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5-05张丽敏王俊丽杜娟
张丽敏 王俊丽 杜娟
摘要 动物园保护教育工作是现代社会教育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的目的是用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观念教育、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和观念,建立起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和谐的、新的生活方式。保护教育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现代动物园已经成为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活动中心,保护教育已成为动物园中心工作之一。目前中国动物园在保护教育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拥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由于保护教育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动物园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重视程度不足,缺 乏政府的有效支持;动物园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危机;缺乏系统的动物园管理规范;保护教育体系不健全等影响保护教育完善发展的因素。本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阅读专著、查阅有关研究资料、访问调查和文献调查等具体方法,研究保护教育的基本理 论,从保护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重要意义着手,对现阶段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认为增加政府的支持;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动物园的生机和活力;制定中国动物园国家体系工作标准;建立系统规范的保护教育体 系;在动物园的管理中融入保护教育的理念是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的主要发展对策。
关键词 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问题与对策
动物园是以饲养和展出野生动物为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向参观者传播动物知识的作用。教育是动物园的 主要职能,是动物园自身对事业发展的不断探索,同时又被时代的 发展赋予新的使命。上世纪 80 年代整个社会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关 注生存在动物园里的野生动物们,也更加需要从动物园得到有关的 知识,教育在动物园任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一般意义上 的科普教育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被工作内容更为广泛而丰富的“保护教育”所包含并替代。野生物种及栖息地的保护和环境 保护教育这两项工作一起成为动物园工作的主要任务。
1 发展动物园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动物园年游客量已达 1.7 亿人次,位居世界首位,是创造 动物园保护教育影响最好的资源。随着动物园的建设和发展,这一 数字还会逐年增加,公众对知识的强烈需求为动物园开展保护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融合社会、环境、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动物园教育将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科学发展。
1.1 动物园保护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 2002 年维也纳 IZE(国际动物园教育协会)会议上,曾讨论 过 Conservation Education(保护教育)的定义,保护教育可定义 为恢复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所采用的技术或后勤。也可定义为发现 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威胁,从而去探究这种威胁引起的原因,通过各 种方法解决对环境造成的威胁,最终拥有健康的生态环境。事实上 保护教育还没有确定的定义,但是含义一直在发展。
动物园教育在国内习惯称为“科普教育”,近年来引入国外的 新理念,越来越多地使用了“保护教育”的说法,这也是定位上的一 大进步。从字面上看,“科普教育”未能突出主题和动物园的特色, 只是一种大众化的、感觉生硬、无法启发联想的广义概念,而“保护 教育”克服了上述缺点,从实施的方式和效果看,以往动物园开展 的科普教育通常是单向的、灌输式的,将野生动物的知识以展板或咨询形式导向游客,参与者“学习知识”的感受很强,“保护教育”则更多地通过活动的策划,使参加者感动并引发思索,其本质是“双 向交流”,强调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将“了解动物 " 转变为 " 爱 动物、愛环境”,并清楚如何付诸行动。动物园保护教育更注意教授 保护行动技巧,以及引导人们直接参与到保护行动之中。培养人们 的情感联系、感恩心、爱心和同理心[1]。
未来的动物园将是一个公众教育机构。国外动物园把这种教 育叫做保护教育,并把它当作一个新的特殊的学科来研究和实施, 它涉及的问题非常深广,要讲清楚生态系统的一系列问题,最后达 到保护大自然,使人们思考人类社会走向的目的[2]。保护教育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保护教育在动物与人类之 间建立连结,提供给访客关于动物个体的故事及面对面的体验,并 因此而开始了解并欣赏野生动物,培养他们对未来自然环境与他 们自身生活环境的关心,由此做出对环境负责的决定。动物园保护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活体动物展览来吸引和激励人们,让各行 各业的人都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支持野外的保护工作[3]。
