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框式结构“A个B”的形成与构式义
——AB为非述宾/述补式双音词

2022-05-02黄光毅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压制构式形容词

黄光毅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引言

“V个NP/VP”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如“吃个面包”“理个头发”“舔个干净”“砸个稀巴烂”。有些内部结构与“V个NP/VP”类似的双音词中也可以插入“个”,如“散个步”“抓个紧”。周清艳指出:“‘个’的使用有极大的扩展空间,某些没有明显离合倾向的偏正式、并列式、动补式等非动宾式合成词也因为‘V个N’结构强大的类推动力而获得插入‘个’的能力。 ”[1]如“小个便”“电个话”“奇个怪”。目前已有此类语法现象的专文研究。贺书伟和李强把“了个”插入双音节短语或双音词AB形成的结构“A了个B”(如“我了个去”)看成一个构式(或框式结构)[2-3],而AB不限于述宾式动词,如悲剧(名词)、晚安(动词)、高兴(形容词)等;二人都认为“A了个B”具有主观情绪义,如“表达对某个事物或某件事情的一种强烈的主观评价和情感体验”[3]。

徐杰、覃业位把“语言特区”定义为“有条件地突破常规语言规则约束的语言运用特定领域”,其中一类就是网络语言特区;还指出“语言特区”研究的重要意义,如在一定的程度上预测语言的演变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指导[4]。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此类语法现象愈加繁荣,汉语母语者和母语非汉语的汉语习得者可能都会遇到;要对它们有正确合理的认识,就必须运用现有的语法知识来解释这些新奇表达。因此,文章拟从构式的角度继续分析“A了个B”。而实际上,“A了个B”的情况相当复杂,其构式义不能简单、笼统地归纳为主观情绪义,应该分为不同类型加以讨论。限于篇幅,文章暂不考虑“了”的作用,AB只取非述宾/述补式双音词(以复合词为主,有少量音译词和联绵词),词性也只举动词、名词、形容词三类(词性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时按照词性把双音词AB对应的“A个B”简称为X词分裂式,如名词分裂式。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搜集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和各种网络平台,检索时间为2021年3月23日—10月12日)和已有研究,梳理“A个B”的形成过程从而进一步概括其构式义,考察不同构式义的实际呈现情况。

一、“A个B”框式结构的形成

梳理框式结构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把握它与先前结构或阶段在语义、语法上一脉相承的关系,对于分析其构式义的形成和内涵有重要作用。“A个B”是从“V个NP/VP”逐步发展而来,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短语阶段(V个NP/VP)

这一阶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V个NP”,二是“V个VP”,它们形成的时间很早;就时间先后来看,“V 个 NP”在前,“V 个 VP”在后,而“V 个NP”又是“V+一个+NP”省略了“一”而形成的。 所以此处应简要说明量词“个”以及“V+一个+NP”的相关情况。据洪诚介绍,“个”的产生可溯源于先秦,且当时已有作量词的用例[5]。如:

(1)举鱼腊俎,俎释三个。 (《仪礼·士虞礼》)

(2)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綦以为奉,鹿皮四个。(《国语·齐语》)

(3)夫吴民离矣,体有所倾,譬如群兽然,一个负矢,将百群皆奔,王其无方收也。(《国语·吴语》)

(4)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左传·昭公三年》)

(5)晋人曰:“天祸鲁国,君淹恤在外,君亦不使一个辱在寡人,而即安于甥舅,其亦使逆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当数量短语“一个”后接名词性成分一起作宾语时,就形成了“V+一个+NP”。如:

(6)知武子使行人子员对之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个行李告于寡君①CCL语料库中记为“一个行李”,典籍中也写作“一介行李”。可参看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59页)。洪诚认为“个”的语源为“介”,可备一说。,而即安于楚。”(《左传·襄公八年》)

(7)若有一个臣②CCL语料库中记为“一个臣”,典籍中也写作“一介臣”。可参看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2页)。,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礼记·大学》)

张谊生指出,与量词“个”结合频率最高的数词就是“一”,在长期的使用中,由于“一”作为数量义的原生性,一般都可以不言自明,在使用中常常可以省略[6]③这种省略现象在甲骨文、金文时期已经出现,可参看黄载君《从甲文、金文量词的应用,考察汉语量词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语文》1964 年第 6 期)。。 此时“V+一个+NP”就变成了“V个NP”。就CCL的语料来看,“V个NP”从唐五代开始越来越多。NP可以是具体事物。如:

(8)师曰,我将谓汝是个人,犹作这个见解在。(唐《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9)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 (唐《拾得诗》)

(10)师后住得数年,谓众曰:“我初住庵时,有个灵利僧,如今却不见。”(五代《祖堂集》)

(11)舜子府琴忠间,门前有个老人,昨从寮阳城来,今得阿耶书信,两拜助阿娘寒温,两拜助阿娘同喜。(五代《敦煌变文选》)

