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AM理念的幼儿园创新教学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05江希海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集体教学活动STEAM教育理念幼儿园

江希海

【摘要】STEAM教育理念是主要注重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学科内容相互融合的创新教育理念。在当代学前教育界,STEAM教育追随幼儿的真兴趣、真问题,强调幼儿实践与协作为导向创新课堂理念下的教學活动设计深受欢迎。笔者以大班STEAM活动《传送小达人》第三课时为例,对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创新教学活动设计进行阐述。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  幼儿园  集体教学活动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130-03

一、STEAM理念的内涵

STEAM教育理念,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的首字母。本质就是在STEAM教学课堂中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大胆放手让幼儿在实践操作和探索中不断产生新的玩法与想法,最终找到所要答案。在集体交互学习中大胆交流、合作,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以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STEAM教育理念对幼儿园集体活动设计的适宜性

(一)STEAM教育理念追随幼儿的真问题、真兴趣

幼儿进入大班后不管是认知能力还是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感兴趣、想探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并且会刨根问底。然而STEAM教育就是来自于幼儿平时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感兴趣的问题,一起来探究解决。STEAM课堂的问题就是来源于生活,解决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二)STEAM教育理念具有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性

STEAM教育符合幼儿爱动手动脑的特点,STEAM这种教育理念在活动课堂上会留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发现问题、分享交流并测试与改进。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就能深切发现问题。再通过与同伴交流就能找到最适合的办法解决问题。

(三)STEAM教育理念强调幼儿间的交互合作

幼儿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建构,但是在幼儿阶段,部分幼儿的合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还没发展成熟,恰恰STEAM教育理念下的课堂充分地留给幼儿互相合作交流与展示的机会。

三、STEAM教育理念进行幼儿园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杜威的“做中学”学习理论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指出幼儿阶段的课程具有启蒙性特点,幼儿只有通过多种感官,在摸一摸、做一做、尝一尝、听一听等中才能对周围事物有深刻的认知。恰恰STEAM教育理念就是在实践与探索活动中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

蒙台梭利主张为儿童提供一个可以最大限度让其自由活动的环境,这个环境能够支持儿童的探索行为与自由发展,STEAM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幼儿在真实情境课堂中发现问题,调整、测试、改进问题,这一理念注重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符合蒙台梭利的主张。

(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已经可以把获得的认知能力内化为具体的表象,能开始用绘画、符号等表征方式来记录生活中的人或事。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然而STEAM活动中就是基于幼儿的生活从真实情境中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直接操作来获得经验。符合皮亚杰的知识理念。

四、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幼儿大班STEAM活动《传送小达人》项目活动设计

(一)项目开发背景

在户外游戏中,幼儿发现每次从升旗台后面的玩具柜搬运碳化积木到操场时都很费时费力。由此产生能否制作传送带让搬运积木更省时省力的问题。本项目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幼儿展开对传送带的调查和探究活动,获取传送带在生活中的应用经验,了解传送带转动的基本原理。基于以上经验,幼儿设计并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手动传送带。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幼儿提出手动传送带迭代到电动传送带的制作要求,学习连接电池、电线、安装小马达,让电动传送带运行。有了这样的迭代过程,传送带的制作才能不断优化。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对传送带的转弯现象引发兴趣。师幼共同筛选出最适合连接并能实现转弯的传送带造型。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传送带的转弯路线,并在操作台上实施验证,对完成的转弯传送带进行展示测试与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幼儿要将平面路线图转化为可操作的实体路线图,发展了幼儿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思维。在设计转弯路线时,幼儿要思考传送带转动后的运行方向,以此调整传送带路线,实现传送带的转弯功能。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为下一阶段预设活动。幼儿要对升旗台空间位置进行勘察、测量,小组设计传送带路线图,运用“万能工匠”的大型齿轮、棍子等材料制作传送带,以此验证传送路线是否成功,在不断设计、测试、改进的循环模式中帮助幼儿实现传送带能真正运用到户外积木的搬运。

本项目学习整合各学科知识并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对问题逐层分析和逐步解决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培养探究兴趣和技能方法的基础上,强调工程设计、思考表达、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二)项目学习目标

1.能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调整、操作验证、分析问题、展示评价等方式了解和制作传送带,感知传送带的转动原理,探究传送带转动后不同运行方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制作直线传送带与转弯传送带。 2.感受探究的乐趣,能参与小组协作学习,乐于表达和听取意见。

(三)学科目标

科学:能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调整、操作验证、解决问题等方式了解和制作传送带,感知传送带的转动原理。

技术:能连接电线、电池、安装电动小马达等实现电动传送带的运行。

工程:能按照设计图进行实体验证,探究传送带转动后不同的运行方向,并能根据运行的不同方向制作转弯传送带,实现传送带的转弯功能。

艺术:传送带的造型设计及履带的颜色搭配等。

数学:能将平面路线图转化为可操作的实体路线图,发展幼儿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思维。在调整路线中感知空间方位。

(四)项目课时内容

五、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幼儿大班STEAM活动《传送小达人》第三课时活动设计流程

(一)教学活动目标

1.能调整传送带连接时的衔接点和移动方向、摆放位置等,实现传送带的转弯功能。2.能合作运用平板电脑设计转弯传送带的路线图,并进行操作验证。3.感受探究的乐趣,愿意参与小组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能观察调整传送带连接的衔接点和移动方向、摆放位置等,让积木成功通过转弯传达带。

