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K12 学校校园景观设计探索 以如皋市北外附属龙游湖外国语学校景观设计为例

2022-04-30李昉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3期
关键词:年龄段景观设计景观

李昉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其中K12 模式的学校日渐进入人们视野,成为新兴教育产业。K12 学校是涵盖从幼儿园至高中的课程,学生们在K12 学校可完成从小学至高中的12 年学习,甚至包括幼儿园。此类学校也成为一些归国精英和贵族家庭子女的首选学校。

K12 教育体系学校的兴起,也带来此类学校建设的热潮。由于此类校园接收学生年龄跨度大、教学理念与国际接轨,所以校园规模一般较大,室外空间充足,不同于小学、中学、大学等专类校园,此类校园功能复杂,对景观设计的要求更高,为校园景观设计领域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1 K12 学校建设特点

1.1 教育特点

1.1.1 学习周期长

K12 不仅仅指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个教学阶段的总称。很多学生在这类校园度过6 年以上的学习时间。而且学生以住读为主,在校时间包含一天24 小时,课堂教育、课后教育结合更紧密。

1.1.2 学习多元化

K12 学校学生更多以走向国际为目标,教学内容接轨国际,授课中西结合,更注重多元化学习,文化种类丰富,培养学生适应国际社会的能力,注重语言、专业类学科和实践素质培养。

1.2 使用人群特点

1.2.1 年龄跨度大

K12 学校学生小至幼儿,大至成年,从4 岁到18 岁,年龄跨越14 年。学生在身体、精神发育方面,均有极大差距。

1.2.2 生源较复杂

K12 学校一般为私立学校,有的属于国际学校,这类学校的生源比较复杂。因其采用国际化教程,除了本国学生外,也有一部分外籍人员子女。

1.2.3 诉求较高端

此类学校费用较高,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诉求部分以冲击国外名校为目标,部分希望孩子接受国际化教育,全面提升专业素养,接轨国际。这类家庭一般文化水平较高,不乏留学归国精英,对子女在校教育、文化生活要求比较高。

1.2.4 教师多元化

很多K12 院校设置国际化教程,学校一般都聘请大量外教进行联合授课,给学生纯正的国际化教学。所以教师队伍除了本国教师外,还有大量外籍教师,对环境的适用要求也各不相同。

1.3 规划特点

1.3.1 功能分区

常规中小学校园规划根据使用功能进行分区,一般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教学区以教学行政功能为主,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公共建筑等,满足师生日常教学功能。生活区一般为宿舍区和运动区,包括学生宿舍、运动场馆、食堂等,满足师生生活需求。

K12 校园除了教学和生活的功能分区外,还根据教育阶段和年龄段进行细分。教学区分为小、初、高不同年龄段的区域和实训实践区域。生活区也相应根据年龄段细分,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活动场地也根据年龄差异,有一定的区分。

1.3.2 交通组织

K12校园一般规模较大,师生人数较多,且以学生步行为主,一般交通流线满足消防和日常需要外,尽量做到人车分离,增强安全性。

1.3.3 特色体现

K12 校园的建筑风格一般比较现代、时尚,充满艺术感,符合高端师生的审美需求。

校园除满足教学外,还要满足师生全日制生活的需求,一般规划有较大的户外活动空间,有较大的核心景观区和丰富的教学庭院空间,满足师生课堂以外的户外活动、休闲、娱乐需要。户外景观空间也是体现校园文化的载体,一般特色鲜明,艺术氛围浓厚,有一定文化底蕴。

2 K12 校园景观建设与普通中小学校园的区别

2.1 教学体系不同

普通学校以高考为目标,注重应试教育,统一安排课程。K12 学校教学以思想为主、教学为辅,更重视学生的意愿,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课程,以冲击国际名校和出国留学为目标。

2.2 规划布局不同

与普通学校相比,K12 院校规模大,一般选址在城市外围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段。学校周边环境优美,校园内部一般规划有较大的室外空间,功能分区以学生年龄段和教学阶段进行细分,有的包括单独设置的幼儿园。