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

(12)得失任渠但取乐,不曾生个是非心。(唐《甫里先生文集》)

(13)问:“如何是正妙心? ”答:“尽十方世界都来是个真实之体。”(五代《祖堂集》)

(14)僧曰:“学人不会,乞师指示个入路!”(五代《祖堂集》)

(15)是个什么道理,汝欲得会么?(宋《景德传灯录》)

数词“一”经常脱落,使得“一个”的数量义日趋淡化,“(一)个”在表量的同时,逐渐衍生出表不定指的辅助功能。随着其指量功能逐步弱化,指称功能不断加强,到了晚唐五代,“个”有时大致相当于印欧语中的一个不定冠词[6]。从句法成分及其功能的关系来看,“主/宾”对应“指称”,“述/补”对应“陈述”,谓词性成分充当宾语在功能上会有指称的特点,为了形式上给充当宾语的指称性VP一个标志,就开始有意识地在谓词性宾语前附加一个无定性指称标志“个”,此时VP在“个”的修饰下呈现出体词性或指称性的效果[6];另外,“V个NP”已有一定能产性,在类推作用下,“个”的后面可以接各类谓词性成分。“V个VP”出现并逐步发展。如:

(16)大人相逢,则道个丑陋。(五代《祖堂集》)

(17)师问长生:“维摩观佛,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无住,长生老作摩生观?”对云:“放某甲过有个商量。”(五代《祖堂集》)

王绍新指出,唐代是量词“个”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个”在现代汉语中的适用范围在唐代已基本确立[7]。“V个NP”和“V个VP”大致在晚唐已经形成,之后逐步发展。如:

(18)只如今人,说个净洁处。(宋《禅林僧宝传》)

(19)子孙这身在此,祖宗之气便在此,他是有个血脉贯通。(宋《朱子语类》)

(20)我着长老使人请个太医去看了。(元《西厢记》第四折)

(21)请先生休讪,早寻个洒阑人散。(元《西厢记》第二折)

(22)今又来赚我!我今与你拼个死活!(明《三国演义》)

(23)又唤一队,如此三队毕,即唤一旗总照此填完,领于空地,将队伍摆个式样。(明《练兵实纪》)

(24)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清《曾国藩家书》)

(25)众贼听了,那里还有魂咧,也没个商量计较,各持利刃,一拥的往外奔逃。(清《三侠五义》)

(26)张敬修一见不是路头,与其失守城池,去被钦差正法,不若去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倒还值得。(民国《大清三杰》)

一直到现代汉语。如:

(27)十四岁的弟弟觉得这事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也没有一点意思,一会儿立正一会儿稍息,几秒钟换个姿势。(严歌苓《陆犯焉识》)

(28)牛宝肩扛三百张缸鱼到集上,找一块人流往返的地界儿,站不多时候,卖个干净,别无他事,便轻轻爽爽去往顶西边的炮市看热闹。(冯骥才《炮打双灯》)

从语法属性看,“V个NP/VP”是谓词性成分;从内部结构看,以“个”为界的前后两个成分的语法关系广义上可以分为述宾、述补。这两方面特点奠定了后续发展阶段的基础。

(二)述宾/述补式动词阶段(V个O/R)

V个NP/VP(短语阶段)之所以很容易向这两类双音词扩展①“V个O/R”中的“V-O/R”是短语还是双音词需要从历时等角度考察,但为了行文方便以及着重强调从“V个O/R”到“A个B”的前后关系,文章所举的“V-O/R”和“AB”一样,主要是现代汉语中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双音词。,一是因为这两个阶段的语法属性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即它们都是动词性成分,二是它们的内部结构从广义上看都是述宾或述补。“个”插入述宾式动词形成的“V个O”如:

(29)小行者道:“妖怪党羽多,能变化,都不打紧;只是这洞中又弯又曲,又深又远,一时难得出去,须设个法儿哄出洞外便好。”(清《后西游记》)

(30)走到一家理发店前,他想理个发。(1994年报刊精选)

(31)那就非要吃个苦给他看看。(新浪看点2021-04-16)

“个”插入述补式动词形成的“V个R”如:

(32)他们住厂十多天,里里外外看个透。(1994年报刊精选)

(33)工作不好找,我得抓个紧,多挣点钱。(天涯社区2011-05-04)

“V个O/R”标志着“个”的插入范围从短语层面进入双音词层面;从“V个NP/VP”到“V个O/R”,整体结构的谓词性特点和内部述宾/述补的结构特点愈加牢固、显著,这会影响下一阶段本来的功能特点和内部关系。

(三)非述宾/述补式双音词阶段(A个B)

进入双音词层面之后,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个”插入的双音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表现在:从双音词的语素数量来看,不限于由两个词根组成的复合词,还有插入单纯词的情况;内部关系已经不限于述宾、述补;词性也不限于动词。这一阶段记为“A个B”。如([]中标明双音词的结构类型和词性):

