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听障儿童的转化之道
2022-05-06张玲晓
张玲晓
[摘要] 特殊教育作为一种慢的教育藝术,不仅要关注随班就读学生习得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关心他们的情感,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他们虽与普通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不同,但也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基于此,本文以听障儿童小先为个案,探寻听障儿童的转化之道,详细阐述以班级、课堂为阵地,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措施,有目的、分阶段地进行教育,帮助他尽快融入集体中,和同伴愉快地玩耍、愉快地交流,记录他的点滴变化,让他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快乐幸福地成长。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心理教育;因材施教;多元评价
小先是这样一位特殊的孩子——听障儿童,如何利用班级阵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教学,让他能学有所成,是班主任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经过6年的观察、教育、分析,在精心呵护下,小先这株弱不禁风的幼芽,终于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
一、个案审视,浮云已然遮望眼
笔者从2016年开始关注特殊教育,那时刚接手一年级,作为新手教师,心情本来就有些忐忑不安,加上小先家长告知小先是个特殊孩子,希望笔者对他多关注、多包容,当时我就懵了:该怎样对待这类特殊孩子呢?6年来,笔者一直以小先为个案进行研究,探寻特殊学生的转化之道,如今已颇有成效。
二、缘由深寻,柳暗花明又一村
刚开始,笔者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发现小先身上存在的问题是有因可循的。
客观原因:由于听力缺陷,小先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所欠缺。2岁时检测出听力残疾,出于愧疚,父母在生活上对他宠爱有加,但在听、说、读语言能力的培养上,与他人交往能力的训练上,与同龄人协作能力的引导上,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致使他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相对落后。
主观原因:初入小学,环境的突变,加上三年级重新分班,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出现在小先面前,使小先产生了自卑感和恐惧感。在家里,他是全家关注、精心呵护的宝贝,但在学校里,身边的同伴并没有像家人般关心他。在他眼里,身边的同伴是一群言行另类的伙伴,这让小先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自卑的心理。
三、多措并举,守得云开见月明
小先的听力、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不如他人,往往会被套上“特殊”的枷锁。我们最需要做的是给他卸掉“特殊”这个枷锁,勇敢地做自己。仔细留心日常学习,关注生活点滴,抓住德育细节,悉心呵护其特殊的心灵。
1.依托心理疏导,给予关爱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尝试走近他的内心,依托心理疏导,逐步消除其距离感与恐惧感,把阳光般的关爱撒向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同伴的关爱,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习得技能,充实生活。
(1)营造温暖、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
老师的谆谆引导、同学们的悉心关爱能够帮助他融入班集体,感受到大家庭带来的温暖氛围,增强自信,强化同伴意识。因此,为他创造一个温暖、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尤为重要。
班级是个大家庭,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在班级里学习、参加集体活动。笔者借助集体的力量帮助小先埋下信心的种子。开展班队课时,请小先走到同学们中间,让他接受大家的夸奖。当他抬头向我流露出求助的目光时,我微笑着点头招手示意他勇敢上前,跟他说:“没关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他的长处:值日很积极、阅读时间认真看课外书、运动能力强等。笔者抓住良好契机,号召同学们学习小先身上“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
(2)家校携手共育成长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对孩子所寄予的厚望期许,所期待的行为表现与学校并不完全一致,唯有家校携手共育,效果方能事半功倍。
笔者首先加强与小先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与家长达成共识:唯有家校共育,耐心引导,才能让他健康成长。与家长多次交流后,笔者为他量身制定了一份“精施教化,共育成长”的辅导计划。小先状态不佳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寻找原因,并用励志故事鼓励他,多表扬他的优点,帮助他重拾信心。教师、家校互联、共育的温馨港湾便是愉悦温情的“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合力,帮助小先早日走出自卑的阴影,和同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3)展示技能特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特殊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会特别入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小先最喜欢做手工。他在创作手工作品时,会安静下来。完成作品以后,他会仔细地琢磨、欣赏自己的作品。他的手工作品尽管不是最好的,但框架、布局、细节都值得赞许。每次观看他的手工作品时,笔者都会鼓励他:“你创作的手工作品真是精致!太心灵手巧啦!”他总是开心地笑着。因为笔者的赞赏,他对手工更是乐此不疲。笔者又适时推荐他参加市里的手工比赛,他竟然获得了市二、三等奖,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表扬。
2.重视“三适”教育,提升自信
对于特殊学生,怎样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多传授知识,增强其自信心是关键。“三适”教育让笔者豁然开朗,为增强小先的信心指明了方向。
(1)助学伙伴适合,帮扶手拉手
学习伙伴是帮助他走出封闭世界的一股强大力量。笔者在小先的学习伙伴中,找到学习能力较强、愿意帮助别人的学生,借他们的力量助力小先的成长。如小组讨论时,在助学伙伴的带领和帮扶下,小先会提高认知水平,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笔者为小先量身定制了助学伙伴手拉手——帮扶计划(见表2),希望能让他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对未来充满信心。
(2)学习目标适当,鼓励跳一跳
小先思维迟缓、记忆容量小、逻辑思维能力差、理解能力较差,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做到量体裁衣。他的教学目标要低一些,只要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和简单的技能,表述要清楚明白,易于接受。只要他达到目标,就及时鼓励,调动学生夸奖他,当他看到老师和同伴对他的夸奖时,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堂上就常常能看见他积极地举手。
(3)作业难度适中,摘果尝一尝
给他布置的作业无论数量、难度、形式和其他孩子都要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他的作业数量要少一些,难度要降低,形式要简单,易于理解。如朗读课文时,一般挑出简单、优美的语句或者简短的段落,但要求认真朗读,可放慢速度,再慢慢提高要求。每次他认真完成后,都给予奖励,让他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培养自
信心。
3.实施多元评价,赢得掌声
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找准教育细节,抓住表扬契机,尤其是特殊学生,多支持、肯定他们,在赞许的目光中、鼓励的言语中,让他赢得掌声,不断改变,做最好的自己。
小先课堂上的每一次精彩表现,每一次完整清楚的回答,每一次勇敢主动的举手,都给予口头表扬、掌声鼓励,对他竖起大拇指,对他微笑示意鼓励。除了赞许的目光、鼓励的言语,也可以适当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如小红花、五角星、表扬信、盖印章、积分等,累积到相应的数量便可向老师兑换手工、魔方、拼图、积木等物品,以积分换取物质奖励。
表扬和批评相辅相成。小先的某些行为也需要约束,一味地表扬起不到震慑作用,效果也不明显,奖惩结合方能助其健康成长。
无微不至地关心、培育,静待花开,终有一天,花自会开。对于小先这类特殊学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耐心和关心,才能帮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生活,从此远离“特殊”的枷锁,感受无微不至的亲情之爱。亲情般的教育,浇灌那些慢开的芽儿,终有一日,他们会绽放成最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赵莹.静待花开的日子很美——小学特殊学生转化之浅见[J]. 新一代:理论版,2021(04).
[2]余灿涛.江海不择细流,温润可助其成——以“温润教育”思想对“特殊学生”转化的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3).
[3]方璐璐.让残缺的花骨朵在阳光下绽放——班级管理中“特殊学生”的教育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