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住屋文化研究
2022-05-05龙玉杰覃信飞吴晓敏
龙玉杰 覃信飞 吴晓敏
(1.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38;3.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
民居文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建筑学等多门学科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住屋文化进行研究,从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等两方面来进行讨论,挖掘出建筑作为传统文化载体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一、住屋文化的界定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与湖南省怀化市毗邻,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河池市接壤,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市、铜仁市。境内东西宽220公里,南北长240 公里,总面积30337 平方公里。下辖16个县市,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2%,其中苗族人口占42.7%。本文主要考察黔东南雷山、丹寨、台江、黄平、从江等县,选取十余个特色苗族聚落典型村寨进行田野调查。该区域民族特色除了表现在语言、服饰等方面之外,更表现在传统民居住屋文化上。
蒋高宸指出住屋文化是人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的总和及其抽象。居住行为主要是指家庭生活的内涵、居住规则以及他们对应的定性和要求。住屋的空间对应于一定的居住行为的空间,如育、养、息、贮藏、生产、饲养、祭祀与礼仪、娱乐、教育等。构筑行为主要是指住屋空间的构成方式、对自然界控制所达到的深度以及修建所遵循的制度、礼仪等。与居住行为直接相关的构筑行为,从住屋物质空间构成的角度来说,带有手段的性质。人的构筑行为并不是生而有之的动物性本能,而是学而有之的习得性行为,本质上是文化的范畴。在此,将从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方面进行阐述。
二、苗族住屋文化解析
(一) 居住行为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起源于古代“穴居”文化系统,严格地说应为“半干栏式”建筑。经过历史演变,苗族传统民居在建筑形式上可分为全干栏和半干栏两种,在此,以排保寨龙氏某三层三开间全干栏民居为例做讨论。
物理空间的划分。当地木材丰富,尤其是杉木。房屋的材料以杉木为主,绝大多数为三层。底层为架空层,主要为了防止当地气候引起的潮湿、瘴气,便于散热通风,主要用做厨房、火塘、圈养牲畜、放置农具等。二层主要是生活起居层,宽敞明亮、光线充足,用木板分隔,集中了堂屋、退堂、卧室等,以堂屋为中心对称排列,专作待客、宴宾、休息之用。三层是阁楼层,较二楼低矮,一般作为贮藏物品之用。有的家庭也将三楼局部作为纺织劳动场所,由二楼以搬梯进入。苗族传统民居自下而上形成了生产—居住—贮藏的空间序列,以“住”为中心,不仅要求生活起居舒适方便,还要保证某些生产活动的进行,避免房屋内部各部分相互之间的干扰。
底层平面布置。光线较差,且紧贴地面,便于防火,故一般用作厨房、火塘、圈养牲畜、放置农具等。以明间为过渡空间,在一次间设置厨房及火塘,另外次间圈养牲畜、放置农具等。有的家庭人口较多,将底层部分空间作为老人卧室,方便起居。
火塘间是日常生活中最活跃最具生气的处所,在苗族日常家居中具有重要地位,最具实用价值。火塘带来温暖,是“家”的代名词。一栋房屋中有几个火塘就代表有多少个小家庭。火塘二尺见方,在地面上掘坑,深半尺左右,周围用砖石拦之。火塘大多设于次间的前部(半边楼设于后部),这以交通入口便利为指导。火塘与厨房紧密相连,常是厨房做主食,火塘做副食。火塘不仅用作取暖,也兼作炊事,是厨房的辅助部分,它是一个实质性的生活起居中心。