(34)八戒道:“婆婆,我的身子实落,不用补虚。你烧些汤水与我洗个澡,却好吃粥。”①根据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洗澡”本来是一个并列式双音词。“洗”在有些场合指“洗脚”,更多时候泛指“洗涤”。“澡”本义是“洗手”,后泛指“洗涤、沐浴”。(明《西游记》)[洗澡:并列式动词]

(35)小个便,要不要这样坑人呢?(爱卡汽车网2012-11-07)[小便:定中式动名词]

(36)随时都能让某个地方地个震呀,海个啸呀。在这个时代,土地是最宝贵的东西之一,为了黎民苍生的安危,在天庭没有考核之前,系统是不能给你法力的。(飞卢小说网2016-05-15)[地震:主谓式动词]

(37)只有明天去拿证之前联系他,问他在不在,最好晚个饭。(天涯社区2012-05-28)[晚饭:定中式名词]

(38)我从某种意义上坚决反对第一高赞,愤个怒还需要分好多情景吗?还要涉及到心理学和逻辑学?(知乎2015-10-11)[愤怒:并列式形容词]

(39)先咖个啡,干会儿活去,请各位观众期待不怎么精彩的第三季吧。(搜狐博客:北京猿人2009-07-20)[咖啡:音译名词]

(40)我们娘俩常常开个玩笑,彼此幽个默啥的,因为,我相信幽默的背后是智慧、是乐观的心态。(科学网2010-05-08)[幽默:音译形容词]

(41)尴尬了,告诉你们,让你们也尴个尬。(百度贴吧:鄂州吧2012-06-30)[尴尬:联绵形容词]

“A个B”的形成侧重于历时考察,实际上,“V个 NP/VP”“V 个 O/R”和“A 个 B”的实例可以同时在一个线性序列上生成。王寅指出,认知惯性可能形成一种“惯性压制”。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以某个正常的表达式为参照点,在后面引出一个不很正常的表达式[8]。如“V个NP/VP”或“V个O/R”在前,“A 个 B”在后。

(42)偶尔张着嘴发个呆惊个讶什么的不必惊慌。(杭州19楼2020-11-01)

二是不很正常的表达式在前,正常的表达式在后。 如“A个B”在前,“V个NP/VP”或“V个O/R”在后。

(43)校长却说老三和马杰都是半大小子,淘个气打个架很正常,指出老郭这样做是把马杰给推向社会当待业青年。(97韩剧网2020-11-01)

(44)现在这个天气出去玩,最合适,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出去秋个游、野个餐、烧个烤,玩个卡丁车。(徐州周边游2021-03-26)

惯性压制是“A个B”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V 个 O/R”或“V 个 NP/VP”在前,“A 个 B”在后,体现出“顺势而为”“一气呵成”之感。

至此,根据邵敬敏提出的框式结构的三个特点(也是鉴别标准)[9],“A个B”可以看作一个特殊的框式结构。一是句法形式特点,不变项和变项必须同时存在,整个结构具有生成能力。二是“‘框式结构’属于超越词、短语、句子层面的一种特殊的构式类型”[10],它具有整体性的语法意义,该意义不是组合成分语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长期使用中通过一定方式或途径产生的语义增值。三是框式结构跟语境结合紧密,具有特定的语用功能,多数具有口语色彩。“A个B”的不变项是“个”,变项是双音词AB,这是显而易见的。上下文所举例子表明“A个B”有很强的能产性和口语色彩。李强把“A(了)个B”的整体意义概括为“表达对某个事物或某件事情的一种强烈的主观评价和情感体验”[3],简称为主观情绪义;还进一步指出“A个B”的语用特点,即“‘A个B’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为特定的情感色彩或语气,而这是普通的词语或短语‘AB’所无法承担的”[3]。下文重点结合“A个B”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概括其构式义,考察实例探讨不同构式义的呈现情况。

二、“A个 B”的生动义

从“V 个 NP/VP”到“V 个 O/R”,再到“A 个B”,“个”都是不变项,但是“个”的功能早在“V 个NP/VP”阶段就有了变化。上文在梳理“A个B”的形成过程时也分析了“个”的功能演变,但该变化侧重于“个”与其后成分之间的关系(使谓词性成分体词化),而此处则侧重于“个”对“A个B”整体结构的影响,即在“个”的作用下,“A个B”比原式AB多了某种使用效果。

(一)生动义的来源

刘振平等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个”功能的变化。第一阶段是“从表NP客观个体量到表VP主观整体量”[11]。 上文提到,“V 一个 NP”省略“一”形成了“V个NP”,此时“个”的计量作用依然明显,“V个NP”是一个“表客观个体分析量的典型结构”[11]。 如:

