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结构设计配合施工的技术措施研究

2022-04-30赖雯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3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管道结构

赖雯

0 引言

建筑建设阶段,结构设计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在设计过程,只有设计人员了解结构设计、建筑施工之间关系,并做好重点部分的结构设计,才可与施工过程高度配合,为施工过程提供便利,保证建筑质量。因此,研究结构设计、建筑施工二者配合应用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1 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配合重要性

建筑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着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程度,因此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之间的配合极为重要。设计人员需要针对结构设计重点内容综合考量,包括构造、给排水系统、地梁、伸缩缝等,从设计层面优化设计,让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协调配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2 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配合技术措施

2.1 构造处理

建筑构造设计,为了满足施工方面要求,需要注意如下要点:(1)在构件配筋率极值(包括最高和最低)的选择方面,应该结合建筑抗震烈度综合选择抗震结构,让建筑结构延性能够得到保证,构件合乎最低配筋方面要求。按照不同建筑结构特点和施工需求,对于最高、最低配筋率进行设计。(2)结构设计应该充分遵循规范要求,使各节点钢筋搭接、锚固以及搭接等长度合乎要求,材料选择也需将强度问题考虑其中,使用和规范要求相符的钢筋材料,保证构造质量。(3)建筑结构需要具备通风融热等措施,及时落实散热和通风各项工作,以免由于使用过程外界温度差异造成屋面产生温度应力,进而造成墙体开裂问题。(4)部分建筑设计构造柱阶段主要参考抗震结构而设计,使用这种设计方式应该保证建筑处于特定高度之内,上下能够对准贯通,上方构造能够达到建筑墙压顶,下方低至50cm 基础圈梁,或者向室外延伸50cm。除此之外,还需注意构造柱应该和楼板、墙体之间拉结合乎要求,便于施工。

2.2 给排水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合理性能够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为了和施工环节高度配合,应该注意给排水设计的科学性。在给水管材的选择方面,尽可能使用新型材料,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同时,为了保证新型材料和整体给排水系统施工之间的配合,还需考虑施工方案,以全局设计观念,让管道材料的选择满足强度、性能方面需求,与施工之间的配合程度良好。建筑物工程领域,供水不足这类问题较为严重,所以,需要高度关注给排水设计和施工方案之间的配合,确保工程使用性能。系统设计、施工过程两项工作开展质量监督极为重要,设计人员需要兼顾设计方案合理性,与给排水功能、工程建设标准高度相符,选择经济、合理安装施工方案,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支持,让建筑投入使用以后,给排水功能可以正常发挥。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的配合,需要相关人员制定严格的质检体系,对于工程设计、施工等方案进行及时检查,关注细节,防止设计方案存在问题,影响施工过程不同专业配合。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强化质检都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需落实给排水工程验收环节管理,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是否合乎使用需求。

在设计给排水系统阶段,需要考虑施工难度、维护成本,兼顾施工过程便利性,对于管井和厨卫角落等进行提前设置,以便后期安装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保证整体施工的顺利进行,运营维护也极为便利。设计阶段,管道井位置的合理确认十分重要,设计人员需要确保此项设计满足建筑基本功能需求,并利用降噪技术进行处理。由于给排水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管道堵塞问题,所以,还需通过环境改善,对于排水线路优化设计,尽可能缩短排水区距离,考虑管道后期维护和施工具体需求,从设计层面降低管道施工、管道维护等技术难度。工作人员应该将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考虑其中,防止防水层受到破坏,出现渗漏问题。设计阶段就需考虑管道安装施工需求,对于施工条件、管道类型、安装工艺合理化选择,兼顾成本控制,由管理部门到现场对资源进行调配,设计和施工阶段存在技术偏差。在设计给排水阶段,设计人员应该重点考虑阀门设计的合理性,根据不同区域,对于阀门类型、安装形式合理化选择。比如,地下阀门应该按照要求来设计伸缩装置,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单体建筑设计户外控制阀,便于建筑使用阶段管道维护,还能规避安装施工、维护施工影响建筑使用。

