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阅读之个性解读,感悟启示

2022-05-0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脚板行军战士

阅读综述

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见解。这是文本理解式探究的变体,不过相对于文本研讨来说,考生可以有一定的自由进行拓展,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度”,与文本不即不离。考生既要入乎文内——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倾向;又要出乎文外——运用阅读所得和自己平素的知识储备,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地解答探究性阅读题。

典例呈现

行 军

◎程多宝

行军时多是白天里不走,尽往夜堆里钻。天刚擦黑,这支顶着高粱花子、扛着些“汉阳造”“老套筒”的百十号人的连队,坚决地执行着刘邓首长的命令,天天都在急行军。

刚当上解放军的卢守坤有点搞不懂了,大家没日没夜地行军,怎么还精气神十足?卢守坤一路上脚板子急促促地可不敢停。就是瞌睡了,闭着一只眼睛,脚板子还照样走得直溜。这功夫练的,整个人就像是队伍里的一只零件。回回走到宿营地,兵们横七竖八地直打呼噜。当班长的得给大伙儿烧水烫脚,还要挨个儿挑脚泡。

他的班长也是去年从那边举着手过来的,一年多就入党了。听他自己也说过,刚过来,哭过好几回,哭一次,人就清醒了一次,这边叫“挖苦根,倒苦水”。

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三出陇海七战鲁西南的刘邓大军神出鬼没,于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之间拉出来不少的战机,一度使国民党军尴尬至极、狼狈不堪。

这又是一个晚上,天还是黑得像黑煤一样,零碎的冬雨叩在脸上生生地疼,前胸后背已经汗透了,外面的衣服冻得像是披了层盔甲,里面的贴肉小褂凉飕飕地冰着心窝子。队伍还在悄然流淌着,卢守坤有些累了,一路都是黄泥巴地,走起来太费鞋了。根据地老百姓送过来的黑布鞋,穿着好是好,不磨脚也很少打泡,一路如风还不带响声,可就是合脚的少,做的时候又没个尺码,都是一水的千层底,厚厚的掂上一掂,仿佛听到村长们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打布鞋时,那满院满屯满山洼子里呼呼啦啦吟唱一片的麻绳拉扯起来的乡土歌谣。一村一庄地收挪上来,太平车推过来这么一倒,一连连人马排过来,见人塞上一双,调换不到大小的只好凑合着对付。班长们就说了,大一点也不打紧,男人家扛枪弄炮的,脚大走四方嘛。

卢守坤刚来有点不好意思,最后捡了双小的,这一双掂在手里,瘦得紧巴,脚趾头夹得生疼。他索性用刺刀挑了点鞋帮子,前几天还好,两天一过,一路的黄泥巴下来,鞋口说松就有点软塌了,这不,稀糊糊的泥巴地一粘,鞋子掉了。黑咕隆咚的不太好摸,还弄了一手泥。身子一弯下来,队伍从旁边嗖嗖地过,班长跟了过来,小声地说:“你别乱动,我来。”

班长就是班长,三把两把就摸到了。卢守坤伸脚一套,就是刚刚丢下的那只,鞋内暖暖的余温还在呢。

脚底渐暖,夜色渐薄。卢守坤看到前面班长的步子隐约间一颠一颠的不大平稳起来。是刚才帮自己找鞋子时被后面的人撞了腿?还是脚底下生了泡?卢守坤有点不明白了,无奈行军的队列里也不好问话。班长有副好脚板,行军时总爱替别人扛枪,战士们向他夺,他都不肯放,还说:我有的是劲,不信你们谁有本事缴获一门山炮,我再扛给你们看看。

班长的脚崴了?那也是给自己找鞋弄的。卢守坤心里毛了。班长呀班长,你这不是让我难受吗?