二层(居住层) 平面布置。居住层的基本功能空间有堂屋、退堂、卧室等。苗族强调以堂屋为中心,进行平面组合时,采用“左—中—右”横向的序列,平面一般在三个开间内布置完成,形成向心性格局。
堂屋在传统苗族民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家庭最神圣的地方,起着表达家庭延续和家庭得以存在的精神功能作用,所有居住部分都是围绕堂屋为中心布置的。堂屋是议事、聚会、交谊等活动开展的正式场所。堂屋多为大通间,成为全宅的家庭枢纽,它是通向室内外和内部上下左右空间的联系中心。苗族不设置神龛,人们认为祖先居住的空间可以是堂屋,也可以不是,但一定是有火塘的那一间;祖先神灵的具体位置总是靠着中柱。因此,家中有重要祭祀活动,则设香烛酒食于中柱周围进行祈祷。
卧室位置较安静,位于堂屋左右两侧,以小隔间为主,一间只住一对夫妇或一人。妇女卧室存放少量衣物制作工具,白天在内活动以妇女做针线活为主。卧室壁面开窗,开窗洞口不大,靠山体的一面光线较差,但利于冬季保暖。退堂是由堂屋退后1~2米,并与挑廊的一部分共同合成的一个半户外空间。它既是堂屋前的缓冲地带,又是从室内至曲廊入口的过渡区域。退堂靠边常设置美人靠,组成一方正敞厅,是全家休息、娱乐的地方。
(二) 构筑行为
地基选址。苗族多数居住在山脚或半山腰,坡度较大,土地资源匮乏,找一块平整的土地非常困难。一般情况下,要自建房屋,先在自家土地上寻找一处合适的地块,再根据地块的大小确定建房的尺寸。也有确定房屋尺寸后,自己土地不够,再同别人花钱购买或以地换地的。
开挖与砌筑。山区很难找到一整块平地,而修建房屋地基又非常讲究。如有一块平整的地块,则直接在上面修建。如果坡度过大,开挖斜坡为上下两层地基,形成两个大台阶。这样可以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又能使居住层达到预想的面积,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殊地形。修筑地基的主要材料为石材,开采一些毛石、料石,根据需要将毛石、料石和卵石混合交叉使用。砌筑基础、保坎时多为干砌,将石块立排竖砌,在转角处用大型块石收边。如果地基靠近河滩,就到附近河滩上收集大块卵石加上毛石作为砌筑材料。
主体构件柱、枋等杆件制作。根据地形地势、楼层、尺寸以及户主的要求等确定房屋开间、进深,木匠们依照墨师的设计下料制作。整个设计与施工过程均没有图纸,全凭墨师一人记忆进行设计。按照传统的标准,一栋三层三开间的房屋,需要用24根柱子。一般家庭在孩儿出生后种植杉木,待其长大成家立业时,即可砍伐先前种植的树木为其建房成家。建房的树龄在25—30年,原木柱直径取200毫米以上,立柱长根据层高选取。木匠根据墨师画好的墨线在立柱上开企口、锉榫眼、打梢洞,并按照房屋开间、进深以及企口、榫眼的尺寸来制作梁、枋。
排扇与立架。排扇通常在立架的前一两天由墨师指挥,大家有序地组装各种构件,形成一扇(榀) 屋架。屋架及斗枋等杆件做完以后,将排好的扇架立起来,用斗枋连接,形成整个房屋的主体框架。整个构架由这些细而密的柱子构成,柱子与柱子之间用木枋穿接,使之连成一个整体,每根柱子顶部嵌着一根檩条,形成三维网状构造,在柱、枋连接处用木梢钉加以固定,使房屋结构非常牢固。框架体系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横向荷载。
内外装修。房屋的构架建造完成后,并不具备居住功能。接下来的首要工作就是盖瓦,以防雨水淋湿,然后再把各楼层、功能空间分隔开来,即装修和装饰。这里的装修是指给房屋装上围护与分隔室内空间的板壁、楼板和地板。内外装修一般在主体框架完成后根据房主个人经济能力陆续完工。屋顶一般为斜屋顶,主要是方便排水,坡度为20~30度之间。一般是根据瓦片的宽度,将制好的椽皮条按一定的间距钉在檩条上,再在其上铺盖烧制的小青瓦。在木枋构成的格栅上铺设木板,以承受荷载。楼板均为木板。楼板置于横枋上,板厚约3厘米,采用企口拼法,所用的榫卯也成为龙凤榫。用槽刨将槽做出,后用裁口刨将凸棱刨出,木板两侧凸棱和槽的宽度约为板厚的三分之一,楼板拼合完毕后用钉子固定于横枋上,以防材料热胀冷缩产生裂缝或挤压局部凸起。墙体仅起到分隔室内空间的作用,基本不承受横向荷载。在旧时,经济不发达,主要利用竹子编织成大面积的竹编墙,或用杉木皮。现在都用杉木或松木等板材作为墙体。木工拼板对缝的基本形式主要是穿条缝,这种做法除密闭性好外,还可以控制木材翘曲。