2.3 景观需求不同

2.3.1 景观功能需求不同

(1)规模不同:普通中小学的建设规模一般在60 班以内,面积5hm左右,满足一个教育阶段的师生对教学和活动的要求。K12 学校涵盖小学、中学、高中,招生人数多,规模较大,面积在5hm以上。

(2)功能不同:普通学校重学习,轻娱乐,对室外功能要求较单一,主要满足课间活动和户外运动。K12 学校除了各龄段学生课间活动、户外运动之外,还需要游憩、娱乐功能的较大面积室外空间、举办各项活动的空间等。

2.3.2 景观审美不同

普通中小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一个年龄段,室外景观设计针对学校师生年龄特点做相应类型景观设计,满足相应年龄段学生对审美的需求。而K12 院校,各年龄段学生都有,审美需求不同,除了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外,还应设计全龄化的活动空间,满足所有师生的审美情趣。

2.3.3 景观品质需求不同

因校园的特点,K12 校园景观的品质要求较更高。学校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有的建有美术馆、音乐厅,相应景观设计应更具专业性、艺术性,带来美的享受。

K12 校园的绿地品质相比普通中小学更高。师生在校园中生活时间长,对环境要求也相应提高,很多院校打造公园化环境满足师生的需求。不仅要考虑景观四季效果,日间效果、夜间效果均应有所考虑。且有的学生在校园度过12 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景观设计的品质上更应符合学生每个年龄段心理的需要,根据年龄的增长,景观也应不断成长、变化,达到步移景异,景随人长的要求。

2.3.4 生态需求不同

普通院校规模较小,一般建设在居住区集中的区域,方便学生就近上学。校园内部绿地面积不大,主要满足功能需求,生态功能有限。

K12 院校选址应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段,校园中的大面积绿地利于发挥较好生态效应。

3 K12 校园景观设计方法——以如皋市北外附属龙游湖外国语学校景观设计为例

3.1 校园概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龙游湖外国语学校位于江苏如皋,坐落在龙游湖风景区内,总占地220 000hm,建筑面积100 000 m,总投资10 亿元,是一所完全意义的K12 学校,办学规模3 000 人,开设国际化课程。

3.2 设计定位

本校园景观设计立足地域文化、校园特点、建筑特色、环境现状,提出“碰撞·交融”理念,彰显校园景观书院特质与英伦气质相得益彰、技术与艺术相辅相成,满足多龄段青少年不同但相通的审美需求,打造独一无二、风景如画的校园景观。校园鸟瞰与中心湖景如图1、图2 所示。

图1 校园鸟瞰

图2 中心湖景

3.3 设计特色

3.3.1 立足校园的本质

学习型景观艺术K12 校园虽然与普通学校有一定区别,但本质上都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所以本校园景观设计上,同样突出教育学习的氛围,景观设计总体简洁大气,稳重严肃,给师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针对本校的办学特点,校园景观与办学理念紧密结合,将“国学+国际;科学+艺术”融入景观设计,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英伦自然造园艺术结合,将生态海绵技术与山水之美结合,打造在绿荫下朗朗阅读、在杉林间思考感悟、在涟漪边净化心灵的学习型校园景观。

3.3.2 立足K12 校园的特点

成长型景观艺术K12 校园涵盖人生最初、最美好的成长学习阶段: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接轨国际。景观由此出发,营造变化、成长的环境,除了打造四季不同的景观外,为每个年龄段的教学楼量身定做入口、庭院景观,从地形、铺地、植物、小品、色彩等多方面呼应不同年龄段的个性、喜好。特别在植物设计上,重视植物的文化内涵和特殊寓意,种植水杉、梧桐、国槐、松柏类植物,片植成长林,伴随学生成长。

但由于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更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区进行景观设计,在空间布局上、色彩上、小品形式上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使用需要和审美需求。

