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古代商业“仁道”文化精髓构建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模式

2022-05-05段维龙张涛傅小龙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资源管理制度管理

段维龙 张涛 傅小龙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段敬毅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杨学明 何阿毜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人间凡事皆有道,商道是指商业道德和道法,是做企业的源头。有商道者得人心者、得天下,故,现代企业有必要学习借鉴古代商道之“仁道”文化精髓,构建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模式,实施人本管理,企业方可基业长青。

一、现代企业内涵及其员工特点

(一)现代企业内涵

现代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企业形式,现代企业是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企业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企业自负盈亏制度、企业法人制度、企业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以及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与领导体制几个方面[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产权清晰

“产权清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不同投资主体其拥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二是资产边界“清晰”,体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2.责权明确

“责权明确”是指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责任与权利清晰,边界明确。

从权利方面来看,当企业盈利时,企业的所有者按其出资金额,享有资产受益、企业重大决策以及选择企业管理者的权利;当企业破产时,企业投资者则对企业拥有的债务承担相应份额的有限责任。在企业存续期间,企业经营者拥有企业法人财产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企业的劳动者按照与企业的合约拥有就业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

从责任方面来看,与权利相对应的是责任。责任也包需要承担的风险。企业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企业投资者承担其投资额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要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也就是要求明确彼此之间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并实现相互监督。按照《公司法》关于责任与权力制衡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组成的相互制衡的组织治理结构。

3.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是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宏观管理职能与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职能有效分开。即政府作为市场的掌舵者,具有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政府扮演的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而企业则是运动员,是划桨者;政企分开一是政企分开要求政府将原来与政府职能合一的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后还给企业。二是要求企业将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分离后交还给政府和社会,如办学、住房、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

4.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指企业管理科学有效,体现在企业组织建设的合理化与企业管理运行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建设中,机构设置科学合理,职能配置合理,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制度完善并有效执行。在企业管理中,重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与约束制度机制;在管理理论与方法上,要求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与方法。

(二)现代企业员工特点

1.个人独立性强。由于现代学习型企业员工掌握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必需的知识以及具备了某些特殊的技能,所以他们比较愿意待在一个单独的工作氛围中,不会想办法去接受别的东西或者是人员,个人独立性强。

2.学习性和自主创造力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于知识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更新,依靠自身对于新知识的探究与领悟,从而逐渐产生了对于新事物进行创造性实践的欲望,推动个人与企业创新型发展。

3.精神性需求高。按照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企业员工不仅想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更想获得社会的尊重、上级的认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

4.自由流动性强。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它的主要发展目标不但仅是满足于个人能够顺利胜任自己现有的相关职务或者是胜任现有的相关工作,而且还表示应该为未来的个人职业生涯自我发展规划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论思想陈旧,制约潜能开发

由于一般企业主或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企业员工的个人独立性、自主创造力强、精神需求高等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上,沿用一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理论,以“机械人”或“经济人”的观念作出假设,采用经验管理或者科学管理的方式,难以充分调动人力资源,难以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轻视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存在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轻视人力资源开发现象。在员工培训,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方面,培训投入力度不够,层次不够深入。同时存在管理方法手段简单,管理机制缺乏弹性问题。目前,不少企业过度注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轻视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导致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上还是处于一个个人事劳务管理阶段,没有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与方法,没有把员工当第一资源来开发管理,方法简单,手段单一,缺乏人文性。

3.强调一般员工开发,忽视管理者素养提升

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首先强调开发管理者,其次才是开发员工,但是,我们现在的企业却只强调开发员工,而忽视管理者自身素养的提升。

4.薪酬激励措施不当,人才资源流失严重

企业存在制度安排、利益分配、激励制度、福利保障等方面问题,导致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跳槽现象比较普遍,人才资源流失严重,企业薪酬管理不太科学,激励措施不当,激励成效不明显。

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趋势

1.管理人性化。指人格尊重、潜能发挥、利益分享等。以人为本是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理念。这是对以“机器为本、以技术为本”的科学管理的升华。管理人性化要求企业的管理从管理的理论、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到管理的效益方面,体现人是万物之灵的客观规律。它汲取了科学管理中的“人是经济人”的科学假设,肯定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使人处于主导地位。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本意识”的融合。

