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探究式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2022-05-05董艺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4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探究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是教育者应切实思考的问题。主题探究式班会符合学生的道德认知规律,是班主任引导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文化需求出发,通过文化主题引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戏剧演绎和小课题研究中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1-0055-03

【作者简介】董艺,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19)教师,一级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班主任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一、主题探究式班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修养,具有很强的德育力量,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家国情怀、审美情操等方面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学习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其内在的逻辑和价值体系。班主任要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深刻内涵,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知识的传授上,要将抽象的内涵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主题探究式班会是指班主任引导学生围绕主题,为探索研究其中的内涵,自主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主题探究式班会可以有效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体验传统习俗,研习传统文化主题,不断建构自我道德体系。班主任以富有内涵而活泼有趣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与表达、体验与创作,促进学生把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把掌握的表象知识转化到实践层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道德经验。主题探究式班会是针对选定的德育主题,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或者形成研究成果的过程。主题探究式班会以问题探究启发学生,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认知,最后在内化反思中提升品格。

主题探究式班会具有以下特性:一是自主性,问题探究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往,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问题性,班主任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完成探究活动;三是实践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边思考边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知识,提升道德经验;四是开放性,对于不同的文化主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探究出的结论是开放的。

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探究式班会的实施

1.主题选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元素很多,班主任可以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传统美德两个方面选取有代表性且适合小学生道德认知的传统文化主题,开展探究式主题班会活动。传统美德中的立志、孝敬、仁爱、诚信等主题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班会选题可将做人的道德准则作为基础,从面向自我、面向他人、面向社会三个维度,选取勤劳、智慧、自律、宽容、感恩、友善、诚信、担当、爱国等主题。

2.实施策略。

无论班会采用何种形式,都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点燃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引导学生以积极姿态进行探究学习。不同的班会主题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也可以多个策略相结合。

一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就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班主任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以群体激发个体的学习动力,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发掘和探索的内容深厚,单靠学生个体查阅资料开展学习很难全面掌握。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学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展现了我国不同地域特色、乡土文化,包括传统风俗、节日美食、节日服饰、节日手工作品等多方面的内容。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例,班主任根据组员能力强弱,异质分组,提出关于端午节的探究主题。组长分配组员从不同方面查阅资料,最后总结汇报,汇报可以采用微讲座的形式,由一人统筹汇报或多人合作汇报。端午节班会当天,可以让学生穿着传统服饰,沉浸式感受节日氛围,相信他们对传统节日会有更深刻和更立体的认识。

二是戏剧演绎。教育戏剧是在具体情境引导下,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引发更多的探讨、解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编写剧本和角色表演中内化道德认知,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培育学生友善、感恩、爱国、诚信等传统美德时,可以选择“戏剧演绎”策略开展主题探究式班会。例如:在《友好相处,善待他人》主题探究班会中,学生在认识了“友善”这一美德的内涵之后,班主任可在班会中引出一个由“内卷”而引发矛盾的戏剧:

小末和小桐都是班级中的优等生,小桐的妈妈要求小桐在校内完成所有作业,于是小桐就合理利用课间完成作业。小末看到小桐总是提前写完作业,心里很不是滋味,既想课间放松一下自己,又不想自己比小桐写作业慢,于是在午休喝酸奶时,故意将酸奶泼在小桐的身上,给小桐制造麻烦。

班主任可以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友善”的美德内容,引导学生谈一谈对两位主人公行为的看法,并要求学生通过组内探究讨论,延续故事情节,合理解决矛盾。戏剧演绎,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处理矛盾,从而实现道德内化。

三是小課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是围绕一个“稍有难度的主题”,学生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最终形成解决方案,是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主题需要学生动手实践,且实践的时间地点不局限于班级内部,需要对学校的班会进行时空延伸、扩展,有时候还需要家校协同。如在传统美德“勤劳”这一大主题下,就可以延伸出多个子课题。学生在明白我们应该具有勤劳这一优秀品质之后,班主任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勤劳的人。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擦玻璃”是一件看上去很简单的劳动,那么如何才能把玻璃擦干净呢?有学生在班会上说:“我觉得拿酒精湿巾擦玻璃,肯定很有效。因为酒精湿巾里含有水,可以擦去玻璃上的污垢,而酒精易挥发,玻璃上的水纹擦完很快就可以自行挥发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学生们就地取材,开始实践,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时,学生们的好奇心一下就被激发出来,班主任可以趁势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和家人一起开展擦玻璃的实践探究活动。这里,班主任可以设计简单的小课题研究表格,指导学生记录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让学生在小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深入理解“勤劳”的内涵,学会创造和创新。

三、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过程中,班主任以主题探究式班会为依托,不断创新实践,将教师的说教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之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自主建构道德体系,提升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娇贤.传统文化在小学主题班会中的开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7):112.

[2]黄桦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班会中的开展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4):100.

[3]吴贵祥.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35.

[4]蒋红斌,张虹.中国传统节日的小学道德教育意蕴及实现路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4):5-8.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探究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