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作文试题导写

2022-05-01付雨霓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高考作文支点

付雨霓

许多同学在进行了大量的作文训练之后依然对写好高考作文缺乏信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家对在高考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题目心中没底。虽然要想预知高考作文题目无异于痴人说梦,但高考作文命题却是有规律可循的。特别是每年进行高考备考之时,全国各省市的重点中学都会命制大量的作文试题对高三学生进行训练,而命制这些试题的老师极有可能参与本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工作。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些重点中学命制的作文试题与本年度的高考作文试题有了一种直接的联系。所以,我们特开设“名校金题”栏目,每期对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作文备考试题与优秀例文进行展示,并邀请该校的语文名师对试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解读,以期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准确把握本年度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冲破疫情的阴霾携手欢聚,为梦想拼搏。其中,几位“高龄”选手的感言和经历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46岁的女子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为了赚取奖金救治患白血病的儿子,成为奥运史上唯一连续八届参加奥运会的选手。

“我喜欢和年轻人在赛场上拼搏的感觉。”37岁的吕小军获得举重男子81公斤级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举重运动员。

“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历代前辈的嘱托。”32岁的苏炳添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杀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重新定义了“中国速度”。

在人生的赛道上,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力拼搏着,但是只有明确奋斗的目标和意义,才能获得持续的动力。请以“梦想的支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也通过“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双线结构的方式,强化了语文教学内容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目的。这道作文题目以东京奥运会中的几则热点素材为依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现个人梦想的必备品德与素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基于以上教学要求,这道作文题目从东京奥运会这一社会热点事件切入话题,通过三位“高龄”运动员的感言引导学生进入具体情境之中展开思考,进而建立“感性情境—抽象哲理”的思维模式,将话题从微观的运动赛场拓展到宏观的理想、品格塑造,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这道作文题目采用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相结合的形式,由材料导引和核心话题两部分构成:材料中的三句话为学生提示实现梦想的各种原因,核心话题则指明论述主题。题目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范围,但是具有较强的对思辨能力的考查力度。能够准确辨析出文章论述核心是“支点”而非“梦想”,是切合题意的关键。

这道作文题在写作中容易出现两个误区:第一,核心话题辨析错误,误将“梦想”作为论述主题,而忽视了对“支点”的挖掘;第二,局限于材料内容,不能跳出体育竞技的范围从宏观视角展开论述。此外,题目提供的具体写作情境仅仅起到引发思考的作用,并不是圈定写作范围的框架,只有建立起个人梦想与他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联,文章才能符合立意深刻的要求。

佳作展评

寻梦支点,怀梦偕行

文/王文馨

“此身,此地,此时”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留学海外之时,于追寻梦想途中所写下的座右铭。他以此为梦之支点,日日自勉。时代浪潮中,吾辈青年亦应秉此六字箴言,以兴趣、责任、家国使命为支点,寻梦支点,怀梦偕行。

于此身,以兴趣为支点,奏响梦想的序曲。

林语堂说:“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兴趣可使人于平淡生活中觅得一片乐土,绘制梦想的蓝图。且看汉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醉心于研究音韵,为拼音编写、汉字普及做出卓越贡献;且看中科大毕业生曹原寄心学术、孜孜以求,开拓石墨烯研究新领域;且看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于杂交水稻培育中觅得兴趣所在,九十高龄仍躬耕育苗,为全世界人民谋得生存保障。兴趣是梦想之源,它能点燃我们追逐梦想的激情。

于此地,以责任为支点,谱写梦想的乐章。

如果说兴趣能让梦想拥有激情,那么责任能使梦想拥有持久的耐力。回首春秋时期,孔子的梦想是天下大同,他奔走于列国之间,缺少稳定的生活来源,被人嘲笑为“丧家之犬”。但是平息战乱的责任成为他梦想的支点,他带着“仁”与“礼”执着地行走在天地之间。聚焦东京奥运赛场,苏炳添以完成前辈嘱托为梦想的支点,驰骋奥运男子百米赛场,重新定义“中国速度”;丘索维金娜以救治患白血病的儿子为梦想的支点,八次挑战奥运女子体操项目,诠释“伟大母爱”。无论是宏伟的志向,还是微小的心愿,明确的责任能够为实现梦想树立坚定的信念,助力我们跨越艰难险阻。

于此时,以家国使命为支点,高歌梦想的主旋律。

如果说责任是坚定梦想的动力,那么家国使命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可忘却的庄重承诺,唯有践行振兴中华的使命才能增添梦想的力度。忆往昔,君不见梁任公“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将个人融入家国天下,于民族危亡关头力挽狂澜;君不见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光风霁月,高歌护国。看今朝,君可见嫦娥北斗升天穹,蛟龙入海展国雄;君可见吾辈青年展宏图,终日乾乾助国昌。华夏儿女冀以萤烛之微增日月之光,以家国之情为支点共铸强国梦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时代的青年岂能驰于空想,骛于虚声?唯当于此身,以兴趣为支点,圆个人追求之梦想;于此地,以责任为支点,圆社会安康之梦想;于此时,以家国使命为支点,圆振兴中华之梦想,孜孜汲汲,自强不息。且看来日,吾辈青年寻梦支点,怀梦偕行,胸中有沟壑,立马振山河!

点评

文章从“个人—家国”的宏观视角立论,切中话题核心,立意深刻。在结构方面设计尤为精巧:首段便以朱光潜先生的“此身,此地,此时”为领起句,贯穿全文;用序曲、乐章、主旋律三个比喻串联三个分论点,增添论述的形象性;结尾对分论点进行归纳总结,构成“总—分—总”的結构;此外,三个分论点在论述过程中用衔接语句相勾连,避免了结构的碎片化,体现出结构设计的整体性和严谨性。论述语言文采斐然,运用引用、比喻、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韵味。同时,作者所举事例既能结合话题材料内容又能纵览古今,富有历史传承意味的同时又不失时代感召力。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高考作文支点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