1.2 动物园保护教育的特征
1)生动性 通过看、听、闻、触摸、感觉等方式体验自然、动物和 文化,在自然的世界中感受爱、敬畏与惊奇。
2)特殊性 有特殊目的传播知识,使人们理解环境、栖息地、物 种、生物多样性等,表达对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态度,影响人们的行为,从而以可持续的方式生活。
3)广泛性 一方面,保护教育面向的是所有游客,为各年龄层次 的人提供信息、活动与经验。让他们去发现身边的世界、物种与环 境的内在联系,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保护教育包括野生 动物、植物、环境等与保护自然相关的教育或合作的教育,涉及面 广泛。
4)实践性 保护教育是一个行动,而不是说教,通过行动让所有 的人了解世界的环境,并付诸保护的行动。
5)动态性 保护教育是人类与自然如何以一种保持地球平衡的方式相互影响的教与学的过程,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传达信 息,以促进自然保护的过程。
1.3 动物园保护教育工作的意义
1)保护教育是动物园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动物园与水族 馆协会(WAZA)早于 1993 年发表了第一部有关世界动物园保护 策略的宣言。但在近十几年中,我们仍处于一个环境恶化加速和生 物多样性锐减的世界中,为此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趋迫切。 针对新形势,WAZA 又于 2005 年发表了题为《为野生动物创建未 来》第二部保护策略的新宣言,新的宣言在原先动物园所发挥的 “休闲娱乐、保护教育、科学普及、科学研究”四大功能基础上,更强 调了“物种保护、动物福利、保护教育”等功能,着重阐述了动物园 在整个保护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对于世界城市的年轻一代来说,通 常动物园与水族馆就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自然的地方,动物园应是 教育和培养世界未来爱护、保护环境者的孵化器[4]。
2)保护教育是动物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动物园的历史和动物 园设计与建设的发展不难看出动物园从笼养动物园时代到现代动物园时代,发生的深刻变化:①动物展出的形式不再仅仅以展出物种本身为目的,而是以自然保护和环境关注为目的;②这种展出形 式同时改变了动物园原始的娱乐功能,赋予其科学研究和保护教育的新内涵。在历史上动物园教育基于一个假设,即如果我们教育 游客越多,就越能影响其对野生动植物的态度,这样就能引导游客 采取保护行为。这种模式假定:环境教育会让游客自动采取保护环境的行为。即使是强化或重复学习,这种模式都是无效的。行为心理学研究显示,在大部分情形下,知识和意识的增加并不能带来积 极的环境行为,同时,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并不一定对这个问题有很 多认识。美国的动物园专家发现,虽然事实的陈述在知性上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往往不足以构成“情感联系”,为了使人们在行为上 做出改变,必须触及其情感的体验,从而在感情层面上体会到某些 东西,保护教育就是建立这种“情感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2 中国动物园教育发展阶段
保护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动物园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尤其是 最近几年各地动物园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 少动物园已经被列为国家、省、直辖市或地方市、县不同级别的科 普宣传教育基地。从教育在动物园萌芽到教育逐渐发展经历了一 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动物园教育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2.1 无意识教育阶段
从动物园建立之初到上世纪 70 年代,这段时间,动物园没有 设立专门的教育部门,只有简单的动物标识,标识是唯一的教育媒 介,动物园的教育质量依赖园长或管理员兴趣和意愿,教育主要是 一种副产品,甚至极少被称为教育。
2.2 简单教育阶段
从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一些学校的学生和老 师到动物园参观学习,有了教育部门的雏形,但教育还不是动物园 的主要工作,从业人员也很少,只限于简单的讲解。
2.3 科普教育阶段
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末,整个社会更加关注自然 环境,教育在动物园任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同时,动物 园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动物园掀起了新一轮改造完善的浪潮,野生动物园纷纷兴建,动物园的作用发生急剧的变化,自 然保护变得更加重要,教育工作者在传播自然保护的信息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育的形式、内容有了极大的丰富,涉及面更加 广泛。但最初在动物园总体建设中,教育人员还没有能够参与到其 中来,可是,渐渐地他们有越来越多的参与机会,动物园有越来越 多的经营预算给予了教育,许多动物园现在仍停留在这个阶段。
2.4 保护教育阶段
从上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教育者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也就 是动物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对动物园教育工作都有影响,例如展 出的动物、圈舍的设计风格、入口处工作人员的态度都影响着动物 园的教育效果,教育将参与动物园活动的方方面面。教育不仅是增 加吸引人的标识,设计漂亮的圈舍或选择一个“教育”动物,整个动物园对教育工作都有贡献。