(45)岩曰,汝有个爷,不年八十,还知否。 (唐《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46)黄檗云,近前来,共汝商量个事。 (唐《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爷”“事”等物体可以自然地被个体化,当被衡量的对象缺乏或不具有可切分性,说话者只能主观上进行“整体量”的认定和强调[11]。当衡量的对象是抽象的动作时尤其如此,即“V个VP”。如:

(47)堪笑陈宫诸狎客,当时空有个追陪。(唐《得李推官近寄怀》)

(48)师示众曰:“今时出来尽学个驰求走作,将当自己眼目,有什摩相应时?”(五代《祖堂集》)

随着“一”的高频率省略以及“个”后接谓词性成分的频率增加,“个”的客观计量作用逐渐淡化,“主观赋量”作用逐渐形成,此时进入第二个阶段:从主观赋小量到主观赋大量。刘振平等指出,当“V 个 VP”中的“个”和“V 个 NP”中的“个”性质和语义较为接近,还保留一定计量意义时,“个”主要发挥主观赋小量作用[11]。如:

(49)一日云岩谓众曰,有个人家儿子,问著无有道不得底。(唐《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50)师问长生:“维摩观佛,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无住,长生老作摩生观?”对云:“放某甲过有个商量。”(五代《祖堂集》)

从内部结构来看,虽然“有个商量”中的“商量”为动词,但内部关系与“有个人家儿子”一样都是动宾,所以“有个商量”中的“个”仍然有计量作用,只是所计之物为抽象动作。而具有计量作用的“个”前其实省略了“一”,“(一)个”原本用来衡量事物个体的最小量,它很容易与说话人把事物往小、轻里强调的主观意图联系在一起[11]。因此“有个商量”这类“V个VP”中的“个”表示主观赋小量,体现出轻松随意的色彩。

之后,充当“V个VP”中VP的谓词性成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某些VP呈现出高程度义,它使得“个”的主观赋量作用由“小量”转为“大量”。如:

(51)智深大喝一声道:“……来!来!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明《水浒传》)

“你死我活”具有高程度义,“斗个你死我活”在“个”的主观赋大量的情况下呈现出夸张、尽兴等主观色彩。

刘振平等以“V个不止/不休/不停”为例分析了“个”的进一步主观化。“V个不止/不休/不停”绝大部分具有很强的描绘性,尤其以描绘人的动作行为最为常见;而“不止/不休/不停”又以否定形式表达无穷量,极度夸张地描绘主体的动作、情貌。此时“个”的主观化进入第三阶段:从主观赋大量功能到主观赋形功能,后者指提高描述对象的形象性和生动性[11]。根据目前能找到的语料,这类“V个VP”最早见于明代。转引其例:

(52)妇人见了,笑个不了,引惹的那楼下看灯的人,挨肩擦背,仰望上瞧,通挤匝不开,都压猡猡儿。(明《金瓶梅》(崇祯本))

“个”的“主观赋形”功能产生较早,发展到现代汉语,这种功能愈加成熟、明显。“A个B”中的“个”继承并发展了主观赋形功能,所以“A个B”比AB多了生动性和形象性,下文具体说明。

(二)生动义的内涵和呈现

在“个”的主观赋形作用下,“A个B”成了增强事物描写力度的框式结构,即相比AB,它可以增强动作、情态的趣味性、形象性、轻快感等特点,这就是“A个B”生动义的内涵。如:

(53)这可是麻烦到来的标准句式,七大姑八大姨们如果总是托你的另一半挂个号急个诊,也真够喝一壶的。(哈尔滨搜狐焦点网2016-06-03)

(54)车个祸就穿越,敢不敢再狗血一点。(晋江文学城2019-03-30)

(55)以前,吃点亏受点委屈失个恋忧个郁都哭天抢地咋咋呼呼,弄得鸡犬不宁街知巷闻跟天塌了似的,现在,就算离婚我都不带吱声的。(论文网2017-08-31)

例(53)至例(55)的语境具有感叹、调侃的色彩,为了满足表达这种感情色彩的需要,说话者没有直接使用“急诊”“车祸”(祸患类名词)“忧郁”(消极义形容词)等双音词原型,而是使用了“A个B”,原本的严肃色彩淡化,反增一丝趣味性。这就是说“A个B”满足了说话人主观上提高语言趣味性的需要。又如:

(56)没事蜜个月,送送礼物,说说我爱你。(搜狐号2015-02-13)

(57)下班了跟朋友面对面火个锅,在成都才算真解忧。(搜狐2018-08-30)

(58)经典港剧串烧,中秋一起快个乐。(凤凰网:深蓝财经2019-09-13)

(59)今天可是儿童节呀,可个爱不过分吧。(新浪微博2020-06-01)

例(56)(57)中,“蜜月”“火锅”这类休闲、饮食活动具有生活气息,而“没事”“解忧”也表明语境具有闲适性;例(58)(59)中,“中秋”“儿童节”这类节日名词自然也体现了轻松感,为了与语境特征相统一,说话人使用“A个B”进一步提高了双音词原型所具有的轻松悠闲感。多个实例连用可以进一步强化闲适感。如:

