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
2022-05-02戴彦夏赵长宝朱学和
戴彦夏,赵长宝,朱学和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外科,江苏淮安 223200
腹股沟疝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直疝、斜疝两种类型,指腹腔内脏器经由腹股沟区缺损向体表突出形成包块,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会在出现肠管穿孔、嵌顿等情况时才被发现[1-2]。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因为肌肉萎缩,腹壁薄弱,使得腹股沟疝发生率比较高[3]。现今,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然而,传统疝气修补术因为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复发率高等劣势,导致其应用局限性比较大[1]。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成为了临床研究热点[4]。基于此,该文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方便选取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遵照抽样法随机分组,其中44例为研究组,44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5]中有关诊断标准;②符合手术指征,可耐受手术;③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或者结核疾病者;②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伴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④合并严重感染者;⑤伴有下腹部手术史者;⑥临床资料缺失者。研究组:女19例,男25例;年龄60~81岁,平均(69.85±3.59)岁。对照组:女17例,男27例;年龄60~82岁,平均(69.18±3.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研究组应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侧卧位,保持头低脚高,在脐下做一个切口,深度达腹直肌。牵拉并分离腹直肌,在腹直肌外侧缘置入5 mm Trocar(2个),在脐下置入10 mm Trocar(1个),建立人工气腹,观察疝囊状况。如果疝囊被阴囊包裹,在颈部予以结扎切断,准备补片,卷曲补片后置入套管鞘中,充分覆盖耻骨肌孔,上缘超腹横肌,下缘覆盖股管内口,最后拔除套管,解除气腹。
对照组应用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于耻骨外侧结节与腹股沟韧带交汇中点2 cm处做一个切口,确定疝囊位置。对于大斜疝囊来说,予以颈部横向切断,之后游离疝囊近端,采用高位结扎;针对小斜疝囊而言,直接游离至颈部结扎;对于直疝囊来说,直接翻至腹腔后缝合疝环,用7号线对腹股沟韧带与肌腱予以间断缝合,针距约0.5 cm。结束上述操作后,常规消毒与包扎切口,并用盐袋进行压迫。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②血清疼痛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肽Y(NPY)、P物质(SP),采集术前1 d、术后1 d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10 mL,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待测,离心率4 000 r/min,时间5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③手术安全性: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④复发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related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related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疼痛指标水平对比
术前1 d,研究组与对照组NE、NGF、NPY、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NE、NGF、NPY、S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疼痛指标水平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pain index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疼痛指标水平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pain index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2.3 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与复发率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与复发率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surgical safety and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表现为局部牵涉痛、胀痛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6-7]。现今,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即有效修补缺损腹壁与结扎疝囊,传统疝气修补术是以往临床中应用十分普遍的术式,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创伤比较大、术中出血量比较多、术后恢复比较慢,且复发率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预后[8-9]。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来说,如果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因为患者机体功能减退,使得术后恢复更加缓慢,临床应用局限性比较大[10-11]。
近些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腹腔镜技术在腹股沟疝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通过腹腔镜探查病灶情况,有助于减轻对腹腔组织的损害,加之切口比较小,术中出血量比较少,使得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快,且基本不会出现并发症,复发率也非常低,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与青睐[12-13]。除此之外,应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时,基本不会受到腹腔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手术时间比较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安全性[14-15]。当然,在临床治疗中,为确保手术高效、安全,必须详细探查耻骨韧带情况,快速找出精索与内环口,并保证补片大小适宜,妥善固定,以此预防复发[16-17]。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数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1 d的NE、NGF、NPY、SP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杨少锋[18]、王雨辰等[19]的研究报道十分接近,具体数据如下: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5.27±8.22)min、(35.26±4.21)mL、(2.25±0.18)cm、(12.25±3.48)h、(5.25±1.10)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NE、NGF、NPY、SP水平分别为(318.21±31.26)ng/L、(287.35±32.05)pg/mL、(233.12±22.67)pg/mL、(7.12±1.45)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4.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更加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刺激,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具有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