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 健康你我

2022-05-06闹闹朝阳秋林穆先生

新体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全民跑步标准化

闹闹 朝阳 秋林 穆先生

父与子

清明过后,天气转暖,在户外会看到健身的人越来越多。虽然都戴着口罩,只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却让生活多了几分畅爽与愉悦,感觉真好。我领着儿子漫步在树荫中,在和煦的春光中慢跑起来。

走着走着,儿子问我一个问题:“爸爸,你小时候爱玩吗?”我说道:“爱玩呀!我小时候不像现在有手机,但也喜欢打游戏、看电视。”儿子嘲笑我:“我说的‘爱玩不是这些,而是像我一样去打球、游泳,或者跟老师学武术。”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们头脑中的“玩”,竟是这么丰富多彩,健康快乐。

我对孩子们讲起自己童年时的“玩”。我小时候最喜欢踢足球,虽然很快乐,但仍有一种疏离感,感觉这项运动离我很远。不仅是我,同龄人在回忆童年时也有同感。从小学到高中,体育课从来没有老师教过足球,土质操场上看不到丝毫的绿色,球门从来没有球网。到了初三与高中,踢球与学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不喜欢跑步。大多数体育课,老师都会重复两句话:“慢跑两圈”和“解散,自由活动”。“跑圈”几乎和体育课画上了等号,让我反感。我更喜欢后面的“自由活动”,可以和同学们以上课的名义踢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足球。其他同学打羽毛球、丢沙包,体育用品也都是从家中带来的。解散后,很多同学就蹲坐在墙边,聊天逗趣。临近考试时,他们会拿着课本跑圈,解散后找个空闲的地方一头扎进课本中。

小学时,偶然进入过学校的体育器材室,发现里面有各种器材,以球类为主。记忆中,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排球。至于网球、棒球、橄榄球,根本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见到。小学六年,我从未摸过排球,也几乎没有踢过学校的足球。原因很简单,打排球没有足够的室内空间,也没有中间的球网;踢足球,学校并不鼓励,主要是怕孩子们受伤。

我將这些陈年往事跟孩子讲起,儿子很不理解。他说:“你小时候每周只有一节体育课吗?我们有两三节体育课,第二课堂可以学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跆拳道。”我告诉儿子,如果你不理解,那就应该感到幸福。

说着,我们走上了一片体育场,踏着红色的跑道。体育场的一侧是网球场、篮球场,以及各种健身器械,而另一侧是游泳馆。这些地方,都曾有儿子的身影。

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孩子们都很快乐,除了在电视上看到了渴望已久的北京冬奥会,还去滑雪场感受了冰雪的激情。看着儿子在雪场上的灿烂笑容,如一缕阳光滋养着心田。

热爱是坚持的动力

最近,刘畊宏在抖音的健身操直播在互联网上大火,再一次勾起了人们减肥的美好愿望,似乎全民都在争当“刘畊宏女孩”,“刘畊宏男孩”。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90后”记忆中最早的减肥达人,曾经风靡整个东亚的“健身女皇”郑多燕。

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有健身明星的出现,因为每一代人都期待美好的身体以及美好身体所象征的美好生活。一如健身明星的热度会冷却,大多数人对减肥健身的参与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弃。坚持下来的少数人才是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

很多人带着减肥的目的参与健身运动,不可避免地带着痛苦:“我已经跟着刘畊宏跳了半个小时,气喘吁吁,结果他跟我说‘热身结束了!我们正式开始。”为了减肥而进行的健身运动并不快乐,这样的运动最多坚持三天。

不能怪那些人的意志力不坚定,人类基因对持续的体能和热量消耗是天生排斥的。如何让人们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坚持到产生乐趣的阶段,我认为是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课题,比如政府完善体育配套设施、推动基层体育赛事、营造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提升各种保障措施。此外,个人减少追求功利目标,感受体育运动本身的乐趣,才是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无论是减肥健身,还是总让人叹息的足球,我们从直播、比赛中得到的观赛乐趣,会随着时间有起有伏、患得患失。即便是国球乒乓,很多人在观赛时也免不了产生功利情绪。亲身参与到运动中去,在运动中感受到的快乐才是长久、持续的,能伴随一生的。

很多人所谓的不爱运动,其实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要乐于尝试,多试几个项目,你才知道乐趣是来源于羽毛球、乒乓球、登山还是滑雪。参与到获得乐趣的运动项目中,坚持下去是很简单的。