奇数的寓意。白天和黑夜是最基本的阴阳概念。在苗族观念中,奇数代表“阳刚”“果敢”“白天”等,代表男性的意思,是苗族阴阳学的核心之一。在构筑过程中,奇数的运用活灵活现。其一,苗族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若有四开间或六开间的,左侧最后一间的顶梁必须低于其他正房的顶梁,或在左侧或右侧加一批厦(也称为磨角),以示正房为单数。其二,每一排柱子的数量也都是奇数,如三柱、五柱、七柱、九柱等。其三,楼梯(包括搬梯) 的步数也是必须奇数如七步、九步、十一步,如步数不能构成奇数,则裁剪材料或调整楼梯倾斜角度得以实现。苗族造房建屋喜用奇数(阳数),是对居家人丁兴旺的期盼。
(三) 构筑行为中相关的民俗仪式
苗族建房过程中各种民俗仪式较多,这里选取选址、发墨、立架三个环节进行论述。
选址。一般做法就是请风水先生来看屋基,判定拟做屋基的地方是否属于风水宝地。预言假如建造房屋在此地上了,会有什么样的人丁迹象与富贵事情发生。地基选好后,何时开挖基脚,同样选黄道吉日或天宝日才能动工。
发墨。建材准备完以后,主家请墨师即总设计师择吉日下墨。主家先物色粗壮直挺枝繁叶茂的杉木作为中柱,请来墨师,邀请本家几位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品行端正、年富力强的壮汉一同进山砍伐。主家用酒食、香烛向选定的杉树虔诚祭祀,然后砍伐,将枝桠去除,修理抛光。由主家男性手拿墨线一端固定在中柱(根部) 上墨师设定的位置,墨师拿墨斗牵出墨线固定于中柱另一端,待墨师叨念咒语神词后,将墨线像弹琴弦一样提起弹在中柱上,称为发墨。发墨之后,木匠们依照墨线下料制作各种杆件。
立架。根据主家的生辰八字,择吉日吉时立架(俗称立房子)。先立中柱这一排,再依次立其他排架,后用木枋穿接,使之连成一个整体。立架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敬梁”仪式。敬梁环节较多,确定人员参与找枝繁叶茂的梁木,墨师在树下设香作祭后砍梁,按需确定尺寸后,抬梁回家,主家迎梁,墨师对梁发墨弹线占卜,摆香案,酒食祭梁。祭祀完毕即是吉时,墨师与众人用绳子把梁拉上屋顶,安放梁木,称为上梁。敬梁和上梁仪式均由墨师主持。
三、不断创新的民居模式
从1999年起,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2012年,国务院下发2号文件,大力支持贵州的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三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015年,中央吹响脱贫攻坚战冲锋号,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伴随国家蓬勃发展的步伐,苗族聚居地住房安全得到了质的提升,苗族住屋文化得以丰富,这里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加以解释。
(一) 半干栏建筑向全干栏建筑过渡
单体建筑形式上分为全干栏和半干栏两种,因所处地形地貌原因,当地半边楼占有一定比例,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建筑风貌。半边楼是指房屋一部分架空,另一部分搁置在坡崖或地面上,形成了半地半楼的特殊形式,具有楼居高敞的特点,又具有地居方便的特点,能适应地形,利用坡地空间,体现利用地形、争取空间的思想。因为半地半楼,底层空间减半,仅用做圈养牲畜、家禽和放置农具等;居住层除了设置卧室外,还要考虑设置必需的厨房、火塘等,导致了居住层空间的不足,迫使年轻人的卧室有时候移至阁楼层。
或因自身家庭生活需要,或因村寨建设规划,原来大多数半干栏建筑已经改建成为全干栏建筑,这里有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有的把原有底层筑台加高,或加钢筋混凝土柱浇筑混凝土楼面,然后改建成全干栏建筑;有的因为修筑入村公路导致房屋搬迁,村委寻找地基置换,重新修建全干栏建筑;有的利用交通的便利,利用村寨附近原有较为平坦的林地或荒置耕地,修建全干栏建筑。近20 年来,半边楼逐步减少,全干栏建筑占大多数。无论半干栏建筑或全干栏建筑,首先满足了人们吃、住等生理上的需要。
(二) 空间格局由小变大、增设附属空间
