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文化遗产

2022-05-0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古歌苗绣哈尼

主题阐释

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它们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我国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让我们共同走近文化遗产,了解传承者的努力,展望文化遗产的发展。

人物传奇

陈习娘:唱响梯田上的“交响乐”

“不跳乐作谷子不饱满,不跳乐作寨子不热闹……”在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海翻腾,吞吐着层层梯田。

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委会洛么村里,哈尼古歌《栽秧山歌》的欢快曲调余音袅袅。

悠长的历史岁月里,哈尼族人民在梯田劳作中逐渐形成了哈尼古歌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延绵至今已有千年。这个由十几户人家聚成的小村落,就是国家级非遗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陈习娘的家乡。陈习娘有两个愿望:一是哈尼古歌能在梯田上代代传唱;二是梯田上的“交响乐”能走出小村落,走向全世界。

透过歌声,听众能看到一方水土上延绵的历史文化,也能看到人们生活劳作的点点滴滴。“我想当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把哈尼古歌一直唱下去就是我的责任。”陈习娘意识到,文化的传承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我希望的最好状态是,学生和当地村民都能成为传承者,这样哈尼古歌才能传承好、发展好。”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长袖回旋,扇舞生风,如笔墨行云流水;擐甲执兵,凌空翻转,尽显英勇气概;乐声渐密,舞者轮番秀出舞技绝活,令人目不暇接……近年来,舞蹈类节目收获广泛关注,频频在短视频平台出圈,中国舞蹈的“能见度”越来越高。这既源于中国舞自身的魅力,也离不开年轻舞者对经典作品的传承与创新。年轻的舞者们用舞蹈语言演绎中华文化之美,在带给人美轮美奂的视觉审美同时,也使人获得心灵的感动与共鸣。

“当代中國舞者应该用舞蹈这门世界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不仅要做好中国古典舞蹈的传承,更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舞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王亚彬说:“我们不仅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立体展现在舞台上,也能让更多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石丽平:非遗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靠着苗绣脱贫的女员工嘴边挂着这么一句顺口溜。这句顺口溜背后,有一个关于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温暖故事。2008年,贵州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利用苗绣技术创办公司,累计带动4000多户贫困群众就业,产品远销国外。石丽平将苗绣从“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把贫困地区的文化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石丽平更有干劲了,“苗绣的绣、染、织产业链已实现健康有序发展,我们要运用苗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不是千篇一律的统一规范,而要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有资源、有基础、有人才支撑的非遗,定能为乡村振兴赋能。

朱兆云: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朱兆云是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她的父亲是云南巍山有名的中医,与中医药结缘,可以追溯到朱兆云的青年时代。

2022年是朱兆云从事中医药探索研究的第三十九个年头。多年来,朱兆云带领团队扎根边疆,不断探索着中医药的发展路径。

在田野调查中,朱兆云特别重视对一些少数民族药方的收集,尤其是对70种重要中医药资源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药材生产区划,对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传统用药经验进行抢救性保护与发掘,利用天然药开发新药,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她主持编著的《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云南民族药志》等一系列专著,是目前为止对云南中药最详尽的梳理。

杨柳:一竹载轻裳 起舞云水间

独竹漂,又称独木漂、独木舟,发源于赤水河流域,是一项脚踩楠竹、漂行水上的传统技艺。随着时代发展,独竹漂又逐渐成为一项民间体育运动和表演项目,具有竞技性与观赏性。

起伏的江面上,驾一叶扁舟尚且不易,若是站到一根竹竿上漂流呢?再试想,身着层层舞衣,在竹竿上抬腿、下腰、转圈,行进间如何自如表演呢?作为贵州遵义独竹漂非遗传承人,杨柳创新演绎传统技艺,通过舞蹈+独竹漂的融合演绎,她探寻着更多的创作空间。

一人一竹,凌波起舞。她的表演视频在海内外收获数千万次播放量。通过她的短视频,更多人看到独竹漂的优美,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2E64EBA5-270F-4F1F-99B0-46D6DBE86CF1

猜你喜欢

古歌苗绣哈尼
基于湘西苗绣图案的数字化设计创新研究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八 羌族妮莎古歌
我眼中的哈尼十月年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苗绣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哈尼幸福万年长
苗族古歌《仰阿莎》
哈尼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