3 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3.1 社会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
中国动物园按其从属性质有近四分之三属于国家或地方政 府,少数属企业或私人。对于企业或私人的动物园,投资运营都是企业和个人的自身行为,社会和政府除政策法规的约束外,国家对 其自主经营干预得也较少,也发挥着一定的保护教育职能。这里所 说的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主要是面向具有社会公益职能的政府投 资建设的动物园。城市政府是保持城市动物园公益性,有效发挥其功能的责任主体,只有政府在动物园行业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保障 动物园行业公益性的实现,才能使动物园保护教育工作得以持续 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只有几家大型动物园,政府给予的补贴 相对于当时动物园的需要来说是较为充足的,而目前城市动物园已有 200 多家,大多数的城市动物园仍然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依 赖于政府和财政的拨款,这对于急需发展的动物园来说根本就是 “杯水车薪”。公众对动物福利保护意识的淡薄,直接造成了社会认 养和社会捐赠等相关配套机制不健全,对城市动物园的社会捐赠 机制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政府财力支持不足,社会关注程度不 够的情况下,很多公园都处于收支平衡的维持状态。资金不足导致 设施严重老化,观赏模式落后,限制了动物园规模和档次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保护教育职能不能得 到充分的发挥。
3.2 动物园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危机
根据相关国家规定:城市动物园是公益性事业,是科普教育基 地、异地繁殖基地、生物多样性的展示基地。正是由于这个规定,目 前大多数的城市动物园仍然依靠财政和政府的拨款,但财政的拨 款无法满足城市动物园发展的需要,资金缺口日渐拉大。目前动物 园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动物园在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 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呈多元化,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很多问题和 矛盾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确实属于“瓶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缺乏彻底破解的招法。动物园动物的饲养管理仍处于较粗放的状态,这一点在中、小动物园尤为突出。饲养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饲料配方较多地是凭经验人为设定,缺乏各种饲料的 营养分析和针对不同动物、不同生理阶段的饲料配方。动物饲养管 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3.3 保护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缺乏专门的教育机构,专职教育人才缺乏,保护教育工作在中国 动物园起步较晚,从整体看,保护教育机构还不夠完善,没有形成长 期有效的专职人才的培养途径,缺乏保护教育活动策划人才,缺乏长 期稳定的保护教育人员队伍。教育途径单一集中于展示性的说明和 实物观察,而参与和交流较少。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游客的信息多来源 于阅读科普展牌、观察动物、同行者交流、工作人员介绍等途径,保护 教育形式呆板,这与国外先进动物园游客通过参与互动产生的教育效果相比,不仅信息量偏低,而且明显缺乏生动性、直接性。
3.4 缺乏系统的动物园管理规范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中国的动物园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一个拥有 300 多家动 物园的行业格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中国加 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湿地公约,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行业发展 的国际化进程。
在中国动物园蓬勃发展的同时,其管理规范化问题日益突出,由 于不同利益集团、组织的进入,导致动物园经营管理理念、方法、动物 福利、行业形象日益多元化。由于地域广阔、中国动物园发展水平、规 模、动物资源、工作理念、技术标准等存在很大差异。多年以来,虽然已有了若干项与动物园相关的技术标准,例如《动物园动物管理技 术》《动物观赏导向标志图形符号》《动物园安全标准》等,但这些标准未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体系,也未在广泛的行业范围内普遍应用, 中国动物园行业需要一套标准体系来支撑和提升管理水平。
4 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的发展对策
4.1 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是动物园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加大宣传,增强政府和社会对动物园的关注和支持。各地动物 园要通过媒体对自身独一无二的作用和地位、目前所面临的困惑 以及世界动物园的发展趋势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4.2 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动物园的生机和活力
