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艺术学理论热点现象述评
2022-05-06郭必恒
郭必恒
十年学科风雨路,晓来不知归何处。评述2021年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概况,不能脱离一个重大的背景,那就是这一年的年底震惊学界的学科目录调整,在新目录上,保留了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但名称变为“艺术”,将原来的“艺术学”中的“学”省略掉了。在学科设置上,则只保留了一个一级学科“艺术学”(原目录有五个),设置了“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六个专业学位目录。新学科目录仿佛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艺术学界。这也就意味着,原本存有争鸣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发展路径等问题,再继续争论已几乎没有意义。如若新学科目录正式实施,今后,大家关注的焦点可能要变成“艺术学一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了。但回顾历史总是有益的,以史为鉴可以明未来,在这个当代艺术学科史上的重大转折关头,我们仍需对过去一年的学科发展作一总览,站好最后一班岗。
一、关于艺术的学术研究的融通问题
艺术从来都是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人类的创造行动拓展出人的行为与活动的同心圆,而文化就如同染色剂一般浸染了人类的这一行动范围。也正因如此,作为人类活动的艺术不可避免地融入文化圈层之中,成为人类自身的文明成就尺度之一。艺术从自觉以来(这一现象在中国发生于魏晋),便处在分列与融通的矛盾张力之中,分列使其更明确特定的边界而深入地认识自身规律,融通则使其打开通向整体人类文化的道路,进而密合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进程之中。
关于门类艺术之间的融通现象在艺术史上屡见不鲜,诸如中国古代的“书画同源”(赵孟頫)、“诗画一体”(苏轼)等,都揭示出了艺术类型之间诸多要素的类同性,这一艺术融通现象为艺术理论揭示艺术普遍规律提供了依据和基础。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成了此次春晚最热门的文艺作品,其取材和造型均源于北宋青年画家王希孟山水名作《千里江山图》,典型地反映了当代艺术的融通现象。该舞蹈从绘画进程入手,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为线索展开,营造出“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一系列美轮美奂的造型动作。身穿青绿色衫裙的舞者化身为《千里江山图》中料峭的山、层叠的峦,描摹出层峦叠嶂的景致,舞动出山水相依的动态生命。绘画的奇笔也给舞蹈设计者提供了灵感,例如广被模仿的“青绿腰”,是一个半空中的高难度动作,舞者长袖一甩,上半身后躺,与地面近乎平行,险绝又婀娜。这一巧思也恰来自《千里江山图》的“险峰”景观。近年来,“以画入舞”的创作现象十分流行,《只此青绿》的出现,恰是呼应了这一现象而已。其他的舞蹈节目,诸如《清明上河图》《唐宫夜宴》和《洛神赋》等,也是此类作品,可以说,当下“以画入舞”呈现出一股大热的势头。艺术创作实践中的这种融通现象的客观存在,就使对艺术的解释不可能被限定在单一的艺术门类里,而必然会溢出边界,进入到审美的、文化的层次,艺术理论的融通优势便得以凸显出来。故而,对《只此青绿》的阐发,也突破了对舞蹈技巧的说明,应从其审美上的冷艳沉着风格之于《千里江山图》的借鉴,以及历史文化上写意胸怀一脉相承等视角来加以解读。由此不仅可发掘出该舞蹈的舞美倾向,更能准确地标示出其在文化地图上的定位。
按理说,艺术的学术研究的融通性是毋庸多言的客观存在,然而,在艺术领域的“话语权”争夺下,这一议题却屡被提出,以标示出各门类艺术理论的必要性、独立性、隔绝性。这一议题的一般表述是“既然存在着门类艺术理论,就没必要单独设置艺术理论”,该说法常见于研讨会(尤其是内部研讨会)上和学术论文中,形成的影响也很大。针对以上说法,王一川教授在《艺术学理论的学科进路》一文中提出:“只要跳出艺术专业院校的视角,从更宽广的社会文化视角去看,就不难发现如下必要性:艺术学理论学科致力于艺术普遍性规律的研究,与其说是为了给特定艺术门类型学科以必要的普遍性引导或促进(当然这种意义也是具备的),不如说主要是让各艺术门类中蕴含的普遍性意义尽量释放出来,被更加宽广的文化界赋予普遍性理解,并进而成为与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诸多文化形态同等重要的普遍性符号形式系统,整体上作为文化成就的一部分,通过教育等手段而传递给后世。”①王一川:《艺术学理论的学科进路》,《文艺研究》2021年第8期,第6页。这里从文化的高度观照门类艺术,指出了艺术跨门类研究的必要性,如果跳出了门类艺术的视角,这种必要性就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如若只关注舞蹈自身,或者只依据舞蹈史或舞蹈流派编舞,就不会出现《只此青绿》这样的爆款舞蹈。