各省(市、自治区)和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至此,“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从挑战和机遇来看,《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提出“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5],这说明“双一流”不同于原来的“985工程”“211工程”,它既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发展概念[6]。“双一流”的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静态固化的,而是在每轮评定中有进有出,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机制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高校、学科间面临资源差距不断拉大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高端人才成为高校资源获取、动态评定、指标衡量的关键角色。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形成高校和学科的竞争优势,成为高端人才助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的山东省也在高校“双一流”建设大潮中迎潮而上,先后出台系列方案。2016年,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通知》,并在“十三五”期间多渠道筹集50亿元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2020年,山东省又相继出台《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期望能在“筑高峰”“冲一流”“强特色”的战略下进击“双一流”2.0时代。但与一些教育强省相比,山东省高端人才引进与管理方面依然存在提升空间。那么,从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出发,山东省高端人才助推高校“双一流”过程中存在哪些困境?应如何突破困境,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形成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竞争优势?

1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1.1文献回顾

从“双一流”建设研究来看,尽管我国“双一流”建设自2015年才正式提出,但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研究在本世纪初就已展开。起初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涵与本质[7-8]、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要素[9]、国外一流大学形成的路径与条件[10-11]、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探索[12-13]等方面。自“双一流”建设在国家文件中正式提出后,理论研究逐渐转向“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涵[14]、目标建设[15-16]、制度评价[17-18]、策略研究[19-20]以及“双一流”大学现代化管理研究[21]等方面,特别是对“双一流”建设策略的研究成果较为集中。但现有文献对于地方间、高校间“双一流”建设竞争优势的探讨较少,只有部分研究从负向竞争扭曲的角度,提出对“竞争失序”[22]“恶性竞争”[23-24]等现象的反思。从正向的竞争优势理论视角看待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成果尚不充分。

从高端人才研究来看,国内外高端人才研究尽管起步时间和发展程度不同,但都大致沿着三条路线展开。一是对高端人才的内涵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地位的认识[25-26]。二是对高端人才引进与集聚、培养与管理过程中障碍因素及挑战的分析。如“重引进而轻培养”[27]“片面追求高端人才,致使人才结构失衡”[28]“缺乏高端人才配套支持政策”[29]等。三是对借助高端人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模式等的探索。

如金南顺、丁云鹏借鉴发达国家高端人才的管理经验,提出应采取新型引才模式,拓宽引才渠道[30]。

从高端人才助推一流大学建设来看,目前高端人才助推一流大学建设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现有成果对高校高端人才引进和管理中存在问题、引发矛盾及潜在风险的关注较多。如发展战略层面的“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威”的矛盾,学科建设层面的“守望者”与“拓荒者”矛盾[31],但对高端人才助推一流大学建设的机制、模式的探索尚待加强。特别是由于对高校高端人才价值偏好、行为模式及其工作机制的探索尚不深入,所提对策的科学性和解释力有待提升。

综上所述,尽管人才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已获得认可,但是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对于高端人才如何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发挥助推作用还有待深入探讨。在具体研究中,应对高端人才如何助推双一流建设进行具有解释力和验证性的拓展。

1.2分析框架

从概念上看,竞争优势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经济学家E.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是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企业获得目的性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状态[32]。1978年,Hofer和Schendel将这个概念引入到战略管理中。在前人基础上,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MichaelPorter于1990年正式提出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理论(亦称“钻石模型”,DiamondModel),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形成自己的整体优势、核心优势,最终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33]33-64。随着国家间、地方间、企业间各方面竞争的日益普遍,Porter的竞争战略以其经典理论的延伸性和解释力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情境、不同主体和不同维度的竞争分析中。将竞争优势理论中的要素嵌入至不同的竞争情境,是应用这一理论的基本“要领”。

在Porter看来,国家或企业建立的竞争优势包括四个关键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和结构以及同业竞争)和两个辅助力量(机会和政府),六项要素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互相促进的“钻石模型”[33]65-69。具体来看,四个关键因素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机会是随机物件,可遇不可求;政府政策的影响则不可忽视和小觑———六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特质作用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其它特质的状况,从而构成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钻石模型”。此外,该系统还是一个动态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相互推拉,影响到其他个体因素或最终整体的表现。

经典理论的魅力即在于在其他领域具有伸延性和解释力,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同样能够为高等教育系统提供启发。把视角与逻辑转向我国“双一流”建设潮流中的高校竞争,我们会发现:为什么有的高校异军突起,而有些高校止步不前甚至落后退步,让高校趋向不同道路的因素是什么?究其原因即为高校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且这个竞争优势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力,是否符合有价值、稀缺性、不完全模仿以及难以替代性。所以,高校想要发展必须努力营造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而该优势的获得又需要基于高校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维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构高端人才如何在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竞争优势时,应根据竞争战略中各要素的内涵,结合人才引进和“双一流”的实际做出相应的转换(图1)。

