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武汉光谷步行街景观提升设计

2022-05-05方雅淳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光谷步行街海绵

方雅淳,胡 玲

(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200)

“海绵城市”最早出现是用来借助“海绵”的物理特性比喻城市空间环境对雨水的吸附功能[1]。住建部在2014年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将海绵城市定义为能够像海绵一样,即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城市[2],还明确提出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途径及主要技术手段有绿色屋顶、生物滞留设施、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透水铺装、植草沟等。海绵城市除具有维护水生态平衡和节约自然资源的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学效果。构建海绵城市的技术手段可以充分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在改善城市生态和优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发挥作用。

1 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武汉是中国南方多雨、淡水资源丰富的特大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 304.3 mm,最大年降水量2 105.9 mm,年均蒸发量949.8 mm。暴雨多集中在5-8月,夏秋季节暴雨发生的频次较高,常常有范围小、强度大、历时短、突发性强等特点,极易导致小区短时间内形成内涝[3]。

地理位置、地质、水文等环境,决定了武汉市建设海绵城市很有必要,也具备得天独厚的建设条件。2015年武汉被列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启动建设青山和汉阳四新两个试点区域的建设。在此之前,武汉市就已先行先试,按照“集中示范、分区试点、全市推进”思路,2017年制定并开始执行出《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目前两试点区域已初步实现海绵城市的“呼吸吐纳”功能。预计至2030年,武汉市城市建成区80%的面积将基本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4]。

2 光谷步行街海绵城市建设条件

2.1 位置与范围

武汉市光谷步行街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也是黑臭水体治理关联区与内涝治理重点区的交汇处、武汉市海绵城市重点试点片区之一。光谷步行街占地约40.6 hm2,分布有高档写字楼、高档购物中心、高档公寓、商业步行街区、高档住宅等“五位一体”大型城市中心建筑群。

步行街整条街道全长约1 350 m,地块呈不规则长条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世界城广场、现代风情街、西班牙风情街、意大利风情街、德国风情街和法国风情街[5],以五大街区的各国风情建筑以及人文特色为景观亮点。因光谷步行街建设进度共分为六期[6](图1),海绵城市措施多利用室外环境,故本设计范围选择现代风情街(室外部分)、西班牙步行街、意大利风情街、德国风情街以及法国风情街等五个街区并展开研究。

图1 光谷步行街街区分布图

2.2 周边交通

光谷步行街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备多种公共交通系统,附近主要道路包括东西向的珞瑜路、光谷街等,南北向的珞雄路、关山大道等;步行系统采取的是内街步行,外街可通行机动车模式(图3);周边的公交站点一般设置于主干道上,但局部存在街道狭窄、街道拥堵问题;世界城广场衔接地铁2号线,设珞雄路、光谷广场两个地铁站;T1有轨电车步行街经过周边的中医院站,方便快捷。总体而言,周边交通极其便利,具有多种类型的公共交通体系(图2)。

图2 光谷步行街交通图

2.3 景观风貌

2.3.1 建筑及附属设施配套与绿化 光谷步行街街区建筑以欧式风格为主,多建成于21世纪10年代前后,部分建筑存在一定的外立面及屋檐破损的情况,栏杆窗台的垂直绿化面积较少,仅有西班牙风情街配有垂直绿化,而现代风情街的整个立面造型缺乏自然绿色的生机与活力,通廊栏杆周围绿化设计单调,卫生环境较差,缺乏街区景观活力(图3)。

图3 光谷步行街建筑及构筑物现状

受开发招商资金不足、疫情冲击等影响,部分街区如德国风情街存在建筑利用率不高、甚至废弃的情况。而由于步行街的商业用地性质,建筑绿化空间面积不大,配套景观主要以建筑物旁的树池、花池、花箱为主,略显单一,部分区域的花箱由于后期维护不当,已经荒弃(图4)。

图4 光谷步行街花箱现状

2.3.2 道路景观 步行街作为实用性硬质景观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具备一定功能性以及观赏性(图5)。车行道的铺装主要以透水沥青、水泥为主,而人行道铺装地面硬质铺装样式过多,特色不明显;铺装材质多以传统的花岗岩及水泥、沥青路面为主,透水铺装材质利用率不高,街区整体铺装的透水性较差;停车场入口只用普通地砖简单铺设地面,并没有系统规划绿化景观;道路雨水篦子风格单一,采用地面平蓖式雨水口来雨水的收集,雨水通过路面的横坡汇集至此。

图5 光谷步行街道路现状

2.3.3 植物配置 光谷步行街内部植物种类丰富(图6),现代步行街内设置休息座椅,既能供人小憩,又能达到美观效果。植物景观在街内中部公共空间以环绕方式排列,围绕中间小广场以多种形式组合配置。利用观花色叶植物的搭配与组合,展示街区不同的景观形象,通过植物之间的组合配置与周围其它景观融合。植物种类以武汉本土树种为主,但五大街区的植物配置较为相似,植物布局不合理,多显凌乱,没有呼应各个街区的主题,稍显千篇一律。