(60)现在这个天气出去玩,最合适,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出去秋个游、野个餐、烧个烤,玩个卡丁车。(徐州周边游2021-03-26)

理论上看,“个”是不变项,其主观赋形功能可以得到稳定的发挥,但实际情况其实比较复杂,分析“A个B”实例的生动义既要考察语境的特点,又要关注双音词AB本身的特点。

三、“A 个 B”的动作义

生动义的形成主要跟不变项“个”的主观赋形功能有关,而动作义的形成则要探讨“A个B”与先前阶段在整体结构上的关系。从“V个NP/VP”(短语阶段)到“V 个 O/R”(述宾/述补式动词阶段),再到“A个B”,先前两个阶段的整体功能和内部结构促使了“A个B”动作义的形成。

(一)动作义的来历及内涵

“V 个 NP/VP”和“V 个 O/R”以“个”前的 V 为整个结构的核心成分,二者表示动作是显而易见的。“V个NP/VP”“V个O/R”在长期的使用和不断的类推中发展出“A个B”,“A个B”成为一个本身就具有动作义的框式结构,换句话说,前两个阶段的动作义已经凝固、定型了。如图1。

图1 “A个B”动作义的形成① “V个NP/VP”和“V个O/R”之间用线连接,表示“A个B”的动作义是在二者共同推动下形成的。

可以看出,“V 个 NP/VP”“V 个 O/R”这两个阶段与“A个B”的动作义属于两个不同层面:前两个阶段属于词汇层面,因为“个”前的V是整个结构的核心(即图1中的横线部分),它们具体表示什么动作完全可以从词汇形式看出来;而“A个B”的动作义属于构式层面,具体表示的动作有时无法直接从组构成分得出。上文还提到,“V个NP/VP”和“V个O/R”的内部关系广义上分为述宾和述补,“A个B”也继承了这种结构关系从而呈现出离子化(假动宾)的特征。赵元任指出,本来不是V-O结构的双音词被当成V-O结构,给它离子化的形式,这被称为“假V-O双音词的离子化”[12]②赵元任举的例子中有“体操→体了一堂操”,后者也具有动作义,但其中的量词(在实际中既有专用量词,也有借用量词)并不是“个”,并且从语义上看还保持其原有的修饰意义。而“A个B”中“个”的作用已经超出了原有的个体量词的修饰作用(如主观赋形作用);另外,“个”作为通用量词还有很强的古今延续性,体现之一就是“V个NP/VP”“V个O/R”发展出“A个B”,且后者有很强的能产性。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把“A个B”看作框式结构(构式),而非动宾式双音词中插入其他量词而形成的离子化形式,暂不做构式层面的考虑。。动宾式的双音词自然地具有动态的语义基础,即便是名词,如“围脖”“靠枕”“披肩”,所以“A个B”的动作义与“假动宾”的形式特征是有联系的。另外,“A个B”的动作义与“AB”活用为动词体现出动作义也有不同(当AB不是动词时),后者是因为处在特定的句法位置。三者比较如下:

(61)爱人做好早饭还不见他回来,便打个电话到胸心外科,方知张铁山已因剧烈腹痛住进了医院。(1994年报刊精选)

(62)你可以电个话回家问候一下,表达你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快资讯2018-02-16)

(63)为民办实事效率再升级:“遇上烦心事,请您电话我”。(微信公众号:北京广播电视台2021-07-06)

例(61)“打个电话”表示的动作十分明显,因为有动词“打”;例(62)“电个话”也表示“打电话”,但无法从词汇形式直接得出,是“A个B”构式义作用的结果。例(63)“电话我”同样表示“(给我)打电话”,这是“电话”充当述语而体现出的效果。

深入理解“A个B”动作义的内涵需要借助构式压制这一概念。“构式压制”是指,“如果组构成分的功能、意义及形式跟构式的常规功能、意义及形式不完全吻合,则通过调整其功能和意义结构及形式结构中的某些侧面以满足该准入条件。若两相契合,则构式压制成功;若不能两相契合,则构式压制无效”[13]。上文提到,AB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等不同词类,不同词类内部又有不同情况,因此AB与“A个B”本身的动作义的吻合程度不完全一样,所以“A个B”的不同实例体现出的动作义明显程度不一样,有些明显,有些模糊①限于篇幅,文章只从“A个B”与AB的关系入手讨论动作义比较明显的实例。。具有动态语义基础的双音词转化而成的“A个B”如果体现出动作义,构式义与双音词的语义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前者无需过多压制后者;缺乏或不具有动态语义基础的双音词转化而成的“A个B”如果体现出动作义,是因为后者的构式义成功压制了前者的语义。再以例(62)说明(图2):

