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otⓇBP+Plus根尖倒充填修复上颌中切牙牙根外吸收1例
2022-05-05王聃张绍俊武传君全鹤
王聃 张绍俊 武传君 全鹤
264000,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口腔医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1.1.1 一般情况 患者,罗某,女,29岁,主诉上前牙牙龈反复肿包半年余。患者自述十余年前曾有上前牙外伤史,未行任何处理,半年前上前牙牙龈肿包,曾于外院就诊治疗,反复不愈。患者否认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无不良口腔习惯。
1.1.2 临床检查 11腭侧正中及近中见白色充填物,探诊无不适,冷热测无反应,叩诊不适感,松动I°,唇侧根尖区黏膜一软性包块,波动感明显,局部黏膜充血红肿(图1),牙周探诊未见异常。全口牙列拥挤,38、48近中阻生,口腔卫生状况一般。
图1 11唇侧根尖区黏膜软性包块
1.1.3 辅助检查 患者自带外院根尖X线片示:11根中下1/2呈现低密度影(图2A)。拍摄CBCT示:11根管影像粗大,牙根中下1/2唇侧牙根吸收,牙根舌侧牙体组织完整,唇侧骨壁穿通(图2B~2D)。
图2 11根中下1/2唇侧牙根吸收,牙根舌侧牙体组织完整,唇侧骨壁穿通
1.1.4 诊断 11急性牙槽脓肿(黏膜下期)、牙根外吸收。
1.1.5 治疗计划 11根尖手术+同期根管充填+牙根外吸收修补术。
1.2 治疗经过
氯己定漱口液含漱1 min,术区消毒,铺巾,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上前牙区唇侧浸润麻醉,为防止牙龈乳头退缩,于12-21龈缘根方3mm处做膜龈切口,翻全厚瓣,暴露11根尖骨缺损区(图3A)。根尖骚刮、清创,暴露根面(图3B),显微镜下行根管上段预备,行11根管超声倒预备,同时对吸收区牙本质表面进行超声预备,因根尖区牙根吸收,需根管充填工作长度约6 mm,故 iRootⓇBP+Plus(Innovative Bioceramix,加拿大)充填全根管,玻璃离子充填腭侧开髓孔。根中下1/2唇侧缺损部分行iRootⓇBP+Plus修补,恢复牙根外形(图 3C)。生理盐水冲洗,龈瓣复位缝合(图3D),塞治剂塞治。嘱强化口腔卫生宣教,饭后漱口液含漱,常规医嘱。
2 结 果
术后即刻拍摄根尖片示:11根充良好(图4)。术后7 d复诊拆线,术区创口愈合良好,11唇侧脓肿消失(图4),更换11腭侧充填物为树脂材料。术后3个月复诊,患者自述牙龈状况稳定,拍摄根尖片示:11根尖区牙槽骨未见明显异常(图4)。患者术后6个月、1年未按时复诊。术后16个月复诊,患者自述效果满意,无不适感,临床检查见口腔卫生状况欠佳,牙龈乳头稍红肿,探出血,上前牙术区牙龈愈合良好,无瘢痕(图4),11叩诊无不适,无松动。拍摄根尖片示:11根尖区牙槽骨未见明显异常(图 4)。11牙周治疗后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图4)。术后23个月复诊,患者自述牙齿无不适,拍摄根尖片示:11根尖区牙槽骨未见明显异常(图4)。
3 讨 论
在临床上,牙齿外伤是非常常见的牙科疾病,牙外伤后常常发生严重的牙根外吸收。牙根初始的外吸收是由牙根表面及相关牙周组织的损伤引起的,而病变的进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牙髓活力。如果外伤后的牙齿血供正常,破骨细胞的活动只集中在受损的牙根表面的修复区,吸收具有自限性。而如果损伤导致根尖孔区血管受压、扭转,牙髓缺血性坏死、感染,细菌毒素就会经牙本质小管进入吸收区,导致外吸收的进展从而易在根尖区发生炎症性牙根外吸收[1]。
牙根外吸收的治疗是一个难题,国内外文献也多为个案报道。但总体治疗原则为去除牙根吸收病因及进行牙根修复。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对牙根吸收的性质、原因、预后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各种治疗方案的好处和风险以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2]。
报道显示,根管充填同期行根尖手术,相较于根充后1~2个月后行根尖手术,可在保证同等治疗效果的基础上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节省医生的治疗耗时,有利于观察和比较疾病的预后[3]。因此本病例治疗时机的选择上,采用即刻手术时机进行治疗。牙外伤后的牙根外吸收形态,多为广泛性根尖外吸收[4]。本病例中的根尖吸收形态较为罕见,外吸收局限于牙根唇侧,范围达根长1/2,牙根舌侧形态完整未累及。因此本病例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若采取传统根管治疗技术,无法进行有效的根管封闭及牙根吸收区域的有效处理;若采取传统根尖手术完全切除牙根中下1/2发生吸收区域,则剩余牙根过短,致冠根比例失调。术者在进行牙根根管倒充填后,利用牙根完整舌侧形态为依托,采用充填修补的方式,进行了牙根唇侧形态的重塑(图 5)。
图5 11治疗设计示意图
近年来,生物活性材料,如 MTA、iRootⓇBP+Plus等,因其良好的封闭性、生物相容性和形态稳定性,不被组织吸收,能介导牙髓及牙周组织再生等性能,逐步用于直接盖髓、活髓切断、髓室底穿孔及根管侧穿修补、根管倒充填等,是一种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牙髓治疗新材料。虽然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iRootⓇBP+Plus与 MTA都有着一样优良的临床效果[5],但MTA会引起牙齿渐进性变色[6];并有报道显示,采用MTA进行根尖封闭的病例中出现了MTA不同程度的吸收[7];且从生物学角度考虑,iRootⓇBP+Plus比 MTA更适用于发炎的酸性环境[8],在临床操作性上,iRootⓇBP+Plus也更易操作。因此,本病例中应用iRootⓇBP+Plus进行根管充填及牙根形态修复,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其长期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追踪。
相信随着CBCT等先进诊断技术、现代牙髓技术、显微根尖技术和生物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牙根吸收的牙齿可以通过治疗而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