一个专业艺术工作者的培养过程中,必要的艺术跨门类理论基础和跨门类艺术史知识学习,显然是有益的、必须的。这并非只是到今天艺术高度发达阶段才出现的现象,而是艺术发展的初期、成熟期、繁荣期都会存在的样态。例如,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歌舞诗的融合也极为普遍,一个歌者也兼作舞者,甚至兼具书画才艺,艺不压身,多多益善,也是常态。艺术表征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而不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表征着艺术,只有融入整体文化之中,门类艺术才彰显出它的无穷魅力和广阔影响力。艺术的学术研究正打开了门类艺术通向文化的那扇大门,在此过程中,为使各门类艺术得以升华和拓展,采用艺术理论的融通视角加以学术研究也是必要的前提。
艺术的学术研究之融通性不局限于门类艺术之间的打通,而且也意味着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贯通。这一观点,在往年的学术争鸣中也出现过,国家新文科建设规划提出之后,学者又将其置于新的视角下加以审视。周计武教授在《新文科的使命与艺术学理论的跨学科定位》一文中提出:“新文科的创新是为了适应日益深化的社会变革,提升文科服务社会的水平和介入现实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跨学科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突破点。”他又从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居间性”出发,认为:“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而言,跨学科是多层面的,它不仅包括各门类艺术理论之间的融合,门类艺术理论与艺术哲学或美学之间的融合,而且包括艺术学理论与新科技的融合,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融合。”①周计武:《新文科的使命与艺术学理论的跨学科定位》,《民族艺术研究》2021年第1期,第128、131页。“学科居间性”在笔者拙文《2020年中国艺术学理论热点述评》中有所论及,在那篇文章中,引述了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的这一提法,与上文的观点是一致的。总之,无论从门类艺术实践的实际,还是从当代知识谱系的构造出发,艺术的学术研究融通化都是一个越发显著的趋势。
二、关于文艺评论的当代建构问题
在网络文艺经由21世纪初期大爆发、快增长之际,网络文艺评论已随之泛滥成河。曾几何时,从事文艺工作的业界人士,有感于文艺评论的减少和固化,认为21世纪是文艺评论匮乏的时代,笔者10年前在多次有关研讨会上听到此论调。现在看来,文艺评论根本就不是减少了,而是泛化了,或者说是碎片化了(偏贬义),再或是多元化了(偏褒义)。其数量之庞大、之庞杂,足以令人瞠目结舌。互联网时代,在数字化和交互化等技术的加持之下,不仅文艺作品的生态起了根本性的变化,连带着文艺评论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文艺评论的当代新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文艺评论的再认识。
王一川教授提出文艺评论的角色之一是“使者”,即沟通文艺创作与受众之间的“信使”,他认为:“文艺批评或文艺批评者堪称文艺作品通向观众之间的使者,在文艺作品与观众之间架设起相互沟通的桥梁或纽带。”文艺作品需要观众的深入理解才能进入到文化进程之中,特别是文艺经典,缺乏精辟深刻的文艺批评,流芳百世是不可想象的。伟大如《红楼梦》,也有“脂砚斋”所作的批评,《水浒传》也有杰出文艺评价家金圣叹的批点。王一川教授详加阐述,提出:“文艺批评的产生是要满足两方面的相互融合需要:一方面,文艺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感性的和精神的作用不可忽视,是在潜移默化且深刻地形塑人们的感性机体和精神品格,从而被要求提升到文化高度去认识;另一方面,观众又不满足于仅鉴赏艺术门类作品以及相关现象(如艺术家创作过程、艺术形象的魅力、明星逸闻趣事等),还有将活生生、灵动而不确定、兴味蕴藉的艺术形象加以理性化、形成相对明确的理性思考的需要,甚至还想到要将优秀的艺术作品与古今中外艺术杰作相比拟、比较或媲美,以及进一步通过艺术史编撰和教育途径等传递给下一代。”他这里从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分析文艺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反驳了一种较为流行观点——“艺术家们会质疑说不懂或不搞艺术创作,凭什么对文艺作品指手画脚?”②周星、王一川:《周星、王一川对谈:艺术审美、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阐释的独特创造》,《艺术教育》2021年第12期,第8页。
