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分析:2010—2019
2022-05-06朱芬华
朱芬华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科技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基于生活的物质层面,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综合反映居民的物质和精神层次。居民生活质量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充分反映社会总体情况和居民生活满意度。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时期,我国进入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助于把握城乡发展脉搏。
国内学者对居民生活质量做了较多研究,封顺义等分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1]。朱海艳等基于旅游恩格尔系数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度进行跟踪实验,发现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且回归拟合度较高[2]。叶继红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江苏集中居住区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3]。丁毅等研究了农村金融创新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4]。付丽娟等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5]。雷沁等对居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6]。封思贤等分析了数字金融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7]。张晶渝等运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重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8]。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拟对近10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一)人均收入稳步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图1显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①本文中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20年版)。,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42359元,年均增长率达12.17%;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至16021元,年均增长率达17.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以上数据包含物价上涨因素)。2010年到2019年,城镇居民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各年人均纯 收 入 的 3.2、 3.1、 3.1、 2.8、2.8、2.7、2.7、2.7、2.7、2.6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图1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走势
(二)人均收入增速同步于经济增速
图2显示,2010、2011、2016、2017和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2012、2014、2015和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低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当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较快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也较快,当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较慢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也较慢。由此可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基本同步,经济增长有效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图2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
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强烈的,消费结构升级是必然的,而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关键。只有就业稳,居民收入才能稳,才能为消费提供不竭动力。因此应建立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力地域流动障碍,建立健全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占比,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鼓励平台经济创造更多新型就业形态,保障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二、城乡居民支出现状分析
(一)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
图3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肉禽类消费量、水产品消费量、奶类消费量和干鲜瓜果消费量都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中,人均肉禽类消费量从2010年的22.2千克增长到2019年的34.7千克,年均增速5.6%;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从2010年的5.2千克增长到2019年的9.6千克,年均增速8.5%;人均奶类消费量从2010年的3.6千克增长到2019年的7.3千克,年均增速10.3%;人均干鲜瓜果消费量从2010年的19.6千克增长到2019年的43.4千克,年均增速12.1%。
图3 农村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
图4显示,2010年到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肉禽类消费量、水产品消费量、奶类消费量和干鲜瓜果消费量总体上呈逐渐增多趋势,其中,人均肉禽类消费量从2010年的34.7千克增长到2019年的40.1千克,年均增速1.6%;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从2010年的15.2千克增长到2019年的16.7千克,年均增速1%;人均奶类消费量从2010年的14千克增长到2019年的16.7千克,年均增速1.9%;人均干鲜瓜果消费量从2010年的54.2千克增长到2019年的66.8千克,年均增速2.3%。
图4 城镇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
结合图3和图4可知,城镇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的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实现温饱之后,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粗细搭配和营养均衡,讲究食用有营养的食品。居民购买肉禽类食品更多要求鲜活,冷冻肉禽类食品销售量逐渐减少,水产品要吃欢蹦乱跳和现宰的。奶业发展进入巅峰时期,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等品类应有尽有,更多居民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越来越受欢迎。
(二)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图5显示,2010年到2019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电冰箱拥有量、空调拥有量和计算机拥有量总体呈井喷式增长趋势,其中,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从2010年的2.8辆增加到2019年的24.7辆,年均增长78.2%;平均每百户电冰箱拥有量从2010年的45.2台增加到2019年的98.6台,年均增长11.8%;平均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从2010年的16台增加到2019年的71.3台,年均增长34.6%;平均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从2010年的10.4台增加到2019年的27.5台,年均增长16.4%。
图5 农村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图6显示,2010年到2019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呈较快增长趋势,电冰箱拥有量、空调拥有量和计算机拥有量总体上呈小幅增长趋势,其中,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从2010年的13.1辆增加到2019年的43.2辆,年均增长23%;平均每百户电冰箱拥有量从2010年的96.6台增加到2019年的102.5台,年均增长0.6%;平均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从2010年的112.1台增加到2019年的148.3台,年均增长3.2%;平均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从2010年的71.2台增加到2019年的72.2台,年均增长0.2%。