难点:合作运用平板电脑设计转弯传送带的路线图,并进行操作验证。

解决措施:

1.本次活动重点解决策略:主要通过以观察引导为主的课件和投屏功能支持幼儿的学习,最后通过操作验证来解决。

2.本次活动难点解决策略:主要是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小组运用平板电脑的技术支持讨论转弯传送带的设计图,再分工合作进行操作验证。此过程,教师围绕“能否按照设计图来设计传送路线、能否让传送带转弯、设计路线能否满足雪花片都能通行”等问题,启发幼儿不断调试以达到完美表现。

(三)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传送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已设计制作过手动传送带和组装电动传送带。

2.材料准备:已搭建的电动传送带、平板电脑、投屏手机等。

(四)教学过程

1.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设计转弯传送带。

引导语:这是你们上次制作的电动传送带,这次要请你们连接电动传送带,制作出能够转弯的传送带。

【媒体应用说明:借助希沃课件上传幼儿前期制作的电动传送带图片,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制作转弯传送带。】

2.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连接会转弯的转送带。

(1)交代要求:①操作前先检查电动传送带能否正常运行。②考虑连接点和方向是否正确。③两两合作在操作台上完成两条传送带的转弯连接,用雪花片设置起点进行验证。(2)幼儿分组合作,教师观察指导。(3)分享交流,梳理提升。

【媒体应用说明:(1)利用希沃传屏同屏显示功能,实时关注幼儿操作情况。利用投屏分享交流、观察未成功小组存在的问题。(2)运用希沃白板课件中的触发键、超链接和拖拽等功能制作成动画,解决衔接点、方向、位置等技术问题,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3.挑战升级:运用四条传送带设计制作转弯路线,让雪花片都能成功通过四条传送路线。

①提出要求:挑战设计四条传送带的转弯路线。②引导幼儿运用平板电脑设计转弯传送带的路线图。③幼儿四人一组,分组合作设计会转弯传送带的路线图,并进行实践操作验证。④作品展示与验证,进行评价。

【媒体应用说明:(1)借助希沃课件,出示图片,引出本环节任务。(2)提供平板学件支持幼儿通过拖拽、连接、移动传送带图标,设计转弯传送带路线,为幼儿设计提供便利,也有助于本次活动难点的突破。(3)运用投屏功能,同时看到同伴间的操作结果,便于小组间的展示交流。】

4.拓展延伸。解决生活问题:幼儿园升旗台搬运玩具费力,下一阶段通过勘察现场、设计适合的传送路线,制作能转弯的传送带解决搬运玩具费力的问题。

【媒体应用说明:借助希沃课件上传图片,引发下一阶段项目活动内容。】

(五)教学活动反思

1.课件制作的适切性。运用希沃白板课件中的触发键、超链接和拖拽等功能制作成动画,动静结合,让幼儿直观地理解要实现传送带的转弯,要解决衔接点、方向、位置等技术问题,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在适合的时候出示课件,为幼儿下一环节设计路线图提供经验。在制作设计图时,幼儿通过拖拽等方法在平板电脑上操作学件。在此过程中幼儿就能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就可以看着设计图来设计转弯路线,大大促进了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2.不断深化问题,引发持续探究。在引导幼儿探索四条转弯传送带连接时,巧用平板电脑让幼儿通过思考先在平板电脑上设計连接路线图,运用希沃课件的图形组合功能制作传送带图示,幼儿通过拖拽、拼接设计转弯路线,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幼儿将平面路线图转化为可操作的实体路线图,发展了幼儿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思维。在验证时,幼儿要按照平板电脑的设计图连接传送带,以此测试雪花片是否能成功通过四条传送带,体现了STEAM理念的工程思维。

3.引导幼儿分享经验,交互学习。STEAM理念强调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帮助他人的能力,个别幼儿会因为产生问题而焦虑,也会因为解决问题而自信,在STEAM课堂每个幼儿的想法都别具一格,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想法与同伴共享呢?所以我借助易课堂推送学件到学生平板,并同屏到一体机屏幕,便于教师能实时关注幼儿设计过程。运用希沃传屏的同屏功能,无线传送,实时分享,让幼儿关注大屏,同时看到同伴间的操作结果,便于小组间的展示交流。在梳理连接两条转弯传送带时,请成功的幼儿到希沃课件上操作并说说连接的理由,在此过程中通过同伴间的经验分享有效地帮助其他幼儿梳理了连接经验。为下一环节连接四条转弯传送带做足铺垫。

4.适时介入,引导同伴互助。STEAM教育理念注重幼儿间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时,一名幼儿在探索四条传送带转弯路线时遇到了方向问题解决不了时,其他幼儿就可以一起探索、一起连接。教师在观察引导时,可适时引导幼儿尝试回答:请你测试验证一下雪花片通过几条传送带?起点在哪?是什么原因?能做个调整吗?幼儿通过小组间的探讨发现要改变第二条传送带的方向。当个别小组探索无果时,此时教师才介入引导小组成员一起来找问题,一起来解决,促使其体验成功的快感。

参考文献:

[1]董莉.基于STEAM理念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以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浇花器》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6-27.

[2]陆晓健.基于STEAM理念的乡村幼儿园小创客班本课程实践研究——以大班足球、平衡主题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1(2):66-67.

猜你喜欢

集体教学活动STEAM教育理念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STEAM教育理念“入户”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关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反思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
将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