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刷题的“吴姥姥”成科普“网红”
2022-05-01
物理这门学科,大概是许多人学生时代的“噩梦”。纷繁的现象、枯燥的公式、复杂的推演,哪一个不令人头大?然而2021年11月中旬,72岁的同济大学退休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却因为物理科普短视频走红网络,被百万粉丝亲切地称为“吴姥姥”。
一头灰白短发、一件工装马甲、一副挂脖眼镜……视频里,“吴姥姥”用鸡蛋、花生、硬币、气球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做演示,将复杂的物理知识解释得妙趣横生。“中国的天眼FAST像一口大锅,大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这个锅里装满了酒,全世界每人可以分到4瓶……”网友盛赞:“趣味教学能把孩子们的梦想点亮!致敬退而不休的老教授!”
其实,吴於人坚持科普事业已经有16年。2018年,她与学生开始用名为“不刷题”的短视频账号传播科普内容并连出爆款。不刷题也能学好物理,探究迷人的物理之惑,享受科学思维的快乐,是吴於人一贯倡导的理念。尽管她的科普主要面向青少年基础教育,但因为好玩易懂,也意外地吸引到了大批成年人。
多维解读
全民科普需要更多“吴姥姥”
“吴姥姥”的网课为何好评连连?很大程度上源于硬核知识与生动讲解之间的“反差萌”。神秘的宇宙射线长啥样——拿出一把竹扫帚,从扫帚柄划到末须端,就代表了其轨迹从能量集中到减弱、分散的过程;火箭是怎么上天的——吹大一个气球,然后突然松手,气球“噌噌噌”地蹿上了天,这就是高压气体的反推作用……当那些奇妙的自然现象、深奥的原理公式,通过诙谐的语言与简单的实验跃然眼前,科学也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方式来到了人们身边。
当今时代,技术日新月异,“伪科学”也花样翻新。随着信息的光速传播,一些明明极不靠谱的“科学流言”常常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弥合知识鸿沟、澄清谣言流言,需要不断强化传播科学常识、提升科学素养这一社会基础工程,全民科普工作愈加迫切。然而,很多科学知识的专业性、理论性很强,客观存在认知与理解门槛。要科普这些知识,还真得“有几把刷子”才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许多像“吴姥姥”一样的大师、大家,深耕专业领域多年,吃透了原理、积攒了经验,会教知识也会讲故事,他们做科普,不仅少了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也多了贴近生活、娓娓道来。这种接地气的传播,既能满足公众对知识的渴望,更能提升社会整体科学素养。期待着更多“吴姥姥”,用更硬核的科普,推动全社会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越来越浓。
短視频让学习多了一分举重若轻
在国人固有的思维中,知识学习大都与正襟危坐、耳提面命的场景相关,老师和学生之间也一定是面对面的。如今,传统意义的课堂有了升级版。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短视频平台让知识学习多了一分举重若轻。
“吴姥姥”的科普小视频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接地气的小实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展现了物理学的真正魅力;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范巨峰教授利用直播进行科普,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和网友探讨科学变美小知识;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沈奕斐走进直播间,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青年粉丝科普应该如何面对恋爱中的亲密关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王大伟就“家长如何保护孩子暑期安全”问题,在多个平台进行同步直播,生动讲解儿童如何避免遭遇溺水等假期容易发生的危险……从“象牙塔”走向“百姓家”,优质科普内容生产者与平台双向赋能、互相成就,流量向更加健康、智慧、有深度的内容倾斜,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知识获取的主动性。
学习是件有趣的事,短视频亦能长知识。如今,长期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各类科普创作者已经形成泛知识传播的矩阵, 在海量的知识面前,必定是“总有一款适合你”。而接下来,如何充分激活互联网时代原住民——亿万年轻人对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短视频内容的正能量价值,则是短视频平台的责任和转型升级的需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