巩固城市动物园的行业主导地位。城市动物园占动物园的绝 大多数,是行使保护教育职能的主体。政府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加 大对城市动物园的投入,以改善目前大多数动物园资金不足的困 境,巩固城市动物园的行业主导地位。同时城市动物园要正视自己 存在的问题:①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建立起良性的选人用人机制、竞争机制、分配机制,改变目前人员庸肿、效率低下的局 面;②要面对目前展示方式落后、动物福利急待提高的问题,因地 制宜、逐渐对原有的设施实行改造,有效推进动物丰容、训练等有 利于动物福利的工作;③要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积极地开展保护教育活动,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自身的良性循 环;④要加强饲养管理的规范性,提高行业的科技含量。
4.3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形成系统规范的保护教育体系
加强保护教育设施建设,实验室、互动技术、计算机模拟、远程 会议中心、科普馆、浸入式展区都对提高游客的体验和理解有所贡 献,有条件的动物园应建设容量更大的教室、互动展区来扩展教育 的范围,建设图书馆和教师资源中心,提高获取教育材料和信息的 手段和质量。开发学校的教育项目,学生和教师是课堂教育、教育 旅行,超越教育项目和特别课程材料所服务的核心人群,动物园教育工作者依照地方的课程目标来安排课程,开展建立有吸引力学校的工作,建立把特殊的教育资源带给学校的超越教育项目。开发 非学校项目,服务于每一个可能的人群,给学前儿童、家庭、青少 年、成年人、不同的社会团体提供特别露营、夜间探索、课堂教育, 教育项目的开发必须能够涉及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以及必须具有 丰富多彩的体验特色。建立动物园系统保护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培 训体系,提供在行业内分享观点和建立专业联系的机会,教育工作 者间能够建立分享信息和资源的非正式网络。
4.4 制定中国动物园国家体系工作标准
目前动物园行业已经意识到制定国家体系工作标准的重要 性,2010 年 3 月 10 日中国动物园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动物园 标准工作研讨会,在遵循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湿地公约及本国 相关法律,致力于保护、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进步基础上,着手制定包括道德规范、饲养管理、科学研究、谱系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体系, 这将有利于中国动物园事业的健康发展。
4.5 在动物园的管理中融入保护教育的理念
加强科普设施建设,科普展牌的编写要科学性、趣味性并重。科普展牌内容、形式的设计十分重要,它可以决定是否能吸引游客 阅读和阅读的多少,展馆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效果上的好坏都 会影响游客在展馆停留时间的长短,游客的观赏效果好坏也取决 于各种感觉的综合效果,所以科普展牌的编写要根据游客的关注 度进行调整更新,如有条件可建设专门的科普馆,设置电子触摸 屏、影相、录音等设施,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要通过各种生动直 观的方式唤起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意 识,提示人们自觉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
完善动物展出的形式和内涵,动物的展出由追求数量向质量转变。《世界动物园保护策略》提倡动物园减少饲养和展示动物,今 后的动物园将把野外的濒危动物作为主要展示内容,再配置一些 相关动物,为保护教育提供教材。这样动物园就保证一个相当数量 的濒危动物种群,一方面保护,一方面达到教育的目的,动物在动 物园的价值不再是简单的观赏,而是发挥保护教育的作用。动物园 从背靠自然变为保护自然,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国外最先进的动物园如今也没有完全实现这一转变,但可以 明确地看到这样的发展趋势。 坚持场馆建设生态化,改善动物的展示环境。纵观现代动物园 的发展方向,从 19 世纪的笼舍式、20 世纪的场景式到 21 世纪的 浸入式,现代动物园都在向生境化、视觉无障碍、模拟自然、展馆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动物 园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动物园的发展经验,使 展出模式从传统的笼养式和简单的散放式向营造和再现野生生态环 境的生态动物园方向发展。在场馆的建设中要着力营造动物与自然 相和谐的意境,而不是笼中困兽。为了教育计划的成功,动物园在展 示动物时必须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最好的条件,使动物尽可能居住在 自然条件下表现出自然行为[4]。同时结合所展示的动物,进行相关 科普内容的介绍,将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展示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新闻媒体推广野生动物的保护理念。重视与报纸、电视、 广播、网络的合作,报道野生动物保护信息。把握时机与媒体联动、 策划好保护教育活动,如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环境日、爱鸟 周等专题活动的策划,动物的引进、繁殖、医疗等都可以通过媒体 的报道,让人们及时了解动物信息,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引导公 众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 余錦平.保护教育 -- 现代动物园的核心使命[J].生命世界,2008(2):34-39.
[2] 吴兆铮.在变幻的世界中前行[J].人与生物圈,2006(4):13.
[3] 鱼小民.敬畏生命 爱护水生野生动物[J].海洋与渔业,2017(4):9.
[4] 夏丽敏.我国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研究[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