给排水系统热水系统设计应该考虑安装过程的便利性和使用过程的环保性,适当选择环保材料,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对于回水管逆向布置,利用预制保温管对于室外的热水系统进行处理,将资源、能源等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让建筑使用性能更加优越。管材结构的设计方面,可优选耐腐蚀性优越的管道材料,最大限度保证排水功能,管道材料也需要便于连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综合考虑施工环节的影响因素,对于材料进行选择。材料本身应具备防污性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使用胶粘剂,延长材料使用时间,让建筑整体施工与整体设计目标相符。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对于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灵活选择,优化设计,合理选材,防止施工阶段出现问题。室内排水按照建筑所在区域政策要求、制度要求综合设计,合理利用废水和污水分流设计方式,提高施工过程和其他专业之间的有效配合程度,按照设计精准施工,保证管道预留的位置准确,断面平整,通过细节配合让设计方案实施过程整体可控。

2.3 地梁设计

建筑施工阶段可能涉及地梁问题,地梁为结构设计重点部分,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地梁作为和基础连接的主要部分,具有拉结作用,有助于对基础非均匀沉降的控制。如果基础埋深大,地梁应用还可将框架柱高度降低,对内力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因为地梁属于建筑底层墙体支撑受力构件,使用过程可能受到介质约束,向地基或者框架柱传递负载,受到土反力方面影响,对于梁侧土的摩擦阻力、土反力的计算相对困难。因此,为了解决结构梁施工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在设计过程按照首层框架对于地梁进行计算,将地基处影响忽略,使建筑物荷载向框架柱传递,实操阶段,要达到这种设计要求难度较高。还可在框架结构计算方面排除地梁因素,使其作为简支梁,将地梁剪力向框架柱传递,忽略地梁弯矩方面影响,如此设计合理性更高,能够提高结构设计和施工之间配合有效性。

2.4 回填土质量控制

建筑结构设计回填土质量控制也十分重要,因其可影响建筑稳定性,对高层建筑产生的影响最大。建筑结构设计环节,基槽开挖之后,才能展开回填土施工,在施工过程可能由于回填土搅拌问题影响质量,也可能由于回填土夯实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因为夯实施工和地下结构距离近,所以容易对结构产生破坏,导致回填土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将建筑水平位移增加,使建筑稳定性降低,对于建筑结构安全可能产生影响。如果回填土质量出现问题,建筑就会出现下沉或者结构开裂问题,影响使用安全。所以,在设计阶段,设计者需要对回填土质量明确要求,规范施工流程。如果回填土质量不佳,那么需要利用压密注浆工艺,对于回填土采取挤密处理,在此过程可以使用水泥材料,预防基础下沉。

2.5 伸缩缝设计

当前,大部分建筑都是钢混结构,混凝土材料由于温度变化可能出现收缩问题,导致建筑横向、纵向产生变形。设计混凝土结构,针对温度、收缩等产生内力难以做出精准计算,加上混凝土材料本身就具备应力松弛、塑性变形等特点,使得内力和弹性结构计算值不符。所以,需要设计人员利用构造措施确保结构稳定。如果建筑长度超出限值,那么需要按照要求完成伸缩缝设计。但是,考虑到建筑美观性,如若不设计伸缩缝,考虑收缩缝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比如:设计后浇带可使用微膨胀剂,将其添加到混凝土材料中,以控制温度收缩产生的应力。在结构设计实践阶段,设计人员还可融合两种设计方案,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预防结构裂缝问题。

2.6 钢筋锚固

大部分建筑结构会利用钢混框架,其对于建筑整体质量影响较大。钢筋锚固属于结构设计重点内容,部分建筑由于实际设计存在缺陷,剪力墙厚度和施工要求不符,实际施工阶段,水平锚固长度难以达到要求,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如若剪力墙厚度和规范不符,那么施工阶段其与框架梁钢筋绑扎施工也有可能受到阻碍,绑扎工艺运用不当,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因此,为了将钢筋锚固这类问题解决,在结构设计阶段,设计者可将暗梁设计在剪力墙之内,使框架梁的纵向钢筋向暗梁中锚固,保证设计质量,满足施工需求。

3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也更加复杂,现代化建筑不但功能多样,而且体型庞大,因此对于结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为了保证建筑施工顺利,满足后期使用要求,提高结构设计价值,需要设计人员按照建筑特点,考虑施工过程,落实结构设计,保证二者之间能够高度配合,让设计方案更加合理,为建筑施工提供便利,为其质量、使用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管道结构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论结构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论《日出》的结构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