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师范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
2022-05-05张颖
张颖
[摘 要] 辅导员是大学生双创意识的引领者,也是最基层的教育者,针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底子薄、成果少、未凸显师范特色的现状,师范院校辅导员需要通过唤醒大学生的内在需要、设置合理目标与建立有效奖励机制、充分发挥中介调节系统激发大学生的双创动机,促进双创教育健康、高效地发展。
[关 键 词] 师范院校;辅导员工作;双创教育;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046-03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师范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许多师范院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总体而言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底子薄、成果少,未形成专业发展特色。“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内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双创赛事,在2020年第六届大赛中,高教主赛道共设金奖67个,师范院校获奖作品仅有3件,占比4.47%,与教育相关的作品2件。可见师范院校双创教育未凸显师資特色,而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作为师范生创业的主要项目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再次激发师范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机、突出师范特色发展模式急待解决。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规定辅导员的九大主要职责之一是“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辅导员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先天优势,他们能够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了解学生并开展针对性的工作。辅导员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引领者,也是最基层的教育者。厘清辅导员在双创工作中的作用,对激发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机显得尤为重要。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和推动的,动机能够推动和激发人类的行为,并通过活动来表现。同样,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也是由动机引起和推动的,辅导员想要激发学生双创动机,则需要了解动机的内涵及其要素。
一、师范院校大学生双创动机现状分析
通过梳理学术界有关动机的概念发现,学者张爱卿建构了一个具有整合性的动机理论模型,认为动机的定义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内因,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二是外因,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三是中介,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
(一)缺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力量——需要和驱力
内因包含需要和驱力,人类除了有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有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在需要,除了极少数纯粹的自然需要外,个体所具有的有社会意义的内在需要是通过学习而产生的,这种需要可能来自学校、家庭或社会[1]。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是通过耳濡目染,直接或者间接学习、体验,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并将这种使命与义务内化为内在需要,这种需要会逐渐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学校各种活动的兴趣。学校在育人过程中,通过课程的形式传授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与此同时也在学生的内心埋下了双创的种子,引发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社会需要与内在动力。
驱力一般是指由需要引起并推动个体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行动的内部唤醒状态[2]。驱力是具有力量与方向的,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而言,有重大意义目标会引发他们强烈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像催化剂或者放大镜一样增强学生的驱力力量,促使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认识到创新创业的巨大价值与社会意义,而后在实践过程中会伴随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由此会产生双创驱力,并使行为朝着目标努力。
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以准教师的身份来强化自己的责任。教师在育人过程中也更倾向于以教师的职责与使命来影响学生,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也主要体会教师工作的内容,这种工作也会激发、唤醒学生对教师工作的向往,使他们更能正确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双创缺乏最基本的兴趣,同时也忽视了内创精神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二)缺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外在因素——诱因和目标
诱因是促使动机产生的外在因素,在个体意识的作用下推动行为的发生,它包含目标和奖惩。人总是在行动之前就能够了解行动的目标价值,由此,将外部的诱因转化为内部的动力,从而提高行为发生的概率。也就是说当人们接受了目标之后,就可能产生激励的行为。
目标有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两种,近期目标往往是具体的,在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长期目标则是更高的追求,如一个人的理想、抱负等,它需要通过近期目标来一步步实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长期的目标更有激励性,但是长期目标如果过高,超过了知识与能力的范围,如果很难实现往往会打击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导致人们放弃;而如果目标过于容易也不能激发人们的动机,而理想的状态是目标适中,人们一步步实现,并能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
对于师范院校学生而言,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更专注师范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由此他们的目标往往较为明确,毕业后倾向于以在能力范围内找相对稳定的工作为目标,例如从事教师等相关岗位。因此,如何转变观念并设置合理的双创目标对于他们来说较为重要。
诱因除了目标之外,伴随着外部刺激即强化,强化能够增加动机,提高行为发生的概率,如物质的奖励与精神的奖励。学生在行为过程中会受到这种奖励的吸引,因而对师范生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能够在客观上激励学生的相关行为,外部的强化物可以作为提高师范生双创动机的因素之一。
(三)缺乏协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中介因素——自我效能与意志
自我调节是协调内因和外因的中介因素,它在激发动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像纽带一样将外因和内因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行为的发生与发展。调节系统包含自我效能、意志和反馈。
自我效能指个体能成功地执行特定情境要求的行为的信念[3]。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会受到效能的影响,低效能感的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影响任务的完成。反之,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加自信,他们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毅力完成当前工作。
师范院校学生因缺少经营管理和综合性知识,双创实践经历不丰富,成功的案例较少,缺乏替代经验,由此往往对于双创的效能感较低,并在失败后很难恢复自信。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双创动机激发与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一)辅导员是大学生双创内部动机的激发者