图2 “A个B”动作义的具体内涵

“电话”缺乏动态语义基础,当它转化为“电个话”时,“A个B”自身的动作义会较强地压制“电话”,“电个话”就表示“打电话”这一动作。可以看出,确定“A个B”的实例具体表示什么动作,其实就是看在“A个B”动作义的压制下,AB通过何种途径呈现出何种动作效果。这就是“A个B”动作义的内涵。换言之,分析“A个B”的动作义要落实到它对双音词AB不同程度的构式义压制上。

(二)动作义的具体呈现

根据上文分析,当“A个B”的实例能够体现动作义时,应该关注三个问题:双音词AB有无动态语义基础;“A个B”的动作义与双音词AB的语义有何种程度的“压制—被压制”关系;当“A个B”的动作义成功压制双音词AB时,会通过何种途径呈现出动作义以及具体表示什么动作。下文按照不同词性的双音词具体分析。

1.动词分裂式的动作义

动词也有动作动词和非动作动词之分,而目前搜集到的非述宾/述补动词大多数是动作动词,如“学习”“锻炼”“休息”“旅游”“冬泳”“秋游”等。动作动词本身就表示动作(具有动态语义基础),它与“A个B”自身的动作义是一致的,构式义无需压制双音词的语义,此时“A个B”动作义的显现最直接、明显,且实例表示的动作就是动词本身的动作。如:

(64)走走走,出门学个习!(齐鲁晚报2020-09-02)

(65)就每天没个时间锻个炼、休个息、吃个饭?(集思录2015-12-27)

“学个习”“锻个炼”“休个息”表示的动作即为“学习”“锻炼”“休息”。 也可以看出,由“个”插入非述宾/述补式动词AB形成的“A个B”也跟“V个NP/VP”“V个O/R”这两个阶段一样,原式和变式都是动词性成分。

2.名词分裂式的动作义

就文章搜集的语料来看,能够比较明显地体现出动作义的名词分裂式主要有以下几类(有些双音词是动名兼类词,如野餐、急诊):1)传送类,有信息的传送,如通信方式“视频”“电话”“短信”等;也有实物的传送,如“快递”。 2)饮食类,如“午饭”“野餐”“火锅”“咖啡”等。 3)文娱类,这类词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有文化类,如“讲座”“高考”等;也有娱乐类,如“电影”“蜜月”。 4)运动类,如“冬泳”“蝶泳”。 5)祸患类,如“海啸”“暴雨”“台风”“急诊”“车祸”。这些语义类型的名词分裂式又可以分两种情况,一是动态名词(包括动名兼类词);二是静态名词。

邵敬敏、刘焱指出:“有一部分名词的语义内涵具有动态性,即语义特征隐含有谓词性语义特征。”[14]他们还把动态名词细分为三类,并提出了各自的鉴测方式。同一个动态名词可能适用于不同的鉴测方式,即它有不同的动态特征。如:

(66)动量动态名词(数量+动量词+名词):一场电影|典礼|讲座

(67)时间动态名词(名词+前/后):讲座|晚饭|午休之后

(68)进行动态名词(N正在进行之中):典礼|讲座|会议正在进行之中

当动态名词转化为“A个B”时,其蕴含的动态语义会在“A个B”动作义的刺激下(低程度压制)彻底显现出来。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双音词为动名兼类词。如:

(69)现在这个天气出去玩,最合适,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出去秋个游、野个餐、烧个烤,玩个卡丁车。(徐州周边游2021-03-26)

(70)从抚顺这些小可爱们的笑容和眼光中,老编看到了“喜迎高中毕业,顺带高个考”的从容和自信。(抚顺日报2019-06-10)

(71)蝶个泳,再去冲个浪,这么多人,有个位置真不容易。(搜狐2017-06-01)

“野餐”用作动词表示“带了食物去野外吃”,用作名词表示“带到野外去吃的食物”[15],例(69)“野个餐”表示“野餐”的动词义。而“烧烤”“高考”“蝶泳”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被归为名词,实际上它们的动作性依旧很强,把它们看成动名兼类词比较合适。同“野个餐”一样,“烧个烤”“高个考”“蝶个泳”都表示动作,双音词本身具有动作义,无需通过其他途径表示动作,此时“A个B”表示的动作就是双音词的动作,而词中的动作语素还有提示作用。

二是动态名词不兼类,如“电影”“午饭”。

(72)一起吃个饭,一起电个影,一起说个话什么的,自己说得很好听,做不做是一回事了。(新浪博客:墨水笑2008-06-21)

(73)我的航班是登机口 38,13:35 起飞,12:00不到我就办好登机牌过海关安检进去了,见时间充裕就打算到133口附近的炸鸡店午个饭。(穷游旅行问答2017-04-18)

