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方高校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研究
2022-11-27蔡晓华
蔡晓华,刘 强
(1.安康学院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陕西 安康 725000;2.安康学院 科研处,陕西 安康 725000)
协同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目标,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联合在一起,实现大联合、大协作,是一种大跨度整合,一种新的创新组织形式,目的在于通过政府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政府、高校、企业、研发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是快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我国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欠发达地区非省会城市科研力量十分薄弱,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缓慢。如何尽快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一般地处非省会城市,是所在地区人才最为集中的单位,是该地区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人才智力、科技优势,探索建立以地方高校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协同创新源于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深化。产学研合作最早始于19世纪美国对大学的理念和使命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探索对后来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合作模式的诞生以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模式”为代表,推动了“硅谷”的崛起和“斯坦福工业园”的创办,至今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对象[1]。
从理论研究来看,产学研有关问题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1966年美国学者Linconln开创了产学研理论研究的先河[2]。朱桂龙等根据普赖斯提出的科技文献增长理论,将产学研国际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探索期(1966—1982年)、缓慢成长期(1983—1999年)和快速发展期(2000年至今)[3]。协同创新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纵观产学研理论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产学研研究理论不断聚焦,主要是熊波特创新理论和Rogers理论,经济变迁演化理论,官产学三重螺旋创新理论,知识、技术的溢出,创新、社会网络理论,开放式创新,创新生态系统等理论的提出;二是研究关注的问题不断深化,起初关注的是合作模式、相互关系,逐步拓展到研究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对学校、企业的影响,以及知识技术转移等问题;三是研究应用领域不断增加,从最初的航空产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协同创新[4-6]。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研究资料看,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许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人员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有关产学研合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对策,主要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二是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机制,从合作模式上看,主要有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共建产业技术联盟、联合共建创新平台、大学科技园等;从机制体制上看,产学研合作一般是松散的利益联合体,约束机制不健全,主体多,各方利益协调难,难以找到一个各方都满意的方案。三是产学研合作比较研究,主要对发达国家合作模式、体制机制进行研究,为我国产学研合作提供借鉴参考。从研究的重点来看,主要集中在科技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模式、机制体制、利益分配等宏观方面。其主要观点是:在体制方面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非法人主体、法人主体,在机制与利用分配方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人员流动不调动,按照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最终实现协同创新[7]。
实际上,我国协同创新研究应用比较早,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重大技术攻关研究就是动员全国科技力量协同创新的结果。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上提出要发挥高校作用,推动协同创新,随后教育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出台了加强协同创新的一系列文件,极大地促进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等重要论述,要求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我国科技从跟跑到并跑、领跑,建设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二、安康市科技创新能力及校地合作分析
(一)安康市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科技创新能力分析指标主要包括R&D人员、R&D经费及财政科技支出,发明专利、技术合同交易,企业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安康市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全市共有人口300万,辖十个县市区,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4.66亿元,位列全省第8位。人均生产总值36662元,位居全省第9位。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全市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8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5个,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示范站等各类创新平台14个。2017年科技投入、产出主要指标如下①参见《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监测报告(2019)》,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编印。:
1.R&D人员、R&D经费及财政科技支出
2017年安康市R&D人员981.6人年,居全省第6位;万人R&D人员3.69人年,居全省第6位。2017年R&D经费支出3.93亿元,居全省第9位;R&D经费投入强度0.4%,居全省第8位;2017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支出0.48亿元,居全省第7位。
2.发明专利、技术合同交易
2017年安康市专利申请787件,居全省第10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72件,居全省第10位。全市万人专利申请量为2.96件,居全省第10位;专利授权541件,居全省第8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件,居全省第10位。万人专利授权量2.03件,居全省第10位。2017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04亿元,居全省第11位;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39.08元,居全省第11位。
3.企业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新产品销售收入
2017年安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575人年,居全省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3.14亿元,居全省第8位。R&D经费占主营业务的0.25%,居全省第9位。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0.71亿元,居全省第8位。
综合分析,2017年全市创新发展水平指数为252.23。以2012年为基期计算,五年间共提高了152.23个百分点,创新能力、创新水平不断增强。但安康市的各项指标与全省、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多项指标在全省处于末位,与GDP在全省排名相比,基本一致,说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不够,需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安康市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情况分析
