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手筑匠心 巧思展才华

2022-05-05蔡建鹏姚桥虹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4期
关键词:手工课动手操作创新思维

蔡建鹏 姚桥虹

【摘   要】手工课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剪紙、陶艺等,通过手工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教师以四年级学生的美术手工课教学为例,有效利用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动手机会,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发展创新思维,由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动手操作;创新思维

手工课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剪纸、陶艺等,通过手工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将所学的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手工课的兴趣,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存在“工具准备不齐全,动手能力弱,甚至不愿意动手”等问题,导致手工课难以有效落实。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通过四年级美术手工课的教学实践,探究高效教学的方法。

一、有效利用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如在课前,教师可以用精美的手工作品、精彩的游戏、微课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教学《银杏蝴蝶》一课,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树叶标本和树叶画,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内容。精美的标本和有趣的树叶画引起学生阵阵赞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课堂氛围十分热烈。教师也可以录制微课,以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手工课的步骤和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以所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造动手机会,增强实践能力

在学生有了参与美术手工课堂的兴趣后,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制作。

(一)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生活中有很多手工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随处可见的物质,解决材料问题。如上《银杏蝴蝶》一课,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捡银杏叶,观察银杏叶的颜色,感受它们的触感,然后把它们带到手工课堂。学生有了材料,有了兴趣,有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就会积极尝试,创作出形态独特的“银杏蝴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收集一些废弃的纸盒、瓶子、树枝、泥土等材料,变废为宝,增加手工课的乐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合作交流是写生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绘画水平、动手能力各不相同,通过交流合作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手工任务,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例如教学《我的纸盒舞台》一课时,由于学生自身水平不同,准备的材料不同,且单独制作的周期较长,教师便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带领他们完成“纸盒舞台”的制作。首先,教师先出示几幅舞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设计的舞台的主题,并对相似的主题进行分类。接着,教师介绍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和新奇之处,并从技法上带领学生进行分析。之后,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从整体到局部、从背景到主体,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裁剪,有的负责拼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一个个造型有趣、形象夸张、富有儿童特色的手工作品。最后,负责解说的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创作,指出不足之处,并指导修改。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来组织教学,从全班同学的基本水平出发,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及时进行引导,由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激发学生想象力,发展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指的是学习者在创作活动中,对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综合,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物质或精神产物的思维。“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的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寻求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利用播放视频、音频、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并根据自身的体会进行大胆想象。这一方法可视性强,吸引力大,能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上《太空船》一课时,教师先播放太空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太空的浩瀚、星云的迷幻,而后闭上眼睛进行想象,再把所见所想描绘出来。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教师的帮助下,一艘艘新奇的“太空船”逐渐成形。

教学《奖杯设计》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观看获奖视频,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投入热烈的创作中,为不同种类的比赛设计奖杯。学生纷纷加入自己的创意和独特的元素,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奖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注重“知”与“行”的完美结合:在教授美术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能缺少美术实践活动;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探索、感悟、总结理论,避免“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的情况。同时还要关注不同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在美术课堂中产生深刻的理解,提升动手能力,达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杨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2]王汉林.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创意实践能力的两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

[3]李炜.小学美术手工课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4).

[4]张帆.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

[5]王亚南.让小学美术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美术教育研究,2018(16).

(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   321035)

猜你喜欢

手工课动手操作创新思维
彩纸大变身
美术课堂上的“隐形杀手”
紧张的亲子手工课
难忘的手工课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