我十分羡慕能在跑步中获得乐趣的人。对我来说,跑步就是受罪,我的运动乐趣来源于篮球。只要有时间,我可以每天都打篮球。为了练习篮球,我可以跑步,但如果让我单纯跑步,我就很排斥。所以说,运动的乐趣很神奇,也很重要。

我曾经读到过一篇报道:国内一支中学篮球队在联赛中面对领头羊,老外教练惊讶于弟子们放弃了比赛,原因很简单:校长告诉他们,对方是强队,这场比赛战略性放弃就行了。

希望我们的体育教育少一些功利,让孩子们从小形成对运动本身的热爱、认真以及尊重。

重返人生的春天

一晃已是快要知天命的年纪,但我自己没这种感觉。这些年,我改变了许多,努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拥有淡定的情怀,好好活着。于是,我看看书、写写诗、插插花,但所有的爱好中,最爱的还是运动。

我爱运动,喜欢跑步、跳绳、打球,好像所有基础项目都会一点,不为专业,只为兴趣;不为名利,只为健康。

每当投入运动的时候,我会戴上耳机,放一段喜欢的音乐,在音乐中享受健走的沉稳,享受跑步的律动,享受跳绳的起伏。沟沟坎坎会在运动的过程中逐渐隐没,平日里的不愉快也会在运动中抛下,所有的意念变成了坚实的脚步。让自己的生命在运动中绽放,体验生命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运动的时刻,特别是在夜晚,在夜幕的笼罩里,在晚风的轻拂中,伴着路灯拉长的身影,只有自己,孤身但不孤独。我放下了所有,身心愉悦,尽情享受这样美好的时刻。

最近,我又喜歡上了爬山。爬山的过程是辛苦的,但那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是任何事情也替代不了的。经过几个小时的攀爬,多少次的峰回路转,多少次绝望后的希望,在登上山顶的那一刻,我瞬间忘却了所有的艰辛,大声欢呼,让自己的声音在山间绵延回荡。这个时候获得的不仅是“一览众山小”的畅快淋漓,更是对自己能量的惊叹。只要想做,经过坚持与努力,就可以看到与别人不一样的风景。山峦就在蓝天白云之上,水顺势成瀑,倾泻而下;树下草盛色润,草木相互依存,这就是我们生存的世界。不去攀登,何以惊叹。

山峦起伏,水声潺潺,我看山看水微微一笑;蓝天清澈,白云悠悠,我观云赏月嘴角上扬;风拂脸颊,树影婆娑,我静听风吟沉思遐想。欢声笑语,回荡山间,团结协作户外一家;精彩瞬间,完美定格,抓拍成像回忆永远。

坚持运动,光亮了岁月侵蚀的皮肤,年轻了世事催老的心态,美丽了世态炎凉的心情。一切都在无声中变化着,人生的春天重新拉开帷幕,给我希望,给我遐想。

全民健身的科学化、标准化

毛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至今已经71年,中国体育的发展从“摆脱东亚病夫”转到“成为体育强国”的目标上。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成为对全民健身的指导纲领。其中提到的科学化、标准化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环。

《意见》指出,要提高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包括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提高健身运动专业化水平。这里面提的两点,其实是关于健身的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科学化。

如今,中国大量人口聚集在东部大城市里,让城市土地越发“寸土寸金”。相比人口数量,城市内的体育健身设备,尤其是标准的体育场馆没有跟上。很多城市虽然有体育场馆,高校也有体育场馆,但都没能很好地向市民开放。没有足够完善的硬件设施,全面健身就没有实现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软件的提升,需要有更多的专业教练来帮助有健身需求的人们,掌握标准、专业的健身技能,防止健身导致的伤病,让健身达到更好的效果,还能为某些体育项目提供一定的基层人才储备。

以前,我们通过媒体的报道可看到,在日本,退役的国家队球员成为体育老师,去教孩子踢足球;在美国,有曾执教过NBA的教练去大学任教。这样的情况令人羡慕,不只是帮助了有健身需求的群体,也为这些体育项目培养了人才。尤其足球、篮球等集体竞技项目,是中国体育的弱势项目,究其原因,还是基层运动人口太少。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全民健身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类问题。

在实现标准化、专业化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硬件方面,体育设施的产权方如何通过运营体育设施获得利益,又不会让参与健身的百姓承受过重的经济负担?软件方面,高水平教练员到基层执教的收入由哪里支付,如何来保障?接受训练的项目参与者又如何与职业球队、专业运动队实现人才对接?

全面健身能不能搞好,标准化、专业化很重要。这样既可以让全民参与进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又能够让全民健身成为专业体育项目的基石,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全民跑步标准化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3月历史大事记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其实,跑了你才懂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八戒跑步等4则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