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班家园有效沟通的策略
2022-05-05宋亚丽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非小事,家园沟通最重要。教师要探究出有效的沟通方式,才能做好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文章对家园沟通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加强家园沟通的三大策略:一是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做到家园沟通的一致性;二是巧用家访工作,提高家园沟通的实效性;三是利用专业知识,做到科学有效沟通。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2-0238-02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特别是小班幼儿,其第一次长时间离开自己的亲人,加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因此,很多家长不放心,特别是爷爷奶奶,他们担心幼儿在幼儿园会磕磕碰碰,吃不饱饭等,这样一来就容易发生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意见上出现分歧、进行不愉快的沟通,导致家园工作很不和谐,好多教育工作无法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否则就会事倍功半[1]。”因此教师要从家园沟通上下功夫,架起家园共育工作的桥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小班家园沟通的重要性
小班幼儿刚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他们的吃喝拉撒、衣食起居都需要教师操心。家长总是担心幼儿吃不好、穿不暖、睡不香,一部分家长总是思量幼儿在幼儿园玩得高兴不高兴,上厕所教师是否帮提裤子了,吃饭时教师是否喂饭了,睡觉时教师是否盖被子了,天凉时教师是否为其加衣服了等。家长的这些担忧就说明了家园沟通在家园共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家园沟通能缓解家长的焦虑
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家长的担心很正常。作为教师,要让家长把幼儿放心交到幼儿园,就必须做好和家长的沟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把幼儿一天在园的吃喝拉撒、一举一动,拍成照片或视频发到班级群,并利用空闲时间和家长做简单的交流,让家长看到幼儿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吃得好、睡得好,这样家长也就放心了。如有一位幼儿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他们很担心幼儿因自己不会吃饭在幼儿园里挨饿。当教师把幼儿自己吃饭的视频发给这位幼儿的家长,并在微信里说幼儿已经学会了自己吃饭,这位幼儿的爷爷奶奶很感激地说:“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很放心,谢谢老师,辛苦了!”可见对于小班家长来说,这样的沟通能真正缓解家长的焦虑,是一次有意义的沟通。
(二)家园沟通能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小班家长最想知道幼儿园都教给幼儿什么,因此,教师可利用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这样可以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简单地了解一些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社会常识以及生活中的数、量、形等数学知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音乐和美术课程对幼儿进行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同时通过各种游戏启迪幼儿的思维、开发幼儿的智力,使幼儿步入集体生活的理想场所。
(三)家园沟通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
有的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表现,在家里又是一种表现。要想真正了解幼儿,走进幼儿的心里,还需要多进行家园沟通。通过沟通教师能发现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更好地教育幼儿,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如笔者所在班有一位幼儿连续两天不高兴,他不善于表达,怎么问他都不说话。于是笔者就抽空去他家做了家访,和家长做了一次深入交流,发现原来是因为其父母天天吵架,幼儿在家也一直哭……知道这个原因后,笔者一直像母亲一样关爱这个幼儿。过了几天,这位家长给笔者打来电话说:“老师,我家孩子今天批评了我,他说‘我们老师很关心我,一有空就抱抱我,我吃饭时提醒我别挑食,多吃菜营养好,比你这个妈妈好多了……’”这样的沟通能真正了解幼儿,能更好地教育幼儿。
二、家园沟通的策略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做到家园沟通的一致性
家园沟通是幼儿园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在沟通时双方意见不一致,家长不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这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迫在眉睫。
(1)成立家委会,让家委会负责人组织家长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家长了解3—6岁儿童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该怎样培养,同时也让家长懂得幼儿园重在培养幼儿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学习品质。当他们懂得了育幼的教育理论,在以后的家园沟通中就会更积极地表达,从而达到教育目标。
(2)教师利用家长会、家园栏或微信群宣传一些育幼的经验,让家长通过听教师的演讲、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等方式懂得育幼的正确方法和策略,为有效沟通铺路建桥。
(3)组织一次爷爷奶奶家园育幼论坛。爷爷奶奶总觉得幼儿还小,什么都包办代替。小班幼儿刚入园,他们的爷爷奶奶总不放心,因此每天都要找教師唠叨幼儿还小不会擦屁股、不会脱裤子、不会吃饭,嘱咐教师帮他们做,可见这些爷爷奶奶根本不知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有多重要。因此,组织以一次爷爷奶奶家园育幼论坛很有必要,在交流中他们会懂得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有多重要,在以后的沟通中就会与教师的意见一致,以便更好地教育幼儿。
(二)巧用家访工作,提高家园沟通的实效性
家访是家园共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由于幼儿园工作很忙,因此教师往往忽略了此项工作。让教师去家访,能让家园共育工作更有效,因此我园把家访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但如何让家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还需要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经过研讨,教师能了解幼儿在园的各种生活情况,这些也是家长最想知道的。教师家访时聊的话题要以这些问题为主,先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一些情况,再陈述幼儿在园的吃喝拉撒情况,最后谈共同配合的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谈话的技巧:一是教师要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谈话中;二是认真倾听家长的一些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好建议,学会换位思考来理解家长的一些过激行为;三是要有礼貌,尊重家长的隐私。这样的家访工作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提高家园沟通的实效性。
(三)利用专业知识,做到科学有效沟通
朱永新提出:“新时代呼唤新人才。培养新人才呼唤新教育,这种教育是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是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要做到家、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教师就要用应有的专业知识赢得家长的信任,做到和家长有效沟通,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首先,要遵循家园沟通的原则。一是教师应表现出自己应有的高尚情操。要处理好和家长的关系,不和家长有私密的来往,做一个让家长敬重的教师。二是教师要爱幼儿、欣赏幼儿。一个富有爱心、具有包容心、会欣赏幼儿的教师是幼儿和家长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三是教师应表现出应有的素养。教师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等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在家访时表现出应有的专业素养,从而让家长信任教师。
其次,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家长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教师要用童心通向童心、爱心呼唤爱心的方式赢得家长的信任,架起沟通的桥梁,然后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家长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如当家长气冲冲地向教师兴师问罪时,教师可以这样说:“您有什么事,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把您最想谈的说出来,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当家长对幼儿在家调皮的行为感到很无奈时,可以用理解的口气说:“您有这样的心情我能理解,孩子淘气很正
常,只要我们用科学的办法,会说服孩子的,我们一起想办法教育他好吗?”这样的专业话语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这样的家园沟通才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宋亚丽(1991~),女,汉族,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