安康市各级政府、企业十分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近几年来,安康市围绕富硒产业、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试验示范站、技术创新联盟;每年举办校企合作对接会,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搭建技术合作平台,促成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达成多项产学研合作协议,有效解决了制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地方财政、企业科技投入不足,外地专家来安康工作次数少、住安康工作时间短、投入精力不足、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
安康学院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地处安康,具有就近服务的便利条件。学校始终把服务安康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安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团队,累计培养了8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成了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茶叶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级科研平台。学校出台了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与安康市十县市区及高新区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与安康阳晨牧业、华银科技、北医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75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400余项,一批教师长期活跃在生产一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影响安康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缺乏地域优势,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远离省会城市,在城市吸引力、交通便捷程度、生活环境、收入待遇、信息资源获取、个人发展空间、子女上学就业、医疗条件以及个人追求等方面,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从全省研发人才总量来看,2017年,西安市排名第1,安康市排名第6,说明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省会西安,安康市与全省平均水平及西安市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
从研发人员的学历、职称结构来看,博士硕士学位人数占比、高级职称人数占比也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研发人员取得的成果、社会知名度及获得的各种人才称号来看,缺乏领军人才。由于缺乏科技领军人才,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创新团队,成果产出数量少,层次不高,对经济发展支撑引领作用不强。
(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不高,成果产出少
安康市现有本科院校1个,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8家,其中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创新平台26个。从创新平台的数量和层次来看,与全省有1481家科研机构、116所高校相比,安康市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占比少、层次低,同时虚拟性科技平台居多,实体性科研平台少,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难以发挥。
从成果产出及转化应用来看,2017年安康市的指标值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多项指标均排在全省后几位。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安康市为了加强人才引进、优化创新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出台了科技创新1234工程、人才引育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为了加大对科技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联合省科技厅、省科控集团等机构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安康循环产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安康贫困地区(科技)产业发展基金,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落实,对人才引进及科技创新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全省其他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西安市相比,在政策支持力度,及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入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四)企业规模小,技术开发应用能力不足
安康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7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分别占全省数量的10.3%、1%。新产品销售收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85%。主要特点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少,以小微企业为主,企业R&D人员数少、R&D经费投入少,多数企业只能以引进模仿应用为主,少数企业从事创新研发。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进行技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小微企业缺乏研究人员和研发资金,导致研发投入少,研发能力差。而且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融合,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如上种种因素导致了小微企业只能跟踪模仿,即使有技术也缺乏转化资金,所以表现出对技术的需求不旺。如,近几年来安康富硒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从事简单的生产加工,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五)所在地高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机制创新不够
地方高校是所在地人才、科技力量最为集中的单位,相对来讲科技实力较强,但多为新建高校,办学时间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这就需要联合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协同攻关,以提升科技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在长期发展中,安康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校地、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存在投入强度不够、政策支持不强、投入与利益分配制度不明晰、科技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合作制度、机制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牵头单位,在坚持合作共赢、利益共享原则的基础上,联合市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一个合作平台,探索建立一套政策制度,形成一种长效的合作机制,以满足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四、构建以地方高校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与机制体制
根据三重螺旋创新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等理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近十几年来我国在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协同创新模式大致可以按以下三种类型构建。
(一)独立法人型协同创新模式
独立法人型协同创新模式由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独立的研究机构,由董事会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这种模式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独立的研究机构,如陕西省近几年大力推广的“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科研平台和2021年以来大力推进的秦创原建设。二是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划拨、政策资金支持等措施,由高校、科研院所直接在当地建立科研平台、创新试验示范站,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示范推广,如陕西省科技厅在全省建立的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
独立法人型科技研发平台根据主导产业、企业发展需要设置,欲研究的问题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研究目标明确,能够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1公里的问题,以及从根本上解决研究与应用脱节的问题,从而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但这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形式需要解决研发人员在本单位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中的业绩认定,以及绩效奖励、成果权归属等问题,需要从法律政策、管理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以消除科技人员顾虑,充分调动各方科技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