文艺评论在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为促进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良性发展,2021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在注重加强传统文艺评论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网络文艺评论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文艺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推动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有效互动。加强文艺评论阵地管理,健全完善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方式,加强网络算法研究和引导,开展网络算法推荐综合治理,不给错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①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8/02/content_5629062.htm,发表时间2021年8月2日。。《意见》中关于网络文艺评论新特征的概括十分精到,从形式上的短、快、微,从平台上的跨媒介,从趣味上的大众性和通俗性,以及传播上的大数据推荐等方面均有剖析,可谓全面而清晰。
其实,从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总体特色来观察,文艺评论“酷”化特征非常引人瞩目,这不仅体现在文艺评论的主题上,也显现于文艺评论的话语、文风、体裁、形式等多个层面。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酷”化风貌,实质上显示出来的是将传统文艺评论中感性特色的放大化处理,贯穿着“以象立意”“感悟抒情”的风格特点,不仅运用理性思维探索艺术品的内涵,而且在全部感觉里把握艺术品。文艺评论的新变就要求文艺评论者须确立与之适应的观念。周星教授在《五大观念认知:一种文艺评论的新方向》一文中提出“评论者应该具备的五种观念”,做到“坚守价值观、强化时代观、追求审美观、辨析文体观、建设评论观”。他进而阐释说:“当下的文艺评论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想观念?第一,必须具备价值观,包括意识形态观念、时代观念、人民性;第二,要具备审美观,审美文艺观并非政治宣教,而是对于文艺创作特有规律的把握;第三,要具备文体观,对于不同的文艺形态应该有不同的把握,否则就难入其中;第四,要具备辩证评论观,也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好说好,同时辅以积极向上的鼓励和对于不良倾向的批评;第五,要具备建设评论观,要设身处地分析评价文艺对象。”②周星、任晟姝:《五大观念认知:一种文艺评论的新方向》,《艺术评论》2021年第9期,第12页。只有从观念上确立对文艺评论发展新方向的认识,才能沿着文艺评论的正确方向,真正践行文艺评论“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的根本使命。
三、关于媒介与艺术审美的关系问题
由于媒介的变革,人类生活内容与形态的丰富,感性体验所占之比重进一步突出。互联网带来的全媒体时代到来之后,信息流动的加快,社会风貌的变化显而易见,人类文化由于互联网的介入正在经历根本的转型。就其审美特征而言,感性形式的凸显,感性体验的回归是显著特征,这种回归可视为一种螺旋式的提升,即充分理性化之后的“再感性化”。在互联网造就的“拟态生活”广泛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时代里,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问题已成为重大的时代命题。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文艺批评,在话语体系上有更加灵活、直白以及感性特色鲜明的倾向。互联网时代的文艺批评更张扬其“在场性”,甚至更重于说理性,在场则会突出感性成分,因为感性的意象总是要快于理性的理解被人们所接受。从语言符号的创新,到语言习惯的改变,再到多媒体的应用,互联网文艺创建着一套感性色彩浓烈的话语体系。由于互联网文艺的亲网性,大量的网络语言,诸如,追剧、段子、二次元等新式词汇涌入到评论之中。所谓“网络语言(Internet Slang)”,是指诞生于互联网的流行指意符号,形式不拘一格,广泛运用于网络交流,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图符、拼音、图片和流行语等,网络语言的组合,又形成了一个个的“梗”,“梗”是对“哏”字的故意误用,意思近于笑点,但更突出了其流行性的层面。在视频网站的弹幕中常用“谐音梗”“缩写梗”“数字梗”“字母梗”,后来在文艺论说中也广泛使用,这类表达具有一定的指代性,甚至部分演员、创作者的名字也用缩写梗来指称。这种表达方式成为了新的网络习惯,话语体系的更新换代加快,使艺术理论也在不断“扩容”之下,更趋向于繁杂和多样。
媒介变革不仅决定着艺术的呈现形态,也创造出新的艺术类型,再进一步则改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这是一个渐次发生的递进过程。
