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对策

2022-04-30张龙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3期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张龙

0 引言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飞速推进,各方面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中。2011 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首次超过50%。从全球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上来看,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要对城市未来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合理设计,明确城市当前和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到新时期,更要加强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

1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至今,我国城市市政基础建设规模和效率不断提升,尤其是城市交通的覆盖率以及用水用电普及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上,当前也有了明显的改善[1]。用水用电和供暖上能够根据城市居民的实际使用情况对价格进行分层次调整,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目前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其投资力度明显提高了。从我国这几年的市政建设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变化性,但是其整体比重已经达到了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低标准,而且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十分良好的[2]。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建设过程中,各种配套措施诸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技术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特点所在

2.1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与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城市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实现现代化城市的稳定和谐发展。

2.2 市政基础设施服务具有公共性

市政基础设施是属于全体居民的公共设施,主要是为了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捷服务的,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3]。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对居民展开关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问题的调研,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能够造福于民。

2.3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系统性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单一的,各种基础设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让各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在规划前期就应该对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充分考察和调研,再加上民情民意,从而对整个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2.4 市政基础设施效益具有社会性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中公共设施,其建设和改造并不是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的,其首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工作需要,可见是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长远目标是为了能够实现社会和城市的长远发展[4]。

3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区域性差异显著

因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也各不相同,建设质量有高有低,差异明显。如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就无法充分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从我国当前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要明显好于西部城市,一二线大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明显好于三四线城市。

3.2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单一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往往是各地区政府部门主导,这样的优势在于能够对资金投入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而且能够加强对市政建设资金的管理力度,社会上的自由资金管理难度比较大。但是,社会自由资金具有持续性能力,为了促进现代化城市的长远发展,还是需要社会自由资金进入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实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多元化发展[5]。

4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对策

4.1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和难度取决于城市发展规划,如果城市建设规划比较合理,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重复建设问题的出现,防止资源能源的浪费,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用最小的建设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可见,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的必要前提,能够帮助建设主体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让城市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城市规划制定部门要进行多方面调研和分析,全面了解影响城市发展的各项因素,而且需明确城市当前和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项目,从而提高资金投入的针对性。此外,还需不断强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转专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4.2 加大投资力度

在当前和未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将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理念,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主动引进社会自由资金。而且,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学习成熟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借鉴相关经验和教训,时时遵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根据自身城市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规划目标进行不断创新[6]。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必然不断提高,对于建设融资也应该朝着多元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以往的市政建设资金多为政府资金投入,民间资金参与较少,如果动员民间资本参与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就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能给民间资金带来一定的收益回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引入民间资金,必须加强对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监督力度,坚决杜绝出现贪污纳贿现象。

4.3 控制成本,把握市场环境

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每个城市其实都有自己的规划和安排,但有时较好的项目往往因为成本过高而导致推进进度缓慢甚至项目搁浅,这种情况不仅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更不利于城市未来的整体发展。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规划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对市场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整体把握,了解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及时作出应对,而不能一味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决定。同时,还需全面了解当时的政策要求和人们需求,要尽量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样能够快速推进项目进度[7]。此外还需加强与毗邻城市的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经验,在不断的探索中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不断创新。

4.4 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理念,实现能源资源和人力物力的最优化配置,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现在我国国内一线城市的污染问题已经十分明显,基于这种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大力推进公共交通诸如地铁、公交等建设,在早晚高峰期严禁私家车驶入公交车道,提高人们乘坐公共交通的体验,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公路上机动车的数量,进而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在郊区,要提高天然气使用的覆盖率,尽量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尽可能多地使用清洁能源,这样也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程度。

4.5 完善市政公共信息服务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建立且完善城市市政公众信息服务系统,这样可以让政府部门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信息对人民群众公开,让城市广大居民能够更加及时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城市市政建设中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还能提高社会群众对于市政建设的监督,如果发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可以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帮助政府部门解决问题,这样还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的快速稳定发展。

4.6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采用集约化模式

现在我国整体的经济建设模式早已经从粗放型向集约化模式发展,因此,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采用集约化发展模式,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整体效率。集约化的市政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特别是城市交通网络采用立体配置模式,就能有效缓解多年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释放更多的城市空间。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功能区划分对市政建设进行合理安排,最终实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全面调研影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相应问题,有效提高城市市政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实现整个城市的稳定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