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安全,谁来守护?

2022-05-05主笔陈一竹

人人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拐卖妇女丰县陌生人

主笔/陈一竹

【关键字】 女性安全;拐卖;丰县

2007 年,电影《盲山》上映

电影《盲山》讲述的是22 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因找工作被人贩子骗到一个山村,卖给了40 岁的农民黄德贵做媳妇。从此,失去自由的白雪梅堕入了万丈深渊,不仅肉体被凌辱,精神也受到了巨大的摧残。

这不仅仅是一部文艺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

《盲山》公映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评价它:“这是一部令人愤懑、怒火中烧的电影,也是一部让人倍感无力、心生绝望的电影。因为它几乎不是电影,就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它彻底打破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淳朴善良’的幻想,把黑色的罪直白地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无地自容。该片是一种真正的电影,它可以告诉后来人,真实的电影、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

2022 年初,“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发酵

1 月23 日至1 月27 日,一则江苏“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中8 个孩子的母亲在简陋的砖瓦房中身着单衣,被铁链套住脖子,口齿不清,牙齿脱落,疑似精神失常。

如此惨状让众多网友意识到这背后可能是一个黑暗的故事,该短视频也逐渐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人猜测,这位八孩母亲是被拐卖的,并怀疑女子丈夫涉嫌非法拘禁、暴力殴打等。

1 月28 日下午,记者曾凌轲发布名为《江苏八孩母亲被拴破屋疑遭家暴?当地回应:她有暴力倾向才独居》的报道。丰县妇联工作人员则回应称,当天一早妇联已接到多名网友反映该情况,县妇联、公安等多个部门已经介入调查。自此,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事情引发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质疑。

她到底是谁?

1 月28 日,丰县首次发布了官方通告称,经初步调查,“八孩母亲”为杨某侠,1998 年与丰县董某民领证结婚。

1 月29 日,微博博主“想看法桑起床”发微博称“八孩母亲”与熟人家的失踪女孩李莹相似,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看到李莹的照片后认定“八孩母亲”就是李莹。

1 月30 日,面对舆情沸腾,丰县联合调查组发布第二封通报《关于网民反映“生育八孩女子”情况的调查通报》,称八孩母亲系流浪被收留,男方曾逃避计生管理。

期间,有记者前往丰县进行调查,发现1999 年该女子节育手术证明上用的姓名是“杨某英”,出生日期是“1976 年6 月”;2011 年做的假身份证用的也是这个名字。可结婚证上又是“扬某侠”,出生日期为“1969 年6 月6 日”;2021 年欢口派出所为其办理的集体户口与身份证,登记姓名为“杨某侠”。

警方调查认定,这些名字都是同一个人,是办证过程中任意编造的。

2 月7 日,徐州市委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发布第三封通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调查进展情况》,称八孩母亲原名为小花梅,系云南省福贡县亚谷村人,被同村桑某妞带至江苏治病。

“杨某英”“杨某侠”“扬某侠”“小 花 梅”“李莹”,关于“八孩母亲”的真实姓名与身份,疑点重重,扑朔迷离。

2 月23 日,江苏省成立的特别调查组,正式对外公布了“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的调查结果。

首先,经江苏公安机关会同四川公安机关将“杨某侠”与李莹母亲进行DNA 检验比对,认定“杨某侠”不是李莹。后调查组经多次DNA 检验比对、综合调查走访,认定杨某侠即是小花梅。

她为何流落至丰县?

“八孩母亲”身份确认后,警方又顺藤摸瓜,找到将其带出云南的桑某妞。2000 年12 月,桑某妞与其丈夫时某忠曾因其他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 年和7 年。警方介绍,桑某妞将小花梅带到江苏后,卖给了东海县的徐某东。小花梅在徐某东家住了一段时间后不知去向。

2 月22 日,丰县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桑某妞、时某忠,以涉嫌拐卖妇女罪依法批准逮捕;对犯罪嫌疑人徐某东,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离开东海县后,小花梅怎么会出现在200 多公里外的丰县欢口镇董集村?围绕小花梅如何从东海县到丰县的问题,公安机关展开深入侦查调查。

经进一步审讯深挖,董某民交代,小花梅是1998 年6 月其父亲董某更经刘某柱(丰县欢口镇人)介绍花钱买来。经审讯,刘某柱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先后抓获霍某渠、霍某得(二人均为丰县欢口镇人)及谭某庆、李某玲夫妇(河南夏邑县人)。

据4 人交代情况,谭某庆、李某玲夫妇在夏邑县骆集乡经营的饭店内,发现流落至此的小花梅,将其收留一个月后卖给在饭店附近工地务工的霍某渠、霍某得,二人将小花梅带回丰县经刘某柱介绍转卖给董某更。相关犯罪事实仍在深入侦查中。

悲剧的责任在于谁?