例(72)“电个影”表示“看电影”;例(73)“午个饭”表示“吃午饭”。这些双音词本身并不表示动作,词中也没有动作语素。在“A个B”动作义的压制下,这类双音词对应的“A个B”呈现出动作的效果,其实借助了转喻这一途径,即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来转喻某个动作。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名词所代表的事物为何能够转喻某个动作;二是如何确定某个名词代表的事物所转喻的动作(这个动作就是名词分裂式表示的动作)。

这种转喻机制跟名词动用体现的认知原理是大致相同的。徐盛桓指出,名词之所以可以转用作动词(名动转用),从语义上看,是因为名词的语义内容含有表动作的语义成分;同样,动词的语义内容也含有表事物的语义成分[16]。一个动作(事件或活动)可能包含或涉及不同的参与者(语义角色),但不同参与者的凸显程度是不平衡的。徐盛桓进一步指出,某个语义角色的凸显程度与该语义角色和动作的紧密程度有关。有些事物是该类动作特殊需要的,成为使该类动作有别于其他动作的主要或重要因素[16]。这样的事物同该动作的关系比较紧密,它的凸显度就比较高,所以名词动用可能性就较大。因为“显著的事物是容易吸引人注意的事物,是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的事物”,“用显著的东西来转喻不显著的东西是一般规律”[17]。

据沈家煊介绍,“不同名词的所指或代表的概念,人在认知过程中跟它们建立心理联系的难易程度是不等的”,这被称为名词的“可及性等级”[17]。同样的道理,同一个名词代表的事物作为参与者虽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活动或事件中,但这些活动或事件与人的认知建立联系的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确定某个事物转喻什么样的动作,其实就是要确定,在某个事物所存在的众多事件或活动中,哪一个更容易与人的认知建立联系。以“电影”为例:

(74)看电影(娱乐活动);拍电影(创作活动)

一般来说,娱乐活动具有舒适度高、生活气息浓厚等特点,更容易与人的认知建立联系,即“可及度”更高;而创作、制造等其他活动就略逊一筹,特别是某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活动,平常是难以看见的、难以理解的。而“电影”在“看电影”这个娱乐活动中作为“看”的对象具有较高的凸显度,所以“电个影”体现的是“电影”转喻“看电影”,而不是转喻“拍电影”等其他动作。

邵敬敏、刘焱还指出一类“伪动态名词”,它们一般不具有动态的语义基础,也可称为静态名词;一般不能和数动量组成独立的偏正短语,“但是可以有条件地跟动量词结合”[14]。如下面划线部分一般不能单说。

(75)一次面膜敷了二十分钟。

因此,某些静态名词对应的“A个B”之所以能够体现动作义,是构式义高强度压制成功的结果;而静态名词能够呈现出动作义,也是通过转喻这个途径,具体分析与上文动态名词的情况一样。如“面个膜”体现了“面膜”转喻“敷面膜”这一“可及度”较高的动作。如:

(76)跳个绳,面个膜,再配上甜滋滋的小水果。(新浪微博2021-06-22)

可以看出,虽然在理论上有些名词分裂式表示的动作具有模糊性,但在实际运用或语境中有很强的倾向性、规约性。如:

(77)视个频 =打视频|电个话 =打电话|短个信=发短信

(78)火个锅 =吃火锅|午个饭 =吃午饭|咖个啡=喝咖啡

(79)蜜个月 =度蜜月|车个祸 =出车祸|暴个雨=下暴雨

至此,动态名词转化而成的“A个B”能够体现出动作义,其实是“A个B”把名词蕴含的动作义彻底激活(低程度压制)了;而静态名词转化而成的“A个B”能够体现出动作义,其实是构式义高强度压制成功的结果。两类名词分裂式表达动作义时可能体现了转喻。

3.形容词分裂式的动作义

形容词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动形兼类,一是纯形容词(即非兼类)。由两类形容词转化而来的“A个B”如果能够体现动作义,其实也反映了不同程度的构式压制。

动形兼类词如“方便”“沉默”“谦虚”“啰嗦”,它们兼有性质/状态义和动作义,如果其转化而成的“A个B”能够体现出动作义,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双音词以动词身份进入“A个B”,此时构式义无需压制双音词的语义,“A个B”表示的动作就是双音词本身的动作;二是双音词以形容词身份进入“A个B”,在动作义的高强度压制下,实例必须借助某种途径呈现出动作效果。如:

(80)泰国清莱有座“黄金”厕所,方个便像游皇宫!(新浪网2019-07-30)

(81)其实本来祁茉想学美术的,但是由于自己的舅妈是大学音乐老师,祁茉想方个便就放弃了美术这个途径。(晋江文学城2020-12-13)

“方便”作动词有“使便利”“排泄大小便”等义项;作形容词有“便利”“适宜”等义项[15]。 例(80)“方便”作为动词(“排泄大小便”)进入“A 个 B”,“方个便”的动作义就等于“方便”的动作义;例(81)“方便”作为形容词(“便利”)进入“A 个 B”,但“方个便”大致表示“图个方便”,而不是表性质的“便利”,说明“A个B”的动作义成功压制了形容词“方便”,呈现出动作效果。