前进的队伍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黑幕四合的天地犁开了一道缝隙,天色渐渐地明朗了。卢守坤这下看清楚了他的班长。班长的一只脚板上光光的,只是一层浸湿的绑腿。那只鞋呢?再一看自己的脚上:怎么两只不一样呢?是班长的鞋?班长……班长你一路光脚呢,这么远的路,怎么走过来的?

班长!卢守坤心头一热,他沿着班长王克勤同志的肩头放眼望去,冬雨已住,东方欲晓。一不留神的功夫,那轮1946年深冬的朝阳,早已跃上了这支队伍的头顶,一笑一笑的,亲亲这个又吻吻那个,没几下太阳的脸蛋蛋就红得有些发紫了。

(选自《解放军报》2020年1月5日,有删改)

借鉴

1.阅读文章,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长是本文的线索人物,也是一名对革命胜利充满了信心的解放军战士,在这次行军中,班长对战士卢守坤给予极大关怀和帮助。

B.第一段写卢守坤所在连队“坚决地执行着刘邓首长的命令,天天都在急行军”,体现了解放军“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一使命感,也体现了我军在解放战争期间战斗的艰苦。

C.第三段“他的班长也是去年从那边举着手过来的,一年多就入党了”中的“那边”指的是国民党军队。

D.第十一段畫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描写出天气的美好,侧面表现了我军战士的可爱,也预示着革命的胜利即将到来。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阅读全文可知,卢守坤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文章从卢守坤的视角,描写了班长对战士的极大关怀和帮助,塑造了一名对革命胜利充满了信心的解放军战士形象。

2.下列两个文段哪个更适合做本文的结尾?请从文章主题角度简要分析。

【甲】这支精神头十足的队伍,怎么这么长呢?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实在是太长了,越来越长了……

【乙】解放战争结束以后,我和班长因工作原因,失去了联系,但我每每想起我的班长王克勤同志,都会热泪盈眶……

【解析】结尾段在内容上有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丰富文章的作用;在结构上,有篇末点题,照应开头,升华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甲】文段内容“这支精神头十足的队伍,怎么这么长呢?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实在是太长了,越来越长了……”分析,“这支精神头十足的队伍”照应了题目“行军”。首段“百十号人的连队”和【甲】文段首尾呼应,紧扣主题,写出了解放军队伍越来越壮大,表达出我们的战士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乙】文段“解放战争结束以后,我和班长因工作原因,失去了联系,但我每每想起我的班长王克勤同志,都会热泪盈眶……”,仅从个人的角度表达了卢守坤战士对班长的思念,没有点题,也不能深化主题。

3.文章第十段写卢守坤发现了自己脚上的一只鞋原来是班长的。请联系上文,揣摩班长脱鞋给卢守坤时的心理,写一段班长当时的内心活动(60字左右)。

【解析】解答此题要根据语境进行分析。根据上文对班长的描写,可以看出班长关心战士。结合“黑咕隆咚的不太好摸,还弄了一手泥。身子一弯下来,任队伍从旁边嗖嗖地过,班长跟了过来,小声地说:‘你别乱动,我来”的语境,围绕“行军紧,任务急,不能耽误在找鞋这些小事,我应该尽快把这事做好”揣摩班长心理即可。示例:摸两下,然后把我的鞋给他穿,不能耽误事,咱是班长,得照顾好小战士。

4.程多宝的《行军》和陆定一的《老山界》写的都是我军战士的故事,联系两文,你认为我军战士身上有哪些红色基因值得我们传承?

【解析】本题考查对红军精神的概括。通过阅读,本文通过对“行军”过程的描写,讲述了战士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的故事,刻画了乐于帮助战士的班长形象,表现出红军之间深深的战友情。《老山界》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据此概括“红色基因”即可。0A088039-479B-4AF3-89CE-4EBFECD127C6

猜你喜欢

脚板行军战士
成了精的脚板薯
雪域高原,行军千里练战法
基于里兹法的输电铁塔塔脚板内力计算及其应用
半半歌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行军蚁
大郭小郭行军锅
大郭小郭行军锅(连载一)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