在法律层面,该案件涉及了拐卖妇女儿童、收买妇女儿童、非法拘禁等涉嫌犯罪,多人被批捕与被问责。2 月初,法学界就出现了关于是否应该提高收买妇女儿童罪的刑罚的辩论。

支持提高量刑的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为代表,认为刑法对该罪名的起刑点较低,买一个女性得到的惩罚甚至还不如买鹦鹉;而反对者则称,买家收买通常伴随着其他犯罪行为,能数罪并罚,提高量刑或导致司法实践难以落地。

在地方政府层面,从1998 年现身董集村到2022 年1 月事件曝光,历经24 年,小花梅的悲剧为何没有被及时发现、制止?

徐州市纪委工作人员2 月1 日赶赴丰县,指导县纪委监委调查,问询160 多人次,收集的1998 年以来的相关材料达一米多高。记者通过走访群众、民警、纪委等了解到,在这一事件中,县、镇、村三级多人失职失责。

“只要有一个环节负责,‘八孩女子’的问题就可能得到制止和纠正。”徐州市纪委书记李文飙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

2000 年,先是董集村村委会会计邵某征明知小花梅非本村村民、身份不明,违规出具婚姻状况证明。随后,时任欢口镇民政助理于法贞未按婚姻登记相关规定要求双方婚检,在女方户口证明、身份证缺失的情况下,违规办理婚姻登记,并将结婚日期登记为1998 年8 月2 日。

1999 年小花梅生下大儿子后,采取了节育措施,2010 年节育措施失效。2011 年生育次子后,董某民以照料孩子为由拒绝本人采取绝育措施。在其生育第三子后,欢口镇为规避上级督查,在两人均未结扎的情况下参照已结扎管理,致使超生管理失控。

2017 年,丰县综治办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部署开展排查,要求相关职能部门“逐门逐户”了解,每季度动态监测并上报。但欢口镇综治办负责人、派出所所长等疏于职守,未能及时发现小花梅被铁链锁、未得到治疗救助等问题。

在社会层面,小花梅的邻居、同县居民的麻木不仁也是导致悲剧的因素之一。

《中国拐卖拐骗人口问题研究》一书曾援引其他研究中的田野资料,说明在被拐妇女流入地,当地人如何将“花钱娶妻/媳”看作一件合法且合乎道德的事:“在那些流入妇女较多地区的基层干部则认为:买媳妇是解决本地大龄未婚男青年婚姻问题的好办法,是‘成人之美’‘办好事’,并能使地方稳定,对人贩子恨不起来。”

法律工作者徐明轩曾在文章中指出,在刑法增加“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之前,一些被拐卖妇女流入地经常发生暴力阻碍解救行动的事件。

比如,1994 年,山西省河曲县土沟乡数百村民,曾围攻解救被拐少女的警察一天一夜,导致两辆警车被砸。而后,当地公检法出动了20 多辆警车才救出被围警察和被拐少女。

受害人群体

打工、结婚、做生意,已成为近十几年来不法分子在贫困地区对妇女实施拐卖或拐骗的三大“诱饵”。

有研究指出,这些女性大部分都来自贫困地区,希望通过外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实现“赚钱”“过上轻松的生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等心愿,让自己有较好的发展。

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的女性,极易成为人贩子的目标。

基于1038 份涉及拐卖妇女的裁判文书,黄忠良等研究者发现有26.7%的受害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抑郁症、癫痫病等。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案例:

2007 年,安徽砀山福利院院长时某将一位精神障碍女性以1 万元的价格卖给中介周某。随后,该女子又被人先后倒卖两次。经查,这名院长还拐卖过福利院2 岁男童。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一男子向某在没有行医资质的前提下,擅自开办名为“土洋院”的“精神病院”,将流落街头的精神病人绑走,以敲诈病人家属牟利,又或是将女精神病人卖给他人。

