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兰科植物一新纪录种
——波密斑叶兰

2022-05-05杜小建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萼片柔毛兰科

郭 明,黎 斌,杜小建

(1.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陕西 汉中 723000;2. 陕西省植物研究所,西安 710061)

2017年以来,作者在进行秦岭太白山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研究和陕西省兰科植物野外调查时,发现斑叶兰属1种植物,经鉴定为波密斑叶兰(Goodyerabomiensis),其形态特征与该种模式标本形态特征吻合。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此次发现为陕西省分布新纪录种,且《陕西野生兰科植物图鉴》[1]的小斑叶兰鉴定有误,应为波密斑叶兰。此前记录,波密斑叶兰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东部(波密)、湖北省西部(神农架)、云南省(通海)有分布。该兰科植物种在陕西的发现,对陕西兰科植物多样性、起源、进化以及兰科植物保护等相关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波密斑叶兰GoodyerabomiensisK.Y. Lang(图1)

A.生境;B.植株;C.花序图1 波密斑叶兰

地生草本。植株矮小,高19~30 cm。根状茎短。叶基生,密集呈莲座状,5~6枚;叶片卵圆形或卵形,长1.8~3 cm,宽1.3~2.5 cm,质地较厚,上面绿色,具白色由不均匀的细脉和色斑连接成的斑纹,背面淡绿色,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具短柄。花茎细长,长17~28 cm,被棕色腺状柔毛;总状花序长3~10 cm,具8~20朵较密、偏向一侧的花,下部具3~5枚鞘状苞片;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长5~6 mm;子房纺锤形,连花梗长4 mm,被棕色腺状柔毛;花小,白色或淡黄白色,半张开;萼片白色或背面带淡褐色,先端钝,具1脉,中萼片狭卵形,长3~3.5 mm,宽1.5~2 mm,仅背面近基部具少数棕色腺状柔毛,与花瓣粘合成兜;侧萼片狭椭圆形,长3.5~4 mm,宽1.5~2 mm,背面无毛;花瓣白色,斜菱状倒披针形,长3~3.5 mm,上部宽1~1.2 mm,先端钝,具1脉;无毛;唇瓣卵状椭圆形,长3.5~4 mm,下部宽2~2.5 mm,基部凹陷呈囊状,较厚,内面无毛,在中部中脉两侧各具2~4枚乳头状突起,近基部具1枚纵向脊状褶片,前部舟状,先端钝,外弯;蕊柱短,长1.8~2 mm;蕊喙直立,2裂,裂片披针形,长1.3 mm;柱头1个,近圆形,位于蕊喙之下。花期5-7月。

调查中发现波密斑叶兰在陕西省见于洋县华阳镇、佛坪县岳坝乡、太白县牛尾河等地海拔900~1 200 m的林下、林缘阴湿处。凭证标本保存于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标本室。

本种与小斑叶兰(G.repens)在植株形态上相似,其区别在于:前者的中萼片狭卵形,背面仅在近基部具少数腺状柔毛,唇瓣囊较厚,内面在中脉两侧各具2~4枚乳头状突起;后者的中萼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唇瓣囊内无乳头状突起[2]。

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金效华博士给予的物种鉴定。

猜你喜欢

萼片柔毛兰科
采后1-甲基环丙烯与自发气调处理对冰温贮藏火柿软化及相关生理变化的影响
梨园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系1. 征镒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a
系2. 文采新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oida
亚组3. 高翠雀花亚组 Subsect. Elata
系3. 门源翠雀花系 Ser. Menyuanensia
组2. 密花翠雀花组 Sect. Elatopsis
化龙山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和保护
16家机构倡议“保护野生兰花,拒绝无序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