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施工技术及其防治策略

2022-04-30韩建林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3期
关键词:浆料套筒装配式

韩建林

0 引言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一种通过拼装构建建造建筑的建设模式,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先将建筑的构件提前运输到施工场地,对施工构件进行拼接完成施工,相对于传统施工来说更便捷,更环保,是建筑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套筒连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质量,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形式,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该技术可以用于钢筋的链接,不需要应用焊接技术,通过圆形套筒的方式将钢筋传入到灌浆料中,保证钢筋的稳固性。灌浆套筒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压性,而且可以在套筒的作用下保证钢筋连接的可靠性,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

1 套筒灌浆技术分析

1.1 套筒灌浆技术特点

套筒灌浆技术是我国当前建筑施工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方式,在具体的操作中为将钢筋插入套筒中,然后向套筒内部进行灌浆,使钢筋与套筒的间隙被填满,在灌浆一段时间后浆液会逐渐硬化,使钢筋的横肋能够与套筒内壁形成良好的啮合作用,达到传力效果,通过这种施工方式能够提升接头的整体性能。由于施工的性能比较好,大部分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都开始通过套筒灌浆技术方式取代传统焊接方式,提升钢筋间的连接效果。但是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套筒灌浆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且对施工条件要求高。同时套筒灌浆的质量控制难度大,需要做好整体流程各个节点的质量控制,并达到较高的控制要求,在节点的衔接中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造成缺陷问题,影响整体施工质量。

1.2 套筒灌浆技术原理

套筒灌浆技术在钢筋的连接中主要是向竖向的预制钢筋中套入套筒,然后向套筒中灌入浆料,在灌浆的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对灌浆料的选择中要选择微膨胀、高强的水泥基灌料,同时需要选择高质量和高强度的套筒,在浆料灌入后,套筒的强度能够对灌料进行约束,使钢筋与套筒内形成良好的作用力,钢筋能够在正向作用力的带动下形成摩擦力,实现应力的传递。此外,可以结合套筒接头的连接方式分为半灌浆和全灌浆接头,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择相应的连接方式。其中全灌浆接头两端都设置了带肋钢筋,通过灌浆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主要用于与主梁横向受力的节点连接。半灌浆接头不需要两边都进行灌浆连接,只需要在一端进行套筒灌浆连接即可,另一端采用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该技术主要用于竖向的构件节点连接。

1.3 套筒灌浆技术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灌浆技术模式来说,套筒灌浆技术中套筒采用的材质为硬性材料。传统技术施工中采用的原材料主要为铁质材料,在灌浆和硬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而性质更稳定的套筒灌浆技术在对浆液的约束方面强度更大。同时套筒的内部设置了沟槽,通过新型技术形式在套筒中形成正方向的倾斜趋势,能够保证整体受力的合理性。而且灌浆料的性能也更强,流动性更大,容易操作,套筒技术的实施质量更好,能够提升建筑的稳固性。

2 套筒灌浆技术的质量通病

通过多个项目的研究发现,套筒灌装施工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如下:

(1)套筒灌浆的通道中存在异物,导致套筒被封堵,无法进行正常灌浆。

(2)灌浆孔和出浆孔的成型情况不规则,在封堵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灌浆料外溢,使灌浆结构不紧密。

(3)预埋钢筋出现锈蚀、偏位或者浮浆等问题,影响灌浆套筒接头效果。

(4)灌浆套筒与浆料间不匹配,或者灌浆原料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造成施工技术质量问题;在分仓和封仓中,灌浆料将灌浆套筒的底部堵塞,使灌浆无法顺畅完成;在搅拌灌浆料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准确的计量器械,或者比例不准确,导致灌浆料不合格,如果封仓不牢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后期灌浆料溢出,不利于灌浆的密实性。

(5)施工人员在灌浆堵孔中方法不准确,使灌浆紧实性不强。在灌浆后的24h后可能会引起墙板的扰动,导致向外倾斜,使灌浆连接位置出现拉裂的问题。

(6)灌浆施工中的工序安排不科学,使灌浆施工无法顺利开展。

3 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施工防治策略

3.1 加强对灌浆原料的控制

从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比较大,但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商家看到了该行业的商机和效益纷纷加入到市场中,使市场中灌浆料品牌数量多,质量无法保障,而且在质量以及价格上都存在很多的差异。企业为了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会尽可能压低材料价格,选择一些质量低的灌浆料。如果将这种灌浆料应用到装配式施工中难以保证钢筋套筒接头的连接质量。为了有效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采购人员需要制定严谨的原材料采购策略。即使灌装料已经进场,仍然需要进一步验收,保证灌装料合格。在灌装料的验收中主要对灌装料的厂家、合格证、包装和标识等进行检查,查看包装是否采用防潮袋,每袋包装的含量,以及灌浆料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批号等,防止过期物料入场降低施工质量。同时在使用灌装料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天气比较炎热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灌浆料的硬化速度加快,因此要避开炎热的时间段或者采用降温的方式,防止硬化效果受到影响。