近些年来,跨境拐卖也屡见不鲜,基于1038 份涉及拐卖妇女的裁判文书,黄忠良等研究者还发现有38.3%的受害人为外籍女性。

2020 年5 月,合肥中院审结了一起涉及“跨国婚姻”的拐卖妇女案。其中,十余名被害人均为柬埔寨籍女性,她们大多是被人以介绍打工等名义,骗至中国景德镇等地。

关于人贩子与买家

根据统计,陌生人拐骗占近五分之四,父母、亲属、朋友或熟人占近五分之一。其中,仅有十分之一的拐卖者有自首情节。一些拐卖者既是买家也是卖家。在一起跨省拐卖妇女案中,警方发现了一条跨越山东和广西的贩卖妇女“流水线”:在山东的孙某联系上买主后,会通知中间人范某;随后范某通过广西的傅某通知媒婆“头子”蓝某,之后蓝某会组织韦某和赖某,到各村镇物色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的妇女,实施拐卖。

在调查“梅姨”(一起拐卖事件中的人贩子)拐卖儿童案时,一位曾与“梅姨”即潘冬梅有过接触的村民称,潘冬梅自称在乡间做媒人,帮条件不好的单身男性讨媳妇,但她在村里没有从事过类似活动。

另一位农民曾向记者分析,在当地拥有广泛社会关系的媒人,熟知各家各户的情况,包括讨媳妇和抱孩子这类较为隐秘的需求,“一些讨不上媳妇的人,或者生不了男孩的夫妇都可能会选择抱一个男孩来防老”。

在《怒江傈僳族妇女跨省婚姻迁移研究》中,学者陈业强发现了不可思议的拐卖社交网络。他提出,一些怒江傈僳族妇女通过“滚雪球”式的婚姻媒介来到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为了彩礼或想获得更好生活的傈僳族女性,经介绍嫁到东部地区后,发现现实并不如中介介绍的那样,但迫于没钱难以回家,就在当地生活下来。后来,由于需要同伴的情感陪伴,她们也会给当地青年介绍家乡的女性。

在《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中,一些被拐走的云南女性也曾表示,周围有被拐来的老乡介绍同乡姐妹过来。

女性如何防拐卖

1.不要和陌生人靠太近。与陌生人对话,要保持1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特别是面对那些热心的陌生人时更要警惕。

2.不给陌生人带路。指路即可,千万别带路。这个小学生都应该懂的,以免有危险。

3.少单独一人出行。多结伴而行,在夜晚或去陌生环境时更应如此。

4.不吃陌生人的东西。谁知道食物里有没有被动了手脚呢?虽然坏人不多,但遇到一个就糟了,所以还是要多留心。

5.不去陌生的地方。如果陌生人让你请他吃饭,还要自己指定是哪一家吃才行,那一定要小心了,其中很可能有猫腻,万一进去被人控制了就出不来了。

6.远离面包车。在路上走路的时候,远离面包车,特别是那些停在路边又开着门的面包车。

7.跑进小卖部。如果感觉身边的陌生人有些不对劲,那就赶紧离开,去人多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去路边的小卖部等商业场所,寻求帮助。

8.向一个人求助。如果被拐骗,可以拉住路人不放,如果对方有穿制服更好,即使是环卫工人也可以,有机会能脱身。

9.抢路人东西。如果坏人谎称自己是被拐女性的亲人,以至于路人无法出手相救,被拐女性可以找机会把路人东西抢走,包括包、手机等,这样他一般会要你赔偿,不让走,也许可以就此摆脱控制。

10.意识到处于危险环境,要避免手忙脚乱、大喊大叫。要镇定下来,理性分析局势,与坏人智斗,如假装妥协、听坏人指挥等,待时机成熟再逃脱。

11.别把手机轻易交给陌生人。万一陌生人拿着手机逃跑时,别毫无顾忌地追上去,追到人少、偏远地方时要停下,原路返回,报警,否则容易中拐卖妇女团伙的埋伏。

12.面对陌生人的“热情”与“善心”,比如介绍工作、赠送食物等要多加防范,多长一个心眼,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心中了人贩子的圈套!

13.网恋需谨慎。别轻易去陌生环境见陌生网友,小心遇见的不是真爱,而是人贩子!

14.外出时,将自己的行踪分享给家人与朋友,这样即便是被拐骗了,家人与朋友也能带着警察,在第一时间解救自己。

猜你喜欢

拐卖妇女丰县陌生人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丰县为何层层“失守”?——“丰县事件”折射基层顽疾
丰县建立四项机制 强化烟花爆竹监管
论拐卖妇女儿童罪
习作点评
边民跨边境拐卖妇女犯罪活动研究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