在半干栏建筑逐步向全干栏建筑过渡的过程中,其建筑空间也由小变大,主要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由于场地拓宽,传统的三开间建筑已经被四开间或五开间取代,进深有所加大;三层布局形式也改变成四层格局,且层高也明显增加。目前,绝大多数家庭能达到一人一卧室,而且客房有富余,装修装饰上体现个性需求。可以说,逐步满足了人们对尊重以及情感与归属的需要。
苗族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其中比较明显的改变就是增设附属建筑空间。一是生活生产空间,多数在房屋两侧各增加一层的小屋,一侧小屋用作厨房,另一侧小屋作为圈养牲口及厕所,将厨房和牲口圈解放出来,从而改善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二是贮藏空间,增设粮仓、苕洞等粮食贮藏空间。粮仓是苗族居民用来存贮粮食的地方。秋收以后,将一年的粮食收成晒干然后存贮在粮仓中。粮仓大都选择在远离主体建筑的地方,建造于水塘之上或旁边,有利于防火。苕洞,是在地下开挖的用来存贮红苕的空间。苗族居民选择土质较好的地方,开挖出3~4立方米的洞穴空间,用来存贮红苕、洋芋等粮食,具有冷藏的功能。人、畜、贮等空间的分离则体现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 营造技术不断提升
随着社会进步,苗族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不断探索新的营造技术,改善居住条件,可以说完全由生理层次需要转变为安全层次需要。
加固基础。传统砌筑基础或保坎,多数干砌,将石块立排竖砌,在转角处用大型块石收边。现在,石料就位之前尽量使用浆砌,如石灰砂浆、石灰水泥混合砂浆以及水泥砂浆等。地基修筑完毕,应待土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降后,夯实找平,再铺以坚硬石块,以避免不均匀沉降引起榫卯节点因受力而变形。
尽可能在主体构架搭建完毕后,及时安装隔板,以抵抗横向荷载(如风荷载等) 引起的变形。据长期观察发现,主体构架搭建完毕后及时安装隔板的房屋,几乎很少倾斜。
改善木柱底端的连接。传统做法将立柱直接置于块石之上,立柱仅靠端面与块石之间的摩擦力来阻止水平荷载,容易产生滑移。在立柱底面做出卯口,将立柱扣于地脚枋之上,即由地脚枋将各立柱底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状整体,增强了构架的稳定性。
对防火防潮防腐的处理。木质结构建筑防火是一大难题。许多村寨购置了灭火器,分散放置于村寨的有利角落,还在村寨较高地势的地方和村寨正中央建造消防水池,随时注满消防应急用水。有的苗寨专门请年长负责任的老人,每天定时敲锣巡防,时刻警示人们注意防火。在防潮处理上,将浇筑混凝土地面取代原有泥土地面,避免阴雨、潮湿气候导致地面潮湿。同时,增加屋盖出檐深度,以防风雨对底层墙体和柱底的浸蚀。屋檐滴水处用大楠竹(现在用PVC管) 做成接水槽,将雨水收集后顺四角边柱排至地基之外,避免雨水滴落地面而溅淋墙体。底层围合材料现在多数用砖块,较木材在防潮上有很大程度改善。防腐处理方面,原木在使用之前,都进行了干燥处理,使木材含水率降至抵抗真菌的条件,避免木材的腐朽。同时,阁楼层侧立面呈三角形,墙面一般不完全装修,留有一定面积空洞,形成良好的气流通道,通风效果较好。
四、结语
民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苗族住屋文化包括了人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两者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各自具有独立的范畴,包含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近年来,社会进步和发展促进人们对居住的需求越来越高,营造技术不断的提升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完善适应人格优先的民居建筑模式,居住需求进一步推动和丰富了苗族民居住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