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伴随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辅导员的宣传者角色在双创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熟悉学生双创政策,并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双创政策与相关知识,认识双创意义,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此外,许多师范院校辅导员还承担了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在入学之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将此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过程中,辅导员利用职业规划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将兴趣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教授学生双创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双创实践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辅导员是大学生双创外部行为的引导者
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见证者,也是将双创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执行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中,对于能够积极创新创造的学生给予支持和鼓励,而这些精神和物质的奖励都能够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创造的动力。
由于在大学生活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时间较长,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高低及综合素质等,能够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当设立的目标远远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合理的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三)辅导员是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组织实施者
辅导员是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往往能积极带领大学生参与双创比赛,在活动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让学生体验更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实践过程中,当学生面临困境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正视挫折、提高韧性,进而克服困境。或者当面对动机冲突时,辅导员可以凭借角色优势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两难困境,做出正确的选择,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辅导员位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经常深入学生当中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面对双创动机不足的学生,辅导员可以向学生展示以往师范生成功的经验与案例,学生通过间接的观察形成双创动机,逐步提高自我效能感。
三、师范院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双创动机激发与培养的路径
(一)通过唤醒内在需要,激发大学生双创动机
内在动机指向活动本身,教师要让学生有双创的动机,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双创,在对事物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好奇心之后,才会产生对这个事物的兴趣。课程育人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因此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课程可作为提升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4]。辅导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变化教学组织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有意识地积极采取措施参与当前问题的解决。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唤醒学生求知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索。此外,问题情境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即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理论知识。
最后,通过发现法激发学生动机。在设置问题情境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己收集信息、探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手脑结合解决问题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
(二)通过设置合理目标与建立有效奖励机制,激发大学生双创动机
学校教育中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双创的外部动机。辅导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并有挑战性的目标,当学生达成目标之后及时给予表扬、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双创动机。这里的目标包含短期和长期目标,同时也包括个体目标以及小组目标。短期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基础,比如在学生刚入校时辅导员要引导师范生認识双创,了解师范生双创的巨大意义和价值,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性格特征之后帮助学生做简单的职业规划,在第二学期与学生共同构思双创的项目,到第三学期参加比赛等,每一步的成功辅导员都要设置合理的奖励措施并且奖励目的明确。通过任务分解,一个个目标的达成以及达成后的奖励,都会成为学生双创的外部动机,最终实现长期目标。
除了个人目标之外,辅导员还应当设置小组合作目标,约翰逊等人研究中发现合作目标对动机的激发优于个体目标[5]。在合作的环境中,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会促使小组成员更加努力学习,并且互相支持、鼓励。辅导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和奖励标准细则,当小组达成目标后,辅导员要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两种奖励相结合,肯定每个成员的努力,以增强所有人的自信心。
(三)充分发挥中介调节系统,激发大学生双创动机
在确定学生的目标之后,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以激发学生的动机。例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内课外活动,在课上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并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老师也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在学生有了成功的经历之后,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双创动机。
替代经验同样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辅导员可以在网站、报刊开辟专栏对取得双创成绩的优秀师范生进行广泛宣传,也可以在课堂上树立并分析典型,尤其是本校的师范生案例。辅导员通过采取多种形式适时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使奖励的教育功能得到彰显并能扩大影响力[6]。这些典型人物会激发学生的仰慕之情,让学生相信校友能成功,自己同样也可以成功。
认知疗法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学习者对事物不正确的认知进而改变他的信念和对待事物的态度。因此,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谈心谈话、口头说服的方式唤醒学生的情绪情感,帮助师范生正确认识自己,让学生大胆尝试,提高师范生在双创领域的自我效能感。在学生面临困境时,辅导员不仅要给予及时的帮助,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方式,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困境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而不是师范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导致,以此增强师范生的双创动机。
参考文献:
[1][2]张爱卿.动机论:迈向21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4]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Roger T. Johnson David W. Johnson. Active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J].The Annual Repor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Japan,2008(47):29-30.
[6]王传中.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