图6 城镇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结合图5和图6可知,截至2019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电冰箱拥有量基本持平,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空调拥有量和计算机拥有量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速快于城镇居民。随着居民收入日益提高,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新潮和高品质的耐用消费品迅速进入普通百姓家,凸显了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现代化。从2010年到2019年,汽车拥有量的增速最快,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年均增加2.2辆,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年均增加3辆,汽车拥有量的增加提高了居民交通的舒适度,居民外出活动更加方便,带动了交通和旅游的快速增长。
(三)国内旅游人数和花费
图7显示,2010年到2019年,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次从1038百万增加到1535百万,年均增长49.7百万人次,年均增速4.8%,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次从1065百万增加到4471百万,年均增长340.6百万人次,年均增速32%,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次增速远远快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从306元增加到635元,年均增长32.9元,年均增速10.8%,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从883元增加到1063元,年均增长18元,年均增速1.7%,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图7 城乡居民国内旅游人次和花费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近年来,旅游消费逐步成为居民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旅游成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元素之一,旅游业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高速公路、高铁和民航的发展,旅游变为城乡居民司空见惯的活动。据统计,截至2019年,国内旅行社38943个,星级饭店10130个,国内居民出境人数16921万人次,国内游客60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57251亿元。在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小康旅游新时代和大众旅游新阶段的特征愈加突出,旅游消费升级愈发明显。更多的居民有条件和闲暇时间加入旅游行列,无论是消费升级的小康旅游,还是数字驱动、场景创造的智慧旅游,都支撑着现代旅游市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医疗卫生资源拥有量
1.医疗卫生人员拥有量
图8显示,2010年到2019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拥有量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农村居民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拥有量从2010年的3人增加到2019年的5人,年均增加0.2人,年均增速6.7%;城镇居民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拥有量从2010年的7.6人增加到2019年的11.1人,年均增加0.4人,年均增速4.6%。城镇居民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拥有量总数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拥有量增速快于城镇。
图8 城乡居民卫生技术人员拥有量
2.床位数
图9显示,2010年到2019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2010年的2.6张增加到2019年的4.8张,年均增加0.2张,年均增速8.5%;城镇居民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拥有量从2010年的5.9张增加到2019年的8.8张,年均增加0.3张,年均增速4.9%,城镇居民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多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速快于城镇。
图9 城乡居民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7545个,床位880.7万张,卫生人员总数1292.8万人,卫生总费用65195.9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6%,近1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城乡居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五)社会救助情况
图10显示,2010年到2013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呈小幅增长趋势,2014到2019年,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以较快的速度减少,10年总共减少1759万人,年均减速3.4%;从2010年到2019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一直呈减少趋势,10年总共减少1449万人,年均减速6.3%。
图10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自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脱贫攻坚的决定后,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改善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乡村振兴也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脱贫攻坚重点解决贫困群体的温饱问题,乡村振兴为农村居民脱贫后的持续发展创造外部机会和内生动力的双重支撑,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三、结论和建议
(一) 结论
城乡人均收入稳步提高,且人均收入增速同步于经济增速;城镇居民的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国内旅游人数和花费及医疗卫生资源拥有量均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拥有量的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多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减少的速度小于城镇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经历了先快速扩大后逐步缩小的过程,目前城乡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和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关。21世纪以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政策,有力扭转了城乡差距扩大的势头。从城镇角度看,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着力增强城市对于乡村的辐射带动功能;从乡村角度看,相继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大举措,不断提升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要素集聚功能。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现脱贫摘帽基础上,按照乡村全面振兴要求,继续提升农村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巩固已有脱贫成果,推动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全方位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 建议
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适当的差距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居民收入差距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总需求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时,扩大需求就需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此时收入分配过大就会影响总需求,因为高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弱,他们对商品的需求基本已经饱和,而低收入人群因缺乏支付能力,造成社会总需求萎缩,妨碍经济进一步发展。当前疫情下,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居民消费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拓宽农民的经济增收途径,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增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通过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打通消费领域的“堵点”和“痛点”,不断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