3.2 合理控制灌浆料的配比和搅拌方式

灌浆料材料的控制中包括对材料配比和搅拌程度的控制,一般来说灌浆料的配比需要采用1:0.12 的配比进行灌浆料拌合,在拌合中尽可能要采用先进的设备,比如空压机、搅拌机等,保证灌浆料良好的拌合效果,提升灌浆施工质量。在灌浆料拌合开始前,需要先对其中的原材料进行检测,查看灌浆料是否存在板结或者受潮的情况,如果出现这些质量问题,要及时更换和处理。如果材料的性能比较好,则需要按照合理的配比对灌浆料进行调配。之后将配比后的配合料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8min 后静置3min,防止灌浆料中混入气泡。之后对灌浆料进行流动测试,搅拌好的灌浆料导入到试模中振动,促进气体的排出。在试模提起后会使灌浆料发生流动,需要根据流动情况测量扩展度,如果流动度在250mm 左右,则说明灌浆料质量合格。如果测量后发现灌浆料不合格需要进行重新配比。

3.3 加强对套筒灌浆技术质量控制

套筒灌浆技术施工前需要保证混凝土与墙体间接触面无油污或者灰渣等杂物。同时套筒的内部必须保证通畅性,在套筒的通畅性检查中可以利用钢丝进行检验,如果钢丝能够顺利的从套筒上部穿过套筒下端说明套筒能够符合施工标准。如果钢丝无法从套筒中伸出,则说明套筒中间存在异物被堵塞,需要及时清理套筒。灌浆作业开始后,施工人员需要先保持注浆孔的湿润性,湿润的注浆孔有利于套筒施工,提升灌浆料与注浆孔的粘合度。最后,做好对溢浆孔的防护,灌浆中难免会出现浆料溢出的情况,对地面造成污染,为了有效预防浆料溢出需要做好浆料的收集工作。灌浆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地面,防止影响施工技术的稳定性和质量。灌浆位置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洒水养护,提升灌浆料的养护效果,灌浆料的养护时间需要在7d 以上。

3.4 保证灌浆料的最优配合比

套筒灌浆技术应用中需要合理控制灌浆料的配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试验的方式探究浆料的最佳配合比,结合工程施工需要做好浆料调配工作。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套筒灌浆技术的最佳配合比为水泥68、硅灰9、重质碳酸钙15、AEA 膨胀剂8、减水剂0.5、砂胶比1.3、水胶比0.29、消泡剂0.15、硫酸铵0.30。通过这个配比实验研究发现减水剂采用聚羧酸产生的效果比较强,掺入0.5%即可,砂胶比可以在1.3 左右,以1.2~1.4 为宜,其他则按照上述分析数据即可。同时为了保证浆液搅拌中不受泡沫的影响,可以采用有机硅消泡剂,有效预防灌浆料中出现气泡的问题,一般掺入量控制在0.2%。塑性膨胀剂的加入有利于对早期收缩的补偿,但是在后期的收缩中应用效果不佳,因此膨胀剂最适宜的为AEA 膨胀剂,通过该膨胀剂的应用有利于优化浆液硬化后的收缩。重钙粉以及硅灰等材料在砂浆中的填入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有利于提升浆液早期的强度,提升流动性。工作人员在灌浆料的配制中可以采用P Ⅱ52.5R级的硅酸盐水泥等材料进行灌浆,保证灌浆料能够维持良好的流动性,一天内的强度达到46.8MPa,3h 的膨胀率可以达到0.024%,通过最优化配比的配置,提升灌浆技术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钢筋套筒灌浆技术是一种钢筋连接技术,能够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近年来应用比较频繁的技术形式。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中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施工的质量控制,并严控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关,有效预防施工中的质量缺陷,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效果。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作用,必须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组织和管理,并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浆料套筒装配式
套筒灌浆连接密实性检测研究现状及展望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一种尾架套筒自动机械锁紧机构
套筒类零件内孔精加工工艺分析
玻璃浆料键合中的孔洞抑制和微复合调控
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研究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
铝带、箔轧机上、卸套筒装置的结构分析
核电设备安装中的浆料应用
一种导电浆料用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