1.2.1战略条件:“双一流”建设总体导向

战略包括“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的条件,以及研判竞争对手的条件如何”[33]101。根据竞争优势理论,组织内拥有更多的竞争者将更有利于“优胜劣汰”机制的实现,而想要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更佳的竞争力,有赖于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和结构,通过战略“创造别人无可取代的地位”[33]33-64。在高端人才助推“双一流”建设中,“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这一战略是“双一流”建设的总体导向方针。但各高校还会依据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具体战略。在战略导向下,高校人才引进与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应努力与发展战略相契合,进而促进竞争优势的形成。

1.2.2要素条件:政策的吸引与激励

在竞争优势理论中,Porter将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密集型劳动要素等)和高级生产要素(包括现代化通讯设施、高等人力资源、各大学研究所等)。Porter认为“一个国家想要经由生产要素建立起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33]74-75,揭示出人力资源、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地位。在山东省高端科研人才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如果说战略条件是“双一流”建设的总体导向方针,那么要素条件则是各个高校人才引進的具体政策。基于人才引进政策在竞争优势理论中的重要性,将高校人才引进政策所产生的直接吸引和激励(如薪资、福利待遇等)看作要素条件。这种吸引和激励在政策规则的设计下,能够激发、引导、规范、鞭策人的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愿景与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1.2.3支持条件:平台支撑力

Porter认为,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是保持国家优势来源的第三个关键因素,它是指与某个产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和互补性产业[33]95-99。而在山东省高端人才助推“双一流”建设中,平台是为高校提供竞争优势、具有很强互动性质的核心舞台,是基于高校与高端人才之间的资源提供和价值创造的互动模式。平台的基本结构=参与者+价值单元+过滤器,发挥吸引(Pull)、促进(Facilitate)和匹配(Match)三个关键功能[34]。其中,参与者是高校和高端人才;价值单元即高校为高端人才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过滤器则是把各有需求的高校和高端人才匹配起来。吸引功能表现为高端平台在人才引进上具有更强的能力。促进功能表现为平台具有放大效应,即人才在优秀的平台上,价值会被放大很多倍。而匹配功能则体现为高校会不断发展与高端人才相契合的平台,平台的发展也会倒逼高校寻求高端人才来应对新挑战。

1.2.4需求条件:软环境供给

Porter认为,需求条件是指某企业在国内外面临的产品和服务需求[33]87-94。正如戴联荣指出,“人才是候鸟,它需要基本的食粮,但更重视精神气候”[35]。

这种“精神气候”即人才软环境,是指构成人才生态环境的一切无形因素,主要包括一个地域的医疗教育、公共服务、文化环境、治理水平等。在山东省高端人才助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或高校所在城市是否能够为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环境等系列软环境需求,是竞争优势形成的又一关键要素。

1.2.5两个辅助力量:机会与政府

机会和政府是另外两个能够对钻石模型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其中,机会角色可遇不可求,而政府的政策影响是不可漠视的[33]116-119。机会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有利情况,是隐藏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偶然事件。譬如,“双一流”建设作为教育强国建设大潮中产生的一个机会,能够产生“马太效应”或突变效果,导致原有高校竞争结构重组,从而给后起高校提供追赶和取代原有“985”“211”高校的机会。而政府部门通过政策选择,通过对高校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扶持,能够增强高校的竞争优势,达到干预与放任的平衡。所以说,政府也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创造新的机会和适宜的压力。

2山东省高端人才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现存问题

查阅了山东省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引才政策文本,发现山东省“双一流”高校的引才政策与其他省存在一些共性特征,集中体现为:注重人才称号、重视海归背景、重视高学历和科研能力,以及引才成本和标准逐渐提高[36]。但与国内一些教育强省相比,山东省高校高端人才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依然面临着现实困境,存在可提升的空间。

2.1山东省高端人才引进的竞争优势明显不足

2.1.1人才引进政策的前瞻性和力度不够

一方面,与一些教育强省相比,山东省高校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的吸引和激励不足。例如,上海交通大学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中提出,为两院院士按需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150万年薪、300万安家费、按需提供相应住房;为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等长期项目入选者提供100万元年薪、1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200万元安家费、150平米的师职公寓;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提供80万元年薪、8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150万元安家费、100平米的师职公寓。但是山东省三所“双一流”高校在人才引进政策的吸引和激励上存在较大差距(如表1)。