就艺术的形态而言,当今世代的艺术无一不借助新媒介而出新。就连那些传统的美术作品,也在展示模式上改头换面、焕然一新。例如,在网络、微博、微信、App等智能化终端服务平台的加持下,受众只需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网络,便可以在自己的电子设备上看到有关艺术品的生动解说与实体的场景演示。这种受众自主选择的、智能化的信息传输,赋能传统艺术,使其传播和教育功能得以放大,受众的艺术接受过程也更加多元和丰富。影像增强技术在音乐、舞蹈等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诸如北京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文艺演出,实物实景与拟物拟景融合无间,相互搭配,相互映衬,已然是浑然一体的状态。
就创新性艺术类型而言,新媒体艺术或传媒艺术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陈旭光教授在《数字技术下新媒体艺术的美学变革与理论扩容》一文中指出“新媒体艺术”的茁壮成长,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新艺术形式,认为:“广义的新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影像为媒介,包括被艺术系统接纳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作为‘第八艺术’的电视和作为‘第九艺术’的游戏,以及诸多与影视艺术相关的艺术形式,如3D影像、VR影像、影游融合影像等。新媒体艺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体验模式。”①陈旭光:《数字技术下新媒体艺术的美学变革与理论扩容》,《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4期,第180页。这里提出的“新媒体艺术”包容了影视、游戏和虚拟现实艺术等,倾向于广义上将其理解为数字技术加持下的影像艺术。另有一种看法,认为新媒体艺术不包含电影和电视,而是指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类型,它们深度结合虚拟现实的技术,诸如3D影像、VR影像、三维动画、电子游戏和部分网络艺术等。新媒体艺术基于数字技术,糅合魔幻光影、数字动画、现场音效、艺术拼贴等元素于一体,创造出如同真实世界一般的虚拟环境,提供一种集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感观体验为一体的沉浸式感性体验。新媒体艺术在互动、信息传输和图像处理方面倡导不同艺术类型的交流,衍生出众多形态各异的艺术形式,通过重整人的感官系统的接受过程,深化人类对于感知能力与感性体验的理解。
就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建构而言,在承认新媒介催生新艺术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论新建构是十分必要的。万物互联的信息化时代里,艺术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其中也包括美学观念与艺术理论的变革。周星教授认为:“对于传媒和艺术之间的结合,是站在更为高远的角度去对待传媒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几百年间人类传媒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个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到艺术在传媒世界中自身的力量。所谓传媒几乎成为整个人类的生存手段和存在方式,而现代艺术当然也被打上了传媒的显著印记。”②周星:《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媒艺术理论建构的特色与意义》,《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7期,第112页。由于新媒介的渗透无所不在,艺术理论创新就不容忽视其巨大的影响和渗透,陈旭光教授认为:“以互联网媒介为介质、以数字技术为推动力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丰富、扩大了艺术的疆域,而不是消减或割裂了艺术。从某种角度而言,艺术的生命力就蕴含在其巨大的包容性和不断拓展的疆域中。因此,要求艺术理论的建设既要与时俱进,面对、关注并试图解决各种新问题,也要兼容并包,致力于艺术理论体系的‘扩容’,进而在一个开放的艺术学理论体系和框架中容纳各种矛盾和冲突。这样的艺术理论体系才是开放的、有生命力的。”①陈旭光:《数字技术下新媒体艺术的美学变革与理论扩容》,《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4期,第188页。这里发起一个呼吁,提倡因应新媒介现实而加快进行艺术理论的出新,而理论创新又须首先开阔胸襟,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这反映了艺术学理论学界人士近年来的一个共同看法,即建设一个开放有序的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