纯形容词如“快乐”“悲伤”“愤怒”“幽默”“尴尬”,它们只能以形容词身份进入“A个B”,但这类“A个B”似乎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把它理解成形容词本身的意义,这对整个句子的影响似乎不大①形容词和动词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作谓语,所以当“A个B”中的AB是形容词时,“A个B”看成形容词AB的意义,整个句子的意思也能够大致理解。,此时构式压制不成功;二是“A个B”可以理解成“表现出某种性质或状态”或者“做具有某种性质特征的事情”等动作义,此时构式压制成功。如:

(82)我好奇,要幽个默,反个讽,怎么就这么难呢?(豆瓣2011-05-27)

(83)尴尬了,告诉你们,让你们也尴个尬。(百度贴吧:鄂州吧2012-06-30)

(84)眼看11月要来了!容我悲个伤。(微信公众号:洛阳人事2018-10-30)

(85)经典港剧串烧,中秋一起快个乐。(凤凰网:深蓝财经2019-09-13)

“幽个默”“尴个尬”“悲个伤”“快个乐”可以依次理解成形容词本身的意义,但似乎也可以表示“表现出/感到幽默、尴尬、悲伤、快乐”这类动作义。从认知角度来看,性质/状态形容词对应的“A个B”能够正常呈现出动作义,体现了用性质或状态转喻某个动作,这与某些名词分裂式体现的用事物转喻某个动作不同。不过,动态语义基础薄弱的双音词AB转化为“A个B”体现了非动态性到动态性的跨越(“面膜”→“面个膜”,“高兴”→“高个兴”),显得含蓄有趣(整体具有动作义,但结构中可能并没有动作语素),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而这种由静到动的跨越以及内部结构的变化(从非动宾到假动宾)所带来的新奇感也可以看作生动义的另一层含义,它和动作义是紧密联系的。

至此,不变项“个”具有主观赋形功能,使得“A个B”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等生动义;“V个NP/VP”“V个O/R”的动作义逐渐定型、稳固,发展出本身就具有动作义的“A个B”。而生动义和动作义是统一的。“A个B”的实例能够体现动作义时,需要考察AB本身的语义特点,以及它与“A个B”动作义之间的关系,总结如表1。

表1 “A个B”动作义的呈现

可以看出,动词分裂式(包括某些动名兼类词和动形兼类词)动作义的体现比较直接,因为无需涉及转喻;而某些名词分裂式和形容词分裂式的动作义的体现就相对间接,因为需要借助转喻。

四、结语

“A个B”是指“个”插入非述宾/述补式双音词AB而形成的框式结构,文章根据“A个B”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概括其构式义,并分析“A个B”不同构式义的实际呈现情况。

“A 个 B”的形成经历了“V 个 NP/VP”(短语阶段)和“V个O/R”(述宾/述补式动词阶段)。“A个B”的“个”继承并发展了早在“V个VP”阶段就有的主观赋形功能,所以“A个B”具有生动义,主要体现为增强动作、情态的趣味性、形象性、轻快感等特点。分析“A个B”实例的生动义既要关注语境,又要考察AB本身的特点。在长期的使用和不断类推中,“V个NP/VP”“V个O/R”作为动词性成分具有的动作义逐渐稳固、定型,发展出本身就具有动作义的“A个B”,且“A个B”还呈现出假动宾(离子化)的结构特点。分析“A个B”的动作义要具体落实到它对AB不同程度的构式义压制上。当“A个B”的实例能够体现动作义时,至少应该关注三个问题:双音词AB有无动态语义基础;“A个B”的动作义与双音词AB的语义有何种程度的“压制—被压制”关系;当“A个B”动作义成功压制双音词AB,“A个B”通过何种途径呈现出动作义以及具体表示什么动作。具有动态语义基础的双音词(动作动词、包括动名兼类词在内的动态名词、动形兼类词)转化而成的“A个B”能够体现出动作义,此时“A个B”的动作义与双音词的语义有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前者无需过度压制后者;而缺乏或不具备动态语义基础的双音词(如静态名词、纯形容词)转化而成的“A个B”如果能够体现出动作义,是后者构式义高强度压制前者的结果。

需要强调的是,在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和网络语言极其繁荣的今天,汉语母语者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可能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新型语法形式。这些新型表达既有久远源头可寻,又有特殊的表达效果和极强的能产性,因此需要梳理其形成过程、分析其实际含义和用法,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和相关的游戏设计中对它们做出更好的解释。另外,一些特殊语法形式如果不断发展并被语料库收录,怎样为它们设计相应的检索式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压制构式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空射诱饵在防空压制电子战中的应用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压制黄土塬区复杂地表条件下折射多次波的组合激发技术
对GPS接收机带限高斯噪声压制干扰的干扰带宽选择分析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