另一方面,过分热衷于引进拥有现实价值的“头衔性”高层次人才,而忽视培育具有潜在价值的青年人才。从山东省三所“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引进政策对比来看,三校对顶级高端人才的引进导向明显,分别采取了顶尖人才计划(山东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中国海洋大学)和“光华学者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这些人才提供高薪、高额的安家购房补贴、高额的科研启动经费、优质的科研环境供给等。但是,山东省高校对于青年教师和博士后的引进和培育远远不如教育强省高校。一是表现在青年教师引进名额较少,不足以为“双一流”建设储备充分的后备力量。二是表现为青年教师的引进待遇和科研条件配备不够充分,科研平台、资源等未能向青年教师倾斜。三是表现为一些高校出台了“非升即走”政策,特别是一些“非升即走”的条件规定较为全面甚至苛刻,给青年教师带来了较大压力。

2.1.2“双一流”高校的平台吸引力和支撑力不强

2020年31省GDP排名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分别位居前五名[37]。但从五省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情况来看,对照2020软科版中国高校排名,山东省相比于广东、江苏、浙江的“双一流”建设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中山大学第17位、华南理工大学第26位、南京大學第8位、浙江大学第10位)。位列GDP第8的湖北省,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位列13和15名。位列GDP第10的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名第3和第4。GDP并不出众的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5,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分别排名第14和24。然而,作为GDP前三名的山东省,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分别位列高校排名31和34名[38]。山东省“双一流”建设质量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背后凸显出山东省高校“双一流”建设面临着“山多峰少”的困境,即与一些高等教育强省相比,山东省想要在国际国内建设具有显著声望和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仍有巨大空间。同时,从高水平学科来看,现有三所“双一流”高校的学科发展也同样存在着“峰少”的情况。具体来说,山东大学目前有数学、化学2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学科评估中仅有数学一个A+学科;中国海洋大学有海洋科学和水产2个“双一流”和A+学科,但A学科寥寥无几,直接断层至B级学科。此外,山东省高校多学科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学科群远未形成。这既增加了山东省推进“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的紧迫性,同时也凸显了人才引进工作的劣势。

2.1.3系统性人才服务软环境供给不充分

除了“双一流”高端平台搭建的吸引力和支撑力不足之外,山东省为高校营造的系统性人才服务软环境也远远不如GDP排名相近的省份。以山东省发展前列的青岛市为例,山东省三所“双一流”高校均将青岛作为自己的校区腹地,但是青岛市的教育、医疗、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环境在对于人才的吸引上仍有上升空间。从高等教育环境来看,青岛仅拥有3所“双一流”高校(南京12所,广州5所)。从医疗卫生环境来看,青岛市三甲医院数量仅21家(南京38家,广州62家)。从创新活力来看,青岛市的创新指数排名第10位,落后于南京(第4位)、杭州(第3位)和广州(第2位)。从城市社会发展来看,青岛市社会发展指数排名第19位,远落后于南京(第7位)、杭州(第6位)和广州(第4位)。在对天津、北京、上海等城市“双一流”高校新引进高端人才的访谈中发现,这三城市的高考压力均明显低于山东,名校数量远高于山东,减轻高考压力,让孩子有机会接受更高端的教育也是一些高端人才选择这些城市的重要原因。

2.2人才引进竞争优势亟待转化为“双一流”建设的竞争优势

2.2.1高端人才引进策略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规划融合不足

从竞争优势理论出发,高端人才引进与管理需要服务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战略才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将人才引进的规划、使用、管理、服务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系统联系起来。就目前来看,在“双一流”建设大战略的指导下,山东省人才引进的政策内容和政策目标虽然有了改进,但是仍存在高校人才引进计划的微观政策与“双一流”建设的宏观战略融合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第一,虽明确了“双一流”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但并未进一步论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才引进的总体方向和策略,即人才引进计划与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吻合度还有待提升。第二,战略上虽强调学科的实质发展,但政策上偏离原目标,不注重学科的纯粹建设,只注重通过“巨额投资”“重金挖人”来使得排名受到青睐[39]。第三,战略上虽强调各学科的全面发展,但是政策上却不注重学科间的差异,盲目进行个别重点学科保护,不利于学科群的形成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

2.2.2“重引进、轻融合”,高端人才“束之高阁”现象依然存在

在高端人才引进中,除了引进计划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规划融合不足外,还存在“重引进、轻融合”的现象。一方面是人才引进工作的后期管理环节不完善,尚未形成对新引进人才的持续跟踪服务机制。另一方面个别高校和学科也存在对原有高端人才“保护”的思维,新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间缺少合作,未能形成协同效应。正如耶鲁大学迈伦·热内尔所言“科学家是一个流动的专业阶层,哪里有支持,他们就会去哪里”[40]。对于高端科研人员而言,不仅要“引才”,也要“留才”“养才”,人才的晋升计划、目标规划、后期管理都应该纳入政策考虑的范畴。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其在引进人才后还会设定“五年目标”作为后期管理和激励的标杆。而目前山东省“双一流”高校在人才的跟踪机制上还落后于南方高校,未实现后期管理和激励的最大效能释放,新招引的人才成为“影子学者”(shadowscholars)的现象依然存在。