图6 光谷步行街植物配置现状

3 光谷步行街海绵化景观提升策略

3.1 设计原则

3.1.1 系统整合原则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光谷步行街景观设计应把控全局,突出街道空间,点线面结合合理布置景观元素,充分协调街道和景观的关系;把握主次关系,在有限的空间中最大程度提高绿化率, 既不改变区域定位又把绿化景观和商业体有机结合;确保景观的可使用性和可融入性,注重景观和人的交流;在解决排水问题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后期维护问题,构建完整的景观系统。

3.1.2 空间立体原则 光谷步行街景观设计应注重立体感的表现,在不同的空间节点,利用高度不一的植物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避免景观的千篇一律;也可在局部节点依据地形变化建造不同高差的景观,突出景观系统的空间层次,使得空间不再单一,充满韵律与节奏感。

3.1.3 生态优先原则 巧妙运用绿色植物以及环保低碳材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持场地原有的自然基础,通过海绵城市相关手段引导雨水自然下渗,以循环储蓄和再利用;多种渗透设施相结合,减少不透水面积,使雨水能在径流的路径中下渗[7];雨水花园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8]。

3.2 提升策略与主要设计

3.2.1 利用绿色屋顶提升建筑生态活力 绿色屋顶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立交桥、构筑物等的屋面、天台或者露台上种植花草树木,保护生态,营造出绿色空间的屋顶[9],主要包含建筑屋顶的屋面板、根阻层、排水层、过滤层、蓄水层、栽培基质层和植被层[10](图7)。

图7 绿色屋顶结构示意图

德国风情街L3层的果壳儿童城,原建设为儿童游乐科普场地,同层配套有儿童课外培训机构,以打造学、游为一体的儿童游乐体验区。由于多种原因,现地年久失修,与步行街的繁华的一层相比,整个L3层游客稀少,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图8)。

图8 果壳儿童城现状

绿色屋顶可从L3层的果壳儿童城着手微改造,增设绿色屋顶收集利用雨水,拆除原有恐龙雕塑,重新设置风格清新、自然趣味的景观小品。同时形成新型户外公共空间,增加公众交往场所,打造光谷步行街新的“网红打卡点”,既有利于对住宅建筑顶层海绵化改造的推行,又能重新激发街区活力(图9)。

图9 果壳儿童城改造设计图

武汉市冬季虽短,但室外气温较低,加上时有大风,容易导致植物受冻而死。为减轻屋面荷载,尽量选择人造土、泥炭土、腐殖土等轻型材料。在植物的选取上应当注重选择耐寒、耐旱的植物[11],并以根系较短、重量轻的草本植物、矮小灌木等为主;同时,由于植物长久在屋顶生长,日照时间长,植物选择还要考虑对光照强度和光照长度的适应,应当选择阳性、耐瘠薄的植物。光谷步行街果壳儿童城绿色屋顶植物设计搭配如表1。

3.2.2 利用透水铺装,实现雨水自然渗透 透水铺装选择孔隙率较高、透水性较好的材料。随着雨水的不断涌进,从而存储足够的水分,将多余的水分顺着排水管排出,从而减少洪峰流量。其结构一般包括透水面层、过滤层、基层、垫层以及自然土壤[12](图10)。

图10 透水铺装结构示意图

光谷步行街处在武汉市二环、繁华的珞喻路与珞雄路交汇处,每天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原道路设计中只考虑了通行问题,如今车行道路排水不够畅通。因此,景观优化提升设计优先选用透水路面作为车行道的铺装材质,可将路面滞留雨水,通过透水结构自然补地下水,不但可极大减轻城市排水压力,还能聚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表1 绿色屋顶植物配置设计

为既协调周边环境又彰显商业步行街的独特气质,步行街主要人行道选取灰白相间、富有韵律感的透水砖铺装,搭配黄色透水导盲砖。黄色透水导盲砖除具备上述排水功能外,条形引导砖和圆点提示砖结合铺就,在方便视力障碍者出行的同时,也能明确提示行人注意避让。整个主人行道铺装的选择,以解决道路积水为宗旨,以实现景观视觉美感为辅,实现功能美与形式美的结合。

整体上,光谷步行街景观提升设计的科学合理铺装材质的选择,打造会“呼吸”的道路,助力于推进城市繁华商业区生态化进程,增进城市绿色发展成效。

3.2.3 利用生物滞留措施调节小气候环境 生物滞留设施是在地势较低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13],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14]。

光谷步行街雨水花园设计为直接采取就地挖掘的形式,从而有效利用原有土壤作为基质填料(图11)。由于武汉地区气候、土壤条件较好,植物种类较为丰富,适宜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从美观和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可适当种植色彩鲜艳的植物,同时注意植物季相性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图11 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

4 讨论

光谷步行街景观提升设计是在该街区局部景观破败和街区人气下降,景观、生态、社会经济效能不高的情形下,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和有利时机,对特大城市繁华商业街区进行海绵型街区空间环境设计的探索。但由于低影响开发条件下的海绵街区城市设计具有较高复杂性,需要多学科综合知识,加之目前我国该领域研究刚刚起步,理论知识与技能积累不多,今后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可引入一些间接指标,进行更系统化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光谷步行街海绵
赵括很忙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购买”快乐
海绵是植物吗?
Nothingness: the Destination of Harry’s Self—actualized Pilgrimage
武汉光谷有轨电车开展多交路全线通车试运行
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