(二)非法人型协同创新模式
非法人型协同创新模式一般由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签署科技合作协议,联合建立研发平台、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能够解决部分投入问题,能够通过政府行为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但这种合作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日常工作主要由牵头单位负责,往往容易出现参与各方利益不明确、合作形式松散、参与单位人员热情不高、合作过程中会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合作成果取得主要看各方领导的重视程度、合作各方投入和牵头人的工作积极性而定。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比较普遍,我国目前建立的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多为这种模式。
(三)以地方高校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模式
对于缺人才、缺资金的欠发达地区非省会城市,由政府牵头,地方高校主导,联合企业、域外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技术机构,建立“地方政府+高校+企业+院所+地方技术机构”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联合建立研发平台、联合组建技术创新团队、联合成立技术创新联盟等。这种模式由地方高校主导,地方政府发挥行政推动作用,企业发挥投资、需求、应用主体作用,既可以采用法人形式,也可以采用非法人形式。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和地方高校的主导作用,以及企业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负责为科技创新提供行政、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聚集等方面作用,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的研发合力;地方高校根据地方需求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同时负责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解决参与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奖励等方面的成果认定问题,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企业来讲,既是参与者,又是需求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种模式能够实现成果在企业的就地转化,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促进企业发展。此方式是实现科技创新,快速提升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构建以地方高校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创新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这种保障不仅要有好政策,更要抓好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等重要论述,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制度,尤其是陕西全力推动的秦创原建设,把科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以地方高校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是提升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各参与单位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制订完善协同创新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尤其对参与科技人员要出台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分配、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认定的政策,完善工作经费、科研经费使用、科研绩效奖励等方面政策,解除科技人员后顾之忧,调动科技人员、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域外高校、科研院所到欠发达地区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二)联合引育高层次人才,组建科技创新团队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建设以地方高校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最根本的任务是首先要解决创新人才缺乏的问题。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地域优势、人才待遇不高等因素影响,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且地区内企业多为小微企业,员工收入不高,人员稳定性差,吸引人才更难。因此,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应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制订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建立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地方发展需求、企业需求,采用灵活的方式引进科技创新急需的领军人才,同时为其配备地方专业人才,形成“首席专家+地方高校教师+地方科技人才+企业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团队。近几年来,安康学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学校与企业联合引进博士,人事关系在学校,日常工作在学校,课余时间在企业工作,在校享受学校工资待遇,在企业按照工作情况给予相应待遇,这不仅增加了引进人才的经济收入,也锻炼了师资队伍,促进了人才成长,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科技创新,促进了产教融合。
(三)采用灵活机制体制,联合建立区域研发中心
科研平台是科技工作者的舞台,建立区域联合科技研发中心能够聚集人才、技术、资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针对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平台层次低、数量少、研发活力不强的实际,积极联合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技术机构”的协同创新模式,联合组建多个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围绕产业链建设发展需要,按照“一产业一平台一团队一多企业”的合作方式,建设一批接地气、能解决问题的科研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推动作用,发挥地方高校就近服务的便利优势,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调动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技术机构参与的积极性,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法人型和非法人型科研平台建设,完善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平台支持政策,提升建设水平。通过这些新型科研平台的建设,必将有力地推动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开展科技研发
地方产业发展、企业发展更多的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和关键技术。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围绕企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与示范推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是需求主体、市场主体、投资主体和创新主体,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坚持项目从企业需求中来的原则,组织科技人员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地方科技部门、地方高校要与企业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从企业征集项目,根据征集信息编制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征集项目开展科技攻关,真正解决企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五)创新合作机制体制,建立融合共生的合作关系
协同创新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完善机制体制。体制合理、机制顺畅、互利共赢,协同创新才能高效运转。过去我们开展协同创新主要靠行政推动,现在不仅要行政推动,更要靠市场驱动,坚持行政推动和市场驱动两手抓,通过行政手段有效整合科技资源,通过市场手段,合理利益分配机制,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沟通、会商交流机制,通过会商交流制度,及时通报情况,了解需求,密切校地、校企各方联系,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逐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体制。同时要积极探索科技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逐步形成一种融合共生、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