(shadowscholars)的现象依然存在。

2.3分散化竞争优势亟待转化为山东省“双一流”建设的集群优势

2.3.1单个高校的优势亟待转化为省内高校间的集群优势

Porter认为,一群在地理上接近、在技术上共享、在人才上互相支持的产业群聚,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同样,高校及其人才的集聚也有利于快速互换“知识的苹果”,缩短沟通渠道,不断进行创新和观念交流。这种集群效应通过向心力不断扩大其专业队伍和力量,拓展知识在组织内传播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形成一种难以被其他高校夺走的“自加强机制”[41]。然而,目前山东省“双一流”高校对高端人才的引进还停留于分散化、零星式的人才引进,这种方式短期内难以发挥集群优势,难以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整体发展。

2.3.2单个学科的优势亟待转化为多学科集群优势

一流学科的“优势积累效应”可以吸引优秀师资与生源使大学形成持久竞争力[43]。在高校这个单位层次中,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主体,高校是决定各个院系和学科资源体系配置、供给体系提升的关键角色。学科结构的变化、资源配置的偏向、有效供给的创造等高校供给侧向上跃升每一个点都将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建设。一方面,高校的历史传统和资源倾向影响该校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说一流的学术团队能够为学科的发展营造一片“高原”,那么一流的学术带头人需要借助其团队优势打造一座学科“高峰”。但目前来看,山东省“双一流”高校并未有效地将单个学科的优势转化成学科集群优势。

3山东省高端人才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优化路径

3.1提升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的前瞻性和力度

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ofNeedsTheory)、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Motivation-HygieneTheory),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Theory)、Porter&Lawler的综合激励理论等均提示我们,强有力的政策吸引和激励能够推动竞争优势的形成,政策吸引激励的灵活度、力度、前瞻性等则有利于提升人才引进的效果。在山东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一方面,应进一步提升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的力度,充分考虑高端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的合理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把战略活力、政策活力转化为执行活力,再将活力转化为蓬勃供给力,最大程度激发后期建设潜能。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升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的前瞻性。不仅集中引进具有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头衔”的高端人才,还应注重引进具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尽最大努力满足青年人才工作和生活的合理需要,并提供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

3.2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端人才引进管理体系

为了让高端人才“引得准、融得紧、用得好、留得牢”,达到精准度、和谐度、达成度、持久度的统一[43],还需要制定科学的引进管理体系。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师风师德、专业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制定阶段性的人才培养考核计划。二是建立持续的跟踪服务机制,真正达到“引进一个人,培育创建一个团队”的效果。三是要为高端人才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并提供充分表达见解和提出建议的平台,通过提升话语权来吸引并培养高端人才入校后的主体性和归属感。

3.3以集群优势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端平台

一方面,应形成“政府投入集群-高校发展集群-学科建设集群”的建设链条,从而实现高端平台的集群化。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端平台:首先,省级、市级政府导向层面,应破除地方保护观念,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打造顶尖高校;其次,高校发展层面,应承接政府的职能转移向高校集群转化;最后,学科建设层面,应注重学科集群,促进文理协调、文理交叉发展。如理工科高校、特色显著的行业高校应意识到“双一流”高校的建设亦需人文社科的契合,亦需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44],因为单靠单一学科的发展,无法建成真正的“双一流”高校。另一方面,在高端平台集群化的基础上,还应致力于平台间的协同创新,共同构建更具区域竞争优势的人才平台体系。除了开展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的“双高”建设之外,还应积极引导省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引导高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45]。

3.4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系统化人才服务软环境

人才软环境是提升人的能力、人的创新活力和人心凝聚力的土壤[46],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系统化人才服务软环境是高端人才助推“双一流”建设的保障。首先,应以人才为逻辑起点,构筑开放性人才环境观念。可以效仿新加坡的人才先进引进管理模式,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理念,吸引集聚世界一流的人才和项目。其次,高效建设“亲民亲才”的人才服务软环境,提高人才发展和人才有效配置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能力。教育方面,应增加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水平,缓解中、高考压力。医疗方面,应增加优质的医疗资源,加强“双一流”高校医学院的建设,从治病到防病,为人才努力形成一张“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健康网,解决高端人才的后顾之忧。创新环境、社会治理方面也应跟上脚步,让高端人才从“要我来”向“我要来”转变。最后,通过打造“软环境”来释放“软优势”,增强区域的公共服务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用环境塑造和制度保障让人才感受到归属认同和价值激励,对人才形成持久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钻石模型双一流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从钻石模型论我国快递行业升级转型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