2.管理民主化。现代管理已由集权管理演进到分权管理,必须推行民主管理。管理民主化是相对于威权管理而言的,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坚持“民主”原则下,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唤醒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弘扬员工的主体精神,发挥员工的主体能力。

3.制度科学化。制度化体现企业人员应该遵守的规范性,科学化要求制度规范;用最优制度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必须以政策为依据,设计制度时,必须针对企业本身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科学订定并严格组织执行。

四、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人本管理模式

(一)坚持人本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模型包括管理理论、经营思维、管理观点、管理内涵、组织架构、经营机制、管理手段、经营方法论等体系。由于我国现代企业为适应时代要求与人力资源管理趋势,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定要创新,探索实施“人本管理”模式。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即是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自我实现人“作为基础进行假设,确立人的主导与中心地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管理模式。人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核心与第一资源,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即信任人、尊敬人、关怀人、爱护人、培育人,开发人的潜能、智力和身心体质,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人生价值[2]。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依靠人——发挥潜能与智能,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依靠人”就是企业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进步的根本驱动力。企业主和其他企业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起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依靠所有全体员工的价值观理念,把如何依靠所有员工作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根本前提,将企业员工视为合作伙伴,依靠他们开发潜能、智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2.为了人——满足合理需求,实现人性关怀

“为了人”也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人才才是其发展的根本。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现代企业除了要充分满足他们低层次的需求外,重点是满足其中一个高层次的需求,更加需要充分激发他们的职业工作热爱激情,借鉴中国古代“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和”文化基因,创造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思想,及时解决员工工作、学习与生活困难。

3.发展人——个人发展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发展人”就是以人为本的目标,人是发展的根本目标。现代企业人才开发就是在做到信任人、尊重人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人才潜能的一系列活动。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广泛引进创意人,充分发掘和培养企业现有人才,满足现代企业员工为了人需求外,坚持人性化管理,加大创意人才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重点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满足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也即满足其发展人的需求。建立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搭建员工成长发展的平台,提供创新性发展机会,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达到发展人的目的。

(二)探索人本管理模式

依据人本管理内涵,现代企业实施人本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管理理论创新——落实“人本管理”理论

现代企业管理者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必须更重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创新企业管理理论、创新企业管理思想,创新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企业管理手段,实践人本管理理论[3]。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资源。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认识到现代企业的实力竞争实质是企业核心人才的竞争。坚持人本管理,就是坚持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坚持“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的思想。

2.管理组织创新——建立三权制衡治理机构

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必然根据企业性质实现管理组织创新,建立三权制衡治理机构。所谓三权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通过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权力机关与决策机关)、执行机关(经理层)、监事会(监督机关)形成产权清晰、责权明确、运转协调和决策科学的机制,上述三种机构设置合理,责权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保证公司正常运营,使股东利益及利益相关者利益得到平衡与合法保护,分别行使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形成“三权分立——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3.管理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用人机制

现代企业必须坚持人本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与考核体系,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按照量化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引入并完善期股期权激励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其职务晋升、职称晋级、津贴奖金、管理用人结合起来,做到合理用人,人尽其才,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前途,根除“为官不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病,真正建立“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选拔任用机制。

4.管理方法创新——实施人性化柔性管理

现代企业根据人本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实行柔性管理、民主管理。如实行弹性工作制、目标管理制、非固定坐班制、民主参与式等民主化、人性化管理。

5.薪酬制度创新——建立绩效工资制度

企业打破身份、资历界限,推行岗位聘用制,绩效工资制。打破平均主义,推行企业全员绩效考核,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以岗定薪、按绩定酬、岗变薪变、酬随绩走的薪酬管理制度。

6.管理环境创新——营造和谐人文环境

现代企业必须营造人本化管理氛围,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一是工作中尊重员工,提高员工创造力。二是生活上关心员工,提升企业向心力。三是学习上支持员工,提高员工发展力。

2017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美企业家对话会闭幕式致辞》中,强调“通商重在讲仁重义、互利互惠”。就是要求现代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建立学习型企业,重视个人与团队学习,制定鼓励学习的制度,营造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员工素养,提高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现代企业应学习借鉴古代商业“仁道”文化精髓,构建人本管理模式,以持续提升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资源管理制度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