3.3.3 立足生态校园建设

海绵技术校园位于风景区,水系发达,植物茂盛。贯彻生态校园的建设思想,设计通过对用地范围内建筑、场地、绿地、水体和周边环境的总体分析,通过湿塘、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雨水收集设施等海绵设施的建设,控制径流、削减污染,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并与景观效果密切结合,形成独特景观。

3.4 设计要点

3.4.1 打造中西结合校园环境:国学与国际

作为K12 为办学特色的学校,校园建筑设计充满英伦风情,景观设计与之协调,总体上采用简洁、现代、自然的手法,打造大气、生态的校园景观,融入龙游湖景区。

在庭院设计中,则结合学校规划特色、办学特点,呼应院落式建筑布局和国学教育特色,在空间上、细节上融入传统景观元素,通过围合空间、选择本土材料、增加细部图案等手段,突出传统园林的个性与韵味。

(1)国际:英伦气质。校园建筑特色鲜明,红墙红顶,充满红砖校园英伦贵族气息。景观与建筑协调,总体采用自然手法,从山、水、林几大元素入手,打造微地形起伏、山水交融的自然英伦风格校园景观。

(2)国学:书院特质。各年龄段教学生活建筑呈院落式布局,景观结合不同年龄青少年的使用需求,提炼传统文化符号,在景观布局、色彩、材料、植物等多方面入手,融入地域文化,打造童趣、活泼、活力、进取等不同主题庭院。

3.4.2 打造高审美、科技感的校园环境:技术与艺术

在校园的景观布局、景观营造上,突出艺术感和新技术运用打造与建筑协调的艺术校园、生态校园。

(1)布局:三环式布局:五边形用地、六边形环路区分教学区和生活区、中心区四方廊道围合公建区,形成三环式布局。

五大景观元素:山、水、草、茵、庭。校园景观核心区山水相依,外围微地形起伏、疏林草地融入周边景区,三院三堂三居打造九大院落空间,变化中求统一,打造开合收放有致、步移景异的校园景观。

(2)技术:海绵校园:设计通过对用地范围内建筑、场地、绿地、水体和周边环境的总体分析,通过湿塘、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雨水收集设施等海绵设施的建设,控制径流、削减污染,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并与景观效果密切结合,形成独特景观。

(3)艺术:在景观设计上,把握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打造四季有景,昼夜皆美的校园美景。

①时间的艺术

晨昏演替:通过山水交融的景观环境营造,关注光影的变换,打造步移景异,四时不同的园林艺术。

四时变幻:精心营造自然起伏的地形和丰富的植物景观。如开阔的大草坪,起伏的微丘地形、疏朗的、浓密的、各种季相变化的植物形成一年四季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使学校犹如一座美丽的公园。

成长艺术:理水植林,水的流动寓意时光的流逝,林的生长伴随少年的成长,时光流淌,树木树人。

②碰撞的艺术

景观与建筑的艺术碰撞:植物与建筑和谐相依。光影相随,红花绿叶。

国际视野与地域文化的碰撞:自然、生态、现代的校园总体景观大气、简洁,书院式院落景观精致、内敛,两者统一于变化、开合有致的空间;和谐的用材、色彩;起伏的地形和植物,体现对比和谐之美。

③水的艺术

上善若水,引入外部河道水体,结合建筑特点打造自然湖面、溪流、跌瀑、涌泉,营造动静结合的自然水景。

4 结语

目前,我国对中小学、高校的景观设计研究较多,对K12类国际学校的景观设计研究较少。本文从K12 院校的教学特点、规划特色、师生需求出发,研究此类校园与普通中小学相比,对景观设计需求的异同,以如皋市北外附属龙游湖外国语学校景观设计为例,总结此类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和方法,打造中西融合、功能全面、艺术生态的校园景观,满足全龄段师生的室外学习、活动、娱乐、休闲的需求,为其他K12 学校和国际学校景观建设作参考。

猜你喜欢

年龄段景观设计景观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