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研究
2022-05-01高学伟黄东宝
高学伟 黄东宝
摘要: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线上教育的特点、发展机遇、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对线上教育为农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线上教育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完成了前一个阶段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迎来了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使命。中央明确,接下来的“三农”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大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线上教育的特点、发展机遇、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对线上教育为农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一)农村线上教育的含义
现代线上教育也称为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形式,是指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的界线,是区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而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一般是一些业余进修者,因为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可以隨时随地上课。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等多种渠道互助学习。农村线上教育指的是教育机构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及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实施的超越时空的关于“三农”问题所采取的一切形式的线上教育的活动。
2004年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尤其在2018年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农村线上教育硬件设施和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农村线上教育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线上教育学校以及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打造出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一体化教育方式。多媒体交互式、全景网络式、计算机网上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都进入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农村线上教育的特征
1.系统性和统筹性。各地建立了农民培训公共服务机构和健全的机制,在人员聘用和管理运行机制上得到不断完善,各式各样的教育资源也得到了统筹优化,并且形成了大联合、大教育、大培训的整体格局。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有着总体的培训计划和总体目标,代替了原来单一的培训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在不断规范。教学模式由单一的教学转变为具有学习系统、授课系统、考试系统以及教学资源编辑制作系统等的综合模式。
2.便捷性和实用性。现代农村线上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在地域和时空上的局限,使学习资源的普遍共享成为了可能,加上线上教育辐射范围较广、成本也比较低,这为农村教育提供了较高的学习便捷程度。农村线上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乡村振兴也就是服务三农,线上教育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对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从而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是线上教育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用性所在。
(一)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互联网向乡村的普及,为线上教育在乡村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硬件基础。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近年来,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带动边远贫困地区非网民加速转化。在网络覆盖方面,贫困地区通信“最后一公里”被打通,截至2020年11月,贫困村通光纤比例达98%。互联网的普及为乡村线上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为线上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可能。
(二)国家政策全面保障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及农村教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这为乡村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线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回流,亟需线上教育支撑
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以至于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新型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此来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并根据地区特色积极“引凤筑巢”,营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各地农民工返乡就业的人数开始回流,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和创业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但是,对于回流劳动力返乡创业存在的知识文化水平的有限以及劳动技能不高等问题,需要借助线上教育加以解决。线上教育可以培养出新型的为乡村振兴发展作出贡献的中坚力量,让拥有更高素质的青年劳动力扎根农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实施线上教育,可以提供就近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接受各种培训资源,顺利开展就业和创业的技能培训,进而提升岗位技能和就业水平,促进劳动力从体力劳动向知识型、技术性劳动力转变。
(一)培养留得住的实用人才
农村线上教育是面向基层的教育模式,其培养对象可以是来自基层的乡镇干部、村委干部,也可以是广大基层农民,他们都是来基层和农村,希望通过线上教育在提升自己文化素质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用所学知识指导三农工作,为农村的生产实践提知识技术支持,服务农村工作,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和拓荒人,带领农民致富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由此可见,农村线上教育培养的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人才,是农村本土留得住的高级实用人才。
(二)培养学得好的实用人才
农村线上教育在专业设置上,课程要适应农村,适应基层人员的学习;要考虑到与农民生产生活实践和农村工作实际情况密切相关,把握住实用性、通用性、够用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适宜把握课程,做到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三农工作规划尤其是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规划,设置一些特色地方性课程。课程的安排要适应农民学员的需求,适应基层学员的学习基础层次,以保证学员有信心、有兴趣完成线上教育的学习安排。
(三)培养用得上的实用人才
线上教育在学员完成理论学习之后,要重视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线上教育应注重学与做的相互兼顾,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不仅要突出线上教育的应用性,更要突出线上教育的实用性。要将技能培训、专业证书的引入融入到线上教育中,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线上教育的功能和地方课程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实施的具体培养路径和策略。农村线上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应该根据不同的农村实际情况、基础学员的文化基础、乡村振兴规划布局来制定实施。
(一)立足基层农村,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
农村线上教育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其服务对象是基层、农村的社区居民,其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是区别于中心城市学员的,所以要根据这一群体的特色,以“能学、够学、实用、有用”为指导思想,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以学员为主体和中心,关注学员的学习过程以及學员能力的培养。线上教育要培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用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慧支持。
(二)结合地域经济特点,优化课程教学形式
农村线上教育培养的范围是涉及农林牧渔的三农工作实用性人才,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线上教育在课程上要根据不同层次三农工作的具体要求,涉及的内容应该包括文化基础知识、职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等几大类,课程应根据不同专业技能来开设。农村线上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一些适应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技能课程和地方性特色课程,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地方性,尤其是在课程实践教学、创业实践等教学环节,应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实用人才培养需求
实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是适应农村线上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农村线上教育是为了培养生产型、技能型、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时代新型农民,壮大新型农业的生产发展,提升农业质量,同时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农村线上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丰富多样又要符合教育的逻辑,做到课程的设置与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相结合,课内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关注课程学习任务的达标,也要关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要实现农村线上教育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财政资金的保障尤为重要。农村线上教育人才培养属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政府部门对于线上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经费应保障预算支出,保障农村远程人才的培训工作,并逐步加大对于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保障人才培养基础设施的完善。
(五)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考评制度
建立考评制度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在考评中可以结合人才培养对于当地农村的农业发展、经济发展、精神文明是否提高,社会治安是否加强等方面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考核,也可以通过考评学习者的相关农业专业知识体系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行考评,以此来强化人才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12-28)[2018-2-4]http:// www.360 doc.com/content/18/0204/23/29405657_ 727765110.shtml.
[2]张唯聪.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10年第6期
[3]毛汉硕吴荣.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N].广西广播电视学报,2019年3月第30卷第2期
[4]马素芹.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J].中国农业信息.2015,(03):120
[5]徐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6,(08):39-41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